桃花源记 ——陶渊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Q Q q q ——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雨 说 郑愁予. 1.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 用。 2 .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 逐步展现。 3 .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 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Advertisements

乌海十中语文教研组 集体备课成果. 白居易 ( ),字乐天,晚居香 山,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1 .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 帆风顺,主要是 “ 兼济天下 ” 。作品以针砭时弊、 反映民生疾苦的 “ 讽喻诗.
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 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之志。 —— 苏轼. 1. 掌握字音  中( ) 輮( )砺( )参省( )  跂 ( )须臾( )楫( ) 蛟( )跬( )  骐骥( )驽( )锲( )镂( ) 蟮( )  螯( )  2. 指出下列红色字的含义:  ①学不可以已②其曲中规.
文学院03级汉语言班朱进进20030244026.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解释下面 “ 将 ” 的意义: ①将进酒( )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 ( ) 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 动 词、请 qiāng 动词、拿 jiāng 动词、扶 jiāng.
19. 谈礼貌.
Jǐ yǔ 31 给予树.
请读准加点字音 ji zhù tiě tiē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jiān huò yān jì jiū shuò tuò
植 物 化 石. 植 物 化 石 贝 壳 化 石 虫 化 石 鱼 化 石 始 祖 鸟 化 石.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课文导入 闻一多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 教师技能培训 —— 孙海茹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苏轼 “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古文观止》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说名道姓》 运村实验学校五(3)班.
穷 人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伟大作家, 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 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包括哪些部分吗? 大 陆.
又到一年中考时 ——2016年备战中考高效复习研讨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
黔 驴 技 穷 黔 驴 之 技 小露一手 请说出和驴”相关的成语\俗语 非驴非马 借坡下驴 驴年马月 卸磨杀驴 驴唇不对马嘴 骑驴看唱本
评比课件 制作人:余静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说课教案 说课教师:孝义二中 李丹.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枫树 苹果树 椰树 杨树 松树. 枫树 苹果树 椰树 杨树 松树 树 与 人类 提供氧气 提供材料 提供食物 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防风固沙.
宝坻区高三语文 2016 一轮复习策略研讨 宝坻九中高三语文组 周维隽.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上 《论语》十二章.
亿名教育网修正版 资料一:1980年11月5日下午3时,德国柏林机场铺了红地毯,挂起“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的大字标语,机场上挤满了手捧鲜花的欢迎人群和记者。来自中国的专机刚刚降落,人们企盼已久的中国“贵宾”终于露面:黑眼圈,黑耳朵,一身乌云盖雪的皮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范进中举 吴敬梓.
第一章:职业化训练.
古代诗歌四首.
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八则.
剖析小语试卷题例 增强监测工具的导向功能.
第三章作品之三 李斯《谏逐客书》 一、作者简介 二、中心思想 三、课文分析 四、艺术特色.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许崇善.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臧克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原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读本P129 庖丁解牛 庄子.
猜猜他是谁? 他是美国人 他一生却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对人类的文化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灯、电话就是他发明的 dí 爱迪生.
爱迪生救妈妈.
30、爱迪生救妈妈 瑞昌市黄金中心小学 陈建英.
21、掌声.
成语运用专题训练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逍遥游 庄子.
课前热身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语出宋代张孝祥《论治体札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 吞吴。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曾朴 吴敬梓 刘鹗 吴趼人.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wán)绔(kù)少伟男。” 你知道哪些古人苦学成才的例子吗?
安塞腰鼓 (安塞在我国陕西省北部) 文体:散文 作者:刘成章,陕西省延安人。现任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羊想云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邶风·谷风 xí xí gǔ fēng ,yǐ yīn yǐ yǔ 。mǐn miǎn tóng xīn ,bù yí yǒu nù 。
1. 選出正確的漢語拚音 長短 cháng duăn zháng duăn 生長 shēng chăng shēng zhăng.
16 化石吟 上犹中学 罗诗孟.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语文百花园六.
普通話讀音相同,但粵語讀音不同的姓氏 江 姜 屈 曲 顏 嚴 石 時 陸 路 魏 衛 向 項.
腰鼓.
东晋 . 陶 渊 明 桃 花 源 记.
第12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最苦与最乐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 新.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欢庆》说课.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 姓氏歌.
紫藤萝瀑布.
关雎.
臺灣各地名產.
15 玩出了名堂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
玩出了名堂.
15 玩出了名堂.
化石吟 张锋. 化石吟 张锋 什么是化石?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1.小蝌蚪找妈妈 liǎnɡ jīnɡ 睛(眼睛)(点睛) 两(两个)(两人)(两半) (目不转睛) jiù 就(就是)(成就)(就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世外桃源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 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田园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 “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桃花源诗》。本文是作者《桃花源诗》的序言,属于诗序。 

朗读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语

. · · · · · · · · · · · · · · · ·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 yǎn yí huò · · jiàn qiānmò yì · · · · yù tiáo kuàng · · · · yuán yì qiǎn yāo · · · jì bīn fēn · jùn · · ·

再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尽 作为 沿着、循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沿着、循着 鲜嫩美丽 意动用法(以……为异) 感到惊奇、奇怪 尽

舍弃、放弃 类 借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舍弃、放弃 刚刚,仅 又,再 互相交错连通 类 田间小路 指老人小孩 借代

具:详尽地 要:通“邀” 咸:都 乃:竟然 yÙ 语:告诉 足值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具:详尽地 要:通“邀” 咸:都 乃:竟然 yÙ 语:告诉 足值得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已经 沿 动词,做标志 拜见 名词,标志 计划前往 不久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1、缘溪行 ②屋舍俨然 2、芳草鲜美 ①处处志之 3、说如此 ②寻向所志 4、阡陌交通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古今异义 缘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鲜美 3、说如此 如此 古义: 沿,沿着。 今义: 缘故、缘分。 古义: 鲜艳美丽。 今义: 鲜艳美丽。  鲜美 今义: 味道鲜美。 3、说如此 古义: 像这样。 如此 今义: 这样。

古今异义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交错相通 交通 今义: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交错相通  交通 今义: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 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不用说、更不用说 无论 今义: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今异义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问讯 间隔 延 古义: 询问消息。 今义: 询问 古义: 隔断,隔开。  间隔 今义: 距离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古义: 邀请。 延 今义: 延长,延伸。

一词多义 (放弃、舍弃,动词)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房屋,名词)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做标记,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房屋,名词) (做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作为) (对,向) (给)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类判断) (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而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省略句 (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而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便舍船,从口入 ③初极狭,才通人 ④问所从来 ⑤便要还家 (句前省略主语“渔人”) (句前省略主语“山洞”) (应为“问之所从来”,省略宾语) (应为“便要之还家”,省略宾语)

出自本文的成语: 1.世外桃源 是陶渊明描绘的与世隔绝、没有遭受战乱和没有“王税”的社会.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幸福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也用以比喻一种想的脱离现实的境地。 2. 鸡犬相闻 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三读课文,复述故事

文章结构: 为什么 寻不到? 发现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 )的地方

幽美 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幽美

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祥和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好客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好客、好奇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祥和 好客 好客、好奇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 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 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好客 对外界生活不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淳朴

思考一下,下面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虚无缥缈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结语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