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件概率 许多情况下,我们会遇到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的概率问题,我们把这个概率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的条件概率。记作:P(B/A); 相应地,P(B)称为无条件概率。 例如:老张有3个孩子,已知老大是女孩,求另外两个孩子也是女孩的概率(假设男孩、女孩出生率相同)。 解:记A={老大是女孩},B={三个孩子都是女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小结与复习( 4 ). 1 、内容小结 互斥事件互斥事件 不对立不对立 特点特点 ⑴ A 、 B 不能同时发生, A 发生必 然 B 不发生。 ⑵事件 A+B 是随机事件 概率概率 ,又若 A 1 , A 2 , … , A n 彼此互斥,则 对立对立 特点特点 ⑴ A 、 B 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
Advertisements

概率统计( ZYH ) 1.3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一、古典概型 二、几何概型. 概率统计( ZYH ) 回忆 1.1 节的试验, E 1,E 3,E 4 有共同特性: 一、古典概型 ①(有限性)试验的样本空间 Ω 中仅含有限个样本点: ②(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 {ω i } 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1.2 §1.2随机事件的概率 0≤P(A)≤1 用一个数来度量可能性的大小。这个 数应该是事件本身所固有的,可以在相同 的条件下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予以识别和 检验;可能性大的事件用较大的数来度量, 可能性小的事件用较小的数来度量。这个 用来度量可能性大小的数称为事件的概率, 用 P(A) 表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主讲:统计学院 任俊柏.
考研辅导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3.1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高二数学 选修 条件概率(一).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上册) 4.2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2).
第三章 概率 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
古典概型习题课.
1.4 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 1.古典概型 2.典型例题 3. 小结.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主讲教师:董庆宽 副教授 研究方向: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第一节 预备知识 一、乘法原理 排列及组合 1、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若完成一件事情要经过两个步骤,其中第一步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第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6.6 单侧置信限 1、问题的引入 2、基本概念 3、典型例题 4、小结.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3课时) 保靖民中:张 强.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事件的独立性.
事件的独立性与独立试验概型.
条件概率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1.2 事件的频率与概率 一、事件的频率 二、概率的公理化体系 1.2 事件的频率与概率.
3.解:连续掷同一枚硬币4次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第二章 矩阵(matrix) 第8次课.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二讲 数据统计与分析 秦 猛 南京大学物理系 参考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新祖 陈华钧 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第四章 機率概論.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019/4/9 1.
习题 一、概率论 1.已知随机事件A,B,C满足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计算 (1)A,B,C相互独立 (2)A,B独立,A,C互不相容
课件制作: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纪迎春 10.7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授课教师:纪迎春.
实数与向量的积.
《概率论》总复习.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统筹安排   成本最低.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复习.
课件制作: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纪迎春 10.7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授课教师:纪迎春.
统筹安排   成本最低.
三種基本類型的問題 當我們說某件事情的機率是0.50、0.78,或0.24時,是什麼意思? 機率的數值該如何決定?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測量?
§1.3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与乘法公式   引例 袋中有7只白球,3只红球,白球中有4只木球,3只塑料球;红球中有2只木球,1只塑料球.现从袋中任取1球,假设每个球被取到的可能性相同.若已知取到的球是白球,问它是木球的概率是多少? 古典概型 设 A 表示任取一球,取得白球; B 表示任取一球,取得木球.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 它们实质上是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019/5/11 1.
教师: 习长新 com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师: 习长新 com.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主讲教师:董庆宽 副教授 研究方向:密码学与信息安全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3 概率的定义及其运算 ? ? 从直观上来看,事件A的概率是指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P(A)应具有何种性质?
笛卡儿说:“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課程五 機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3讲 概率论初步 3.1 概率 条件概率和加法公式 3.3 计数原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条件概率 许多情况下,我们会遇到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的概率问题,我们把这个概率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的条件概率。记作:P(B/A); 相应地,P(B)称为无条件概率。 例如:老张有3个孩子,已知老大是女孩,求另外两个孩子也是女孩的概率(假设男孩、女孩出生率相同)。 解:记A={老大是女孩},B={三个孩子都是女孩} 所求概率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的条件概率P(B/A)。 显然 P(B/A)=1/4.

另一方面,我们再求一下P(AB)/P(A)。 这个等式启发我们引入条件概率的定义: 定义1:设A、B是样本空间S中的两个事件,且P(A)>0,称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二、概率乘法公式 将上式变形就得到概率论中非常有名的乘法公式: 定理:两个事件积的概率等于其中一个事件的概率与另一事件在前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的条件概率之积 。 即:P(AB)=P(A)P(B/A)    P(AB)=P(B)P(A/B)   下面我们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证明一下这个结论。

由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是频率的稳定性数值,故 证明:假设试验重复了n次,事件A发生了m次,事件B 发生了k次,事件AB发生了r次,则  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m/n 事件B发生的频率为:k/n 事件AB发生的频率为:r/n 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 的频率为:r/m 由于 B 由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是频率的稳定性数值,故

问:P(B/A)与P(B)的样本空间一样吗?

注意:上述公式还可以推广到三个及以上的情形 用条件概率解答下列问题.

讨论: 用条件概率解答囚犯和看守关于处决谁是否要保密的问题. 问题: 监狱看守通知三个囚犯,在他们三人中要随机地选出一个处决,而把另外两个释放。囚犯甲请求看守秘密告诉他,另外两个囚犯中谁将获得自由。请问:就甲的求生而言,看守该如何做对甲有利? 解:设A=“甲被处决”, B=“乙被处决”, C=“丙被处决” 注意:A、B、C是两两互斥事件。

若看守不告诉甲: P(A)=1/3 若看守告诉甲,比如乙将获释,则: 同理:

讨论:用条件概率计算抽签问题 解:记 Ai=“第i人抽到入场券”, i=1,2,3,4,5.  5个球迷得到一场精彩球赛的入场券,只好用抽签方式决定谁去。 解:记 Ai=“第i人抽到入场券”, i=1,2,3,4,5. =“第i人没抽到入场券, i=1,2,3,4,5.

第二个人抽到意味着第一个人未抽到,

同理:第三个人抽到意味着前两人均未抽到 类似可得:P(A4)=P(A5)=1/5.

例1(波里亚罐子模型):一个罐子中装有b个黑球和r个红球,从罐中随机地摸取一球,观看颜色后再放回罐中,并且再加进c个与所取出的球具有相同颜色的球。这种过程进行四次,试求第一、二次取到黑球且第三、四次取到红球的概率。 解:令Ai ={第i次取到黑球}, Bj ={第j次取到红球} i,j=1,2,3,4,… 则A1A2B3B4 表示事件“第一、二次取到黑球且第三、四次取到红球”,于是

说明:当c>0时,每次取出球后都会增加下一次再取到同色球的概率,这其实是一个传染病模型,即每次发现一个传染病患者后都会增加下一次再传染的概率。

例2: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机地拨号,假设拨过的数字不再重复,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的概率。 (2)第3 次拨号才接通电话的概率 解:令Ai ={第i次拨号才接通电话}, i=1,2,3 (1)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可表示为:

(2)第3 次拨号才接通电话可表示为: 于是:

三、事件的独立性 由条件概率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P(B/A)≠P(B),但有时也会出现P(B/A)=P(B)的情况。 例如:同时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 记A={第一枚出现正面},B ={第二枚出现正面} 显然P(B)=1/2,P(B/A)=1/2, 也就是说,A事件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 B发生的概率,即P(B/A)= P(B),这时我们称事件A与B是相互独立的。

定义:设A、B为两事件,若满足 则称 A与B是相互独立的。 在事件A与B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乘法公式变得非常简单,即 P(AB)=P(A)P(B) 我们就用上式来定义事件的独立性 定义:设A、B为两事件,若满足 则称 A与B是相互独立的。

解:P(A)=4/52=1/13,P(B)=26/52=1/2, P(AB)=2/52=1/26,所以 例:从一幅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抽一张, 记A=“抽到K”,B=“抽到黑色的牌”,问事件A与B是否独立? 解:P(A)=4/52=1/13,P(B)=26/52=1/2, P(AB)=2/52=1/26,所以 P(AB)=P(A)P(B) 即A与B是相互独立的。

◆说明:n个事件相互独立与两两独立的区别 下面以3个事件为例: 三个事件A、B、C相互独立,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P(AB)=P(A)P(B) P(BC)=P(B)P(C) P(AC)=P(A)P(C) P(ABC)=P(A)P(B)P(C) 三个事件A、B、C两两独立,只需满足 P(AB)=P(A)P(B) P(BC)=P(B)P(C) P(AC)=P(A)P(C)

1、事件独立性的重要结论 (1)若事件A与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则   一般情况下,当A、B、C两两独立时,等式 P(ABC)=P(A)P(B)P(C)不一定成立。 (课本P29第19题) 1、事件独立性的重要结论 (1)若事件A与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则 也是相互独立的。 (2)设A1,A2,A3,……,An相互独立,则有 P(A1 A2  A3  ……An)

(1)证明:

(2) P(A1 A2  A3  ……An) 2、利用独立性求事件的概率

注:实际应用中,对于事件的独立性我们往往不是根据定义来判断,而是根据实际意义来判断。 例1:甲、乙、丙三人进行射击,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6,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55,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45。 令Ai=“第i人击中目标”,i=1,2,3。 (1)求三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目标被击中的概率。 (1)解:P(A1A2A3)=P(A1)P(A2)P(A3)=0.1485

解:设Ak=“第k人的血清中含有肝炎病毒”, k=1,2,…,100 (2)P(A1+A2+A3)= 例2: 假设每个人的血清中含有肝炎病毒的概率为0.004,混合100个人的血清,求此混合血清中含有肝炎病毒的概率。 解:设Ak=“第k人的血清中含有肝炎病毒”, k=1,2,…,100 B=“混合血清中含有肝炎病毒”

例3: (系统可靠性问题) 电子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称为该元件的可靠性。 设每个电子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为r,且是否正常工作相互独立,考察下列系统的可靠性。

四、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设B1,B2,…Bn为样本空间S的一组事件,且满足:  BiBj= ,ij, i,j=1,2,…..n;  B1B2 …  Bn=S 则对S中任意事件A,有 (1)式称为全概率公式, (2)式称为贝叶斯公式。

从而 P(A)=P(AS)=P(AB1AB2 …  ABn) 全概率公式 证明:由于 B1B2 …  Bn =S 所以 A=AS=A(B1B2 …  Bn) =AB1AB2 …  ABn 从而 P(A)=P(AS)=P(AB1AB2 …  ABn) =P(AB1)+P(AB2 )+ … +P(ABn ) = P(B1) P(A|B1) + P(B2) P(A | B2 ) + … + P(Bn) P(A | Bn )

(2)贝叶斯公式 证明:

的一组事件B1,B2,…Bn为样本空间S的一个划分。 定义:样本空间的划分 我们称满足:BiBj= ,ij, i,j=1,2,…..n;  B1B2 …  Bn=S 的一组事件B1,B2,…Bn为样本空间S的一个划分。

说明: 全概公式的作用在于把一个事件A化为许多互斥事件的和,且A至少与某个Bi一同出现。 下面看一下全概公式与贝叶斯(bayes)公式的应用。

例1:设某厂所用的晶体管是由甲、乙、丙三个厂家提供的,根据以往的记录有以下的数据: 设三个厂家的产品在仓库中是均匀混合的。 (1)在仓库中任取一只晶体管,求它是次品的概率; (2)在仓库中任取一只晶体管,发现它是次品,问它 是由甲厂生产的概率?

(1)解:设 A=“取到的一只晶体管是次品” Bi=“取到的是第i厂的产品” ,i=1,2,3. 则B1,B2,B3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且 P(B1)=0.15, P(B2)=0.80, P(B3)=0.05; P(A|B1)=0.02, P(A|B2)=0.01, P(A|B3)=0.03 由全概率公式: P(A)=P(A|B1) P(B1) +P(A|B2) P(B2)+ P(A|B3) P(B3)

P(A)=0.02×0.15+0.01×0.80+0.03×0.05=0.0125 (2) 由贝叶斯公式 P(B1|A)= 同理 P(B2|A)=0.64 , P(B3|A)=0.12 . 所以乙厂生产的可能性最大。

例2:某发报台分别以概率0. 6和0. 4发出信号“+”与“-”。由于通信受到干扰,当发出信号“+”时,收报台分别以概率0. 8和0 例2:某发报台分别以概率0.6和0.4发出信号“+”与“-”。由于通信受到干扰,当发出信号“+”时,收报台分别以概率0.8和0.2收到信号“+”与“-”;当发出信号“-”时,收报台分别以概率0.9和0.1收到信号“-”与“+”。 (1)求收报台收到信号“+”的概率。 (2)若收报台收到信号“+” ,求是由信号“+”发出的概率。

解:A={发出信号“+”}, ={发出信号“-”}; ={收到信号“-”}; B={收到信号“+”}, 显然 A, 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于是

例3:已知男人中有5%是色盲,女人中有0.25%是色盲,今从男女人数相等的人群中随机地挑选一人,恰好是色盲,求此人是男人的概率。 解:A={任选的一人是男人}, ={任选的一人是女人};  B={任选的一人是色盲}, 显然 A, 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于是

例4: 甲盒中有3只白球2只黑球,乙盒中有4只白球5只黑球,今从甲盒中任取一球放入乙盒中,再从乙盒中任取一球,求从乙盒中取到白球的概率。 解:设 A=“从甲盒中取出的一球是白球”, =“从甲盒中取出的一球是黑球”; B=“从乙盒中取出白球”

显然 A, 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 由全概率公式

第一章 小结 概率论基本概念 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 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及事件的独立性 全概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解:A={甲中靶}, B={乙中靶}, C={丙中靶}; 练习1:甲、乙、丙三人向靶子各射击一次,结果有两发子弹中靶。已知甲、乙、丙中靶的概率分别为4/5,3/4,2/3,求丙脱靶的概率。 解:A={甲中靶}, B={乙中靶}, C={丙中靶}; D={三发中恰两发子弹中靶},则

补充例题: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飞机进行射击, 三人击中飞机的概率分别为0. 4、0. 5、0. 7. 飞 机被一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 补充例题: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飞机进行射击, 三人击中飞机的概率分别为0.4、0.5、0.7. 飞 机被一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2,被两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6, 若被三人击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飞机被击落的概率.

解:Ai={第i人击中飞机}, i=1,2,3 Bi={飞机被击中i处}, i=0,1,2,3 C ={飞机被击落}

显然B0,B1,B2,B3构成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且

由全概率公式: 即飞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458.

作业:从5双不同的鞋子中任取4只,求这4只鞋子中至少有2只能配成一双的概率。 解:A={4只鞋子中至少有2只能配成一双} ={4只鞋子全不成双}

思考:从5双不同的鞋子中任取4只,求这4只鞋子中至少有2只能配成一双的概率.

讨论:n个男生,m个女生(m<=n+1)随机地排成一列,问任意两个女孩都不相邻的概率是多少? 解: 若这n+m个小孩围成一圈,则上述结果为: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作者简介:(约公元前298~约公元前222 ),宋玉所处的时代是战国后期,其生活时代主要是楚顷襄王在位时期,卒于楚亡之时。宋玉知识渊博,会写文章,又通晓音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体态文雅,容貌美丽),口多微辞(说话婉转而巧妙),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

受于天 (天生的)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牙齿整齐洁白)。嫣然一笑(笑得很美的样子),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头发蓬乱,蜷曲耳朵)

齞唇历齿(齞[yan],暴牙露齿),旁行踽偻(踽[ju],既驼又瘸),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例1:设仓库中某种商品是由甲、乙、丙三个厂生产的,且分别占0. 5,0. 25,0 例1:设仓库中某种商品是由甲、乙、丙三个厂生产的,且分别占0.5,0.25,0.25,其次品率分别为2%,2%,4%。现从中任取一件,求取到次品的概率。 解:设A=“取到的一件产品是次品” Bi=“取到的一件产品是第i厂生产的”,i=1,2,3

说明:又P(B)=P(B/A),即: P(AB)=P(A)P(B)

(1)A与B相互独立P(AB)=P(A)P(B) 证:若A与B互不相容,即 A  B= ,从而 P(A  B)=0, 但P(A)P(B)>0 , 故 P(A  B) ≠P(A)P(B) 从而A与B不相互独立 . 若A与B相互独立,则有 P(AB)=P(A)P(B)>0 所以A与B一定不是互不相容的。 关于事件的独立性有如下重要论: (1)A与B相互独立P(AB)=P(A)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