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 —新罗区教育局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 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 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 推进考试招 生制度改革 推进管办评 分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 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 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努力满足 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用720字的篇幅,作出全面部署.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2、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 3、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热点难点 4、从工作有基础、社会有共识、群众能感知 的环节入手,找准突破口 5、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 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 机制 全 面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改进美育教学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 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的有效机制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 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改革核心 内容十项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 作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今后教育领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还必须积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 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 ■教育制度规则公平 。 ■改革是为了提高质量, 培养人才。
推 进 考 试 招 生 制 度 改 革 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 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 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 推 进 考 试 招 生 制 度 改 革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 口招生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核心 内容七项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 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 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推 进 管 办 评 分 离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改革核心 内容六项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 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县管校用和学区制,让教师流动起来。 九年一贯制和综合评价,让学生轻松起来。 管办评分离,让学校自主起来。
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 (三)更加注重贫困学生 (四)更加关注残疾儿童 改革思路: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城乡 义务教育资源均等配置,坚持普惠性,兜住底,保障每一个孩 子都有学上,体现倾斜性,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 ,办学条件,促进均衡性,缩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一是保障基本教学条件。 二是改善学校生活设施。 三是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四是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二)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 一是区分不同情况,对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分 别提出工作要求。 二是贯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意见,做好 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
(三)更加注重贫困学生 ●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 ●深入实施“扶贫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 (四)更加关注残疾儿童 ●召开全国特殊教育电视电话会议 ●提升特殊教育计划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 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消除薄弱学校。
二、基础教育考试招生改革 (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二)推进中考制度改革 (三)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四)关于高考制度改革 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 一是完善小升初政策 二是加强大城市入学工作指导 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实行学区化办学。 (二)推进中考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二是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 三是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三)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评价制度 一是增强考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二是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 三是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四是学生自主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参加考试 五是一门课程学完即考 (四)关于高考制度改革 一是改革高考科目和内容 二是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 三是建立综合评价招生制度 四是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三、基础教育的治理结构的改革 (一)推进电子学籍管理 (二)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三)推行学区化管理 (四)强化安全教育管理 (五)制定学校管理标准 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形成政事分开,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治理结构改革,着重改变全能政府观念,改变政府既是办学主体,又是管理主体、评价主体状况。办法:一是分权,二是放权,三是监权。
(一)推进电子学籍管理 (二)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三)推进学区化管理 ①一人一号,全国统一,全国联网,籍随人走。 ②贯穿终身,实时监控。 ①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②校务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家长委员会 ③政府购买服务,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公、民办学校发展。 (三)推进学区化管理 ①出台学区化管理意见
①制定义务教育管理标准。 ②制定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 ③制定教师标准。④制定义务教育质量标准。 按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原则,把初中和小学结合起来,统筹管理。 ②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的学区治理结构。 (四)强化安全教育管理 ①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安全演练常态化。 ②加强“三防”,落实校园“一岗双责”。 (五)制定学校管理标准 制定有世界水平的教育标准体系 ①制定义务教育管理标准。 ②制定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 ③制定教师标准。④制定义务教育质量标准。
四、基础教育育人模式改革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 (二)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 ●管理育人 ●实践育人 ●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生质量标准 ●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编写修订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五、基础教育教学过程改革 (一)提高教学效率 (二)颁布减负规定--出台《小学减负十条规定》 (三)“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 (四)课业负担监测 (五)推进信息化教学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教学改革是学校内 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抓教学改革,首先是抓课堂教学 改革,其次是抓课堂效率,质量生成于课堂,课堂高 效则质量高效,第三,减轻课业负担,面向全体,全 面发展。
(一)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2、加强教研工作,改进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力争做到当堂完成作业的方法。 4、把时间、空间、健康还给学生。 (二) 小学减负 十条规定
(三)“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 ◆ 组织督查巡视 ◆ 推广先进典型 ◆ 加大惩处力度 ◆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三)“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 ◆ 组织督查巡视 ◆ 推广先进典型 ◆ 加大惩处力度 ◆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四)课业负担监测(减负排名、社会公布、均衡认定) (五)推进信息化教学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现代化远程网络。 ◆加快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六、基础教育教师管理改革 (一)改革教师资格认定 (二)改革教师编制配制 (三)改革教师生活补助 (四)改革教师职业从属
◆提高质量教师是关键。“国标、省考、县管、校用” 准入制。 ◆注册制: 师德,一票否决 (一)改革教师资格认定 ◆提高质量教师是关键。“国标、省考、县管、校用” 准入制。 ◆注册制: 师德,一票否决 三要素 完成教学工作量 在岗360学时培训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二)改革教师编制配制 ◆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村小、教学点倾斜 ◆高级岗位向农村、薄弱校倾斜
(三)改革教师生活补助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政策。 (四)改革教师职业从属 ◆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保峰填谷,整体提升) ◆职称倾斜,教师由学校人,变系统人。
七、基础教育的督导监测改革 (一)健全体制机制 (二)坚持二个并重 (三)开展质量监测
(一)健全体制机制 充实完善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加强专兼职结合的督导队伍建设。 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督导评估工作。 研发教育督导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方法,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和专业水平。
(二)坚持二个并重 (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 1、强化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2、建立完善督导学区责任制 3、做好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4、做好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 5、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6、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三)开展质量监测 健全各级种类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适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完善评估监测制度。
把握好四个关系 顶层设计与 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创新与 事业发展 基础教育 综合改革 整体推进与 分类指导关系 勇于探索与 维护稳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