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脏 学 主讲:杨胜波 副教授 主要从事肌 运动生理和周围神经损伤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第三章 呼吸系统 呼吸道 鼻、咽、喉 : 上呼吸道 组成 组成 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 : 下呼吸道 肺:由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呼吸道特点: 1 、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 、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 加温、加湿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颈部病变的 CT 检查. 肌肉: 占据颈部大部分的软组织结构 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前后腹,中间肌腱处连于舌骨 肩胛舌骨肌:上下腹,中间借肌腱处相 连,连于舌骨和肩胛骨 下颌舌骨肌:位于口底,是口腔和颈部 的分界 斜角肌:是颈椎椎旁肌肉最靠前外方者, 包括前,中,后斜角肌.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6 .颅前面观 (1) 额区:额鳞、额结节、 眉弓、眉间 (2) 眶:四棱锥体形深腔,底 朝向前外,尖向后内, 有上、下、内、外四 壁,容纳眼球及附属 结构。 第一章 骨学 — 颅骨.
解剖学实验 实验四 颅骨及其连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 和上面观的结构 3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 眶腔的位置、毗邻;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二、实验器材 : 1 、全身真骨骨架 2 、头颅骨真骨散骨 3 、头颅骨骨模型.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呼吸系统 人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是在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密切配合下实现的。 呼吸系统由传送气体的呼吸道和执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交换气体,此处还兼具嗅觉和发声。
鼻解剖学. 鼻分为三部分 外鼻 (external nose) 鼻腔 (nasal cavity) 鼻窦 (nasal sinuses )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感 冒 (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目的要求 : 1. 熟悉感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 掌握小儿感冒与成人有其不同特点 及治疗法则.
喉 科 学 牡丹江医学院临床系 耳鼻咽喉科教研室.
会阴 (Perineum).
颈部断层解剖.
消化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医学基础教研室C区413室 王 艳
第五章 呼吸系统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解剖教研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身体的结构.
腹 膜.
内 脏 学 第十章 腹 膜 Peritoneum 一、腹膜概述 二、腹膜的功能 三、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四、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东莞市石碣袁崇焕中学 刘厚仰.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六章 氣體的恆定.
胸部检查 胸壁、胸廓及乳房的检查 肺与胸膜的检查.
复旦大学影像系/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张兴伟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1.3 呼吸系统) 主讲:郝凌宇.
喉的解剖anatomy of larynx 喉在什么地方? 湖北医药学院耳鼻咽喉科.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胸 部 局 解.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胸 膜 炎.
任务5 胸部、肺部评估.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剑突 肋骨 肋间隙 肩胛骨 脊柱棘突 肋脊角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枕三角 胸膜顶 淋巴.
诊 断 学 胸部的体格检查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李国平.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第三章 第五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第一课时.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古陶一中 李素霞.
项目五 呼吸系统.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基础上加入解剖学内容)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新医大解剖学教研室 崔建华.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动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第四章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 :鼻、咽、喉 肺外呼吸道 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组成 肺实质 肺 肺间质.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人 体 解 剖 学 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胸、上腹部和盆腔CT总结.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Assessment
呼吸系统(二) respir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二) respiratory system
初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授课教师 何才健 东胜九义校.
胸部CT诊断.
南宁翰林华府 ——地中海风格与现代住宅的融合.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二节 心 heart 一、位置与外形 (一)位置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周围包有心包。约2/3在胸骨中线左侧,1/3在胸骨中线右侧。 前方——肺、胸膜、胸骨体下部、 左侧第4、5肋软骨 下方——膈的中心腱 后方——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窦口-鼻道复合体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邢 振.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肝脏分段 北京医院 常志刚 2019/5/18.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Section 2-2: 4 (6), 7, 12 (14), 13, 18 (16), 21, 25, 28, 30, 36, 46, 48, 50, 54a Section 3-1: 4 (2), 5, 10, 15, 20, 29, 32 Section 4-1: 3, 7, 8,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内 脏 学 主讲:杨胜波 副教授 主要从事肌 运动生理和周围神经损伤研究 内 脏 学 主讲:杨胜波 副教授 主要从事肌 运动生理和周围神经损伤研究

内 脏 总 论 一、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 官的总称。 二、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 脏 总 论 一、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 官的总称。 二、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三、内脏在形态与发生上,与胸膜、腹膜和会阴关系密 切,三者也属内脏学范畴。

四、内脏器官的形态不尽相同,按其构造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一) 中空性器官 此类器官呈管状或囊状,内部均有空腔,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二) 实质性器官 多属于腺组织,如肝、肺、胰、肾、生殖腺等。每个器官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和导管出入之处常为一凹陷,称为门hilum(porta),如肺门hilum of lung、肝门porta hepatis、肾门renal hilum。

肋下平面、髂结节间平面;腹股沟韧带中点作两个矢状面。 五、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 3.肩胛线 … (二)腹部分区 1、4分法: 脐作一水平面和矢状面: 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 右下腹。 2、9分法: 肋下平面、髂结节间平面;腹股沟韧带中点作两个矢状面。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概述:组成、功能 各论: 鼻 咽(见消化系) 喉 气管和主支气管 肺 附:胸膜 纵隔 作业 鼻 咽(见消化系) 喉 气管和主支气管 肺 附:胸膜 纵隔 作业

组成composing 呼 鼻 咽 上呼吸道 吸 喉 气管 道 支气管 下呼吸道 肺 功能function: 气体交换、内分泌

三、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Section 1 Nose 一、 外鼻external nose 二、 鼻腔nasal cavity 三、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鼻腔nasal cavity 1 .每侧鼻腔: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腔粘膜:嗅区 呼吸区 2 .鼻中隔常偏向一侧。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 位置表浅,外伤与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 90%的鼻出血均发生于这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窦名 开口部位 上颌窦 中鼻道 额窦 中鼻道 筛 前中组 中鼻道 窦 后组 上鼻道 蝶窦 蝶筛隐窝 能温暖与湿润空气,对发音产生共鸣 窦名 开口部位 上颌窦 中鼻道 额窦 中鼻道 筛 前中组 中鼻道 窦 后组 上鼻道 蝶窦 蝶筛隐窝

Section 2 喉 larynx 由软骨和喉肌构成,它既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达环状软骨下缘。成年人的喉在第3-6颈椎之间。

一、喉软骨laryngeal cartilages 喉的支架 (一)甲状软骨 (二)环状软骨 (三)会厌软骨 (四)杓状软骨

二、喉的连接 (一)甲状舌骨膜 (二)环甲关节 (三)环杓关节

(四)方形膜 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构成前庭襞的支架。

(五)弹性圆锥 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粘膜一起,称为声带。环甲膜中部弹性纤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阻塞时,为抢救病人生命可在此进行穿刺,以建立暂时的通气道。

三、喉肌 laryngeal muscle 喉肌系横纹肌,是发音的动力器官。 (一) 环甲肌 是惟一的一对外群喉肌。

(二)其它均为内在肌

四、喉腔laryngeal cavity 前庭襞 前庭裂 声 襞 声门裂 最狭窄 喉 前 庭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第三节 气管与主支气管 trachea and bronchi 一、气管:上接环状软骨,向下入胸腔,至胸骨角 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二、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细、长、走向水平 右主支气管 粗、短、走向陡直

第四节 肺lung *** 肺尖 高于锁骨二横指 肺底 膈面 两面 肋面、纵隔面 三缘 前、后、下缘 分叶:斜裂 水平裂 左二右三 位置:位于胸腔,坐落于膈肌上方、纵隔的两侧。 形态: 肺尖 高于锁骨二横指 肺底 膈面 两面 肋面、纵隔面 三缘 前、后、下缘 分叶:斜裂 水平裂 左二右三

一、重要概念 1.肺门

2.肺根 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 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是: 肺动脉、左主支气管、肺静脉 右肺根自上而下为: 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二、支气管树 bronchial tree 肺段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 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 肺组织的总称。构成 了肺的形态学和功能 学的基本单位。临床 可以肺段为单位进行 手术切除。

第五节 胸膜pleura 胸膜腔pleuralcavity 是指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壁胸膜 胸膜腔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腔pleuralcavity 是指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 行,二者之间形成的左、右两个封闭的、呈负压的胸膜间 隙。它实际是个潜在的腔隙,间隙内仅有少许浆液,可减 少摩擦。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e 肋膈隐窝、肋纵隔隐窝和膈纵隔隐窝。 肋膈隐窝 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 形成,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部位 。深度可达两个肋间隙,胸膜腔积液首先积存于肋 膈隐窝中。

肺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锁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2肋 。

第六节 纵隔 mediastinum 是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是 胸廓上口,下界是膈。 解剖学四分法: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 上纵隔和下纵隔 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三部: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作业 重要概念:上呼吸道 声门裂 肋膈隐窝 肺门 肺根 四对鼻旁窦各开口于何处? 咽腔与哪些器官相通? 试述喉腔的内部结构和分部。 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什么? 试述肺的形态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