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斯蒂芬·茨威格
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历程 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托尔斯泰的创作
托尔斯泰在创作中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的庄园
托尔斯泰的墓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坟墓外围了一圈低矮的小栅栏,就连10岁大的孩子都可以跨过去,坟上长满了绿草,甚至没有修剪过的痕迹。附近几株大树荫蔽着这个伟大文豪长眠的地方。只是在接近坟附近的区域写了一个“肃静”的俄文牌子,以及坟上瞻仰者敬献的一束白花才表明这是一块坟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称赞说:“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他认为托尔斯泰的墓远远超过法国君王拿破仑墓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quán) 黝黑 滞留 禁锢 鬈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炽热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髭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髯 甲胄 戳穿 锃亮 黝黑 滞留 禁锢 鬈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炽热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髭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髯 甲胄 戳穿 锃亮 粲然 面颊 茨 绺 (yǒu) (zhì) (gù) (xuān) (zhū rú) (xī) 订 正 字 音 (sì) (gān gà) (chì) (gòu) (jīn) (zī) (mào) (rán) (hàn) (zèng) (zhòu) (chuō) (càn) (jiá) (liǔ) (cí)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 一,(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特征:平庸丑陋——外表 二,(6-9自然段) 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精神
品味语言 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的含意。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逞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暗示托尔斯泰对时代的观察与认识十分深刻。 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夸张, 赞美了托尔斯泰能将世间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并在作品中展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对珠宝”指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珠宝”指托尔斯泰的眼睛。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人生的观察、研究,又经过自己的思想加工,并用他的笔表现出来,展示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匕首”指什么?“主人”指谁? 匕首——托尔斯泰的眼睛 主人——社会、生活、人(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品味语言 4)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敏锐犀利,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甚至引起统治当局的恐慌.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既是智者又是仁者,痛苦将是双倍。 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苦难及其原因,并尽其毕生去改变,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是他最大的痛苦。
作者多处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 体会这样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想一想,议一议 作者多处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 体会这样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夸张 的效果 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效果:
反衬 平庸丑陋 大众化 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精美 抑 总印象 说明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眼睛 扬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6.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墓志铭 ---人生 最后的休止符 请你为托尔斯泰 拟写一条墓志铭
示例 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 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的墓志铭: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