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首页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考试 监考员培训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人口增长.
地球仪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
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专题一 地球运动(2课时) 第1课时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地理意义 要点·疑点·考点 1.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的东西方向和东西经度。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昼夜长短的规律与计算 三门峡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辉 2011、3、2.
第二节 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确定 三、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  知道: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四季的划分。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补充要点.
二、个性教育.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Ⅰ会考复习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章 太阳和宇宙 复习课件 4.1 太阳和月球.
目 录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公转 单元回味一刻钟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时区和日界线.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8课 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攻略 专题二 地球运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市一中 九年级数学组.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 地球运动规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课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复习 时区和日界线 设计/制作 赵世兵.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1.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联系实际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复习自然地理 的几点体会及方法 —— 浅谈自然地理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江苏省扬州中学 张忆育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杨 其 孝.
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三) ——自然地理和地图【Ⅱ】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新人教版) 枣庄矿业集团第一中学 陆德天.
走向高考 · 地理 新课标版 •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4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时间计算 授课人 梁良梁.
第一部分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月食、站得高望得远、卫星图片、环球旅行等。 3.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浅谈时区和日界线知识的 系统复习.
日照图(以侧视图为例)复习方法 ——高一、高二年级用
课件名称 全面突破学生惯性思维的障碍 -----地球运动篇.
[网控全局]. [网控全局] [表解考情] 考点 回顾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每年必考,并且难度往往在中等偏上,考查内容以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为主。 考向 预测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有关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你注意过一天中人的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吗?它有何变化规律?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4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地轴 顺 自西向东 逆 23时56分4秒 15度 1447  1670.
微课主题:简单判定 两极地区的方向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临朐县寺头初中王晓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节 经线 北半球 纬线 南半球.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地方时与区时.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第一章 地球知识 经纬网.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昼夜交替 夜半球 昼半球 晨昏线 想一想: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一课时.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24时计时法 韩城镇中心小学 孙国永.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一 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专题一 地球运动 【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时间问题 一、地方时及其计算 1、依据: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计算: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4分钟 【说明】 ①两地经度差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②加、减原则:“东加西减”; ③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③四个条件中要已知三个条件。

举例:常用图解法帮助分析 1时 4时 13时 900W 450W 00 450E 900E 1800 1800 地方时计算 ? ? ? 10时 ? 900W 450W 00 450E 900E 1800 1800 地方时计算

1、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北京时间3月3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开幕,蕉岭县(116°E)小张此时正在电视机旁看开幕式,请问此时蕉岭县的地方时是多少? 中新网:酒泉九月二十五日电,北京时间二十五日晚九时十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9°N、98°E)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神舟七号发射时,酒泉的地方时是 ( ) A.7时42分 B.8时42分 C.19时42分 D.18时42分

二、时区与区时 (一)、时区及其计算 1、时区的划分

【说明】 A、时区的划分是每1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B、以0 °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7.5°W至7.5°E,为中时区(零时区)。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同理,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二为一,称为“东西十二区”。 C、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2、时区数的计算 某地的时区数=该地的经度÷15°(如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反之,则时区数为商+1)

1、定义:用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表示。 【说明】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 (二)、区时及其计算 1、定义:用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表示。 【说明】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 2、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间差 【说明】 a、两地时间差=两地时区数差(两地时区数差遵循同性相减,异性相加的原则); b、东“+”西“-”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取“-” ; c、特别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转化。

举例: (1)、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8时起飞,经过两小时后到达日本东京(东9区),此时东京时间是 A、6时 B、5时 C、10时 D、11时 思考:如果上题中的北京时间8时改为北京的时间8时起飞,则到达时东京的时间为多少?

三、日界线(今天/昨天)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A. 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以180°经线为界,顺地球自转方向转过180°,日期减一天。 B.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零时(24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转过零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地球自转方向

关键: 下图中的中心点N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问题。 (1)NA的经度为 ; NB的经度为 。 (2)此时北京为3月 日 时。 关键: 确定两条日界线所在的经度。

日照图及其判读 (一)、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二)、确定直射点及其地理坐标 (三)、晨昏线及其判读 (四)、昼夜长短计算及其变化规律 (五)、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 (六)、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一)、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二)、确定直射点及其地理坐标 ①、直射经线的确定: A、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或极夜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切点所在的经线)。 C、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B、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利用晨昏线相切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太阳光线 45°E 太阳光线

(三)、晨昏线及其判读 (1)、特点: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b、晨昏面过地球球心且与太阳光线垂直(平面图上表现为晨昏线); c、晨昏线两个端点在极点和极圈之间移动,二分日时与极点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d、经过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e、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晨线跨经度180°、昏线跨经度也是180°。 g、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运动;

(2)、判读: A、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B、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此刻的地方时为日落时间;晨线与经线交点的此刻的地方时为日出时间。 C、同一纬线,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极夜最低纬度切点B N S D E 晨昏线与极昼最低纬度切点C

(四)、昼夜长短计算及其变化规律 1、计算方法: A、弧度数计算法: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º、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º=24-昼长; 【注意】运用该方法时,昼(夜)弧度数怎样计算? B、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法: 白昼长=2×(12-日出时间) 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 【注意】运用该方法时,日出(落)时间怎样计算?

举例: (1)、画出太阳光线; (2)、标出直射点; (3)、弧线CGF为 线; (4)、此时点A、B的地方时分别为 时、 时; (5)、点A、B的日出时间分别为 时、 时; (6)、点D、F的昼长时间分别为多少小时?

(3)、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该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是多少? 下图的阴影部分为黑夜,A点在北极圈上且出现极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太阳光线; (2)、此时角a为 °; (3)、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 ;该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是多少? (4)、C、A两地的昼长时间分别是多少?

(2) 、六个地方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举例: 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为某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据此回答: (1) 、哈尔滨的昼长是多少? (2) 、六个地方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提示:根据白昼时间长短来判断

2、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其规律 回归运动图解记忆法

(五)、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角) ①、定义及变化规律 规律:以直射点为圆心呈同心圆模式向外减小;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晨昏圈最小,为零度。

②、各纬度太阳高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 思考: A、B、C、D的纬度分别为多少? 夏至日南半球各纬度太阳高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角) (1)、定义:地方时为12时所在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 H=90°- /φ-δ /  (3)、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直射点 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反之,越大。 同一时刻,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

②、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半球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有__次直射,最大是__°; 回归线上,每年有_次直射,最大是__°。 以北半球为例

③、应用 A、楼间距:某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 B、太阳能集热板倾角: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 =所在地与直射点纬度差 C、日影长度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