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微波网络 8.1 微波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微波网络的定义: 低频电路网络: 微波网络: 第八章 微波网络 8.1 微波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微波网络的定义: 低频电路网络: 由元器件(如电容、电感、电阻、晶体管...)组成的电路系统。最简单的电路网络可能只包含一个元器件。 微波网络: 由微波元器件(膜片、销钉、衰减器、E-T分支、微波二极管、微波三极管…)组成的微波电路系统。 最简单的微波网络可能只包含一个微波元器件。即,任何一个微波元器件,或若干个微波元器件组成的电路系统,都可以称为一个微波网络。
二、微波网络的分析模型: ① ② ③ S 元件 V 等效 网络 ① ② ③ 在稍稍远离元件的位置,作传输线的横截面,称为参考面,记为Tk。在参考面处传输线中只有主模,没有高次模。 T1 T2 T3 传输线上参考面所在的位置称为该元件的端口,给以编号1、2、3、4、…、k、…、n。 ① ② ③ 该微波元件以若干条均匀无耗传输线与外界连接,其类型可能相同或不同。(左图中有波导、微带、同轴线三种传输线) S 元件 V 等效 T2 T1 T3 网络 Zc2 Zc1 Zc3 ① ② ③ 参考面确定之后,不再移动。
② 等效 ① ② 网络 ① 网络 等效 ① ② ① ② 网络 等效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T1 T2 Zc 波导感性膜片 T1 T2 微带高、低阻抗线滤波器 ① ② T1 网络 Zc3 Zc2 Zc1 T2 T3 等效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三、微波网络的外特性及其体现方式: 微波网络对外部输送进来的信号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或者说特性,称为网络的外特性。比如某网络对输入的信号(即传输线中的导行电磁波)是衰减还是放大?是使其相位延迟90度还是180度?哪个频带是通带、哪个频带是阻带?等等。 微波网络的使用者只需要关心微波网络的外特性,而不必知道网络内部的细节,把网络当作“黑箱”。 微波网络的外特性实际上体现为:网络各传输线端口处的导行电磁波的相互关系。 若将传输线等效为平行双线,导行电磁波等效为电压波和电流波,则“各传输线端口的导行电磁波的相互关系”就等效为“各传输线端口的电压波、电流波的相互关系”。
该网络的外特性由U1、U2、I1、I2的相互关系来体现。 以双端口网络为例: 在两个端口都定义电压、电流。 U1 I1 U2 I2 网络 ① Zc1 Zc2 ② T1 T2 该网络的外特性由U1、U2、I1、I2的相互关系来体现。
四、归一化参量: 第 k 个端口的归一化参量: 归一化电压: 归一化电流: 归一化特性阻抗: 归一化阻抗: (Z 是传输线上出现的其他阻抗) 注意:任意端口的归一化参量都是对本端口的特性阻抗进行归一化。
归一化的好处: 1、运算时数据比较简练; 2、归一化电压、归一化电流具有相同的量纲,便于比较和运算; 3、由归一化值求原来的绝对数值只需进行相应的反归一化运算;
8.2 微波网络的阻抗参数、导纳参数和转移参数 一、定义: 阻抗参数(Z 参数) 任意网络端口的电压与所有端口的电流的关系系数。 8.2 微波网络的阻抗参数、导纳参数和转移参数 一、定义: 阻抗参数(Z 参数) 任意网络端口的电压与所有端口的电流的关系系数。 导纳参数(Y参数) 任意网络端口的电流与所有端口的电压的关系系数。 一个端口的电压、电流与其他端口的电压、电流的关系系数。 转移参数(A参数) 注意:本课只考虑线性、无源网络(即网络中所有媒质均为线性媒质,网络中无源),因此各端口的电压、电流之间为线性关系。
单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就是其端口处的输入阻抗。 二、单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 I 等效 T 网络 Zc U T 单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就是其端口处的输入阻抗。 终端元件(匹配负载、短路器、辐射终端)都是单端口网络。匹配负载的阻抗参数应等于所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短路器的阻抗参数为纯电抗。 i 单端口网络的 归一化阻抗参数: 网络 1 u T
三、单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 I 等效 网络 Zc U T T 导纳参数 网络 1 u i 归一化导纳参数
四、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 1、阻抗参数和阻抗矩阵 I1 I2 网络 U1 U2 阻抗矩阵(Z 矩阵) 教材P262,例9-1 每个端口的电压与所有端口的电流都有关系,且为线性关系。 网络 U1 Zc1 Zc2 U2 T1 T2 阻抗矩阵(Z 矩阵) 教材P262,例9-1
2、归一化阻抗参数和阻抗矩阵 u1 i1 u2 i2 网络 1 ( k =1, 2 ) T1 T2 归一化 阻抗矩阵
五、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 1、导纳参数和导纳矩阵 I1 I2 网络 U1 U2 导纳矩阵(Y矩阵) 教材P264,例9-2 每个端口的电流与所有端口的电压都有关系,且为线性关系。 网络 U1 Zc1 Zc2 U2 T1 T2 导纳矩阵(Y矩阵) 教材P264,例9-2
2、归一化的导纳参数和导纳矩阵 i1 i2 u1 网络 1 1 u2 T1 T2 归一化 导纳矩阵
六、双端口网络的转移参数: (注意方向!) I2 1、转移参数和转移矩阵 I1 网络 U1 U2 一个端口的电压、电流与另一个端口的电压、电流具有线性关系。 网络 U1 Zc1 Zc2 U2 T1 T2 转移矩阵( A 矩阵 ) 归一化转移矩阵
I1 I2 I3 U3 U1 U2 2、级联双端口网络的转移矩阵: 网络2 网络1 级联网络 二级级联网络的转移矩阵: 多级级联网络的转移矩阵:
七、三种网络参数的获取: 同一网络的三种参数之间有确定关系,可以相互推导。 常见简单网络的参数有现成公式可查阅; 对于由若干常见简单网络级联构成的级联网络,可以先求出该级联网络的转移参数(容易求出),再转化为所需的阻抗参数或导纳参数; 未知网络可以通过测量各端口的电压、电流的方法来求出网路参量。 测量时应注意:测量时所选的参考面(即网络的端口面)必须离元件本身一段距离,以确保参考面处只有主模; 用测量方法获取网络的阻抗参数、导纳参数、A参数时,需要将网络的某些端口开路或者短路,因此在微波频段不太容易工程实现。 阻抗参数、导纳参数、A参数不能体现传输线中的电磁波传播、反射的物理本质。在微波频段,不常用阻抗参数、导纳参数、A参数。
8.3 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数 一、散射参数的引入 I1 I2 U1 网络 U2 原来定义的网络每个端口参考面处的电压U、电流 I 都是该端口的总电压和总电流,它们都可以表示为进入端口的入射波(+)和从端口出来的出射波(-)之和。 I1 I2 U1 网络 U2 T1 T2 网络各端口处的归一化入射电压波和归一化出射电压波的关系系数,就是网络的散射参数(scatter parameter),简称 S 参数。
网 络 ( k =1, 2) ( k =1, 2) 二、归一化参量 i1 i2 ( k =1, 2) u1 u2 归一化电压: 归一化电流:
a2 a1 b1 b2 用 a 表示 网 络 用 b 表示 归一化入射电压: ( k =1, 2) 入射功率: 归一化出射电压: 出射功率: a、b与 u、i的关系:
a2 a1 b1 b2 网 络 三、散射参数及其意义: 散射矩阵 1、公式的物理意义: 1 1 1端口的出射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端口的入射波在1端口的反射波,另一部分是2端口的入射波流经网络之后、透射到1端口的透射波。 2端口的出射波也类似,由2端口自身入射波的反射波和从1端口过来的透射波组成。
a1 a2=0 b1 b2 网 络 a2 =0的两个条件 2、散射参数的物理意义: 1 1 1 2端口无激励源 因此:S11就是 2端口接匹配负载时,从1端口向网络内看去的反射系数。 S21就是 2端口接匹配负载时,从1端口到2端口的传输系数。
a2 a1=0 b1 b2 网 络 S22是1端口接匹配负载时,从2端口向网络内看去的反射系数。
理解:由于网络媒质为各向同性媒质,因此波的传播过程可逆,两端口间的传输系数相同。 四、散射参数的性质: 1、互易网络: 所含的媒质均为各向同性媒质(εr、μr都是标量)的网络。 定义: 性质:(证明略) 理解:由于网络媒质为各向同性媒质,因此波的传播过程可逆,两端口间的传输系数相同。 举例:衰减器、移相器、波导膜片等 非互易网络:数量极少(如隔离器、环形器)
2、对称网络: 从任意端口看进去,网络结构都相同。网络结构关于网络的平分面为对称分布。 定义: 性质: 理解:由于任意端口看进去的网络结构相同,所以每个端口的反射系数都相同。 举例:几何结构、媒质参数都对称的网络。
3、无耗网络: 网络内部无耗能媒质,如吸波材料、高阻衰减材料等。 定义: 性质: 理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来理解: 入射功率=反射功率+透射功率 举例:电抗性元件、分支元件、移相器等 有耗元件:衰减器、匹配负载等
例 根据定义求S参数 解: a2 b1 b2 a1 由于给出的是集总参数等效电路,因此仍必须从电压(u1、u2)、电流(i1、i2)的关系入手来求解S参数。 1 1 求出u、i的相互关系,再根据u、i与a、b的下列关系式来推导a、b 之间的关系,也就是S参数。 注意,应在求S参数的条件下求u、i的关系,即: 求端口2匹配时的u、i关系,再推出S11、S21; 求端口1匹配时的u、i关系,再推出S22、S12;
令端口2匹配: 1 u、i的关系: 1 1 将 带入上式,得:
求解上两式,得: 即得: 由于网络为对称、互易网络,有: S参数:
若网络为无耗网络: 还可证: 若网络有耗,则 则:上诸式均不成立
例:求S参数 a1 a2 解: b1 1 1 b2 令端口2匹配,a2=0 1 求解,得:
由于网络为对称、互易网络,有
例 : 求长度为l 的传输线的S参数 l 解: 将端口2匹配,则: b1 = a2 =0 a2 a1 1 1 b1 b2 b2 a1 1 l
例: ② ① 求理想隔离器的S参数 隔离器 理想隔离器的功能: 端口2匹配时:端口1的入射功率全部从端口2输出;端口1无反射; 端口1匹配时:端口2的入射功率全部被隔离器吸收,端口2无反射;端口1无输出; 理想隔离器的功能:
例: ② ① 求理想3dB衰减器的S参数 3dB 衰减器 理想3dB衰减器的功能: 端口2匹配时:端口1的入射功率的一半从端口2输出,另一半被吸收衰减;端口1无反射; 端口1匹配时:端口2的入射功率的一半从端口1输出,另一半被吸收衰减;端口2无反射;
例: 求矩形波导感性膜片的S参数 a 等效 d b 经验公式: 1 归一化
网络 例:已知网络的散射矩阵S和负载反射系数 ,求其输入端的输入反射系数和输入阻抗。
网络 解: 网络的散射参数方程 又有 代入得 从而
五、参考面移动对散射参数的影响 T2’ T1’ T1 T2 a2’ a1’ b1’ b2’ a1 网络 a2 b1 b2
已知: 结论:参考面移动对S参数的相位造成影响,对模值无影响。 因此参考面选定之后不要轻易移动,或者可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参考面位置。
六、传输参数(T参数)和传输矩阵: 1、定义: a1 a2 1 网 络 1 b1 b2 传输矩阵
2、级联网络的传输矩阵: 级联网络 [T] a1 a2 a3 b3 [T2] [T1] b2 b1 N 级级联网络: 二级级联网络:
七、散射参数的获取: 1、若已知网络的等效集总电路,则可通过分析两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来求S参数; 4、对于互易、对称、无耗网络,可以利用散射参量的性质,简化求解。 5、同一网络的S参数与Z、Y、A、T参数有确定关系,可以相互推导。 6、对于级联网络,可先求出其A参数或T参数,再转化为S参数。
例:求S矩阵 T1 T2 ① ② 查表9-2(P275),得: 1 1 (P194)
8.4 多端口网络的散射参数 n 一、多端口网络 1 n -1 一般 ; 网 络 网络参数矩阵均为n×n矩阵; 2 3
二、多端口网络的散射参数: 1、定义: 互易网络: 无耗网络: 2、性质:
3、意义: 端口 j 自身的反射系数; 端口 j 到端口 i 的传输系数; (下标的第2位数字代表被激励的(有入射波的)端口) :其他端口都接匹配负载时,即 时, 端口 j 自身的反射系数; :其他端口都接匹配负载时,即 时, 端口 j 到端口 i 的传输系数; (下标的第2位数字代表被激励的(有入射波的)端口)
4、根据S矩阵来分析网络功能: 散射矩阵的第 j 列,表示第 j 端口被激励、其他端口匹配时,第 j 端口对所有端口的影响; 散射矩阵的第 i 行,表示所有端口的入射波如何形成的第 i 端口的总输出;
② ③ ① 例:求理想环形器的S参量 输入功率沿箭头方向环形,并从遇到的最近的端口输出,另一端口无输出。 端口1输入时,全部从端口2输出,端口3无输出; 端口2输入时,全部从端口3输出,端口1无输出; ① 端口3输入时,全部从端口1输出,端口2无输出; 若环形方向反向(红色箭头):
例 ① ④ ② ③ 某四端口网络的S参数 四端口 网络 端口1输入,无反射,端口2无输出,能量从端口3、4平分输出,相位差90度,端口3落后于端口4。 结构完全对称,四个端口特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