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一、食品中的脂类 伴随物。 物质和脂肪含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二、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  特定人群主要包括七方面人群:  婴儿 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  学龄儿童  青少年  孕妇  乳母  老年 人.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第三节 脂 质 本节点睛 一、脂质的功能 二、脂质的分类与组成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五、脂肪的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合理选择饮食.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一、食品中的脂类 脂、糖脂等)油脂的 物质和脂肪含量 伴随物。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1 产力异常.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牛奶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第八章 脂类总量的测定 脂类:能够溶解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溶剂中,不溶 于极性溶剂中的一类物质。 一、 脂类的来源
5.4.脂类的测定 概述 脂类的测定方法 索氏提取法 酸水解法 罗紫-哥特里法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和品质分析 8.1 概述 8.2 脂类含量的分析方法 8.3 脂类的品质分析 8.4 脂类成分分析方法.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四章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测 第一节 试产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 一、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水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蔬菜农药含量的快速检测 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一(2)班 | 顾思仪 |
实验十二  呋喃甲醇和 呋喃甲酸的制备.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Preparation of (di-)n-butyl ether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K2Cr2O7标准溶液 的配置 主讲人:李雪莲
碘量法 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硫酸铜的提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一、食品中的脂类 伴随物。 物质和脂肪含量 第八章 脂类的测定 §1 概 述 脂肪 (真脂) 类脂质(脂肪酸、磷 脂、糖脂等)油脂的 伴随物。 大多数动、植物食品都含有天然脂肪或类脂化合物,但含量各不相同。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酸酯)以及一些类脂,如脂肪酸、磷脂、糖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蜡等。 一、食品中的脂类 物质和脂肪含量

植物性或动物性油脂中脂肪含量最高, 而水果蔬菜棚S肪含量很低。几种食物100 g中脂肪含量(g)如下: 猪肉(肥) 90.3 核桃 66.6 花生仁 39.2 青菜 0.2 柠檬 0.9 苹果 0.2 牛乳 3 以上 香蕉 0.8 全脂炼乳 8 以上 全脂乳粉 25~30 这些含量是指用乙醚提取的脂类总量。

二、脂类物质的测定意义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每克脂肪在体内可提供 37.62 kJ(9 kcal) 热能,比碳水化合物和 蛋白质高一倍以上; 是食物中能量最高的营养素。 但是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不利! 脂肪 = 甘油(丙三醇) + 脂肪酸

脂肪在食品中的作用: 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 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脂蛋白,在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完成体内生化反应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等都有直接影响,所以脂肪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因此,在含脂肪的食品中,其含量都有一定的规定,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食品的脂肪含量,可以用来评价食品的品质,衡量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对实行工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食品的储藏方式是否恰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脂类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存在形式:有游离态的,如动物性脂肪及植物性油脂;也有结合态的,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及某些加工品(如焙烤食品及麦乳精等)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形成结合态。对大多数食品来说,游离态脂肪是主要的,结合态脂肪含量较少。 脂类的提取:脂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测定脂类大多采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混合溶剂等。

脂类的共同特点是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能溶于脂肪溶剂中,再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具体选择。 常用测定脂类的有机溶剂: 1. 乙醚 (有一定极性,但不如乙醇、甲醇、水等)溶解脂肪的能力强,应用最多。GB中关于脂肪含量的测定都采用它作提取剂。 乙醚沸点低(34.6℃),易燃。

乙醚可饱和2%的水。含水乙醚在萃取脂肪的同时,会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 所以必须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被测样品也要事先烘干。 2. 石油醚 石油醚的沸点比乙醚高,不太易燃,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吸收水分比乙醚少,允许样品含微量的水分。

有时也采取乙醚+石油醚共用。 但乙醚、石油醚都只能提取样品中游离态的脂肪。 对于结合态的脂类,必须预先用酸或碱及乙醇破坏脂类与非脂类的结合后,才能提取。 3. 氯仿—甲醇 一种有效的溶剂,对脂蛋白、磷脂提取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水产品、家禽、蛋制品中脂肪的提取。

样品的予处理 1. 固体样品要粉碎,颗粒大小要合适,注意粉碎过程中的温度,防止脂肪氧化。 2.样品要干燥 温度低——酶活力高,脂肪易降解。 温度高——脂肪易氧化成结合态。 较理想的方法是冷冻干燥法。 易结块的样品,加入4~6倍的海砂;含水高的 样品加入无水硫酸钠,使样品成粒状。 3. 酸水解 对于乙醚不能渗入内部的或含结合态脂肪。

§2 脂类的测定方法 一、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一)原理 §2 脂类的测定方法 一、索氏提取法(索克斯列特抽提法) (一)原理 将经前处理的、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粗脂肪。 一般食品用有机溶剂浸提,挥干有机溶剂后得到的重量主要是游离脂肪,此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蜡状物、挥发油、糖脂等物质,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也称粗脂肪。

(二) 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脂类含量少或经水解处理过的,(结合态已转变成游离态),样品应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 此法经典,对大多数样品的测定结果比较可靠。但费时长(8—16 h)溶剂用量大,需要专门的仪器,索氏提取器。

(三) 测定方法 1. 滤纸筒的制备 滤纸筒的制备→ 样品制备→ 索氏提取器的准备→ 抽提→ 回收溶剂 滤纸筒的制备→ 样品制备→ 索氏提取器的准备→ 抽提→ 回收溶剂 1. 滤纸筒的制备 滤纸裁成8cm×15cm大小,以直径位2.0cm的大试管为模型,将滤纸紧靠试管壁卷成圆筒型,把底端封口,内放一小片脱脂棉,用白细线扎好定型,在100~1050C烘箱中烘至恒量(准确至0.0002g)。

2. 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 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内。 半固体或液体样品:称取5.0一10.0g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烘干、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粘附有样品的玻璃棒都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将棉花一同放进滤纸筒内。

索氏抽提取器的准备 索氏抽提取器是由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三部分所组成,抽提脂肪之前应将各部分洗涤干净并干燥,提脂烧瓶需烘干并称至恒量

3. 抽提 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放入带有虹吸管的提脂管中,由冷凝管上端倒入乙醚或石油醚,使提脂烧瓶中乙醚量约为烧瓶体积2/3。在恒温水浴中抽提,控制每分钟滴下乙醚80滴左右(夏天约控制650C,冬天约控制800C),抽提3~4h至抽提完全(视含油量高低,或8~12h,甚至24h)。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提脂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痕迹。 ?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能否用明火? ?如何检验脂肪是否抽提完全?

4. 称重 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 1 ~2 ml 时,在水浴上蒸于,再于100~105℃干燥 2小时,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称重,并重复操作至恒重。

结果计算 式中 -脂类质量分数,%; m--试样质量,g; m1--提脂瓶质量,g; m2--提脂瓶与样品所含脂肪质量,g; 式中 -脂类质量分数,%; m--试样质量,g; m1--提脂瓶质量,g; m2--提脂瓶与样品所含脂肪质量,g; 或 脂类(质量分数)=(抽提前滤纸筒质量-抽提后滤纸筒质量/样品质量)×100%

(五) 注意及说明 ① 样品应干燥后研细,样品含水分会影响溶剂提取效果,而且溶剂会吸收样品中的水分造成非脂成分溶出。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往外漏样品,也但不要包得太贤影响镕剂渗透。放入滤纸筒时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弯管的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② 对含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③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④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 取6ml 乙醚,加2ml 10%的碘化钾溶液,用力振摇,放置1分钟,若出现黄色,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过氧化物如: H2O2、Na2O2、CaO2、 BaO2、 ZnO2、 MgO2等

⑤ 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以每分钟从冷凝管滴下80滴左右,每小时回流6—12次为宜,提取过程应注意防火。 ⑥在抽提时,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个氯化钙干燥管,这样,可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也可避免乙醚挥发在空气中,如无此装置可塞一团干燥的脱脂棉球。 ⑦抽提是否完全,可凭经验,也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抽提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

⑧ 在挥发乙醚或石油醚时,切忌用直接火加热,应该用电热套,电水浴等。烘前应驱除全部残余的乙醚,因乙醚稍有残留,放入烘箱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⑨ 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重量增加时,以增重前的重量作为恒重。 ⑩ 因为乙醚是麻醉剂,要注意室内通风。 (六) 改进型直滴式抽提法 98页

快速测油器 设计原理: 快速测油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基本工作原理是:先把被测量的样品放到乙醇中浸煮提出大部分的脂肪,再回收大部分乙醚,使样品高于乙醚的液面以上,用乙醚进行淋洗出样品中残余的油。国外的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七) 特卡托脂肪自动测定仪

二、酸水解法 (一)原理 将试祥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此法适用于各类、各种状态的食品中脂肪测定。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易吸湿,不好烘干的,用索氏提取法不行的样品,效果更好。 (二) 适用范围与特点 此法适用于各类、各种状态的食品中脂肪测定。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易吸湿,不好烘干的,用索氏提取法不行的样品,效果更好。 本法不适于测定含磷脂高的食品、如:鱼、贝、蛋品等。因为在盐酸加热时,磷脂几乎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和碱,当只测定前者时,使测定值偏低。本法也不适于测定含糖高的食品,因糖类遇强酸易炭化而影响测定。

(2)  原理 酸分解法的原理是利用强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试样成分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内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经回收溶剂并干燥后,称量提取物质量即为试样中所含脂类。 (3)  仪器 ①    恒温水浴50~800C。 ②    100ml具塞量筒。

(4)  试剂 ①      乙醇(95%体积分数) ②      乙醚(不含过氧化物)  ③     石油醚(30~600C沸腾) ④     盐酸。

测定步骤 样品处理→水解→提取→回收溶剂→烘干→称重 测定步骤 样品处理→水解→提取→回收溶剂→烘干→称重

①  水解 准确称取固体样品2.0g于50ml大试管中,加入8mL水,用玻璃棒充分混合,加10ml盐酸。或称取液体样品10g于50mL大试管中,加10mL盐酸。混匀后于70~800C的水浴中,每隔5~10min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脂肪游离为止,约须40~50min,取出静置,冷却。

②  提取、回收溶剂、烘干、称重 取出试管加入10mL乙醇,混合。冷却后将混合物移入100mL具塞筒中,用25mL乙醚分次冲洗试管,洗液一并倒入具塞量筒内。加塞振摇1min,将塞子慢慢转动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5min,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静置10~20min,待上部液体清晰,吸出上层清夜于已恒量的锥形瓶内,再加入5ml乙醚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锥形瓶内。将锥形瓶于水浴上蒸干,置95~1050C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

式中 ——脂类质量分数,%; m------式样质量,g; m1------空锥形瓶质量,g; m2-------锥形瓶与样品脂类质量,g; (6)  结果计算 式中 ——脂类质量分数,%; m------式样质量,g; m1------空锥形瓶质量,g; m2-------锥形瓶与样品脂类质量,g;

(7) 注意 ①固体样品必须充分磨细,液体样品必须充分混匀,以便充分水解。 (7) 注意 ①固体样品必须充分磨细,液体样品必须充分混匀,以便充分水解。 ②开始加入8mL水是为防止后面加盐酸时干试样固化,水解后加入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降低表面张力,促进脂肪球聚合,同时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如糖,有机酸等。后面用乙醚提取脂肪时因乙醇可溶于乙醚故需加入石油醚降低乙醇在醚中的溶解度,使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使分层清晰。 ③挥干溶剂后残留物中若有黑色焦油状杂质,是分解物与水一同混入所致,会使测定值增大造成误差,可用等量的乙醚及石油醚溶解后,过滤,再次进行挥干溶剂的操作 ④若无分解液等杂质混入,通常干燥2h即可恒量。

GB/T 5009.6—2003《食品的脂肪测定》 1. 索氏提取法 2. 酸水解法

三、罗兹——哥特里(Rose—Gottlieb)法 (碱性乙醚提取法、重量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利用氨一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二)适用范围与特点 本法适用于各种液状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及冰淇淋等能在碱性溶液中溶解的乳制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食品。 本法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FAO/WHO)等采用,为乳及乳制品脂类定量的国际标准法。

8-3 抽 仪器 抽脂瓶: 内径2.0一2.5厘米,容积100ml, 原理:罗紫•哥特里法的原理是利用 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三)测定方法 取一定量样品于抽脂 瓶中,分别加入氨水,乙醇,乙醚,石油醚,充分摇匀,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放出一定体积醚层于一已值重的烧瓶中,蒸馏回收 乙醚和石油醚,烘干至恒重,称重。 注意事项: ① 氨水: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溶解的盐。    ②乙醇:使溶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 ③乙醚:提取脂肪。 ④石油醚:降低乙醚的极性,使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出脂肪,并使分层清晰。

四、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脂成分,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利用加热离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的数值,便可知被测乳的含脂率。

2.适应范围与待点 这两种方法都是测定乳脂肪的标准方法,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脂肪的测定。对含糖多的乳品(如甜炼乳、加糖乳粉等),采用此方法时糖易焦化,使结果误差较大,故不适宜。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对大多数样品来说测定精度可满足要求,但不如重量法准确。

仪器 ① 巴布科克氏乳脂瓶 ②盖勃氏乳脂计

(三)测定方法 吸取17.6mL(样品质量:17.5X1.03=18g)→ 加入17.5mL硫酸 → 旋转、离心→ 加入60 ~80℃的热水至瓶颈基部,离心→ 加入60 ~80℃的热水至瓶颈刻度4%处→ 离心, 55 ~60℃水浴中读数

注意: 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浓会使乳炭化呈黑色溶液而影响读数;过稀则不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层混浊。      注意: 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浓会使乳炭化呈黑色溶液而影响读数;过稀则不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层混浊。 硫酸除可 破坏脂肪球膜,使脂肪游离出来外,还可增加液体相对密度,使脂肪容易浮出 盖勃法中所用异戊醇的作用是促使脂肪析出,并能降低脂肪球的表面张力,以利于形成连续的脂肪层。 加热(65~70ºC水浴中)和离心的目的是促使脂肪离析 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沿瓶壁缓慢加入,回旋摇动,使充分混合 ,否则易时脂肪层产生黑色块粒。

氯仿-甲醇提取法 (1)特点及适应范围:索氏提取法对包含在组织內部的脂肪等不能完全提取出来,酸分解法常使磷脂分解而损失。而在一定的水分存在下,极性的甲醇及非极性的氯仿混合溶液却能有效地提取结合态脂类,如脂蛋白、蛋白脂等及磷脂,此法对于高水分生物试样如鲜鱼、蛋类等脂类的测定更为有效,对于干燥试样可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组织膨润后再提取。

(2)原理:是将试样分散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于水浴上轻微沸腾,氯仿-甲醇混合液与一定的水分形成提取脂类的有效溶剂,在使试样组织中结合态脂类游离出来的同时与磷脂等极性脂类的亲合性增大,从而有效地提取出全部脂类。再经过滤,除去非脂成分,然后回收溶剂,对于残留脂类要用石油醚提取,定量。

五、其他方法 牛奶脂肪测定仪 快速测量鲜奶脂肪含量的数字式便携仪器,适用于各种收奶现场,可直接将探头插入奶中,无须采样,不用任何试剂,直接测定脂肪含量。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器,可测 0—30℃鲜奶,可用直、交流两用电源。测量速度 3—4 秒/一个奶样。新疆产。

§3 食用油脂几项理化特性的测定 一、酸价的测定 (一)概述 酸价—— 中和 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 酸价是反映油脂酸败的主要指标。

二、碘价的测定 (一)概述 碘价(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 (g)。 碘价在一定范围内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概述 过氧化值—— 滴定 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过氧化值的大小是反映油脂是否新鲜及酸败的程度。

四、皂化价的测定 (一)概述 皂化价—— 中和 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 皂化价可对油脂的种类和纯度进行鉴定。

五、羰基价的测定 (一)概述 用羰基价来评价油脂中氧化物的含量和酸败程度。 总羰基价—— 用比色法测定。

本章重点 脂类测定提取剂的种类、优缺点。 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 乳脂肪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食用油特性(酸价、碘价、氧化值、过氧化值、皂化价、羰基价)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