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第四課 Dialogue I: Talking about Hobbies
比較與對照法 (配合四下 課業4 媽媽的變化 外貌描寫、對比).
暢談點讀筆,發聲!.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Alarm.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引滿能招業力牽 滿業者,在《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中言:「言滿業者,即六識中善惡二業」,它也是第六意識作用下所造的善惡業,但不同於引業那樣強而有力。有情的滿業有很多,感的果當然也就多,所謂「多業能圓滿」,也有間斷,所謂「有間斷者是滿業故」,說明了它是在不斷的遷流變化的。眾多滿業所感的果組合起來,填滿有情總報體以外的別報(亦叫依報,如環境等)。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JDK 安裝教學 (for Win7) Soochow University
2-3 基本數位邏輯處理※.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類別(class) 類別class與物件object.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妙雲集導讀正聞篇 我們的身心 丘中仁.
Quiz6 繳交期限: 12/14(四) 23:59前.
所知相分第二 分六大科 出體相 釋名義 辨一異 辨品類 釋妨難 通契經.
Wavelet transform 指導教授:鄭仁亮 學生:曹雅婷.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1 數系的發展.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Topic Introduction—RMI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網頁程式概論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5/9 V1 2016/4 V2 2016/9 V3.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我 會 數 數.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CH05. 選擇敘述.
重複圖形.
花 時 間.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一 什麼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method of thinking)的意義為研究使人思考正確的一門學科。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交流電路(R-L) R-L Series Circuits ATS電子部製作.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1-1 隨機的意義– P.1.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puann1-ceh4-po1-lo5-bit8-to1 sim1-king1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特教宣導月 身心障礙體驗活動 從心出發,讓愛傳遞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數學界的變形金剛→ 『定位板』 文昌國小 羅馥華 高翠穗.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因數與倍數.
日式素雅商务模板 Office2010 and above, click to select the picture, right, Format Picture, fill, or image texture fill, file, select the image to your quest.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What is “this”? 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類別的定義就是在說明如果創建了“這個物件”的話,它會具有那些屬性與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而所謂的“這個物件”就以 this 來表示。 當我們在JavaScript與jQuery中寫 script 程式(函式)時,“誰”呼叫這個函式,這個“誰”就是該函式中所謂的.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Unix指令4-文字編輯與程式撰寫.
經文:歌羅西書 1:1-8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 摩太 2 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在這四句頌文中,也有兩個主題: 一者智力,二者轉依。

一、智力: 智力,是以修習無漏之智,證得出世聖果。首句一頌文中的「初心」、是在修習過程中,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初登十地中的初地入心,至此始入見道位,己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入歡喜地,妙觀察智已開始發起,故頌文曰:「發起初心歡喜地」。

一、智力: 唯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雖斷,而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未能斷除,所以在入觀位的時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有漏識依然生起,還不能做到無漏一味相續,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仍不時現前,故稱「俱生猶自現纏眠]。

一、智力: 纏眠,為煩惱的異名,亦作現行解,眠即隨眠,又稱種子,俱生二執種子現行,即「現纏眠」也。以俱生二執未斷,所以第六識所轉的妙觀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古德云:「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

二、轉依: 此指「遠行地後成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猶未至最極,直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故曰圓明。

二、轉依: 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到此位時,第六識方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二執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不免發生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從佛法的觀點來分析,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我執和法執所造成。由於這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無始以來,生死流轉,受無量苦!

所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二執 經中所說的妄想,即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所說的執著,即是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成唯識論述記說:『人我執中即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我執是從身上起執著,法執是從法上起執著。

我執 「我執」,是我們對於新陳代謝、變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 這主要是由於自心污染、暗昧,不能了達身心等現象,莫非是各種因素的合成,由於在本無實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各種煩惱、迷惑。這些煩惱可以概括為「見惑」和「思惑」。

補充:五蘊 當今世上五十六億七千萬人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得到最高真理的覺悟者,我們稱他為「佛」。 他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稱之為「彼岸」。

補充:五蘊 而剩下的大多數錯看生命實相,活在顛倒夢想世界裏的眾生,他們所處的世界我們稱之為「此岸」。 活在此岸的平凡人們,他們有主觀上的「我」。

補充:五蘊 他們處在任何時空,就像一根針掉進一桶水一樣,永遠保持著自我,不肯溶入時、空的水中。 有我就有與時空對比出來的好、壞、貴、賤…… 有了我,就有外在世界。

補充:五蘊 他透過他自己的辨識工具: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了外在世界所傳回來的資訊:色聲香味觸法,於是這些資料進入他的內心世界裡(受)資訊識別與錄影,資訊傳進人的大腦後,先存入資料中心,並進行比對(想)(想是心之相)

補充:五蘊 用原本存有的資料與新資訊比對,並加上自己一直在改變的感情標準進行分析、推理、決策,最後發出行為的指令(行),而這些內心所產生的反應與行為作用,也因而造成了結果(識)。

補充:五蘊 如果沒有口身行行動,也會存入想的部分,變成意識形態。 這個會因外在而起變化的內心世界,就叫做→受、想、行、識 而內心世界以外的所有外在世界(包含自己的肉身)就叫色。 外在世界的色,與內心世界的受想行識合稱「五蘊」。

我執所產生的煩惱~見惑 「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 五利使:身見(也叫我見)、邊見、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五種。

利使如刀口,鈍使如刀背,利使的造業, 是與鈍使分不開的。 ◎以上「見思」二惑(粗惑),生滅不息,對各種事物產生分別貪愛,障礙本不生滅的性體,因此也叫「煩惱障」。煩惱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內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

法執 「法執」,就是雖能了達「人我」是空,卻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能了達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正像水(液體)在○度C時,可以變成冰(固體),而在一○○度C時,便可變成水蒸氣(氣體),客觀條件(溫度)變化了,事物便隨著起變化。

造成法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見思粗惑雖去,而塵沙、無明等細惑未淨,不能了知事物的真相和實性,因而使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受到障礙,所以也叫智障或「所知障」。

所知障能障菩提,招致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煩惱障是從當體立名,所知障是從所障立名,由於無明障蔽,使所知之境不能顯現,故叫所知障。一般以為所知的知識、學問……等等能障蔽自性。這不是「所知障」的實際含義。)

我執和法執都有「分別」和「俱生」的不同。由分別起的,是見道位中所斷;俱生起的,是修道位中所斷。

「分別我執」是由於後天不正確思想的虛妄分別以及邪師邪教的引導所造成,屬於見惑的範圍,小乘初果,入見道位時,便能頓斷。(相當於大乘別教初住位,圓教初信位。)

「俱生我執」是先天與生俱來的,對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執,屬於思惑的範疇,在小乘修道位中漸斷之,至四果(即阿羅漢)斷盡。(相當於別教七住位,圓教七信位。)

「分別法執」則相當於「塵沙惑」。這是一種度生的惑,是以劣慧為體。由於學人不識如塵如沙之無量法門,以度無量眾生,因此障於化導。入大乘見道位時(即別教初地位,圓教初住位)便能頓斷。

「俱生法執」屬於「無明惑」,在大乘修道位中漸斷之。

華嚴經十行品說:「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於言說心無所著……菩薩摩訶薩以能如是無所著故,於佛法中,心無障礙。」

           ┌─分別我執──見 惑─┐    ┌─我執─┤           ├─煩惱障──分段生死    │    └─俱生我執──思 惑─┘ 二執─┤    │    ┌─分別法執──塵沙惑─┐    └─法執─┤           ├─所知障──變易生死         └─俱生法執──無明惑─┘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頌曰: 兄弟八個一個癡 其中一個最伶俐 五個門前作買賣 一個家中出主意

戲子只一個身,忽而變男、變女,忽而扮官、扮奴,貧富貴賤,千奇百怪,雖服裝不同,還只是一個戲子,八識心王等於戲子,眾生色身如戲臺上人物,識得戲子,做什麼也好,決不隨境分別,妄生憎愛,處處都是道場。

一般而言,唯識的識,只是一個統稱

識 → 種類 : 八識 識 → 作用、性質 :如下

心:集起→集:收集種子 第八識 起:起現行 意:思量 第七識 識:了別 別:分別作用→第六識 了:明了作用→前五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四句頌文,包括四個主題,即:所緣、性別、識量、相應,茲分述如下:

所緣 「帶質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說明末那所緣之境,即其識性。第七識所緣的境,就是帶質境。帶質境的意義,是心識不能如實認知此境,這在三量中就成為非量。

所緣 第七末那識所緣的境,只是帶質境一種(不通於三境),它是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即是托第八識的本質境,變起自心中的相分,作為自己的所緣,所以名為帶質境。

所緣 換句話說,第七識的見分是能緣之心,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七八識見分均為實種所生,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由七、八兩識的見分生出一個相分,此即所謂「通情本」。

所緣 此帶質境通於第七識的能緣之心,此能緣心恒起執著,即是妄情;又通於第八識見分,是所緣之境,此境是實種所生,自有其本質。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間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帶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