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一、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学习要求: 二、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李 商 隐 李 商 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学目的 : 1 、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 2 、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近体诗六首.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无 题 李商隐. 一、教学要求  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  2 .学习李商隐诗歌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并且比 喻与写实水乳交融的艺术特色  3 .体悟诗歌含蓄、委婉、隐约、朦胧的意境.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读导日今 儿童趣味报 写在前面的话 主编:金星班 宋子豪 亲爱的同学们: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导入: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白居易《长恨歌》.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朝《及第谣》.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己亥杂诗 龚自珍.
1.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油画《书香女子》 文化传播网
李商隐诗两首 锦 瑟 马 嵬 王维霞 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姓名XXX.
什么是恩典? 不配得到而得到.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4.2 证明⑶.
登鹳雀楼.
大气运动之 热力环流.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明天,我们毕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基本句型(二) S+V+P.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Rainbow Home Church 注目耶稣之170 以终为始.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找 因 数.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老师,您好!.
路旁的橡树.
位似.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李商隐诗二首.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Rgh.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积累·识记 【初中:夜雨寄北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无题诗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它将既深且专的情剖露于人,将最痴情处指点于人。这是用整个的青春与生命去追求的爱,是刻骨铭心、绝不自解也无法解脱的生死恋。

李商隐的无题诗 所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求是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总是无望,总是迷茫!就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谁又能不为这种凄婉又真挚的爱情追求所打动呢?

无题二首(其一) 说说李商隠 (提示:可以从诗人称号、诗歌艺术特点、诗歌作品等方面回忆)

积累·识记 玉谿生 李商隐,字_____,号______,今河南人。诗与______齐名,又与_______并称,其诗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词采缤纷,意境深远,尤以无题和咏史最为出色。哀怨的基调和迷离的意境是李商隠诗歌突出的特点。有《____________》. 义山 杜牧 温庭筠 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少既有才华,早年受知于令狐楚,又得令狐父子之援举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他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转奔波,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而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诗歌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哀怨的基调: 迷离的意境: 温故·知新 诗歌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 诗歌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营造的是一种朦胧的境界。

朗读·背诵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 追忆昨夜相会。 昨夜:星辰、轻风 画楼、桂堂 幸福时光 (往日) (蕴涵着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

颔联 写今宵相思之情。 无飞翼 突出身受阻隔的痛苦 比兴手法 悲喜交集 有灵犀 表明心有默契的喜悦 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以灵犀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

颈联 描写宴会情景 宴会游戏 环境气氛 温和安逸 酒暖 暖度感觉 灯红 色调热烈 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欣漾的情态。 隔座送钩 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 环境气氛 温和安逸 酒暖 暖度感觉 灯红 色调热烈 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欣漾的情态。 (亦可理解为今晚的宴会,以热闹情景反衬诗人内心的寂寞.)

尾联 叙述天亮分别 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 “应官” 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 “嗟” 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 “转蓬”

领悟主旨: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1、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作者意图。 小结·拓展 1、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作者意图。 2、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诗歌感情基调。 3、从情景上的虚实把握诗歌意境。 (鉴赏、积累李商隠的其他诗歌)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拓展·阅读 从诗歌的语言和情景入手鉴赏诗歌: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无题诗 ·寄托在有无之间 ·高度的概括性 ·创造性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善于用典                                                                 李商隐的无题诗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也是他在唐诗发展中最大的贡献之一。 ·寄托在有无之间 ·高度的概括性 ·创造性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善于用典

贾 生 背景简介: 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被贬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时常用的题材。这里,诗人选择贾谊被召回长安时宣室夜对的情节入诗。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别有新意。

诗人对贾谊有什么评价?皇帝对他的态度又是怎样? 赏析 诗人对贾谊有什么评价?皇帝对他的态度又是怎样?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求”、“访”(咨询),写出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待贤态度之谦诚, “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

赏析 诗人是在赞颂圣主求贤若渴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谁“夜半前席” ?表现了怎样的状态? 维妙维肖地描绘出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这是承上而来。 “可怜”——可惜, “虚”者——空自、徒然。 如此推重贤者,何以谓“可怜”?何以会是“虚”?诗人引而不发。诗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举重而若轻。这是“转”。

赏析 诗人是在赞颂圣主求贤若渴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对比 不问 问 郑重其事问的不是治国安民之道,却是探讨虚幻的鬼神之事!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

探究: 诗人以汉文帝和贾谊史事入诗,有何目的?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诗,诗人表面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崇佛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诗人怜贾谊也正是自怜怀才不遇。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欲抑先扬、承转等艺术手法,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令诗歌显现跌宕波折的情致。 小结手法: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欲抑先扬、承转等艺术手法,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令诗歌显现跌宕波折的情致。

柳 这是咏柳寄慨之作,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主旨

后二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春日之柳的繁华得意对比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重在写秋柳的凄凉情形。柳在春日是那样地风光无比,受人瞩目,而眼下时值深秋,它又如何愿意面对夕阳西下、寒蝉凄切的凄凉处境呢!“清秋”,秋色已深。“肯”,岂肯,不太愿意,既是反诘,又是感叹。

写作特点: 此诗全篇无一“柳”字,却又是句句写柳;句句写景,可又是句句含情;句句咏物,可又是句句写人,其中隐含诗人身世之感。也有人认为诗中表达的是对先荣后悴人事的感喟,或对官场上只知上进而不知后退者的讥刺。 诗中虚词运用精妙。“如何”、“肯”连用,加强了反诘语气,使诗人的感叹更为悲怆而深沉。“已”、“又”,层层推进,正是“数虚字转折唱叹,弦外有音”。

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自己的烙印。我们知道,李商隐的个人生活是很不幸的。他热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转奔波,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这种个人的不幸与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汇,互相吞吐,才形成了无题诗特有的情感基调。 因此,多数无题诗并不注重爱情事件的交代与勾勒,它抒发的是一种纯粹的情致。这种情致是从社会的爱情现象和个人爱情体验中蒸腾升华而出的。它不像奔泻的湍流,而像停涵的清潭。它已经久久地在诗人心中积蓄着、蕴涵着,终于因为某一种契机的引发,便涓涓汩汩,闪着波光水影,蜿蜒流出了。它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份,将非情的形迹都脱略殆尽。虽然,它也经常指点某些细节,但那井非为了介绍事实,而是为了剖露一片心灵。更多的,则是化用典故、烘托背景或者隐约暗示,来向你传达一种心灵的感觉。

这里又涉及到无题诗艺术风貌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通过闪烁不定的意象组合来传达情感。如果说意境是诗歌中情景统一的多项的复合体,意象则是指诗中含有特定情感与物象的单项的个体。通常,诗中的意象融合成一个意境,从而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诗荚。然而无题诗的情况有点特别。前人评《燕台四首》时曾说:“语艳意深,人所晓也。以句求之,十得八九,以篇求之,终难了了。”也就是说,虽然单句的意思十之八九能懂,然而却难以把它们组成统一的意境,难以把握全诗总的题旨。我们只能透过那闪烁不定的意象去体味、探求它所蕴涵的情感。

无题诗中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意象群类。一类是从神仙世界、历史传说中摄取的,一类是从现实生活(主要又是女子的生活)中提出的。前者如蓬山、瑶台、青鸟、紫鸾、仙郎、玉女、宓妃、莫愁一类;后者如凤尾罗、碧文帐、金翡翠、绣芙蓉、碧鹦鹉、红蔷薇一类。这里应该指出,无题诗中神仙一类的意象远远多于同时代的其他爱情诗。而这类意象常常可作多种解释(既可视为仙境、亦可喻为道观、又可象征宫廷),这也是无题诗意旨隐约迷离的原因之一。 因此,无题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个寓意隐约、深浅不一的意象群体。它那么神妙,那么奇特!每个意象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各自闪动着谤人的光彩;同时,诗人又将它的婉曲细微的意脉悄悄地隐伏,甚至融化在那联缀群星的杳远的夜空之下了。 这就是无题诗独特的艺术个性。深沉的社会蕴涵、浓烈而凄清的情感基调、闪烁不定的意象特征,以及精整工巧的语言风姿,共同构成了无题诗沉博绝丽的特质,使它成为唐代诗苑中的一束幽艳别致的“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