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夏季瘙痒性疾病与真菌感染的诊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李 航 1. 瘙痒是皮肤科永恒的主题 2  瘙痒与炎症介质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皮疹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  瘙痒与疼痛之间的关 组织胺、白三烯、 前列腺素等 皮肤 中枢.
Advertisements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1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 tuberculostatics 第三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antimicrobial sulfonamides.
抗病毒药 Antivirus drugs 病毒:核酸核心 + 蛋白质外壳。 衣壳 - 抗原性。 DNA 病毒。 RNA 病毒。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 HIV:AID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古田一中 生物教研组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两性霉素 咪 唑 类 三 唑 类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非典、禽流感,这两年,全人类一下子绷紧了病毒性传染病这根“弦”,在“谈病色变”的现实面前――― 病毒感染的治疗
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Antimicrobial and Antiviral Drug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第34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学习要求 1)掌握皮肤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2)掌握白假丝酵母菌及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和致病性。 3)了解其他内容。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第四十二章 抗病毒药 Antivirus Drugs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第四十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复 习.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 Cutaneous Mycoses 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抗病毒药 Antiviral drugs.
抗病毒药.
乙肝的综合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  “保肝”治疗  中医药治疗  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  基因治疗.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吴宜艳.
抗真菌药 与抗病毒药.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抗病毒药物 01级7年制4班第3组: 张 玄 高丽萍 程蓓蕾 孟 静 王 雷 吴昌顺 张恩东 毕明明.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第十一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主讲:吴方评.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真 菌 神木职教中心 李姣.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十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The Refinement of Anti-influenza Drug Tamifl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分类 抗浅表真菌药 抗深部真菌药 广谱抗真菌药

抗生素类 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灰黄霉素 抗浅表真菌药 能干扰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而抑制真菌有丝分裂,且结构似鸟嘌呤, 能竞争性抑制鸟嘌呤进入DNA,干扰真菌DNA合成 口服,分布全身,病变组织亲和力大 连续用,刮甲 治疗头癣、体癣、股癣、甲癣等

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 强 不易耐药 多烯类抗深部真菌药 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强 不易耐药 多烯类抗深部真菌药 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部分念珠菌,曲霉菌效差,细菌无效 静脉给药

应用与不良反应 治疗深部真菌首选药 对真菌性脑膜炎可鞘内给药 可口服治疗肠道感染或局部用 与氟胞嘧啶合用 肾损害,溶血等 注意 肾损害,溶血等 注意 两性霉素B脂类制剂

制霉菌素 毒性大,不作注射用、可口服及局部应用

唑类抗真菌药 均抑制麦角固醇合成中的14-α-去甲基酶而抗真菌

酮康唑 广谱抗真菌药 口服吸收差异大,饭后服用增强吸收;分布广,不易进脑 抑制麦角固醇合成,膜通透性改变 治疗各种浅表、深部真菌病 不良反应多,如胃肠道反应、肝毒性、影响男女内分泌 等

伊曲康唑 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 食物可促进药物吸收,分布广泛 ,但脑脊液中浓度低 抗菌谱及活性较酮康唑好 是治疗孢子丝菌、轻症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的首选药 口服治疗念珠菌感染和皮肤癣菌效果好 肝毒性低于酮康唑 , 不抑制雄激素合成

克霉唑 咪康唑 达可宁 氟康唑 大扶康 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

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 亲脂性极强,吸收快,分布广,在皮肤角质毛发等长期留存 抑制鲨烯环氧酶而抗真菌 抗浅表真菌药 也可联合两性霉素B或唑类抗真菌药治疗深部真菌

嘧啶类 氟胞嘧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广,可进入脑脊液、感染的腹腔、关节腔 在细胞内转变为氟尿嘧啶,可抑制胸苷酸合成酶;也可替代尿嘧啶掺入核酸影响蛋白质合成 主要用于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 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肝毒性等

抗病毒药 1959 碘苷 70年代末 阿昔洛韦 90年代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抗疱疹病毒药物 核苷类 其他类

碘苷 取代胸腺嘧啶而使DNA合成受阻,抑制DNA病毒,如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 毒性大,仅局部用于眼和皮肤DNA病毒感染

阿昔洛韦 为核苷类抗DNA病毒药 抑制DNA多聚酶 Ⅰ、Ⅱ单纯疱疹病毒 首选药物 主要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带状疱疹、乙肝等 伐昔洛韦是其前体药

更昔洛韦 与阿昔洛韦作用相似,但对巨细胞病毒有效 抑制骨髓、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用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时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肺炎、肠炎、视网膜炎等

阿糖腺苷 三磷酸化物掺入DNA抑制DNA多聚酶而阻碍病毒繁殖。 静脉滴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局部用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毒性大,少用

磷甲酸 抑制病毒DNA多聚酶 可治疗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感染 口服差, 静脉给药 可致肾毒性、低血钙、心律失常等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 核苷反转录酶抑制药(NRTIs) 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药(NNRTIs) 蛋白酶抑制药(PIs)

齐多夫定 第一个 首选 NRTIs 三磷酸化物竞争性抑制RNA逆转录酶而抑制DNA病毒合成,并插入病毒DNA链使DNA合成终止 第一个 首选 NRTIs 三磷酸化物竞争性抑制RNA逆转录酶而抑制DNA病毒合成,并插入病毒DNA链使DNA合成终止 口服吸收快,可进入脑脊液,用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综合症 抑制骨髓 不能与司他夫定合用 ,拮抗

HIV蛋白酶抑制剂 抑制HIV蛋白前体裂解,使生成的病毒无感染性。 沙奎那韦、利托那韦、英地那韦、奈非那韦已经进入临床, 治疗艾滋病。 可致胃肠反应、肝功异常、代谢异常和肾结石

抗流感病毒药物 金刚烷胺 用于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RNA脱壳及释放核酸

抗肝炎病毒药物 甲型-DNA病毒 乙型-RNA 丙型-DNA 等

拉米夫定 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效,机制同齐多夫定 可与司他夫定或齐多夫定合用于HIV感染

利巴韦林 为广谱抗病毒药,RNA和DNA病毒均有效 抑制病毒核苷酸的合成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甲、丙型肝炎病毒,A 、 B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感染,防治甲肝、流行性出血热等 喷雾给药、口服或静脉给药 可拮抗齐多夫定和札西他宾的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