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與洛可可 -偉大的藝術- 世界文化史期中報告 李建緯老師 成員:黃玉芬 謝佳妤(資料收集) 簡妙庭 王嵐慧(口頭報告) 成員:黃玉芬 謝佳妤(資料收集) 簡妙庭 王嵐慧(口頭報告) 陳怡雯 (製作PowerPoint) 2007年/11月/21日
巴洛克時期(1600~ 1750) 名詞由來: 巴洛克藝術的特質: 建築: 巴洛克一詞的來源可能有三: 1.義大利語的baroco,指中世紀繁縟可笑的一種神學討論 2.義大利語的barocchio,指曖昧可疑的買賣活動 3.葡萄牙語的barocco,指畸形的珍珠 三詞皆含悖禮怪奇之意,因此從十八世紀的建築師責難十七世紀那種複雜而考就的樣式,生氣地稱 它為「荒謬的、奇怪的、巴洛克的」稱呼之後,巴洛克這一詞就被相沿成習了。 巴洛克藝術的特質: 善用動勢 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 強調光線 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 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建築: 初期代表: 作者-米開朗基羅助手維紐拉,戴拉‧伯達 年代-1568~1584 羅馬《耶穌教堂》
前期代表: 作者-米開朗基羅(未完成),馬德諾 年代-1607~1615 羅馬《聖彼得教堂》 內部 外部
盛期代表: 作者-貝里尼 年代-1624~1633,1657 聖彼得教堂-青銅華蓋 聖彼得教堂-雙臂環拱形的廣場和柱廊
作者-波羅米尼 年代-1665~1667 羅馬《聖卡羅教堂》
雕刻︰ 動勢的展現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人物不再被雕成靜止或休息的姿態,而總是處於運動之中 代表雕刻家︰ 貝里尼(Bernini Gian Lorenzo 1598~1680) 聖泰雷莎之幻覺(Ecstasy of St. Teresa) 1647-52 年 大理石,高 3.5 m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羅馬 阿波羅與戴芙妮(Apollo and Daphne) 1622-25 年 大理石 高243 cm Galleri a Borghese,羅馬
繪畫︰ 代表畫家: 當時各國重要畫家包括: 義大利 — 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 St. Francis in Ecstasy c. 1595 油畫,92.5 x 128.4 cm Wadsworth Atheneum,Hartford,Connecticut 拿著一籃水果的少男(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c. 1593 油畫,70 x 67 cm Galleria Borghese,羅馬 當時各國重要畫家包括: 義大利 — 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 法國 — 拉突爾﹝La Tour 1593~1652﹞ — 普桑﹝Poussin 1594~1665﹞ 西班牙 — 維拉斯奎茲﹝Velazquez 1599~1660﹞ 法蘭德斯 — 魯本斯﹝Rubens 1577~1640﹞ — 范戴克﹝Van Dyck 1599~1641﹞ 荷蘭 — 林布蘭﹝Rembrandt 1606~69﹞ — 哈爾斯﹝Hals l581~1666﹞ — 維梅爾﹝Vermeer 1632~75﹞等
音樂: 巴洛克音樂的特點 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 重視低音聲部 戲劇感與運動變化感 蘊含矛盾對立的結構 競奏 代表音樂家: 維瓦第(義)Antonio Vivaldi 1675 - 1741 代表作品:四季 巴哈(德)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韓德爾(德/英)Georg Friedrich Handel 1685 - 1759 巴哈-無伴奏第三號小提琴組曲BWV1006前奏曲
洛可可藝術的風格 名稱:凡爾賽宮 瑪麗安特涅的私人房間 地點:凡爾賽(法國) 年代:西元 1783 年 建築師:李查米克 十八世紀初葉,巴洛克風格的藝術繼續在歐洲各地流行,同時則有一種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藝術風格在法國產生。Rococo 是從法國字 rocaille 演變而來的,原是指一種混合貝殼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 洛可可藝術常使用 C 形、 S 形曲線或漩渦狀花紋是其特色。 名稱:聖日內維夫大教堂 地點:巴黎 年代:西元 1764~1790 年 建築師:蘇大羅 名稱:凡爾賽宮 路易十五寢室 地點:凡爾賽(法國) 年代:西元 1738年 建築師:加布烈
重要畫家: 法國 — 華鐸﹝Watteau 1684~1721﹞ — 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 1699~1779﹞ — 布雪﹝Boucher l703~70﹞ — 福拉哥納爾﹝Fragonard 1732~1806﹞等 義大利 — 提也波洛﹝Tiepolo 1696~1770﹞ 英國 — 霍加斯﹝Hogarth 1697~1764﹞ — 雷諾茲﹝Reynolds l723~92﹞ — 根茲巴羅﹝Gainsborough 1727~1788﹞等 夏丹The Ray, 1728, Musée du Louvre, Paris. 華鐸 Watteau's commedia dell'arte player of Pierrot, ca 1718-19, traditionally identified as "Gilles" (Louvre) 布雪 Portrait of Marquise de Pompadour 1756 Oil on canvas, 201 x 157 cm Alte Pinakothek, Munich 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 The Swing C.1767
華麗巴洛克-偉大的哈布斯堡收藏家-來自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之鉅作 展 期:2007/10/20 ~ 2008/02/24 陳列室:第二展覽區(圖書文獻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將從十月二十日起,推出「華麗巴洛克」大展,展出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最重要館藏—歐洲「哈布斯堡王朝」所收藏的名畫。「華麗巴洛克」展品共有六十七幅名畫,除林布蘭、魯本斯外,還有杜勒、范大克、提香、丁托列多等名家代表作。它們的創作年代,涵蓋了「北方文藝復興」、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矯飾主義以及十七世紀巴洛克。這批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神聖羅馬帝國」、「奧匈帝國」君王所擁有的藝術瑰寶,即將在台亮相,將展到明年二月,提供民眾富麗堂皇的跨年饗宴欣賞歐洲文化藝術的高潮。
參考資料: 國立台灣大學網路教學課程。 http://140.112.2.84/~theatre/course/th6_520/sty_roc/sty_roc.htm HUNG的藝術欣賞。 http://my.so-net.net.tw/pitaya/art7.htm 巴洛克音樂欣賞。 http://life.fhl.net/Music/baroque/index.htm 故宮博物院。華麗巴洛克 http://www.npm.gov.tw/zh-tw/visiting/exhibit/exhibit_04.htm?docno=473 http://www.mediasphere.com.tw/vieena/zh-tw/index.html Baroque in the "History of Art" http://www.all-art.org/history252_contents_Baroque_Roco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