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脑、脊髓 脑、脊髓之外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 细胞的功能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中枢: 1011个
不同神经元结构及功能部位
神经元基本功能 1、接受刺激 2、传递信息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1、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冲动 2、传导兴奋具有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①直径: ②髓鞘有无: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①直径: ②髓鞘有无: ③髓鞘厚度: ④温度:
4、神经纤维的分类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特点:双向双速 快(40-500 mm/d),慢(1-12 ) 顺向 胞体 轴突末梢 逆向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性因子
二、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修复和再生作用 ③免疫应答作用 ④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⑤绝缘和屏障作用 ⑥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⑦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传递 经典突触 化学突触(神经递质) 电突触(局部电流) 非定向突触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结构
2、经典的突触分类
3、突触传递过程(电-化学-电传递) Ca2+
电-化学-电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Ca2+通道开放 突触小泡释 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 突触 后膜去极化(超级化) 突触后电位 经典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Ca2+通道开放 突触小泡释 放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 突触 后膜去极化(超级化) 突触后电位
4、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前膜释放: 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 Na+(主)、K+通透性增大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EPSP和IPSP的机制
4、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膜释放: 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膜: Cl- 通透性增大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伸肌肌梭 伸肌 屈肌
4、突触后电位 3)慢突触后电位 慢EPSP: K+电导降低 慢IPSP: K+电导增高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 产生部位:轴突的始段
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6、突触的可塑性 1)概念: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 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2)形式: ①强直后增强 ②习惯化和敏感化 ③长时间增强和长时间抑制
(二)非定向 突触传 递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特点 ①不存在突触前膜及后膜的结构 ②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递质传递时间长短不一 ④递质的影响取决于效应细胞有无相 应受体
(三)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1、概念: 2、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 ①合成 ②储存 ③作用 ④失活 ⑤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
3、调质: 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 4、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哺乳类动物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分类
5、递质的共存: ① 概念 ② 意义: 协调生理过程
6、递质的代谢:
(二)受体 1、概念: 2、配体: 激动剂、拮抗剂、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激素等。
3、受体的分类 1)天然配体分类: 胆碱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2)受体激活机制分类: ① 离子通道型受体 ② G-蛋白耦联受体
4、关于神经递质受体的认识 ① 受体有亚型:产生多样化效应 ② 受体存在部位: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③ 受体的调节: 上调;下调
(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ACh及其受体: (1)胆碱能神经元: (2)胆碱能纤维及分布: ① 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② 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③ 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④ 支配骨骼肌的舒血管神经
(3)胆碱能受体: ① 毒蕈碱受体 (M受体) —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阻断剂:阿托品 外周分布: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 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 维。
(3)胆碱能受体: ② 烟碱受体(N型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N1:自主神经节突触后膜 (六烃季胺、筒箭毒碱) N2:骨骼肌终板膜 (十烃季胺、筒箭毒碱)
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2)肾上腺素能纤维及分布: (除 …之外)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肾上腺素能受体 —G蛋白和蛋白激酶途径 1)α受体( α1 α2 ) 2)β受体( β1 β2 β3 )
3)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的影响因素 ①受体的特性:兴奋效应—α受体(主) 抑制效应—β受体(主) ②配体的特性:NE:α受体( 主)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 主) ③ 器官上两种受体的分布情况: 平滑肌 平滑肌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 ② β受体: 普萘洛尔—β受体; 可乐定 治疗高 血压 酚妥拉明—α1(主)、α2 哌唑嗪—α1 育亨宾—α2 ① α受体: 酚妥拉明—α1(主)、α2 哌唑嗪—α1 育亨宾—α2 + 可乐定 治疗高 血压 ② β受体: 普萘洛尔—β受体; 丁氧胺—β2受体; 阿提洛尔、心得宁—β1受体
3、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2)单胺类: NE、多巴胺、5-HE。 3)氨基酸类: 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 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甘氨酸。 4)肽类:阿片肽、脑-肠肽、下丘脑调节性肽等 5)嘌呤类:腺苷、ATP。 6)其他递质:组胺、NO、CO。
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 (一)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和聚合式联系 单线式联系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单向传布 2、突触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四)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伸肌肌梭 意义: 协调不同 中枢的活动。 伸肌 屈肌
(四)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意义: 终止活动, 或使同一中枢神 经元活动同步。
(四)中枢抑制 2、突触前抑制 A B C A B C
2、突触前抑制 1)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式突触
2、突触前抑制 2)特点: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不产生IPSP; 潜伏期长; 持续时间长(100-200 ms)。 3)意义:控制感觉传入活动。
神经纤维与突触传递的比较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 分析功能
特殊感觉的传导道 视觉传导道:视杆和视锥细胞 为四级神经元接替; 听觉传导道:经更多神经元接替; 嗅觉传导道:与感觉接替核无关。
一、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 (一)传入通路 1、躯干感觉传导通路(丘脑前)
躯体感觉的传导道 第一级神经元:脊髓神经节 脑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 脑干的有关神经核 第三级神经元: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大脑皮层
精细触压觉、本体感觉 粗略触压觉
1)深感觉传导路: (先上行,后交叉) ① 精细触压觉 ② 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
2)浅感觉传导路: (先交叉,后上行) ① 粗略触压觉 ② 温度觉 ③ 痛觉
脊髓横断面示意图
2、丘脑的核团 1)特异感觉接替核: 第二级感觉传导纤维 感觉接替核(换元) 大脑皮层感觉区(除嗅觉) 功能:形成特异性感觉。
2、丘脑的核团 联络核(换元) 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 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2)联络核: 特异感觉接替核、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 联络核(换元) 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功能: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 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2、丘脑的核团 3)非特异投射核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纤维 非特异投射核(多突触换元) 大脑皮层 功能: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3、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联络核, (点对点投射) 功能:引起特定感觉, 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核群 (逆散投射) 功能:维持和改变 大脑皮层的 兴奋状态。
感觉投射系统示意图
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区别
(二)大脑皮层代表区 1、体表感觉代表区 1)第一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 (3-1-2区)
第一体表感觉区特点: ① 交叉投射(头面部投射 - 双侧) ② 整体为倒置安排,头面部内部安排 为正立。 ③ 投射区越大,感觉分辨精细程度越高
大脑皮层感觉柱 ①大脑皮层细胞以纵向的柱状排列 并垂直皮层表面,构成感觉柱。 ②是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③是传入- 传出信息的整合处理单位。
2)第二体感区 ① 部位:中央前回 与岛叶之间 (人类) ②特点 ① 空间分布正立 ② 定位不清晰 ③ 双侧投射
2、本体感觉投射区 (1)部位:中央前回(4区) (2)特点:与第一体感区相似
(三)躯体感觉 1、触-压觉
(三)躯体感觉 2、本体感觉
(三)躯体感觉 3、温度觉 4、痛觉 1)体表痛 ①快痛: SⅠ、SⅡ Aδ类纤维 ②慢痛: 扣带回 C类纤维 特异投射系统 (主) 非特异投射系统 扣带回 C类纤维 (主)
(三)躯体感觉 4、痛觉 2)深部痛: 慢痛、定位不明确。
二、内脏感觉的中枢分析 (一)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二)内脏感觉 1、内脏痛特点: ① 定位不准确。 ② 缓慢、持久。 ③ 对牵拉、缺血、炎症敏感, 对切割、烧灼、电刺激不敏感。 ④ 常伴随不安等情绪变化。
(二)内脏感觉 2、体腔壁痛 3、牵涉痛 ① 概念: 内脏疾病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 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和压痛区
② 牵涉痛产生机制
三、特殊感觉投射区 1、视觉:枕叶距状裂上下缘 2、听觉: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视觉传入通路及视网膜 各部分在视皮层投射规律的示意图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 和运动的调节
脊髓运动神经元
脊髓α γ 运动神经元的比较 类别 会聚的 信息源 发出纤维 及粗细 支配 及递质 作用 α运动 神经元 高位中枢下传信息; 脊髓后根传入信息; α传出 纤维粗 梭外肌;Ach 直接发动肌肉收缩 γ运动 仅高位中枢下传信息 γ传出 纤维细 梭内肌;Ach 调节肌梭感受装置的敏感性
运动单位( α +肌纤维)
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最后公路 外周 高位中枢 脊髓α运动神经元 脑运动神经元 最后公路 反射传出冲动
二、姿势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的调节功能 1、脊休克: 了解脊髓功能? 与高位中枢离断(C5)→脊动物 无反应状态→脊休克
表现: 骨骼肌紧张性↓; 血压↓ 外周血管扩张; 发汗反射消失; 粪、尿积聚。 (以后反射可恢复)
脊反射恢复速度: 蛙——几分钟; 犬——数天; 人——数周至数月 进化程度 反射复杂程度 简单原始→复杂 内脏反射:部分恢复
脊休克产生原因? 损伤本身? 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调节
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 ① 初级中枢 ② 受高位中枢控制 康复: 锻炼伸肌 屈肌反射↑→抑制作用 伸肌反射↓→易化作用
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姿势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
(1)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 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 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 肌收缩而伸肌弛缓。
在身体失衡时,支持体重,维持身体平衡。属于姿势反射。 (1)对侧伸肌反射 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同侧肢体屈曲 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的伸直。 意义: 在身体失衡时,支持体重,维持身体平衡。属于姿势反射。
对侧 伸肌 反射 屈肌反射中枢的中间神经元侧支横过脊髓,兴奋对侧的伸肌运动神经元, 交互抑制,使对侧屈肌舒张。 右 左
(二)牵张反射 1、定义: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 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 肌肉的收缩过程。 2、类型:腱反射、肌紧张
肌梭感受器
肌梭感受器
肌梭结构特点 ①肌梭感觉装置 与梭内肌收缩成分串联。 ②肌梭感觉装置 与梭外肌收缩成分并联。
肌梭神经的组成
肌梭 传入纤维:终止于α神经元。 梭内肌:由γ神经支配
肌梭在不同状态下传入神经 放电改变的示意图
肌梭 长度感受器。 γ神经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1)腱反射 (位相性或动态性的牵张反射) ①定义: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 反射。
②腱反射特点: 感受器:肌梭 中 枢:脊髓(单突触反射) 效应器:同一快肌肉快肌纤维 效 果:力量大的同步快速收缩
膝跳反射
③腱反射反射弧: 牵拉肌肉 → 肌梭 → Ⅰa纤维 → 脊髓α-MNs → 快肌纤维收缩
常用的腱反射 名称 检查方法 中枢部位 效应 膝反射 扣击膑韧带 腰 2-4 小腿伸直 肘反射 扣击肱二头肌肌腱 颈 5-7 肘部屈曲 跟腱 扣击跟腱 腰5-骶2 脚向足底方向屈曲
④腱反射的临床意义: 了解NS的功能状态 腱反射减弱或消退: 提示反射弧的损害或中断。 腱反射亢进: 提示高位中枢病变。
(2)肌紧张 : 的牵张反射。 直立→重力→关节弯曲→牵拉抗重力肌→伸肌反射性收缩→维持直立 (紧张性或静态性牵张反射) ① 定义: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 的牵张反射。 直立→重力→关节弯曲→牵拉抗重力肌→伸肌反射性收缩→维持直立
② 意义: 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 反射活动。
③特点: 感受器:肌梭 中 枢:脊髓(多突触反射) 效应器:同一快肌肉慢肌纤维 效 果: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 缩,力量小,无明显 动作。
腱反射和肌紧张比较 内容 腱反射 肌紧张 相同点 牵张反射 不同点 牵拉方式 快速 缓慢持续 传入神经 Ia Ia、II 收缩特点 同步快速 持续交替 中枢联系 单突触 多突触 生理意义 协助诊断疾病 维持姿势
腱器官
腱器官 张力感受器 与梭外肌呈串联关系
问题: 1.当梭外肌等长收缩时, 腱器官传入 ,肌梭传入 ↑ 不变; 2.当梭外肌等张收缩时, 腱器官传入 ,肌梭传入 ; 不变 ↓ 腱器官传入 ,肌梭传入 ↑ 不变; 2.当梭外肌等张收缩时, 腱器官传入 ,肌梭传入 ; 不变 ↓ 3.当肌肉受到被动牵拉时? 腱器官和肌梭传入 均↑
腱器官 功能:反牵张反射 腱器官传入↑→ α-MNs兴奋性↓ →肌肉舒张
腱器官 适宜刺激:阈值高的牵拉刺激
屈肌反射与牵张反射不同点 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刺激 外力牵拉 伤害性刺激 感受器 肌梭 皮肤感受器 效应器 受牵拉同一肌肉。屈肌伸肌均有,伸肌明显 屈肌 后发放 无 有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 易化区和抑制区
正常:抑制区和易化区协调活动。 不协调的表现: 去大脑僵直 感受器定义
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四肢伸直 头尾昂起 脊柱挺硬 感受器定义
去大脑僵直 本质: 伸肌肌紧张亢进 产生机制: 感受器定义 相对不平衡:抑制区↓易化区↑
- 大脑皮层运动区 前庭核 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 小脑前叶两侧部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脊髓γ 脊髓α 大脑皮层运动区 前庭核 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 小脑前叶两侧部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脊髓γ 脊髓α 梭内肌 梭外肌(伸肌) (肌 梭) + + + -
γ僵直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 在切断背根的去大脑动物,再切除小脑前叶,僵直又出现;如再切断听神经,僵直再次消失。 α僵直 γ僵直 从牵张反射机制,去大脑僵直可分为γ僵直与α僵直两种: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使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转而增强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而出现的僵直。 γ僵直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 在切断背根的去大脑动物,再切除小脑前叶,僵直又出现;如再切断听神经,僵直再次消失。 此再次出现的僵直为α僵直 ② α僵直(α- rigidity): 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而出现的僵直。 α僵直是通过前庭脊髓束实现的。
α僵直与γ僵直的不同点 γ僵直 α僵直 下行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作用 γ神经元 α神经元 切断背根 消失 不消失 γ环路 经过 不经过
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状态反射、翻正反射 +直线/旋转加速度反射 感受器定义
(1)状态反射 头部在空间的位置: 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 迷路紧张反射 感受器定义 颈紧张反射
① 迷路紧张反射 现象:(去大脑动物) A.仰卧时,伸肌紧张性↑ B.俯卧时,伸肌紧张性↓ 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的毛细胞纤毛,受重力作用而倒向不同所产生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 反射中枢:前庭核。
⑵ 翻正反射(Righting reflex) 头部位置不正常 →视觉、迷路 →头部翻正 →与躯干位置不正常 →本体感受器 →躯干翻正。 正常动物可以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这种反射称为翻正反射。 动物四足朝天从空中落下的过程 先转头,再逐渐转体,最后落地时,总是先由四足着地翻正的过程: 头部位置不正常 →刺激视觉、内耳迷路 →头部位置翻正 →头与躯干位置不正常 →刺激颈部关节韧带、肌肉等本体感受器 →躯干位置翻正。
三、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 (皮层小脑) (脊髓小脑)
(一)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1、大脑皮层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 中央前回、运动前区 (4区、6区)
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 ①交叉性: 空间定位呈身体倒影,但头 面部仍正立。 ②倒置性: 代表区愈大,运动精细复 杂程度愈高。 ③不均一性: ④单一性: 精细的功能定位
皮层运动柱: 基本功能单位 柱 → 控制几块肌肉 肌肉 ← 几个柱控制。
2、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 (1) 发起随意运动的通路: ① 皮层脊髓束: 皮层运动区→内囊、脑干→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② 皮层脑干束: 皮层运动区→内囊→脑神 经核运动神经元。
(2)协调随意运动通路 ①顶盖脊髓束 ②网状脊髓束 ③前庭脊髓束 ④红核脊髓束 调节 姿势维持、粗大运动 调节 精细运动
运动通路损伤 临床特点 硬瘫 软瘫 分布范围 较广,偏瘫、单瘫和截瘫 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 肌紧张 张力↑ 张力↓ 反射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弱消失,浅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 巴彬斯基征(-) 肌萎缩 轻度,废用性萎缩 显著,早期出现
巴彬斯基征(-) 巴彬斯基征(+)
(二)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之间神经回路 感受器定义
直接通路: 新纹状体活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 间接通路: 抑制直接通路对大脑皮层兴奋
有关疾病: (1)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 ): 运动过少,肌紧张过强。 ① 症状 A.全身肌紧张性增高,肌肉强直; B.随意运动少,动作缓慢; C.表情呆板; D.静止性震颤 Static tremor 感受器定义
② 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 ② 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 A.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受损 a. 患者脑内多巴胺↓; b. 利血平→动物→震颤麻痹; c. L-Dopa→动物→症状好转。 证据: a.患者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 b.用利血平耗尽动物脑内多巴胺,动物出现震颤麻痹症状; c.给动物投多巴胺前体L-Dopa, 震颤麻痹症状好转。
B.纹状体ACh神经元功能亢进 证据: a.向苍白球注ACh:对侧肢体症状加剧; a. ACh→苍白球→对侧症状↑; b. Atropine→苍白球→对侧症状↓ 证据: a.向苍白球注ACh:对侧肢体症状加剧; b.向苍白球注Atropine:对侧肢体症状减退;
病变机制
破坏/切断苍白球至丘脑外侧腹核纤维→静止性震颤消失。 静止性震颤: 丘脑外侧腹核 破坏/切断苍白球至丘脑外侧腹核纤维→静止性震颤消失。 感受器定义
③ 治疗: L-dopa;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东莨菪碱、 安坦等。 感受器定义
(2) 舞蹈病 运动过多,肌紧张不全 ① 症状: A.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 B.肌张力降低 感受器定义
② 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新纹状体病变,其GABA神经元受损 感受器定义
基底神经节功能: 尚不清晰 ① 运动设计和程序编制 ② 随意运动产生和稳定 ③ 调节肌紧张 ④ 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基底神经节参与:
(三)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小脑的分区
前庭小脑功能 维持姿势的平衡和眼球运动 受损表现: ① 动物切除实验: A.猴: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B.犬:不再得运动病 C.猫:位置性眼震颤 感受器定义
② 患者的临床表现: A.平衡障碍 B.眼球运动异常 ② 患者的临床表现: A.平衡障碍:尤其是与前庭联系受累时,表现为站立或步行时易向病侧倾斜,摇晃不稳,沿直线行走时更为明显,但四肢运动仍协调。如,第四脑室附近的肿瘤压迫绒球小结叶时。B.眼球运动异常:尤其是与前庭联系受累时,可出现双眼来回摆动的震颤。
脊髓小脑功能 ①调节肌紧张维持躯体平衡 ②协调随意运动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损伤: 小脑性共济失调: a.意向性震颤 b.协同不能 c.小脑步态 d.肌张力减低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皮层小脑功能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 过程: ① 开始阶段:不协调 ② 学习过程:逐步协调/小脑参与 ③ 学习熟练:非常协调和精确/小脑贮存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皮层小脑功能 受损: 不能做协调的精巧动作 构成:小脑前叶(包括单小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① 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传入纤维的投射,其感觉传入冲动来自肌肉与关节本体感受器;前叶也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 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1、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组成。 ① 节前纤维: 交感(短)——递质(Ach) ② 节后纤维: 交感(长)——递质(NE) 副交感(短)——递质(Ach)
2、起源不同。 3、作用效应 交感—广泛,副交感—局限。 ① 交感几乎支配所有内脏器官, 副交感—局限。 ② 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辐散度高, 副交感—低。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紧张性支配 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肾上腺系统、迷走-胰岛素系统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 调节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体温调节 2、水平衡调节 摄水-血浆晶体渗透压↑ -细胞外液量↓ 排水-ADH
3、对腺垂体、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 催产素 4、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日周期 5、其他:
3.条件反射的泛化和分化 generalization & differentiation ⑴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能或多或少地引起条件反射的效应,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如,用100Hz音响与食物相结合,形成了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此时不但100Hz音响,就是80Hz或120Hz的音响也能引起或多或少的唾液分泌反应。
⑵如果以后,只对100Hz音响刺激给予食物强化,对80Hz或120Hz音响刺激不给予强化,那么最终将导致只对100Hz刺激保持阳性效应(有唾液分泌),而对80Hz或120Hz音响则出现阴性效应(无唾液分泌),此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
如,初学英语者对单词diary(日记)和dairy(牛奶房)的学习记忆过程。 条件反射的分化是由于那些近似刺激引起了大脑皮层的抑制,并把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differential inhibition。
(二)人类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1.人类的条件反射 ⑴ 上述方法,原则上也可用于人类条件反射活动的研究。 ⑵ 由于人类具有语词思维功能,因此还可以应用语词强化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条件反射。
2.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⑴第一信号:直接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受装置的现实具体的感觉刺激信号。 ⑵第二信号:如果说具体的信号是第一信号,那么相应的语词则是第一信号的信号,即第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