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镇痛药 刘丹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 11 章 抗肾上腺素药. 定义 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缺乏或仅有微弱内在活性  受体阻断药  受体阻断药   、  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利其丁)、  妥拉唑啉、酚苄明   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脉宁平) 
1 第十九章 镇痛药 ( analgesics ). 2 概述 疼痛 镇痛药定义 与局麻药、全麻药的区别 作用 意识 其他感觉及运动 局麻药 局部 清楚 减弱 全麻药 吸收 丧失 丧失 镇痛药 吸收 清楚 不影响.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 23 章 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咳、痰、喘、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症 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平喘药、 镇咳药、祛痰药、呼吸兴奋药和抗感染药。 咳、痰、喘、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症 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平喘药、
镇痛药 analgesics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可改善情绪。特点是镇痛作用强大,反复用易 成瘾,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作用于 C.N.S ,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 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子宫的药物.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七章 镇 痛 药.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第九章 拟肾上腺素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帕金森病药 抗精神失常药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中枢兴奋药.
adrenoceptor agonists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天天五蔬果 蔬食的好處 林依慧 營養師.
(Drugs Affect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药剂科 鲍玉洁.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复 习 癫痫持续状态选药? 癫痫大发作选药? 癫痫小发作首选? 癫痫小发作最有效的是? 即有抗癫痫又可治疗神经痛的是?
第十章 抗肾上腺素药.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镇咳药.
镇痛药.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十九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1.
第17章 镇痛药.
M-Cholinoceptor blocking drugs M-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九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第二十六章 子宫兴奋药.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二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19章  镇痛药 (analgesics) 一. 基本概念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湖北省抗癌协会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2008年.
消化功能调节药.
帕瑞昔布静注或肌注后其有药理学活性的物质是否能
第八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红旗医院麻醉科 王建民 疼痛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时疼痛治疗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疼痛治疗药物有: 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神经安定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局部麻醉药以及其他药物。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 Drugs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 Central stimulants 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 大脑皮层 咖啡因 延脑呼吸中枢 尼克刹米
镇痛药 Analgesics --直接阻断痛觉传导的药物.
第十五章 镇痛药 1. 定义:是作用于CNS,通过激动阿片受体,选择性抑制痛觉,消除或缓解疼痛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镇 痛 药 analgesics.
第十六章 镇痛药 Narcotic Analgesics
甲状腺激素.
第二十五章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郑州工业学院医学院 刘丹花.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16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镇痛药 刘丹花

概 述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 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甚至心血管和呼吸 方面的变化。 属于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 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 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 疼痛的性质与部位往往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镇痛药(Analgesics) 在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的情况下,能选择性地缓解或消除疼痛及伴有的不愉快情绪(恐惧、紧张、不安等)的药物。 按其作用机制、缓解疼痛的强度和临床用途可分为两大类。

(1)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的作用较强,用于剧痛的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其它感觉不受影响,但能成瘾,称麻醉性镇痛药, 属本章叙述范围。 (2)作用部位不在中枢,缓解疼痛作用较弱,多用于钝痛(如头痛、牙痛等) ,同时具有解热、抗炎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opium)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含有20余种生物碱。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止咳等。由于疗效显著,有“天赐良药”的美名。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吗啡纯品。

吗啡—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常注射给药(皮下或肌内),硬膜外或椎管内注射可快速渗入脊髓。 1/3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吗啡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如肺、肝、肾和脾,少量通过血脑屏障。 主要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醛酸具有药理活性。 吗啡的t1/2为2~3h,吗啡-6-葡萄糖醛酸的t1/2稍长于吗啡。经肾排泄。

吗啡—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致欣快作用: ①选择性强: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②镇痛作用强大:皮下注射5~10mg能明显减轻或消除疼痛; ③对钝痛的作用大于锐痛和内脏绞痛。 改善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反应,产生镇静作用,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2)抑制呼吸: 治疗量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每分通气量减少,其中呼吸频率减慢尤为明显。 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慢至3~4次/分。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3)镇咳: 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 (4)其他: 使瞳孔缩小,针尖样瞳孔是其中毒特征。

2.平滑肌 (1)升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缓推进性蠕动,引起便秘,用于止泻。 (2)收缩胆道括约肌,胆道排空受阻,导致上腹部不适甚至引起胆绞痛。胆绞痛时合用阿托品。 (3)大剂量时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及肺功能不全者禁用。 (4)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张力,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5)降低子宫张力,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收缩作用, 延长产程,产妇禁用。

3.心血管系统 (1)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这与吗啡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促进组胺释放 和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有关。 (2)间接扩张脑血管而使颅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 抑制,CO2潴留使脑血管扩张的结果。颅脑损伤,颅 内压增高者禁用。

吗啡—临床应用 1.镇痛 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锐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缓解内脏绞痛,如胆绞痛和肾绞痛,与阿托品合用。 对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引起的剧痛,除能缓解疼痛和减轻焦虑外,其扩血管作用可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久用成瘾,除癌症外,一般用于其他疼痛药无效的短期应用。

静脉注射吗啡对心源性哮喘可产生良好效果,迅速缓解病人气促和窒息感。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左心衰竭突然发生急性肺水肿而引起的呼吸困难。 2. 心源性哮喘 静脉注射吗啡对心源性哮喘可产生良好效果,迅速缓解病人气促和窒息感。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急促浅表呼吸。 3. 止泻 减轻急、慢性腹泻症状。

吗啡—不良反应 药物耐受性是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1.治疗量吗啡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 呼吸抑制、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颅内压增高等。 2.耐受性及依赖性 药物耐受性是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药物依赖性是指当本类药物被人们反复使用后,使用者将对它们产生瘾僻的特性,停药后可出现戒断症状。故急性剧痛一般不宜超过一周,脱瘾治疗可用美沙酮。

过量易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三大特征。 3.急性中毒 过量易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三大特征。 抢救措施:人工呼吸、适量给氧以及静脉注射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

吗啡—禁忌证 1.禁用于分娩止痛:吗啡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抗缩宫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2.禁用于哺乳妇女止痛:可经乳汁分泌。 3.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抑制呼吸,抑 制咳嗽反射以及释放组胺可致支气管收缩。 4.禁用于颅脑损伤所致颅内压升高的患者。 5.禁用于肝功能严重减退患者。 6.禁用于新生儿和婴儿。

可待因 作用与吗啡相似,但强度较弱。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左右。 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左右,选择性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产生强而迅速的镇咳作用。 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和剧烈干咳。

哌替啶:又名度冷丁,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 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8~1/10。 镇静、致欣快作用较吗啡弱。 呼吸抑制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 无镇咳、止泻作用。 对妊娠末期子宫,无抗催产素作用,不延长产程。

替代吗啡用于创伤、术后以及晚期癌症等各种 剧痛; 用于内脏绞痛,须与阿托品合用; 产妇分娩止痛(产前2~4h不宜使用); 几乎已取代了吗啡。 临床应用 1. 镇痛: 替代吗啡用于创伤、术后以及晚期癌症等各种 剧痛; 用于内脏绞痛,须与阿托品合用; 产妇分娩止痛(产前2~4h不宜使用); 几乎已取代了吗啡。

2. 心源性哮喘:可替代吗啡治疗。 3. 麻醉前给药:给予哌替啶使病人安静,减少麻醉 用量及缩短诱导期。 4 2. 心源性哮喘:可替代吗啡治疗。 3. 麻醉前给药:给予哌替啶使病人安静,减少麻醉 用量及缩短诱导期。 4. 人工冬眠: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

不良反应 与吗啡相似,治疗量可致眩晕、口干、恶心、 呕吐、心悸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久用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急性中毒。

附:恶性肿瘤所致疼痛的阶梯治疗 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治疗法: 1、轻度疼痛患者: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 2、中度疼痛患者:可待因、曲马朵、罗通定或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3、重度疼痛患者:美沙酮、芬太尼、哌替啶、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