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醫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現代、後現代與哲學 劉見成. 從現代到後現代 什麼是現代? 什麼是後現代? 一個百家爭鳴的理論領域.
Advertisements

生涯發展與職業輔導 學 生:戴佑如 學 號: 授課老師:陳斐娟教授 報告日期: 96 年 11 月 15 日.
怎樣才算「識飲識食」? 適當 適量 在日常生活中進食 適當 和 適量 的食物 和飲料。 何謂「適當」? 1. 不偏食,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和飲料, 以吸收不同的營養素。 2. 多進食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3. 避免進食熱量、脂肪、糖份、鹽份和膽 固醇含量過高的食物,以及加工食品 ( 如 罐頭和即食麵.
香港聖經教會 2016 年 3 月 無有中的富足. 經文:徒三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 2 有一個人,生來是 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 要求進殿的人周濟。 3 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 周濟。 4 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
台灣之光林書豪 高聖賢. 林書豪基本資料 出生日期 1988 年 8 月 23 日 ( ) ( 23 歲) 出生地點 加州帕羅奧圖 加州帕羅奧圖 國籍 美國 綽號 {{{nickname}}} 登錄 美國 身高 6 英尺 3 英寸( 1.91 公尺) 登錄 體重 200 磅( 91.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 2007~2030 年間,全球 癌症 死亡人數將 增加 45% 。 ■全世界每年有 1700 萬 人因為 心血管疾病 死亡。 ■日本已經連續 12 年的 年自殺人數超過 3 萬人 。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 憂鬱症 將在 2030 年成為全球 最普遍 的疾病 No.1 。 請給自己.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概述 华南农业大学 陈羽白.
慢性病防治與運動 你今天運動了嗎?.
均衡飲食與健康體位 逸馨園 營養師 鍾筱薇.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消费者行为学 主编 方凤玲.
抗癌名醫吳永志的10大健康觀 很多舊觀念都要砍掉重練 按鍵 換頁.
兩性相處 主講人:孫晉芬老師.
重回土地.簡單生活 花蓮小農的「半農半社工」之路
第五章 实用经验的总结与理论探索 宋—元(公元960—1368年).
第十一讲 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
第二节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現代華文小說選讀 99-2期初 第二至四週.
研究主題:全球化 管理學 GIANT(捷安特) 第六組 四技資一甲 組長: 王怡婷 組員: 邱姵綺
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章文学观念.
大 綱 壹、前言 貳、重要成果 叁、未來方向 肆、結語 1.
建立健全经济利益协调机制 中共恩施州委党校 潘锦萬 标题 1.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全球化與當代社會 授課教師:莊明哲 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
史學方法 歷史二邱寶萱 歷史二易 晨 歷史二彭詩庭 歷史二洪瑄璟 歷史二鄧潔宇.
非營利組織與管理 分組個案報告 義賣 社教98 施惠芳.
福傳細胞團體 華人福傳基金會 艾立勤神父.
走向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框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思斌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与辅导技术 郑晓边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四章 网络购买行为分析 2017/3/9.
書名:打噴嚏 班級:奈米一乙 學號:4A01402 姓名:游丞睿 任課老師:張秀惠老師
醫治被拒絕的傷害.
移动与搬运病人 主讲:仝春兰.
自我了解及自我肯定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洪寶蓮老師主講 2006年8月.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课程改革:培养学 生的独立人格 ——中学校长《课程改革 与校长担当》论坛的讲话 郭振有
學年作業標準 原則上以五個人為一組,製作一段FLASH動畫,要完成動畫的標準為: 要定出公司名稱 製作公司LOGO
新闻写作的特点与技巧 主讲:毛兆宏.
餐飲設施規劃 (開店籌備設計與規劃) 主講:葉東璋 2012年.
企業政策個案報告 學號:4a 姓名:郭柏均.
SOCⅠ 西方社会思想史 于 海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行政學(上) 【Public Administration (1)】
心理健康教育之   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血脉: 血液 、脉络. 血脉: 血液 、脉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京杭大运河.
指導教授:林君憶老師 報告者:江秀英 日期: (三)
香港的物價水平.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第四講 權限劃分的理論與現實.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羅陸慧英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第六章 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藝術.
傅柯《性事的歷史‧卷一:求知意志》導讀 —法學觀點的反思 江玉林
塗鴉大轟炸─青春不留白.
漫談親職教育 郭金美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Spring, 2012.
班級經營策略 報告人:郭淑君 輔導師.
惊艳!世界上最美的女科学家 海蒂·拉玛 (Hedy Lamarr)
預備主的道路 (馬太福音3:1-12).
物流信息技术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5學年度 暑期樂活講座 自我認同與高中生活 黃民凱心理師
後現代思潮與教育 李奉儒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花之鞋.
國立臺北大學97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師教學專業社群發展」 補助計畫成果報告
國中健康素養教學增能方案 身體意象議題教學手冊 蝴蝶的蛻變
企業對社會的倫理 思考一下,企業該如何實現對社會的「倫理規範」呢? Q A 1.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
IT项目管理.
抗癌名醫吳永志的10大健康觀 很多舊觀念都要砍掉重練 按鍵 換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身體、健康、醫療

本次講題大綱 現代的身體觀 現代的健康觀 身體、健康與疾病 現代醫療體系

主題一、現代的身體觀

身體:社會學的忽略 社會學知識是現代性的產物,重視社會如何依照理性的組織與模式運作,連帶地輕忽與感覺、欲望最為相關的身體議題,尤其是在揚棄了生物決定論之後,社會決定論更將身體排除在社會學的想像之外。

看見身體 隨著現代化,個人越來越將身體視為自我表達的工具(medium of self) 社會學在1980年中期開始重視身體議題,因為以下幾個因素: 隨著現代化,個人越來越將身體視為自我表達的工具(medium of self)

現代社會強調生活風格的改變,透過自律與自制來維持外表的亮麗為建立生活風格之一的重要手段。 個人要在現代性的處境維持認同,首要方式就是控制自己的外貌(節食、健身、美容、整型)。

研究身體與社會 身體的社會學研究現代社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觀,進而影響我們的身體,身體觀又如何反過來影響社會的變遷。 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物性的身體,但是我們並不只是「擁有」它,好像它的存在只與個人有關,而與「社會」無關。

研究的基本命題 我們的身體深深地受我們的社會經驗、我們所屬之社會的價值觀與規範的影響,換言之,身體也有社會生活。

Anthony Giddens 主張社會學對身體的研究,應該關心三個問題: 社會變遷對我們身體帶來的影響; 身體的自然面越來越少,社會面越來越多; 這個變遷如何受到各種科技發展所影響

社會變遷中的身體 社會變遷對身體最大的影響: 一、醫療有疾病的身體(或防止身體生病的醫療)這部份我們在第三個單元會討論 二、改造平常的身體,本節著重的焦點

身體產業 改造平常的身體已經是市場消費的大宗(簡稱身體產業),身體產業中以節食、瘦身、美容、整型為大宗,身體的改變與消費文化的關係,是討論的重點。

身體:從自然到社會 何謂自然的身體?身體的外表與舉止,以及有關身體保養或改善的信念,都存在著許多文化(跨社會、跨性別、跨族群)的差異,身體作為一種社會建構,與聲稱身體是純生物的、受限於普同原則的、以及客觀的主張,截然不同。

個人的身體並不是中立的,個人與身體的關係,以現代人對於身體的修飾為例,就可以看到身體、社會、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身體消費文化 英國社會學家Mike Featherstone 探討外貌在西方消費文化中的重要性,消費文化指的是依賴消費手段去追求快樂的一種意識型態,在消費的意識型態中,追求身體的健美,就像追求任何一件商品一樣,可以用金錢的手段來獲得。(’’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by Mike Featherstone)

科技與身體 我們需討論像Michel Foucault所提的社會科技(social technology),他認為現代人的身體正受到許多新科技的干預,身體也越來越像是我們創造而不是我們接受的實體,社會科技是像整型手術這樣一種人為手段用來改變我們身體運作的特定方式。

美容手術是一項經常引起爭議的身體科技手段,因為這種手術施行在健康的人體上,時有危及健康的後果。

科技與文化變遷 「美容手術乃是座落在整個晚期現代性的文化景觀中:消費資本主義、技術開發、自由個人主義、以及人體可塑性的觀念。美容手術之所以成為一種改變身體的合法方式,正是出自於這樣的脈絡。」(Kathy Davis, 重塑女體,P.41)

現代性的兩難 美容手術的例子我們可以重新反省現代性的兩難,改變身體外型帶給個人一種生活的控制感,個人卻也可能因為改變外型是可以被控制,而更容易受困於(而不是接受)他人對自己外型的評價。

以性別化的身體期望為例 社會學家發現,「受困於」他人對自己身體的程度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也會在乎他人對自己身體的批評中,但「受困」情形比較不嚴重,一方面對於男性身體的社會期望,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另一方面,男性為了要達到被期望的身體形象是強壯的體格,為達此目的所採取的手段,比較不會引起嚴重的負面後果。

女性則是在這種自我監控的「影像」世界中陷得最深,一方面這與女性維持身體的性吸引力的壓力多於男性有關。另一方面很弔詭的是,這也和現代社會中鼓勵女性盡情享受生命、善待自己的需求有關,身體被修飾成為她們追求個人生活風格的一部份。

在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中,女性被期待的身體多為苗條,因為苗條而採取的手段也為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過度節食產生的厭食症與飲食失調症,以女性為絕大多數。美容手術的主要消費者也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