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滴定条件: 配位剂种类: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Advertisements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 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越范围及指示剂的 选择原理。  掌握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要点。  掌握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原理。  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其应用。 实验五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第9章 配位化合物 9-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9-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9-3 配位平衡 9-4 螯合物 9-5 配位滴定.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3.3溶液的酸碱性.
第四章 酸碱电离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的定义 2 酸碱电离平衡(质子理论) 3 酸碱的强弱 二、水的自偶电离平衡
食品分析 实验.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中学 ***.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指導老師:顏明賢 班級:四高四A 姓名:蔡富凱 學號:4971G003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肥料與農作物 組別:第五組 組員:沈家豪 王彥忠 鍾漢強 陳煬茗
实验六 手工制香皂.
滴定:已知濃度的溶液,逐滴加入未知濃度的溶液, 並決定其濃度的實驗方法。 酸鹼滴定:逐滴加入已知濃度酸(或鹼)的溶液,決
----厦门大学 分析化学教学组 小组研究性作业
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矿物元素的测定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陶瓷生产检测与控制技术 主讲人:马岚.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分析化学实验.
34.用 mol·L-1HCl溶液滴定 mL0. 10 mol·L-1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
第八章 生物样品内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测定.
Chapter 10 §10~2配位滴定法 10.1作业:11、13、15、16、18.
天然石灰石中氧化鈣含量之測定.
本章导学:教学要求、重难点、基本结构、学习方法建议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一、EDTA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1.氨羧络合剂 最常见: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本章要点: 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命名 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3. 配位平衡
第十一章 配位滴定法 主要内容: 1.配位滴定法概述 2.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3.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4.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络合平衡与络合滴定 GXQ 分析化学 学年.
第7章 络合滴定法 7.1 概述 7.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7.3 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7.4 EDTA滴定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4.4 混合金属离子的选择性滴定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M+N Y(N) Y(H)
4.2.2 络合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M + Y = MY(主反应) 条件(稳定)常数 HY H6Y NY MOH M(OH)p MA MAq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imetry)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滴定:已知濃度的溶液,逐滴加入未知濃度的溶液, 並決定其濃度的實驗方法。 酸鹼滴定:逐滴加入已知濃度酸(或鹼)的溶液,決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第 七 章 配 位 反 应.
Complex-formation titr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by Displacement Titration
天然水总硬度的测定.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实 验 讲 座.
理化检验 EDTA的标定及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原理和方法; 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
第三章 部分思考题和习题.
Zn2+、Ca2+混合溶液中Zn、Ca的测定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定义 二、 缓冲原理 三、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四、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西北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课程介绍 3 内容讲授 参赛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张宏芳 上午10时44分.
實驗三 牛奶成份分析.
1-3聚氯化鋁中氧化鋁含量及鹼度之測定 R.-C. Jiang.
3.7.1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3.7 酸碱滴定
蛋壳中Ca, Mg含量的测定 化学生物学专业 雷雨.
慧眼识金属:.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某弱酸的pKa = 9.21,现有其共轭碱NaA溶液20.00 mL,浓度为 mol / L,当用 mol / L HCl溶液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pKb = 14 – 9.21.
铅铋混合液中铋与铅的连续测定.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实验6 自来水中总硬度测定.
水泥生料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必军.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水的总硬度测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滴定条件: 配位剂种类: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又称络合滴定法 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条件: 定量、完全、迅速、且有指示终点的方法 配位剂种类: 无机配位剂:形成分级络合物,简单、不稳定 有机配位剂:形成低络合比的螯合物,复杂而稳定 常用有机氨羧配位剂 ——乙二胺四乙酸

M + Y MY 配位滴定法定义:以生成配位化合物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K稳=[ML] / [M][L] 配位滴定条件: 定量、完全、迅速、且有指示终点的方法 配位剂种类: 无机配位剂:形成分级络合物,简单、不稳定 有机配位剂:形成低络合比的螯合物,复杂而稳定 胺羧试剂 主要有:乙二胺四乙酸 ( H4Y),溶解度较小,常用其二钠盐。 (EDTA)最常见 环己烷二胺四乙酸(CyDTA) 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EGTA) 乙二胺四丙酸(EDTP) M + Y MY

第一节 EDTA的性质 一、 EDTA的物理性质 水中溶解度小,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 易溶于NaOH或NH3溶液—— Na2H2Y•2H2O

二、酸性: EDTA酸在溶液中以双极离子存在 H4Y溶于水时,如溶液酸度较高,它的两个羧基可再接受H+,形成H6Y2+,是一个六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有六级离解平衡和七种存在形式: H6Y2+ H+ + H5Y+ H5Y+ H+ + H4Y H4Y H+ + H3Y- H3Y- H+ + H2Y2- H2Y2- H+ + HY3- HY3- H+ + Y4- 最佳配 位型体 各型体浓度取决于溶液pH值 pH < 1 强酸性溶液 → H6Y2+ pH 2.67~6.16 → 主要H2Y2- pH > 10.26碱性溶液 → Y4-

三、配位性质 EDTA 有 6 个配位基 2个氨氮配位原子 4个羧氧配位原子 Y4-最佳配位型体

四、 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 1.配位能力强,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这是因为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原子,其中两个氨基N,四个羧基O。 2.与金属离子能形成多个多元环,配合物的稳定性高, lgK > 15 3. 与大多数金属离子1∶1配位, 计算方便; Zr,Mo(2:1)。 4.配位能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 5.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

第二节 配位平衡及影响因素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形成常数) 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位反应,略去电荷,可简写成: M + Y MY

二、 讨论 1. KMY↑大,配合物稳定性↑高,配合反应↑完全,有利于滴定分析

2、配合物的稳定性受两方面的影响: 溶液的酸度及共存离子(干扰离子)的影响等。 (1)金属离子自身性质:离子本身电荷、半径及结构; 稳定常数具有以下规律: a .碱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最不稳定,lg KMY<3; b.碱土金属离子的 lgKMY=8-11; c.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离子和Al3+的lgKMY=15-19 d.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及Hg2+的lgKMY>20. 表中数据是指无副反应的情况下的数据, 不能反映实际滴定过程中的真实状况。 ( 2)外界条件: 溶液的酸度及共存离子(干扰离子)的影响等。

示意图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注: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 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

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EDTA的酸效应:由于H+存在使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酸效应大小用酸效应系数来衡量,用αY(H) 表示 酸效应系数: pH溶液中,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有效存在形式Y4-的平衡浓度[Y]的比值。 αY(H) =[Y']/[Y] (注意:酸效应系数与分布系数呈倒数关系)

例 1 计算pH=5.0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lgαY(H) =6.45 解 Ka1=10-0.9 Ka2=10-1.6 Ka3=10-2.0 Ka4=10-2.67 Ka5=10-6.16 Ka6=10-10.26 lgαY(H) =6.45

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不同pH值时的lgαY(H)。如下表。 结论:由上式和表中数据可见 a.酸效应系数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增大而减小; b.αY(H)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越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影响滴定分析的进行,因此,从酸效应的角度,我们希望增大pH。 注意:那是不是pH越大越好呢?那不是。欲知为什么,请继续往下看。

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羟基OH、L等)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配位效应大小用配位效应系数来衡量, 金属离子M配位效应及配位效应系数: 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羟基OH、L等)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配位效应大小用配位效应系数来衡量, 配位效应系数:αM = [M'] / [Mn+] 它表示金属离子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M ']与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n +]之比。

显然,把上式中的L换成OH,就是羟基配位效应,即水解效应。 因此,从水解效应的角度,我们不希望增大pH值。生成沉定会影响滴定的速度,从而影响滴定分析。

配合物M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副反应 M + Y MY MHY MOHY 副反应系数

三、条件稳定常数(表观稳定常数,有效稳定常数) 配位反应 M + Y MY 有副反应时 由于酸效应及配位效应的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不能反映不同pH及有EDTA以外的配位体存在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因而需要引入条件稳定常数。

lgK’MY = lgKMY-lgαM(OH) -lgαY(H) 讨论: 在配位滴定中,酸效应和水解效应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一般仅有酸效应和水解效应 lgK’MY = lgKMY-lgαM(OH) -lgαY(H)

例题: 计算pH=2.0 和 pH=5.0 时 的条件稳定常数 lgK’ZnY 。 解:查表得:lgKZnY=16.5 pH=2.0 时, lgαY(H)=13.51 pH=5.0 时, lgαY(H)= 6.6 由公式: lgK 'MY = lgKMY - lgαY(H) 得: pH=2.0时, lgK 'ZnY =16.5-13.5=3.0 pH=5.0时, lgK 'ZnY=16.5-6.6=9.9 pH=5时,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可滴定; pH=2时,条件稳定常数降低至3.0,不能滴定。 可以滴定的最低pH是多大?

第三节 配位滴定曲线与金属指示剂选择 一、滴定曲线

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影响 的几点因素 1.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2.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 影响 的几点因素 注:借助调节pH,控制[L],可以增大 , 从而增大滴定突跃

图示 浓度改变仅影响配位滴定曲线的前侧,与酸碱滴定中一元弱酸碱滴定情况相似 条件稳定常数改变仅影响滴定曲线后侧,化学计量点前按反应剩余的[M’]计算pM’,与K’MY无关

配位滴定曲线与酸碱滴定曲线的比较

二、金属离子指示剂及特点: 金属离子指示剂:配位滴定中,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从而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显色剂(多为有机染料、弱酸) 特点:(与酸碱指示剂比较) 金属离子指示剂——通过[M]的变化确定终点 酸碱指示剂——通过[H+] 的变化确定终点

1、指示剂配位原理 终点前 M + In MIn 显配合物颜色 滴定过程 M + Y MY 终点 MIn + Y MY + In (置换) 显游离指示剂颜色 变色实质:EDTA置换少量与指示剂配位的金属离子 释放指示剂,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改变 注: In为有机弱酸,颜色随pH值而变化→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 EDTA与无色M→无色配合物,与有色M→颜色更深配合物

2、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2)显色迅速,变色可逆性好 3)MIn的稳定性要适当: KMIn 104 ,KMY / KMIn >102 1)在滴定的pH范围内,MIn显色络合物与游离指示剂In的 颜色应显著不同; 2)显色迅速,变色可逆性好 3)MIn的稳定性要适当: KMIn 104 ,KMY / KMIn >102 a. KMIn太小→置换速度太快→终点提前 b. KMIn >KMY→置换难以进行→终点拖后或无终点 4) In本身性质稳定,便于储藏使用 5)MIn易溶于水,不应形成胶体或沉淀 6)指示剂的量不宜过多,通常要求cIn/cM<0.01。

3、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方法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化学计量点(SP)后,过量EDTA不能置换MIn中金属离子,即SP附近没有颜色变化 产生原因: 干扰离子: KNIn > KNY →指示剂无法改变颜色。消除方法: 加入掩 蔽剂。 例如:滴定Ca2+和Mg2+时加入三乙醇胺掩蔽Fe3+,AL3+以消除其对EBT的封闭 待测离子: KMY < KMIn→M与In反应不可逆。 消除方法:返滴定法。例如:滴定AL3+定过量加入EDTA,反应完全后再加入EBT,用Zn2+标液回滴

续前 指示剂的僵化现象: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变色缓慢 产生原因 MIn溶解度小→与EDTA置换速度缓慢→终点拖后。消除方法:加入有机溶剂、加热或振摇 →提高MIn溶解度 →加快置换速度

3、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pKa2=6.3 pKa3=11.6 (1)铬黑T(EBT) 终点:酒红→纯蓝 适宜的pH:7.0~11.0(碱性区) 缓冲体系:NH3-NH4CL 封闭离子:AL3+,Fe2+,(Cu2+,Ni2+) 掩蔽剂:三乙醇胺,KCN H2In- HIn2- 蓝 橙 (2) 二甲酚橙(XO) 终点:紫红→亮黄 适宜的pH范围 <6.0(酸性区) 缓冲体系:HAc-NaAc 封闭离子:AL3+,Fe2+,(Cu2+,Co2+,Ni2+) 掩蔽剂:三乙醇胺,氟化胺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EDTA 直接法配制0.1~0.05M,最好储存在硬质塑料瓶中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EDTA 直接法配制0.1~0.05M,最好储存在硬质塑料瓶中 常用基准物:ZnO或Zn粒,以HCL溶解 指示剂: EBT pH 7.0~10.0 氨性缓冲溶液 酒红——纯蓝 XO pH<6.0 醋酸缓冲溶液 紫红——亮黄色 2.ZnSO4 间接法配制,用EDTA标定

二、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3.置换滴定法 适用条件:M与EDTA的配合物不稳定 直接滴定 4.间接滴定法 *1.直接法 适用条件: 1)M与EDTA反应快,瞬间完成 2)M对指示剂不产生封闭效应——定量 *2.返滴定法: 适用条件: 1)M与EDTA反应慢 2)M对指示剂产生封闭效应,难以找到合适指示剂 3)M在滴定条件下发生水解或沉淀 3.置换滴定法 适用条件:M与EDTA的配合物不稳定 直接滴定 4.间接滴定法 适用条件:M与EDTA的配合物不稳定或难以生成

直接滴定法示例1——EDTA的标定

直接滴定法示例2——葡萄糖酸钙含量的测定

返滴定法示例1——明矾含量的测定

返滴定法示例2——氢氧化铝凝胶的测定

其他应用——水的硬度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