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介绍
3. 相关研究介绍 3.1 研究视角与问题 3.2 海外研究 3.3 中国研究 3.4 本人研究
3.1 研究视角多样化 政治学 社会学 法 学 管理学 新闻传播 国际关系 哲学 环境 妇女 … 跨学科
政治学研究关注问题 国家-社会关系 国家→ 社会: 管理、支持、监管 社会→ 国家: 政治参与、公共服务
行政学关注问题 内部治理机制 能力建设 组织绩效评估 …
3.2 海外研究 Two approaches: Civil Society: 3.2 海外研究 Two approaches: 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CSI(civil society index, CIVICUS) NPO: L. Salamon’ comparative research project NPO centers(USA,J,Ko,TW)
(democracy-oriented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 Democracy 公民社会范式的特点 “民主导向的公民社会观” (democracy-oriented 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 〓 Democracy
公民社会:并非统一理论 该书导言“尽管市民社会‘话语’不断扩散,市民社会概念本身亦不断增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发展出一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theory)。 (美)科恩与阿雷托,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海外中国civil society 研究 Rosenbaum , L/1992,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G White/1996,J Howell,In search of CS in China: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 Brook , Timothy and B. Michael Frolic ed., /1997,Civil Society in China
西方中国研究主要传统范式 中华帝国静止观(韦伯) 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费正清) 革命模式 早期现代化(early modern) 黄宗智:研究范式危机(解释危机) 传统范式共同特点:“国家中心范式”(state centric paradigm)
西方有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关注焦点 中国是否出现了公民社会?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模式?
公民社会含义 超强定义: cs=aiti-state 反国家 强定义: cs =independent / autonomy 独立/自治 弱定义: cs = separation 分离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模式? White:国家法团主义与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的混合物 state corporatism and state-led civil society Frolic: 国家主导的公民社会,state-led civil society Unger and Chan: 国家法团主义的东亚模式 the east Asian model of state corporatism Gu: 威权主义的国家法团主义 authoritarian state corporatism Lollar:从威权主义向民主政体过渡的起点 the start point of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tic regime
“民主导向的公民社会范式”之局限 对抗国家的强定义公民社会概念本身只是公民社会概念的一种而非全部: 对抗国家从来不是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传统: 对抗国家的强定义公民社会概念本身只是公民社会概念的一种而非全部: 对抗国家从来不是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传统: 对抗国家也不是中国当前民间社会的特质: 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后社会主义发展经验证明社会对抗国家的所谓公民社会“强定义与其说是一种现实,不如说是一种理想。” 公民社会概念本身有待更新;
两种取向的公民社会观 “民主导向的公民社会观” (democracy-oriented civil society) “治理导向的公民社会观” (good governance-oriented CS )
3.3 公民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 舶来历程与再造 90s初: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王颖等《社会中间层》 90s末: 康晓光,1998《第三部门研究丛书》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译) 王名主编丛书
国内主要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 北大:公民社会、NPO法、志愿服务中心; 人民大学公管学院NPO研究中心 复旦:社会发展研究所 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
网 页 首 页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后果/影响 两派( ≡ ≠) 经济:公民社会与发展development 政治:公民社会与治理 governance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后果/影响 两派( ≡ ≠) 经济:公民社会与发展development 政治:公民社会与治理 governance 公民社会与民主 democracy 文化: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本人研究 科研: 三省调查项目 入世项目 蓝皮书 红十字会项目 经典译丛(公民社会) … 国别译丛(NPO) 培训: “公益事业高级研修班”项目 译丛: 经典译丛(公民社会) 国别译丛(NPO)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省调查项目 调查地区:北京、浙江、黑龙江三省 调查对象:在两省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共9536个; 回收样本数:2858 数据时间:2000/02年底 重要性:迄今国内外最大的社会团体数据库; 十年跟踪研究
译丛1-PkU Translation Series on CS Studies(CS理论) Jean Cohe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2nd 1994; Evans, Peter,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1997; Migdal, Joel, Strong Societies and Week States :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ird World, 1988 Keane, Joh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New European Perspectives, 1988;, Paul Hirst and Veit Bader, Associative Democracy: a real third way, frank cass ,2001 Barber, Benjamin,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new age, 1984; P. Williamson ,Corporatism in Perspective :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orporatist theory,1989; G. White, In Searching of Civil Society :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1996;
目录 转型期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以北京、浙江和黑龙江三省社团调查为中心 目录 转型期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以北京、浙江和黑龙江三省社团调查为中心 第一部分 调查总论 第一章 调查概要 (袁瑞军 冯明亮 张长东) 第二章 总报告 (李景鹏) 第二部分 类型研究 第三章 省际比较 (褚松燕) 第四章 省地县行政层级比较 (陈向前) 第五章 经济类社团研究 (徐家良) 第六章 学术性社团研究 (沈友军) 第七章 专业性社团研究 (顾昕、王旭) 第三部分 区域研究 第九章 黑龙江省研究 (叶富春) 第十章 温州研究 (汪锦军) 第四部分 功能分析 第十二章 对外功能之一——政治参与 (张长东) 第十三章 对外功能之二——互益与公益 (褚松燕) 第五部分 性质考察 第十五章 非政府性 (袁瑞军) 第十六章 非营利性 (杨雪冬 陈雪莲) 第十七章 自主/自治性 (王旭 顾昕) 第六部分 生成机制 第十九章 经济因素 (毛寿龙 谈志林) 第二十章 政治因素 (袁瑞军) 第二十一章 文化因素 (时和兴) 第二十二章 个人因素——能人社团 (曾勇明) 第七部分 影响评估 第二十三章 社团发展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估 (彭艳)
调查发现 ( findings and facts ) 1. 参与资格(qualification of participation) 2. 参与动机(incentives of p) 3. 参与资源(resources of p) 4. 参与活动(activity of p 4. 参与方式(channel of p) 5. 参与效力(effect of p)
中国社会团体政治参与基本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local SOs in China) 政府主导的准利益集团政治 quasi-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led by the state
So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 SOs semi-official Sos civil organizations Launched 59% Manning quota 16% Appropriation 41% Office 50% PMU 75%
准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表现 成立时的政府主导 资源的政府控制 功能的政府导向 参与方式以体制内、被动性、咨询性、非对抗、 影响力的有限性 Led and controlled by gov’t in launching,resources,and activities; Ways:formal,passive,consultative and non-confrontment Limitation of effect
社会团体政治参与的其他特点 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与对政府的影响力有限并存 SOs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government but limited influence on government
社团与政府关系的密切程度-自我评价
参与效力--对政府影响的自我评价 (self-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n gov’t)
3.2 中国地方性社会团体自主性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y of local SOs in China) 1。中国地方性社会团体与政府关系非常密切,自主性有限,政府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影响是广泛的;(close relation with gov’t,limited autonomy and under broad governmental control) 2。 政府的主要控制方式包括严格的审批制度、资源提供及年检等方式;(control by strict registration,resource-providing,and year-end license) 3。政府最主要的控制渠道为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半数左右为社团提供各种资源,实施强控制(人、财、物、活动等);30%实施一般控制;20%疏于管理;(major control channel is PMU,50% of them is strong,30% ordinary, 20%weak; 4。政府的控制手段逐渐从直接领导向间接推动/引导方式转变; Government control is transferring from direct to indirect,from state-led to state-driven;
二. 调查发现 ( findings and facts ) 1. 官办社团的类型 2. 官办社团的分布 3. 官办社团的内部治理机制 4. 官办社团与的政治功能 5. 官办社团的合法性
2.1.1社团类型——依利用政府公共资源的程度分 Types of SOs by relation with Gov’t Official SOs semi-official SOs civil orgs 纯官办:享用的公共资源完全等同于政府; 准官办: 基本等同于政府; 半官办: 部分资源来自政府; 民 办: 没有政府固定的资源来源;
官办Ⅰ型 官办Ⅱ型 官办Ⅲ型 有政府编制 √ × 有政府拨款 √or× 政府提供用房 总 数 496 282 1875? 所占有效% 官办Ⅰ型 官办Ⅱ型 官办Ⅲ型 有政府编制 √ × 有政府拨款 √or× 政府提供用房 总 数 496 282 1875? 所占有效% 18.9 15.3 65.5
官办社团三种亚型特点对比表: 官办Ⅰ型 官办Ⅱ型 官办Ⅲ型 定义 有政府编制 无编制 有政府拨款 政府无偿提供用房 或有政府拨款 官办社团三种亚型特点对比表: 官办Ⅰ型 官办Ⅱ型 官办Ⅲ型 定义 有政府编制 无编制 有政府拨款 政府无偿提供用房 或有政府拨款 或有政府用房 组织特点 政社合一 政社初步分离 政社基本分离 分 布 特 点 与成立时间 强正相关 与省际 北京、黑龙江高于浙江 浙江多出另两省两倍 与行政层级 没有区别 负相关,层级越低,比例越高 与社团类型 行业类最高 学术性最多 与社团领导人的行政级别 非相关 功能发挥 对政府服务水平最高,整体水平较高,官办越强,功能越强 整体服务水平低于Ⅰ型;
总结 一。官办社团的实际比例较一般估计得为低,中国地方性社会团体的民间化进程也较想象得为快: 本文按社会团体直接享有的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的多少来定义社团的官办属性,主要从政府编制、政府拨款及办公场所来源方式等三大要素来考察;依据社会团体占有公共资源的多少,将社会团体可大致分为官办、半官办和民办三大类,三类各约占社会团体总数的15.3%,60%,?%;
二。官办社会团体可依与政府的密切程度分为Ⅰ、Ⅱ、Ⅲ三类,每一类型所处地位和运作方式均有不同,强化自身的独立倾向以及汲取政府资源的双重动力均较强,未来的民间化进程将呈现非常复杂的情况;
三。社会团体与政府关系: 社会团体分布与政府架构呈现极强的同构性,具有明显的部门所有制特征,国家通过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实行较强控制,这一控制不受是否官办的影响; 社团各方面特征与是否官办相关性不强,说明国家对社会团体的控制方式并非只是以主办(直接投入资源)的方式,而是还有其他一些有效方式; 国家对社团的控制是有效的,在功能方面,社团的政府导向型特点明显;
官办比例不高并不意味着社会团体绝大多数与政府关系密切,其但功能受官办因素影响不大;
2.2 官办社会团体分布特点 社会团体分布与政府机构设置呈现极强的同构性,基本都是各业务主管单位直接设立的社会团体; 2.2 官办社会团体分布特点 社会团体分布与政府机构设置呈现极强的同构性,基本都是各业务主管单位直接设立的社会团体; 地域分布:与社团在三省总分布比例相当,没有特别突出的地区; 类型分布:学术类和行业性仍是官办社团较高两类; 登记层级分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