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Advertisements

浙江省普陀中学 张海霞 例谈高中生物 一轮复习有效性的提高 一轮复习有效性的提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目标? 1 、知识: 提高审题能力 强化、突出主干知识。 易化、突破难点知识。 细化、整理基础知识。 2 、能力: 提高解题技巧 提高表达能力.
第 11 章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特点:( 1 )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 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2 )需量少,每日仅需 mg 或  g 级;( 3 )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 必需由食物供给( 4 )机体缺乏会导致物质谢障 碍,引起缺乏症。 分类: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 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
第六章 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 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返 回 第一节 概 述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约占精液的 5%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约占精液的 95% 返 回.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第 4 章 存 貨 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存貨數量之衡量制度 存貨成本之衡量方法 成本之續後衡量 存貨之估計方法 總目次 會計學 III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综合实验 再思考 —— 原电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实验 义乌市第五中学 龚姗姗.
第三章 发酵工程.
中药进补与养生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王 秋.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商業服務學程 簡報者:雷天楠.
III. 辛亥革命及其影響 1. 辛亥革命的爆發及結果 1.
心靈雞湯III-青春紀事 64篇關於愛、生活與學習的故事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鱼类病害防控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孔祥会.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学习要求 重点难点 授课内容 学习小 结
水 与 生命.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1 1 1.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公務員法 楊智傑.
勤奮品格簡介 蘇澳品格月會 2010年 3月.
主題 : 飲食安全 主講人:護士黃淑美 ..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复习提纲.
提升溝通好辦法III 「說」得其所 言語治療組 2011年7月6日.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罹癌=被判死刑嗎?.
预防龋齿 从我做起.
第五冊 第九課 李 家 寶 朱天心.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请做好 上课准备.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食物中毒及预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新版介绍 李开祥.
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教材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 制药工程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广西工学院 有机化学 主讲教师: 郑燕升.
第二节 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一、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 二、干制原料涨发的工艺流程 三、干制原料的涨发方法 四、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 五 节.
第五节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亚洲清洁空气行动中心青岛机动车排放管理研讨会 2009年8月4日 青岛
第三节 体内的转运和转化 一、生物转运 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这些过程都需要通过细胞的膜结构。 细胞膜(生物膜)包括:细胞外层的细胞膜(质膜)、细胞内的内质网膜、线粒体膜、核膜等;它们基本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功能有共同的特征。 一般生物膜由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主要是磷脂类)组成.
锰 第五节.
国泰人寿真情分享.
转基因技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第五节.
人際歷程取向心理治療(III) 治療架構 李正源.
立定心志、起來建造神的殿 第四季 (歷代志上研讀) 「現在你們應當立定心意, 尋求耶和華─你們的神; 也當起來建造耶和華神的聖所。」
第 1 章 海 洋 有 難.
第11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执行部分 原动机 传动部分 联轴器、离合器 连接两轴并传递转矩.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根据酶的分子结构分为: 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酶。
温故 1、实践的特点? 2、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香港歷史系列III 法治的基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第四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

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转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

一、生物转化中的酶(Enzyme) (大多数生物转化是在酶的参与和控制下进行的) 1、几个概念 a、酶(enzyme):一种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b、底物(或基质)(substrate):在酶催化下发生转化的物质。 c、酶促反应(enzymatic reaction):底物在酶催化下发生的转化反应。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因为是活细胞产生的

3、酶的分类(2000多种)

二、若干重要辅酶的功能 黄素代替碱基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有1个磷酸,1个含氮碱基,1个5碳糖)

2、NAD+和NADP+ ( 分别称为辅酶Ⅰ辅酶Ⅱ) 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具有传递氢的作用

3、辅酶Q(又称泛醌) 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具有传递氢的作用。 对苯酚

4、细胞色素酶系的辅酶 细胞色素酶系是催化底物氧化的一类酶系,主要有细胞色素b1、c1、c、a、a3等几种。它们的酶蛋白部分不同,但辅酶都是铁卟啉。 铁卟啉:由四个吡咯环通过四个甲炔基相连形成的一个环形,2价铁例子位于环中心。2价铁离子可形成6个配位键,其中四个与吡咯环上的氮原子结合

5、辅酶A(简写为CoASH) 是泛酸的衍生物,是一种转移酶的辅酶,所含的巯基与酰基形成硫酯,而在酶促反应中起着传递酰基的功能。反应式如下:

三、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 生物氧化指有机质在机体细胞内的氧化,并伴随能量的释放。一般多为去氢氧化。所脱落的氢(H++e)以原子或电子的形式,由相应的氧化还原酶按一定顺序传递至受氢体。这一氢原子或电子的传递过程称为氢传递或电子传递过程,其受体称为受氢体或电子受体。受氢体如果为细胞内的分子氧就是有氧氧化;若为非分子氧的化合物则是无氧氧化。

1、有氧氧化中以分子氧为直接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2、有氧氧化中分子氧为间接受体的递氢过程

生物去氢氧化中各反应的电极电位 从电位低到电位高移动

3、无氧氧化中有机底物转化中间产物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4.无氧氧化中某些无机含氧化合物做受氢体的递氢过程

四、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有机物质通过生物氧化以及其他的生物转化,可以变成更小更简单的分子,该过程称为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如果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水等简单无机化合物,则为彻底降解,矿化(mineralization);否则为不彻底降解。

1、糖类的微生物降解(糖类Cx(H2O)y)

C、丙酮酸的转化:有氧条件 丙酮酸通过酶促反应转化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反应转化成柠檬酸。柠檬酸通过一系列转化最后生成草酰乙酸,接着进行新一轮的转化。这种生物转化的途径称为TCA循环。

C、丙酮酸的转化:无氧条件

2、脂肪的生物降解

C、脂肪酸的转化 有氧时,饱和脂肪酸经过酶促β-氧化途径变成酯酰辅酶A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TCA循环,而酯酰辅酶A又经β-氧化途径进行转化。

3、蛋白质的微生物降解 A、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B、氨基酸脱氨脱羧成脂肪酸

4、甲烷发酵 在无氧氧化条件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降解成简单的 有机酸、醇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产氢菌和产乙酸菌作 用下,可转化为乙酸、甲酸、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而经 产甲烷菌作用产生甲烷。这一总过程称为甲烷发酵。在 甲烷发酵中糖类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最高,脂肪次之, 蛋白质最低。

甲烷发酵需要满足产酸菌、产氢菌、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等各种菌种所需的生活条件,它只能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进行。产甲烷菌是专一厌氧菌,因此甲烷发酵必须处于无氧条件下。 甲烷菌生长要求: 弱碱性环境;一般pH为7-8;适宜碳氮比为30左右。

五、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 生物转化的结果,一方面往往使有机毒物水溶性和极性增加易于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会改变有机毒物的毒性,多数是毒性减小,少数毒性反而增大。

1、氧化反应类型 (1)混合功能氧化酶加氧氧化 混合功能氧化酶又称单加氧酶,功能是利用细胞内的分子氧,将其中的一个氧原子与有机底物结合,使之氧化,而使另一个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水。在该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起着关键作用。活性部位是铁卟啉的Fe,它在二与三价态间进行变换。

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专一性较差,能催化很多底物 碳双键环氧化

碳羟基化 qiang

氧脱烃 Ting烃:碳氢化合物

硫脱烃、硫-氧化及脱硫

氮脱烃、氮-氧化及脱氮

(2)脱氢酶脱氢氧化 脱氢酶是伴随有氢原子或电子转移,以非分子氧化合物为受体的酶类。脱氢酶能使相应的底物脱氢氧化。 醇氧化成醛 醇氧化成酮 醛氧化成羧酸

(3)氧化酶氧化 氧化酶是伴随有氢原子或电子转移,以分子氧为直接受氢体的酶类。氧化酶能使相应的底物氧化。

2、还原反应类型 (1)可逆脱氢酶加氢还原:可逆脱氢酶是指起逆向作用的脱氢酶类,能使相应的底物加氢还原。 (2)硝基还原酶还原:硝基还原酶能使硝基化合物还原,生成相应的胺。

(3)偶氮还原酶还原:偶氮还原酶能使偶氮化合物还原,生成相应的胺。(增毒反应) (4)还原脱氯酶还原:还原脱氯酶能使含氯化合物脱氯(用氢置换氯)或脱氯化氢而被还原。

3.水解反应类型 (1)羧酸酯酶使酯水解 (2)磷脂酯酶使磷脂水解

(3)酰胺酶使酰胺水解

4、若干重要结合反应类型 (1)葡萄糖醛酸结合: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在生物体内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中,葡萄糖醛酸基可转移至含羟基的化合物上,形成O-葡萄糖苷酸结合物。所涉及的羟基化合物有醇、酚、烯醇、羟酰胺、胺等。芳香及脂肪酸中羧基上的羟基,也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O-葡萄糖苷酸。

该结合反应在生物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由于葡萄糖醛酸具有羧基(pKa=3 该结合反应在生物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由于葡萄糖醛酸具有羧基(pKa=3.2)及多个羟基,所以结合物呈现高度的水溶性,而有利于自体内排出。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生成,可避免许多有机毒物对RNA、DNA等生物大分子的损伤,而起到解毒作用。 但也有少数结合物的毒性比原有机物质更强。如与2-巯基噻唑相比,其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致癌性更强。

(2)硫酸结合 在硫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可将3’-磷酸-5’-磷硫酸腺 苷中硫酸基转移到酚或醇的羟基上,形成硫酸酯结合物。不如葡萄糖醛酸结合重要。

(3)谷胱甘肽结合 在相应转移酶催化下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及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将以N-乙酰半胱氨酸基形式加到有机卤化物(氟除外)、环氧化合物、强酸酯、芳香烃、烯等亲电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形成巯基尿酸结合物。 巯基:有机化合物中含硫和氢的基

六、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 1、烃类 碳原子数>1的正烷烃:通过烷烃的末端氧化,或次末端氧化,或双端氧化,逐步生成醇、醛及脂肪酸,而后经β-氧化进入TCA循环,最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式字母错显示在下行

烯烃:①烯烃的饱和末端氧化、再经与正烷烃相同的途径成为不饱和脂肪酸;②或者是烯的不饱和末端双键环氧化成为环氧化合物,再经开环形成二醇至饱和脂肪酸。然后,脂肪酸通过β-氧化进入TCA循环,降解成二氧化碳及水。

苯的微生物降解 脂环烃——由碳原子相互连接成环,性质与开链烃相似的环状碳氢化合物。 >脂环烃

2.农药 苯氧乙酸是一大类除草剂。其中2,4-D乙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途径如下:

对硫磷的可能降解途径 氧化(Ⅰ):表现为硫代磷酸酯的脱硫氧化; 水解(Ⅱ),即相应酯键断裂形成对硝基苯酚、乙基硫酮磷酸酯酸、乙基磷酸酯酸、磷酸以及乙醇;

还原(III),包括硝基变为氨基,对硝基苯酚变为氨基苯酚。

DDT 的降解

七、氮和硫的微生物转化 1、氮的微生物转化 氮的形态,转化过程: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及固氮。 同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和氨态氮,组成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质的过程。 氨化: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物,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态氮的过程。

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参与的微生物为自养型细菌,但是要求在有机质存在条件下活动。

硝化菌对环境条件呈现高度敏感性:严格要求高水平的氧;需要中性及微碱性条件,当pH=9. 5以上时硝化细菌受到抑制,而在pH=6 硝化意义:植物摄取氮的最为普遍形态是硝酸盐。水稻等植物可利用氨态氮,然而这一氮形态对其它植物是有毒的。当肥料以铵盐或氨形态施入土壤时,上述微生物将他们转变成一般植物可利用的硝态氮。

反硝化:硝酸盐在通气不良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有三种情形: Ⅰ.包括真菌和放线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Ⅱ.兼性厌氧假单胞菌属、色杆菌属等能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或一氧化二氮。 Ⅲ.梭状芽孢杆菌等常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直接发生同化作用。

厌氧条件,环境氧分压越低,反硝化越强;有丰富的有机质作为碳源和能源。 反硝化意义:过程中形成的氮气、一氧化二氮等气态无机氮的情况是造成土壤氮素损失、土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却常增设反硝化装置,使气态无机氮逸出,以防止出水硝酸盐含量高而在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固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分子氮转化为氨的过程。此时,氮不释放到环境中,而是继续在机体内进行转化,合成氨基酸,组成自身蛋白质等。固氮必须在固氮酶催化下进行,其总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固氮作用的微生物:根瘤菌•厌气的梭状芽孢杆菌属•蓝细菌 过量的无机氮经反硝化经地表或地下水进入水体,造成不少水体富营养化和硝酸盐污染;地表高水平硝酸盐经反硝化产生的过剩氧化二氮,使一些环境科学家担心其上升到同温层,可能会引起大气臭氧层的耗损。

2、硫的微生物转化

八、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1、汞 元素汞;无机汞;有机汞 甲基汞——水俣病 元素汞;无机汞;有机汞 甲基汞——水俣病 甲基化作用: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水体底质中某些微生物能使二价无机汞盐转变为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过程,称汞的甲基化。 利用机体内的甲基钴氨蛋氨酸转移酶,辅酶为甲基钴氨素(含钴的一种咕啉衍生物)。

汞的生物去甲基化 汞的迁移转化 ①汞能够以0价存在于气、水、土中,因为其具有很高的电离势 ②汞及其化合物均易挥发:有机汞> 无机汞,甲基汞和苯基汞挥发性最大;无机汞以HgI最大,HgS最小。

乙烷

2.砷

砷的毒性 砷的微生物甲基化基本途径;发生条件 砷的微生物去甲基化

3.硒 最适宜的浓度范围很窄。 微生物参与硒的转化有以下几个情况: a.有机硒转化为无机硒 b.硒化合物甲基化 c.还原成单质硒 d.单质硒的氧化

铁细菌是自养菌,如氧化亚铁硫杆菌。铁细菌作用致使管道阻塞;使酸性矿水形成。酸性矿水的形成:黄铁矿在铁细菌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 4.铁 铁细菌是自养菌,如氧化亚铁硫杆菌。铁细菌作用致使管道阻塞;使酸性矿水形成。酸性矿水的形成:黄铁矿在铁细菌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 以上反应联合构成一个由铁细菌发挥重大作用的溶解黄铁矿的 循环过程,生成大量硫酸,加剧了矿水的酸化,有时能使pH 值下降至0.5。

九、污染物质的生物转化速率 1、酶促反应的速率 (1)米氏方程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pH的影响:各种酶的最适pH一般在5-8范围内 温度影响:随着温度上升,酶反应速率明显增加,直至最高点,以后随着酶的热致变性速率随之增大,使酶反应速率显著减小。酶反映速率达到最高点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前每提高10℃,酶反应速率增加1-2倍;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常在35-50℃区间。

抑制剂 抑制剂:能减小或消除酶活性,而使酶的反应速率变慢或停止的物质。 不可逆抑制剂: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同酶结合,不能用渗 析、超滤等物理方法来恢复酶活性的抑制剂。 可逆抑制剂:同酶的结合处于可逆平衡状态,可用渗析法 除去而恢复酶活性的物质,包括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2、微生物反应的速率 (1)微生物反应速率方程 −dc/dt=−kcn

(2)有机物质化学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