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在40ml沸水中滴加2~~4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照射液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景德镇市第五中学 吴敏中. 胃乐说明书 [ 药品名称 ] 胃乐胶囊 [ 性状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棕色,气味香,味微苦 [ 主要成分 ] 氢氧化铝 [Al ( OH ) 3 ] 、甘草提取物、白芨、 木香等 [ 药理作用 ] 中和胃酸过多、抗溃疡、镇痛、抗炎 [
第2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盐类的水解.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课前思考题】 1、将少量CuSO4·5H2O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2、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又与硫酸铜溶液有什么区别呢? 3、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呢?
第一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2015年9月
3.3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基础化学实验IV(仪器分析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课题二 酸和碱的反应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P60-61 要求: 1、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 “ ” 2、觉得有疑问的画上 “?”
前言 我們常喝的一些飲料,如柳橙汁、檸檬汁嘗起來酸酸的,呈現酸性;而有些物質,如某些肥皂水溶液及清潔劑,摸起來有滑膩感,和急救箱中的氨水一樣,都是鹼性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物質稱為酸?怎樣的物質才稱為鹼呢?我們藉由下面的實驗來認識.
目标引领 考情分析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的必考点。高考主要围绕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溶液中离子数目、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粒子中所含电子数等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预计2013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
单元2 溶液的组成 第1课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6课时 物质的分类.
第3讲 物质的分类.
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节 溶胶-凝胶合成法 Sol-gel method.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与分散系 基础盘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自我诊断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5-3 常見的酸與鹼 製作人兼導演:206寶貝與理化姊姊 演出者:206寶貝與外星人.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物质的分类.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 溶解平衡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1、酸 无氧酸 HCl 含氧酸 H2CO3 一元酸HCl 二元酸H2SO4 多元酸H3PO4 强酸HCl、H2SO4、HNO3 (三大强酸)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铁的重要化合物.
课时4 物质的分散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3、知道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思考? 1、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 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 2、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 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珲春二中 李英福.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的回顾 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巩固与提高.
第四章 卤族元素 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临河三中化学教研组 主讲人:兰明.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 10 章 金屬之腐蝕 10-1 腐蝕的意義 10-2 影響金屬腐蝕的因素 10-3 鋼鐵之腐蝕 10-4 防蝕的方法 總目錄.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课时.
化学扑克.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
实验八: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操作: 在40ml沸水中滴加2~~4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用激光笔照射液体.

实验现象: 光束通过液体时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 胶体

信息 化学上定义: 分散系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分散成粒子的物质称为分散质; 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分散系 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胶体三类 < 1nm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 大量分子集合体 单个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或大分子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能透过滤纸 能透过半透膜 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能透过半透膜 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

c 注: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练习:(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c

用你学的知识来分离混合液中的NaCl溶液、AgCl沉淀、淀粉胶体溶液。 目标测试 用你学的知识来分离混合液中的NaCl溶液、AgCl沉淀、淀粉胶体溶液。

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 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2、胶体的分类

气 溶 胶 晨雾 烟 白云

固 溶 胶 烟水晶 有色玻璃

4、胶体的制备 ①化学反应法:通过水解、复分解、或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微量的难溶性固体而形成胶体。 水解法 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②物理方法: (1)溶解法:如肥皂、淀粉、蛋白质溶解于水可直接得到胶体 (2)机械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 的大小,溶于溶剂得到胶体,如将碳粉制 成碳素墨水

< 1nm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性 小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1 ~100 nm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性 < 1nm 1 ~100 nm >100 nm 许多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单个分子或离子 能 不能 能 能 不能 不能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胶体的性质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A B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c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阳极 阴极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 阴极 + 阳极 Fe(OH)3胶体向阴极 移动 ——带正电荷 胶体带电的原因: 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

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带正电荷胶粒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常见的胶体 (1)FeCl3溶液,Al2(SO4)3溶液,Fe3+,Al3+水解形成Fe(OH)3和Al(OH)3胶体 (3)肥皂水,C17H35COO-水解生成硬脂酸胶体 C17H35COO-+H2O == C17H35COOH(胶体)+OH- (4)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5)江河之水,自然水中除海水,地下水等不是胶体外,多为胶体。在江河入海口处与海水相遇时胶体凝聚而形成三角沙洲。 (6)烟、云、雾 (7)血液、墨汁

例题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积 , 阴极聚积 ,理由 是 。 带负电荷的胶粒(陶土粒子) 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例题:已知土壤胶体中的粒子带负电荷,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 有下列阴阳离子,NH4+、K+、H+、NO3-、H2PO4 -、PO43- ,哪些易被吸附?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NH4)2SO4 、 NH4HCO3 、 NH4NO3 、 NH4Cl

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容易再吸附阳离子如NH4+、K+、H+,而难以吸附阴离子如NO3-、H2PO4 -、PO43-,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有关施用化肥与土壤胶体关系的常识: ①铵态氮肥、钾肥容易被土壤吸收,此类化肥可以直接进行表面施用。 ②磷肥不易被土壤吸收,易随雨水流失,因此,磷肥必须深施在土壤里层,以保证有效利用。 ③施用硝酸盐氮肥肥料不如施用铵态氮肥好,如NH4NO3虽含氮量高,但NO3-的利用率低,多雨季节不宜使用。 ④酸雨和长期施用酸性化肥容易导致土壤胶粒吸附H+,而使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也影响铵态氮肥和钾肥的有效利用。

自来水厂用绿矾和氯水一起净水,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叙述原理。 明矾净水原理 自来水厂用绿矾和氯水一起净水,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叙述原理。 分析:净水需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同时又要进行消毒杀菌,可从这两个方面思考解答。 答案:2Fe2++Cl2 == 2Fe3++2Cl - Cl2+H2O H+ + Cl - + HClO Fe3+ + 3H2O == Fe(OH)3 + 3H+ HClO能杀菌消毒,Fe(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盐卤或石膏为电解质,可使豆浆里的蛋白质胶粒凝聚并和水等物质一起聚沉而成凝胶(豆腐)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练习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C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1.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C

2.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⑧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其中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D

(1)为何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要混用?为什么墨水不能暴晒? 解释下列问题: (1)为何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要混用?为什么墨水不能暴晒? (2)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什么?换成CuSO4溶液,是否可以?

【小结】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nm—100nm 不能透过半透膜 1.胶体粒子直径较溶质大 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2.胶体粒子直径较浊液粒子小 布朗运动 比浊液稳定 吸附离子 (带电) 通直流电 中和电荷 电泳 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