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光管和透镜性能测试 王 峰 讲师 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测量活动 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 有: ———— 、 ———— 、 ———— 等 。 ———— 是常用的测量长度工具 卷尺 刻度尺 游标卡尺 刻度尺.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游标卡尺 珠海一中 马守进. 游标卡尺 构造 主尺 游标 制动螺丝 游标卡尺 测外径 游标卡尺 测内径.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眼睛和眼镜.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光学实验.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导线测量外业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鲁萌萌.
第七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7. 1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一、光阑及其分类 1、光阑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和步骤 思考题
实验十三 双棱镜干涉 南京农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苏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章 光现象 四、平面镜.
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2. 第四章望远系统视度、视差检验 §4-1望远系统视度检验 §4-2 望远系统视差检验 2.
四、眼睛和眼镜.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光电倍增管及发光二极管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思考题.
显微镜的组装 Assemblage of microscope
大学物理实验 长度的测量.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衍射现象 §7 光的衍射 衍射屏(障碍物) 衍射图样 入射光波 观察屏 圆屏 针尖 圆孔 狭缝 光遇障碍物而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
4.2 夫朗和费衍射 (Fraunhofer diffraction )
实验三 透镜焦距的测量 Experiment 3 Determining focus of thin lens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实验4-8 等厚干涉的应用 制作:于国萍.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一节 透 镜.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2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实验十八 分光计的调节与折射率的测定 Experiment 18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总复习.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基于学案制作ppt 录屏工具使用 郑建彬.
位似.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平行光管和透镜性能测试 王 峰 讲师 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了解平行光管的结构,掌握平行光管的调节方法。 学习使用平行光管测定薄透镜的焦距。 了解分辨率的概念,利用平行光管测量透镜的分辨本领;

实验仪器 5W-F550型平行光管的结构图 测微目镜 分划板

实验仪器 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主要是用来产生平行光束的光学仪器,是装校和调整其他光学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 ,也是光学度量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配用不同的分划板,并选用读数显微镜或测微目镜 ,可以测定光学系统的焦距、分辨率及其成像质量。 1 - 光 源:在平行光管中,利用白炽灯作为光源 2 - 毛玻璃:由于灯丝发出的光不是均匀的面光源,因此需要通过毛玻璃将其转换成均匀的面光源照射分划板。 3 - 分划板:十字叉丝,波罗板,鉴别率板,星点板。 4 - 物 镜:平行光管物镜

实验仪器 波罗板。分划板上用真空镀膜的方法镀上五组线对,各线对间距名义值分别是:1mm,2mm,4mm,10mm,20mm。  波罗板。分划板上用真空镀膜的方法镀上五组线对,各线对间距名义值分别是:1mm,2mm,4mm,10mm,20mm。 3号分辨率板。每板上面都有25个单元图案,每个单元有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由一些平行的刻线所组成的。3号板则从40µm递减到10µm。 1 2 3 4 5 22 23 24 25 6 11 16 21

实验仪器 测微目镜 带测微装置的目镜,由目镜、 可动分划板、读数鼓轮与连接装置等组成,目镜把叉丝和被观测的像同时放大。旋转鼓轮,刻有十字叉丝的可动分划板就可以左右移动,它的位置可以在外面直接读出。测量时,应先看清楚叉丝,然后转动鼓轮,使基准线与被测物的像一端重合,便可得到一个读数。再转动鼓轮使基准线与被测物像的另一端重合,又可得到一个读数。两读数之差,即被测物的尺寸。

实验仪器 其读数方法和螺旋测微器差不多,毫米以上的刻度在固定套管上直接读出;毫米以下的刻度在鼓轮上读出。 读数鼓轮每旋转一周,叉丝移动1mm,鼓轮上有100个分格,故每一格对应的读数为0.01mm,再估读一位。实验中有两种测微目镜,不同之处在于鼓轮刻度如同所示. 竖线为基准线,测量时,竖线对准读数,数值均在鼓轮上读取。注意:整数位是反的。 双基准线,测量时,此线夹住待测刻线时读数,整数位在视野中读取,小数位在鼓轮上读取 0 1 2 3 4 5 6 7 8 10 5 70 75 80 5 10 4.059mm 3.737mm (a) (b)

实验仪器 测微目镜注意事项: (1) 测量时,鼓轮应沿同一方向旋转,不得中途反向,以避免空程误差。 (2) 被测量物的线度方向必须与基准线方向平行,否则会引入系统误差。 (3) 被测量物的像与基准线重合,不能存在视差 (4) 虽然测微目镜测量范围为0~10mm,但一般测量应尽量控制在1~9mm范围内进行,以保护测微装置的准确度,切忌读出负值。 (5) 零点修正值的存在,注意整数位的读法。

实验原理 -----透镜焦距测量 如图示,选用测微目镜,使被测透镜焦平面上所成玻罗板的像也在测微目镜的焦平面上,便可测量。 因为 所以 式中 f 1’为被测透镜焦距, f ’为平行光管焦距实测值(贴于平行光管管壁上,单位毫米), h为玻罗板上所选用线距实测值(实验中为名义值),h’1 为玻罗板线对像的线间距(测量值)。 1.玻罗板 2.平行光管物镜 3.被测凸透镜 4.测微目镜

实验原理 -----透镜焦距测量 光路图演示 物镜 待测透镜 h h1’ f 1’ f ’

实验原理 -----透镜的分辨率 (a) (b) (c) 分辨率与瑞利判据 光学系统的鉴别率是该系统成像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按照几何光学的观点,任何靠近的两个微小物点,经光学系统后成像在像平面上,仍然应是两个“点”像。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光学系统无像差,通过光学系统后,波面不受破坏,而根据光的衍射理论,一个物点的像不再是“点”,而是一个衍射花样。光学系统能够把这种靠得很近的两个衍射花样分辨出来的能力,称为光学系统的鉴别率。 瑞利提出了一个判据:如果一个物点的衍射图样中央主极大与另一个物点的衍射中央主极大傍的第一极小相重合时,这两个物点是恰可分辨的。

实验原理 -----透镜的分辨率 =1.22/D 根据衍射理论和瑞利准则,仪器的最小分辨角为 当平行光管物镜焦平面上的鉴别率板产生的平行光(将平行光管的分划板换成鉴别率板)射入被测透镜时,在被测透镜的焦平面附近,用测微目镜可观察到鉴别率板的像。如果被检透镜质量高,在视场里观察到能分辨的单元号码越高。仔细找出尽可能高的分辨单元号码,由下式测定鉴别率角值 式中为角值,a为条纹宽度,f ’为平行光管焦距。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中平行光管以调整好,不再需要调节。 (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将测微目镜置于平行光管的前方,调节平行光管、被测凸透镜和测微目镜,使它们大致在同一光轴上,尽量让测微目镜拉近到实验人员方便观察的位置。 2)将玻罗板放入平行光管中,罩上光源。 3)转动测微目镜的调节螺丝,从测微目镜里面能看到清晰的叉丝或标尺。 4)前后移动测微目镜,使平行光管中玻罗板成像于测微目镜的标尺和叉丝上。 5)用测微目镜测出玻罗板像中20、10、4mm线对两刻线的位置,并计算线对间距的测量值,重复六次,将各数据填入自拟表中。 6 )读出平行光管的焦距实测值(出厂时仪器说明书中给定)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装置图 消空程 记录第一组线对数值h1右 记录第二组线对数值h2右 记录第二组线对数值h2左 记录第一组线对数值h1左 物镜 待测透镜 测微目镜 玻罗板 毛玻璃 0 1 2 3 4 5 6 7 8 消空程 记录第一组线对数值h1右 记录第二组线对数值h2右 记录第二组线对数值h2左 记录第一组线对数值h1左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三)用平行光管测凸透镜的分辨率 (1)取下玻罗板,换上3号鉴别板,装上光源。 (2)移动被测透镜的位置,使3号分辨率板成像于测微目镜的焦平面上。用眼睛认真地从分辨率板1号单元上开始往下数,数出哪一个号数单元的线条能被刚好分辨清楚,记下此号码。 (3)在表中查出条纹宽度值,将条纹宽度值和平行光管焦距实测值代入公式,求出分辨率角值。

实验注意事项 不得用手触摸仪器的光学元件及其附件的表面 调节螺丝时,不得用力硬拧以免造成滑丝和仪器变形 必须记录使用的平行管焦距及玻罗板线距值。 测量时单向测量 分划板放到位 分辨率板4小格算一个单元格

数据处理要求 1.测量透镜焦距 2.测量透镜的分辨率 计算分辨率角值和单位mm的线数N 自行设计记录表格,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凸透镜的焦距,即各组线对分别对应的焦距值,即最终的平均值。 2.测量透镜的分辨率 计算分辨率角值和单位mm的线数N

思考及课堂讨论题 1.测凸透镜焦距和分辨率时,透镜与平行光管间的距离对结果有无影响? 2.如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来计算透镜焦距,特别是有多个但不完整的玻罗板线对的数据时,还能获得焦距的测量值吗? 3. 导出分辨率的测量公式,式中206265″是怎么来的? 4. 讨论人眼在明视距离和远处(例如10 m处)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眼瞳直径的调节范围约为2~8 mm) 5. 测量透镜分辨率时,若将鉴别率板的成像再进行一级放大,是否能提高透镜的分辨率(设放大系统的分辨率高于透镜)? 6. 玻罗板放不到位,对测量的焦距值有什么影响?

思考及课堂讨论题 7、使用光学仪器测量时,首先要调节目镜看清叉丝。设目镜焦距为f ,问此时叉丝在目镜的什么位置? a. 距目镜正好为f     b. 距目镜小于f c. 距目镜正好为2f   d. 距目镜大于2f 8、用焦距仪测凸透镜焦距时,透过目镜看到叉丝和玻罗板线对的像之间有视差,观察者向左晃动眼睛时,发现叉丝相对于玻罗板线对的像有一个向左的移动,要消除视差,应如何调节: a. 增大测微目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       b. 减小测微目镜和透镜之间的距离 c. 增大透镜和平行光管之间的距离

谢谢大家!做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