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浙江省内分泌疑难病例讨论 浙人医内分泌科 时间: Part 1. 病史汇报 基本信息 患者男, 21 岁,农民, 2014 年 10 月入院 主诉 体重增加过快 10 余年.
Advertisements

免疫分析技术 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皮质、髓质激素检测 性腺激素检测 垂体激素.
闭经. 目的要求: 掌握 闭经的定义、辨证论治 熟悉 闭经的病因病机 熟悉闭经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定义: 女子年逾 16 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 后又中断 6 个月以上者,称闭经。 前者称 “ 原发性闭经 ” 后者称 “ 继发性闭经 ”
DC-CIK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 北京五康新兴科技有限公司.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核心的生物治疗已经成为手术、放疗 和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 DC-CIK 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 治疗的首选方案。 DC-CIK 细胞治疗,是在体外培养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 DC.
医学免疫学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 19 )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 allergy , anaphylaxis ) 某些物质某些个体致敏 allergy * 病理性免疫应答 该物质.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曙光医院 妇产科教研室 张勤华. 定 义  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 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 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垂体腺瘤 概述  垂体腺瘤是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种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居颅内肿瘤 的第三位。绝大多数的肿瘤发生在腺垂体。 体积小时一般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实质性, 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界明显;肿瘤长大后, 往往将正常垂体组织挤向一旁,使之萎缩。
認識癌症最新資訊. 每 3 位死亡國人中就有 1 人死於癌 症 , 每 2.5 人就有 1 人罹癌,台灣 每年花在治療癌症的健保支出更 高達 2 、 3 百億元。 癌症 已連續 27 年蟬聯國人死因首位.
怎样早期发现早期肿瘤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防癌科 刘炬 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晚期肿瘤痛苦花费高预后差.
酶免疫测试( EIA )技术 翁 锡 全翁 锡 全 广州体育学院. 酶免疫分析技术( enzyme immunoassay,EIA ) 是继荧光免疫技术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建立的一 种非放射性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 特异性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发展建立的 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的免疫性标记分析方法。酶免.
目的要求 1 、掌握: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2 、熟悉: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机; 制、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肿瘤的免 疫学检验; 3 、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
卵巢肿瘤 ovarian tumor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乐晓妮 徐文彬 曹 琦 曹 琦
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徐 文 副主任医师 北 京. 亚健康状态 疾病状态 人体三种状态 健康状态.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八章 临 床 免 疫 学. 一、教学目的 熟悉:超敏反应、变应原的概念; II 型、 III 型、 IV 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应用: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发生机制及 常见疾病;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教学互动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考点一:细胞概述(实验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 象和结果、讨论 p25 ) 考点二: 细胞膜与细胞壁(实验 “ 验证活细胞 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 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考点三:细胞质(实验 “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 布.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熊朝瑞(研究员) 电话:028— 手机: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案例报道—生长激素缺乏症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矮小门诊 2013年3月.
内膜癌局限型.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治疗慢性HBV感染方案.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 卢仁泉
乳腺增生病 张掖博爱医院.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焦點1 神經元與神經衝動.
陸. 呼吸系統 組織細胞需要氧氣持續供應以維持生命,進行這些活動時,細胞會釋放二氧化碳,故身體需要迅速有效地排除這些代謝廢物,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氧氣的供應與二氧化碳的排除是由循環與呼吸兩大系統共同執行.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
肿瘤概论 外科教研室.
第六章 第六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 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口腔癌与免疫 陈万涛 教授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谢 灿 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焦點153 激素的特性.
实验十三 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Evidence型—生物芯片检测仪 1.系统简介
不治已病治未病 宋汉秋 焦作市中医院.
妇科检查与妇科特殊检查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教研室 陈蓉.
第十一章 生殖功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第二节 女性生殖.
攝護腺癌是什麼? 泌尿科個案分享 祝 健康快樂 孫宏舜 醫師 (6)冷凍療法:利用低溫使癌細胞水分結凍進而使癌細胞壞死。
月经不调 2017/3/17.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22.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附录 腹腔穿刺术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检验科 卢丽萍.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原发性肝癌 巡诊同学:刘赫、孙瑞雪 指导老师:卢欣.
第十四章 肿瘤免疫 免疫监视理论: - 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 肿瘤细胞在出现后形成肿瘤前被清除
诊断和基本检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检验科 卢丽萍.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焦點3 內分泌系統.
五、肾 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 肾的生理特性 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樊绮诗.
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 健康檢查 樂活健檢專案-公教人員及直系親屬, 或兩人同行每人健檢費6000元 標準 健檢 樂活 檢查項目/內容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癌症與血液篩檢 新希望 華人癌症關懷基金會.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脾 破 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金 玉.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 肿瘤免疫 及其免疫检测 瑞金医院检验科 顾志冬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肿瘤?为什么会发生肿瘤? 肿瘤是正常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按其所引起的后果不同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肿瘤?为什么会发生肿瘤? 肿瘤是正常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按其所引起的后果不同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 实践表明,内在的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和外部的诱变因子,是构成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其中,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已被视为是否发生肿瘤的重要内在因素。

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WHO:每年肿瘤死亡人数为630万,至2020年, 全世界肿瘤患者将达1500万。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8.39/10万,占死亡 人数17.94%,居死亡原因第二位。 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 存率。

最普遍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临床:病史、体症 肿 瘤 诊 断 物理检查:X光、CT、磁共振、B超、红外、 核医学 术前:穿刺、刮片、拉网 术后:组织切片 病理 辅助 免疫:肿瘤抗原和代谢物测定 分子生物:肿瘤相关基因分析

正常 间变 恶性 可见前期 不可见前期 影像诊断 物质分析

肿瘤的发展及诊断期

第一节 概述 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 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性表位,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第一节 概述 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 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性表位,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肿瘤细胞的MHC分子表达发生改变,异常表达的MHC分子,有碍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影响抗原递呈作用。 不能正常表达B7等活化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 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封闭因子。 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细胞因子对T细胞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肿瘤细胞表达FasL,和活化CTL的Fas结合,介导CTL凋亡。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体液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介导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调理吞噬作用 干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体液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介导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调理吞噬作用 干扰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其他作用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T细胞 生物学效应包括T细胞的直接杀伤和对免疫系统其它成分的活化。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T细胞 生物学效应包括T细胞的直接杀伤和对免疫系统其它成分的活化。 (1)CD4阳性的辅助T细胞 (2)CD8阳性的细胞毒T细胞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CD4阳性的辅助T细胞 在胸腺中分为Th1和Th2,其中和肿瘤免疫关系密切的是Th1细 胞。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CD4阳性的辅助T细胞 在胸腺中分为Th1和Th2,其中和肿瘤免疫关系密切的是Th1细 胞。 激活:肿瘤细胞抗原+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MHC II类分子形成复合物,被CD4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并使自身活化。 效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TNF,IFN-γ)发挥抗肿瘤作用。 Th表面的CD154分子和APC表面的CD40分子结合,释放IL-12。促进CTL分化和增殖。 Th和APC释放共刺激信号分子,协助CTL的分化和增殖。 可增强B细胞活化引起的抗体应答及CD8阳性CTL的细胞毒 其亚群可分泌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CD8阳性的细胞毒T细胞 是肿瘤免疫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CD8阳性的细胞毒T细胞 是肿瘤免疫的主要途径。 通过释放毒性物质或促发靶细胞上的死亡受体,而直接溶解靶细胞,或通过分泌IFN- γ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在机体发挥免疫监视的作用。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NK细胞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NK细胞 NK细胞是宿主固有免疫或一线防御机制的一部分,非MHC限制性,她们不需要对宿主或其免疫功能进行调整适应。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比对大多数正常细胞更具有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类似于CTL,还可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新发现的NKT细胞在胸腺外发育,其发育依赖于TCR与类MHC I类分子CD1的相互作用,经TCR触发,主要介导NK类细胞毒活性。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巨噬细胞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巨噬细胞 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可触发细胞毒活性,细胞毒性介质有细胞溶解蛋白酶、TNF-α及其相关的因子、IFN- α和IFN-γ、IL-1,氧化反应的中介物如过氧化氢,氮化反应的中介物如NO、精氨酸酶等也可能属于此列。 它是参与抗肿瘤、抗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树突状细胞 是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辅佐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过程。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细胞免疫效应 树突状细胞 是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辅佐T、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过程。 可利用制备肿瘤特异性树突状细胞以进行肿瘤的生物疗法。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所表达的新生物或过量表达产物,它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细胞发生转化而产生新的蛋白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所表达的新生物或过量表达产物,它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细胞发生转化而产生新的蛋白 点突变或基因重组致细胞内癌基因活化,促使表型 改变 随机病变而产生新的蛋白 胚胎抗原的过度表达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为肿瘤细胞所特有,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 1.化学物质诱发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为肿瘤细胞所特有,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任何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常细胞。 1.化学物质诱发 其抗原的显著特征是高度个体化,即高度的个体特异性。不同肿瘤,甚至同一化学致癌物诱导的肿瘤,所表达的肿瘤抗原可有不同,而不同化学物质引起的肿瘤,其抗原的差异性更大。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2.病毒诱发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2.病毒诱发 无严格的特异性,通常由同一种病毒诱发的所有肿瘤,都具有相同的TSA。血清学试验和肿瘤特异性CTL的检测,均有助于抗原的检定。其可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故又被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其成分多系病毒基因的表达成分。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3.自发 自发肿瘤系无明显诱因的肿瘤,很难检测到特异性的抗原标志物,其原因可能有: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 3.自发 自发肿瘤系无明显诱因的肿瘤,很难检测到特异性的抗原标志物,其原因可能有: 早期肿瘤细胞及近亲本子代细胞一定时间内可以表达,但后代细胞因为染色体的随机突变而失去表达。 可能存在,但单独使用抗原抗体方法难以得到确定答案。

第三节 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相关抗原 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成分,也少量存在于正常细胞,但在肿瘤发生的机体可异常表达,可分为胚胎性抗原和分化抗原两种类型。 胚胎抗原 分化抗原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 是显示肿瘤存在的生物化学指示物 与肿瘤相伴产生 抗原或激素或酶蛋白 存在于血液、体液及组织中 可定量或定性检测到 可以作为辨认和追踪肿瘤存在和发展的标志

肿瘤标志物研究历史 …... 1845 Bence-Jones 本周蛋白 1930 Zondek HCG 1959 Markert 同工酶 1963 Abelev AFP 1965 Gold & Freeman CEA 1969 Hubner & Todaro 癌基因 1975 Kohler & Milstein 单克隆抗体 1978 Herberman 提出肿瘤标志物概念 1979 英国第7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 肿瘤标志物被确认并应用临床 1980 Koprowski CA19-9 1981 Bast et al CA125 1981 Colcher et al CA72-4 1984 Kufe et al CA15-3 …...

已建立的肿瘤标志物 其本质是蛋白、多肽、酶和激素,除AFP能用作早期诊断外(因肝脏是血池), I期肿瘤阳性检测率一般都低于20% 。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细胞肿瘤标志物:位于细胞中的物质或抗原,如激素受体、白血病表型。 体液肿瘤标志物:病理情况下,浓度增加时可在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测得的物质,如AFP、CA19-9、 CEA、 CA15-3等。 肿瘤表型标志物:酶、胚胎性抗原、异位性蛋白、激素等。出现于癌细胞转化和临床进展阶段。 肿瘤基因标志物: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出现于癌前起动阶段。

在各种肝病中AFP的变化 AFP在各类肝病中的阳性率

AFP阳性后查找肝癌 肿瘤直径 五年生存率 < 2 cm 100% < 3 cm 82.2% < 5 cm 66.3% 肿瘤直径 五年生存率 < 2 cm 100% < 3 cm 82.2% < 5 cm 66.3% > 5 cm 31.25% > 10cm 3.7%

癌胚抗原 一. 正常值 (直接法 ng/mL) 胸,腹水 < 10ng/mL 二. 病理值 (直接法 ng/mL) 一) 病种: 阳性检出率 (Ca) 1. 胰、胆 肠、胃 泌尿、乳房 60~80% 50~60% 20~30% 胰、胆、肠、胃、肺炎症等良性病变一般不 > 25 ng/mL

癌胚抗原 二. 病理值 (直接法 ng/mL) 2. 胸腹水阳性率高于血液 3. AFP,CEA联合检测鉴别原发/继发肝癌

总PSA和游离PSA

PSA的两种主要形式 ACT PSA PSA 游离PSA 结合PSA (PSA-ACT) -1-antichymotrypsin 抗原结合部位

Y Y PSA的检测 Total PSA 检查 Free PSA 检查 ACT PSA ACT PSA PSA66MAb PSA66MAb

FREE PSA % 结果解释 35% 30% 良性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25% 20% 15% 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加 10% 5% 0%

前 列 腺 癌 的 可 能 性 % CI* Confidence Interval

糖类抗原12-5(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 分子量为20万的糖蛋白 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所识别 在卵巢肿瘤上皮和Mullerian副肾管来 源的病理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其生物 学功能不明。

糖类抗原12-5(CA125) 正常人血清中CA125的临界值为35U/ml

CA125在卵巢癌,尤其是上皮性卵巢 癌、子宫内膜癌可出现升高,还可在 肺癌、宫颈癌等肿瘤状态时升高。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1%的健 康妇女、3%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 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CA125的临床应用 卵巢癌的辅助诊断 观察病情及预测预后 --血清CA125升高(或降低)2倍的患者 中大于80%的病例为病情进展(或消退) --CA125>35U/ml的病人中有95%在第二次 手术时仍有肿瘤存在

早期复发的监测 75%的患者在肿瘤复发前一年左右时间CA125的水平就已升高

CA125的临床应用 CA125升高:90%的卵巢癌Ⅲ和Ⅳ期 50%的Ⅰ期和90%的Ⅱ期 CA125升高水平与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

CA125的临床应用 卵巢癌和良性卵巢疾病的鉴别诊断 连续测定CA125 8%的良性患者CA125大于65U/ml,而恶性患者占75% 通常认为血清CA125的连续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阳性预测值,近年来不断有报道,血清CA125联合血清CA199联合应用也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另外,血清CA125的检测对浆液性卵巢腺癌的诊断率更高。而且血清CA125越高,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大于65U/ml 。

CA125的临床意义 术后 CA125 的升高是癌肿复发的重要标志, 当CA125大于65U/ml时则不需作第二次手术探查

CA125的临床应用 9.8 12/122 子宫肌瘤 8.3 2/24 慢性输卵管炎 40.4 19/47 急性输卵管炎 非卵巢疾病 10.4 31/299 所有良性卵巢 14.3 1/7 纤维瘤 6.8 5/74 畸胎瘤 卵巢疾病 患者数 比例(%) CA125>35U/ml 良性疾病

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是胰腺、胃和肠癌的标记物。 正常人群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 37U/ml

癌组织中的浓度要高于正常组织或 炎性组织;是胰腺癌诊断较好的指 标,还可用于胃肠癌的检测和筛选。 伴有黄疸的良性疾病患者也可出现 CA19-9升高,但一般不>120/ml, 经临床处理后可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CA19-9的临床应用 诊断 --可以作为胰腺和胆管癌较好的标志物用于临床,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70%~92%,胆管癌为66.7% --对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分别可达25%~60%、56%~60%,18%~58%

疗效监测 治疗中及术后含量下降乃至正常表示治疗方案正确 复发跟踪 升高可作为肿瘤复发转移的亚临床诊断或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

CA19-9水平在胰腺癌诊断中反应参数的比较 反应参数 CA 19-9 敏感性 81 % 76 % 66 % 特异性 PV+ PV- >37 U/ml >72 U/ml >170 U/ml 敏感性 81 % 76 % 66 % 特异性 79 % 90 % 95 % PV+ 80 % 89 % 93 % PV-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同功酶类肿瘤标志物,正常仅存于神 经组织和红细胞中 正常人血清值为< 13g/L 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内 分泌肿瘤及脑损伤时升高 待测标本绝对禁止溶血,溶血可出现 NSE血清水平升高

NSE的临床意义 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SE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高特异、高灵敏的肿瘤标志物

跟踪监测癌肿病情进展和疗效判断 --肺癌 NSE高于11.8 µg/L预示肺癌患者生存 期较短 化疗24小时后 NSE下降是治疗效果良 好的标志

其他癌症 癌症复发的早期标志,尤其是存在胸腔、肝、骨骼、脑、脊髓转移 NSE升高的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5%~12%

NSE的临床应用 60.9 66.8 PV- (%) 100 84.2 PV+ (%) 93.7 特异性(%) 43.0 敏感性(%) 鉴别小细胞肺癌与良性肿物 鉴别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 NSE 反应参数

肿瘤标志物对分型的比较 阳性率 Ebert, W., et al. Anticancer Research, 1996,16:2161-2168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糖蛋白类激素,由蛋白核心与位于 羧基端的以唾液酸为终止的侧链组成 两个亚基组成:  & : 与 - LH, TSH 和 FSH相同 :与-LH有交叉 由合胞体滋养层细胞产生 被证实是一种原始物质 (可作为一种有用的肿瘤标志物)

hCG Epitopes     Free  Free  Intact hCG 11

Free -hCG Assay    Detecting Antibody Catching Antibody 13

HCG 临床应用: HCG上升:几乎所有绒毛膜上皮细胞 癌、70%的非精原细胞性睾丸癌,胃 肠道、肺、 乳腺肿瘤时亦可见 可用于监测治疗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免疫方法

标记免疫方法

Immunoassay Analyte Map 107 CANCER PROTEINS HAPATITIS AFP FER CEA CA199 HBV HCV RHF IgG C3 ASO CER TRF AAG PRL HCG LH FSH GH Myoglobin FERTILITY QUI GEN AMI PHY FT3 FT4 Dig T3 T4 TSH Prog TDMs/DRUGS TYROID, ANEMIA 10 10-15 Immunoassay Analyte Map 10-4 g/L

待测物质浓度与检测手段 临床化学分析 免疫分析 Therapeutic Drugs Thyroid Hormone 10 -12 10 -9 10 -6 10 -3 10 -0 pg/mL ng/mL mg/mL mg/mL g/L 免疫分析 Therapeutic Drugs Thyroid Hormone Fertility Hormone Allergy Cancer Markers Infectious Disease Vitamins Serum Proteins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 三、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普查 定位 辅助诊断 分期 疗效监测 预后 预测

普查 一般不适宜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 CEA查结肠癌 普查 在消化病房使用 发病率 370/10万 10000/10万 发病率 370/10万 10000/10万 灵敏度 95% 95% 特异性 70% 70% 真阳性数 370*95%=351.5 10000*95%=9500 假阴性数 370-351.5=18.5 10000-9500=500 真阴性数 99648.5*70%=69753.95 90000*70%=63000 假阳性数 99648.5-69753.95=29894.55 90000-63000=27000 阳性预示值 0.15% 26.03% 阴性预示值 99.97% 99.22%

肿瘤标志物普查五项原则 应十分清楚该肿瘤的发病率 该肿瘤标志物应能检测早期肿瘤 该肿瘤的早期治疗比晚期治疗更经济有效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 普查所需费用能被接受

定 位 肿瘤标志物基本上不能对肿瘤定位。 极少数肿瘤标志物如PSA,PAP,甲状腺球蛋白具器官特异性,但不具肿瘤特异性。

确 诊 通常不能进行确诊。 因为肿瘤标志物无足够的灵敏度,不能 排除假阴性结果。 本周蛋白(多发性骨髓瘤)、AFP(肝 确 诊 通常不能进行确诊。 因为肿瘤标志物无足够的灵敏度,不能 排除假阴性结果。 本周蛋白(多发性骨髓瘤)、AFP(肝 癌)、-HCG(绒毛膜癌)和降钙素 (甲状腺C-细胞癌)等有助确诊。

分 期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与疾病分期有关,且浓度与肿瘤大小通常存在关联。 但并不能根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 分 期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与疾病分期有关,且浓度与肿瘤大小通常存在关联。 但并不能根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 也不能以肿瘤标志物浓度精确指示各期肿 瘤,因为各期肿瘤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范围 极广,且互相重叠。

肿瘤标志物评价治疗有效性方案(Beastall,1991) 无效: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改善: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有效: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预 后 术前浓度增高,术后降低,表示这些肿瘤标志物对此肿瘤有预后价值。 在病程监测过程中,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增高或降低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73 肿瘤标志物水平 术后时间(月)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3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术后时间(月) 患者D 患者C 患者B 患者A 正常水平 手术 化疗 肿瘤标志物水平 73

跟 踪 复 发 手术 复发出现临床症状 肿瘤病理组 织学确诊 预测 间隔期 治疗复发 肿瘤标志物 自检 无症状期 总生存期 6 8 10 12 14 年 总生存期 无症状期 肿瘤标志物 治疗复发 肿瘤病理组 织学确诊 手术 复发出现临床症状 预测 自检 间隔期

预 测 利用ROC曲线进行 PPV:阳性时患肿瘤的可能性 NPV:阴性时不患肿瘤的可能性 PPV和NPV与灵敏度、特异性和患病率有关 预 测 利用ROC曲线进行 PPV:阳性时患肿瘤的可能性 NPV:阴性时不患肿瘤的可能性 PPV和NPV与灵敏度、特异性和患病率有关 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PPV、NPV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赖于选定的临界值。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预后:病员分群 ( - )非保护人群 ( + )保护人群--预后好、坏 2. 疗效观察:外科:手术切除/残留/姑息 保守:药效、放疗效果 3. 随访: 术后6周 三年 五年 七年 4. 良/恶鉴别:辅助指标 三月一次 半年一次 一年一次

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原则 1. 有关标志物联合检测 -- 提高灵敏度 2. 阳性标志物动态观察 -- 提高准确性 不应以单项、单次检测下诊断

肿瘤标志物的其它几个问题 正常参考范围的界定 方法学不同而导致的结果的不统一

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参考范围 目前通常以正常人群的95%的可信区间为正常参考范围,对于肿瘤标志物,由于双侧通常是无意义的,因此一般取右单侧 95%为正常参考范围。即有5%的正常人在检测时其值会超过正常参考范围,引起临床的假阳性结果。

正常参考范围的建立 正常人群的平均值±2SD 2.5 97.5

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参考范围 研究表明,正常参考范围对于肿瘤标志物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希望通过检测值来了解: (1)阳性结果提示该病人罹患肿瘤的概率 (2)阴性结果提示该病人不罹患肿瘤的概率

最后通过概率的大小来指导临床应该 进行的检查和处理措施,因此应用ROC曲 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来 确定最佳界定值(cutoff value)。

临 界 值 的 确定 根据金标准确定病人和对照两组例数相似的人群,并测出各组的实验数据。 用该实验数据的不同域值区分阳性和阴性的不同分界点,分别计算灵敏度和特异性。 绘制ROC曲线,最接近左上角的点即为最佳临界值,其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强。

良好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应为95%,并以此值来考虑灵敏度。如果几种标志物对某一肿瘤具有大致相当的灵敏度,应选择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如果考虑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而特异性保持不变,应将临界值略为提高,即设置边界区(borderline zone),如肿瘤标志物在边界区内,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ROC曲线

临界值应根据需要确定 选择临界值不能同时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将临界值提高,特异性增加但灵敏度降低。 将临界值降低,灵敏度提高但特异性下降。 体检时应选择较高的灵敏度,将有问题的人 尽量多地检出;确诊时应选择较高的特异性, 去除假阳性结果。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 四、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肺癌:NSE、CYFRA21-1、CEA 乳腺癌:CA153、CEA 第四节 常见肿瘤的免疫诊断及应用原则 四、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肺癌:NSE、CYFRA21-1、CEA 乳腺癌:CA153、CEA 肝癌:AFP、AFU、CEA、AKP同工酶 胰腺癌:CA242、CA199、CA50 卵巢癌:CA125、CEA、CA199、HCG 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检出的灵敏度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把肿瘤生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一起作为治疗肿瘤主要疗法之一。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把肿瘤生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一起作为治疗肿瘤主要疗法之一。 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或激发、调动宿主的免疫系统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 临床上先用常规疗法清除大部分肿瘤细胞,再使用生物学治疗方式清除、杀伤少量的残留或扩散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巩固肿瘤治疗的效果,减少肿瘤的复发。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一、主动免疫疗法(肿瘤疫苗) 肿瘤细胞疫苗 肿瘤抗原疫苗 病毒疫苗 DNA疫苗 抗原递呈细胞疫苗

第五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二、免疫导向疗法 三、过继免疫疗法 四、细胞因子疗法 五、基因疗法

总结 免疫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的抗原性 免疫学检验 免疫功能状态的评估 免疫治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