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经典阅读 书单 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 2017年8月5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六级考试资源介绍 图书馆. 经常用到的考试资源 试卷 银符热门考试平台 视频 新东方网络课程数据库 网上报告厅 图书 读秀知识库.
Advertisements

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 \ 工商管理博士后 副教授、硕导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芝加哥洛约拉大学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理事 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 世界政治经济学会会刊(伦敦柏拉图出版社) 审稿人、编辑.
第一部分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中国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节:佛经翻译 第二节:明朝以科技为主的翻译 第三节:清朝末期至建国以后的翻译理论
EBSCO Publishing 施宏明
古典風華,現代視野 人文薈萃,桃李成蹊 招生說明 (參考簡報) 台師大教務處提供.
99年度行政品質評鑑 出版中心簡報 報告人:項潔 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 兼出版中心主任 99年9月8日
2017/3/3 跨文化沟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黄震华 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2年6月.
叙事学导引 ——以《桥边的老人》为例.
信息检索(多媒体) 教程 沈固朝主编 第九章、第十章 1、        .
Harvard UTS参考文献格式.
南臺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課程簡介.
第六章 翻译的标准.
Sociolinguistics ④ Xiao Long-Fu Applied Linguistics Programme
Elle Ning iGroup中国·长煦信息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Learning Process and Outcome
科研意识与论文的撰写 我能写论文吗?! 温州大学 罗晓杰.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ulture
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 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技术系
教學意見調查 線上填答說明 (104學年度第2學期).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广义相对论基础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 惠勒(J. A. Wheeler)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詩中的身體與情慾 詩與當代生活 第九講 陳巍仁講授.
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些常见问题 许晓鸣 (多伦多教育研究会)
研究生論文寫作: 學術資料庫與引用規範.
自我覺察與潛能發展 主講人:鄭石岩.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14年11月 《教育传播学》 第三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第一节 教育传播信息 主讲人:胡钦太教授.
国际商务谈判 山东财经大学 袁其刚 教授 Shandong Economics University
符号学讲座 2011年1月 什么是符号?什么是符号学? 符号过程:任意性/理据性,渠道/媒介 双轴关系,伴随文本,标出性
普特英语网-北外PASS留学基地2012年秋系列英语讲座:
第一讲: 什么是符号学?什么是符号 1. 符号学何用? 2. 符号学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三个阶段 3. 符号学与其他学派的结合,门类符号学 4
Relevance of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12英语2班:王晓珏 仇丹妮 潘冬菊 袁承敏 吴爱婷 尹苗苗
Motiv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For A Lesson--Dating (约会)
认知诗学及其研究动向 苏晓军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然科學概論(一) 觀察大自然之美的第一堂課
第1週 課程導論 為什麼要研究應用倫理學?探討哪些議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文學院 工作報告 103/3/13至103/6/11 報告人:蔡素娟院長
組織理論與管理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 授課簡介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第 2 講︰從東亞觀點看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及其建構之基礎
導師: 溫錦屏女士丶馮映筠女士 2016年10月13日晚上七時三十分
資料查詢與資料庫檢索 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校內分機 /04/09 1.
韓籍學習者習得現代漢語否定詞「不」與「沒」之研究
專任師資 溫振華 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台灣研究所所長 台灣區域史、台灣原住民史 杜正勝 長榮大學講座教授
(Gale Resource Centers)
啟示錄 人 子 七 教 會 寶 座 七 印 七 號 龍 與 獸 七 碗 巴 比 倫 千 禧 年 前 後 新 耶 路 撒 冷 第9章(第5號)
研究方法 SPRING 2013.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计划 研究生课程 主讲教师:邵维忠 助教: 朱彬,柳毅,尤朝,张磊,黄艺燕 2009年2月—7月
第五讲:外交思想(下) 马克思主义 建构主义.
文化经济学引论 陈平 (个人主页) (学生论坛) 2009年3月20日(周五) 10:00-12:00 a.m. 理教 121.
literature online 英美文学在线
研究經驗與趨勢分享 黃悅民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Group 林棋雯 楊翰奇 張雅婷 曾予希 林棋雯 楊翰奇 張雅婷 曾予希 劉晏君.
戴运财 浙江农林大学 1.
ABC 2015 課碼(Workshop): CT-201 教室(Room #): 東E2
-正向管教與修復式實踐 好棒棒?負責任? 2019/4/7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林育聖.
吳玫瑛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4/19/2011 高雄市立圖書館
第十一章 激励.
文學研究方法 跨學科文學研究 與 論文提案.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4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The Intangible Taipei: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aipei’s Urban Renewal
詞彙研究的重要性:基於人類認知的共性與個性
How To Construct Ourselves 英语教师的自我建构
利用資料寫出報告.
價值領導理論及其對學校 領導實務的啟示 文教事業組織領導專題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陳聖謨 班級:碩一A 學生:蘇芝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英语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经典阅读 书单 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 2017年8月5日 英语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经典阅读 书单 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 2017年8月5日

一级学科 Bassnett, Susan. 2002.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Victoria Fromkin, 2011 An_Introduction_to_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 Andrew Radford, 200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agleton, Terry. 1996.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Press.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2n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itch, Vincent, et al. 2001.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and London: W.W. Norton and Company. Pinker, Steven. 1995. The language instinct: The new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mind. Penguin, UK. Saussure, Ferdinand de. 191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一级学科 Seldon, Raman, et al. 2005.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5th edition, Pearson. 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级学科(语言学) Aronoff, Mark. 1976. 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Chierchia, Gennaro and Sally McConnell-Ginet. 2000. Meaning and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he Syntax of Chinese. James Huang, 200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 Vivian and V. J. Cook.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Macmillan.

Croft, William and 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roft, William and 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dele. 1995. Construction Grammar: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iday, M. A. K. and Christian M. I. M. Mattiessen. 2014. 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roft, William and 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roft, William and 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dele. 1995. Construction Grammar: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lliday, M. A. K. and Christian M. I. M. Mattiessen. 2014. 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ager, René. 1999. Optimality Theory Kager, René. 1999. Optimality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illiam. 2006.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M]. Cambridge: CUP.  

二级学科(文学) Bal, Mieke.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5.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Bhabha,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1994. Bloom, Harold.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Riverhead Books, 1995. 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1990.

Cu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uller, Jonathan.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antheon books, 1972.

Hutcheon, Linda.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 Hutcheon, Linda.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 Routledge,1988. Jameson, Frederic. Marxism and Form: Twentieth Century Dialectical Theories of Literatur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二级学科(翻译学) 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1998.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don & Lon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Gutt, Ernst-August.2000.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Lefevere, Andre. 1992.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Nida, Eugen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in Translating.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Venuti, Lawrence. 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Willam, Jenny & Chesterman, Andrew. 2002. The Map, A Beginner' 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宁著《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跨学科领域阅读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中国经典文学、现当代文学 中国历史(民间历史) 科技发展(智能) 大数据方面 人类文明(文明史) ……

中国文史哲经典: 冯友兰、王国维、梅光迪、朱光潜、汤一介、乐黛云、费孝通、鲁迅、莫言……

跨学科书籍: 《大学的意义》 《未来简史》 《智能时代》 《知识大融通》 《人类简史》 《理性、美德和灵魂的声音》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