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2016觀察:大陸大尺寸面板 進入高解析度競賽 曲面面板、人機互動及雷射投影亦為重點 在2016年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o 2016;CITE 2016)展場中,大尺寸面板仍以TV應用為亮點,尤其韓廠LG Display展出其獨家供應的TV用曲面AMOLED面板,可說是展場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技術。另外,DIGITIMES Research發現,超越Full HD的高解析度成為陸廠大尺寸面板的發展趨勢,除各主要廠商多展出TV用4K×2K (3,840×2,160)解析度面板外,京東方展示98吋8K×4K (7,680×4,320)及82吋10K×4K (10,240×4,320)超高解析度TV用面板,而天馬展出的10.4吋8K×4K解析度面板更創陸廠精細度最高的大尺寸面板紀錄。 除LG Display的TV用曲面AMOLED面板外,友達及華星光電亦展出曲面TFT LCD面板,包括TV及監視器應用,而終端業者如TCL、創維、長虹、康佳等TV業者及監視器業者惠科亦展出採用曲面面板的產品,顯示高階產品採用曲面面板比例持續增加。另外,大尺寸人機互動也是各廠商注重的應用,除傳統紅外線及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外,各TV業者皆展出體感互動應用。 除此之外,陸廠海信及天津通信廣播集團(通廣集團,TCB)則展出雷射投影電視,可用相對低廉價格顯示超過100吋的畫面,過去雷射投影機難以解決的雷射光斑問題也已獲得妥善處理,有機會成為未來超大尺寸TV的新興技術。 Research分析師 楊仁杰 jason.yang@digitimes.com
CITE 2016大尺寸面板展示重點 大尺寸面板 觸控面板暨人機互動技術 投影技術 大尺寸AMOLED面板 大尺寸曲面面板 超越Full HD高解析度TV及IT用面板 公用顯示器 大尺寸面板 觸控面板暨人機互動技術 投影技術 教育用觸控面板 觸控桌 IT用On-cell/In-cell觸控面板 體感觸控人機互動技術 大尺寸面板最主要的亮點應用仍是TV,其中曲面AMOLED面板更是展場最受矚目的應用之一。 台廠友達及陸廠華星光電則展出TV用曲面TFT LCD面板。 4K×2K解析度TV用面板亦為各面板廠及TV終端業者皆展出的產品,而多數面板廠更展出超越4K解析度的TV用面板。 IT應用因成長動力趨緩,僅少數業者展出,亦主打高解析度及曲面規格。 公用顯示器仍強調高亮度、特殊比例及透明顯示器。 觸控應用方面,韓廠LG Display及陸廠龍騰分別展出IT應用的In-cell及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 華星光電展出其與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合作的投射式電容觸控桌。 整體而言,大尺寸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受矚目程度不如往年。 展場內多數大尺寸觸控面板皆為教育應用,支援觸控筆書寫,並多採紅外線技術。 大陸主要TV終端業者皆展出體感式人機互動技術,主打家庭運動娛樂應用。 TV終端業者海信及通廣集團分別展出雷射投影系統,以相對低廉成本提供家用100吋以上螢幕。 雷射投影電視
LG Display強調曲面AMOLED面板 惠科AMOLED透明面板難以為繼 拼貼 凸面 凹面 超薄 3片拼接而成的111吋4K面板,可雙面顯示。 凸面及凹面面板皆為65吋4K ,其中凹面面板曲率僅500mm 。 55吋FHD ,厚度僅2.9mm 。 LG Display展出的TV用AMOLED面板強調超薄與曲面特性,包括: 以3片63吋、1,280×2,160解析度面板拼接而成的111吋、4K×2K解析度雙面曲面面板。 凸面以及凹面2種65吋4K×2K解析度曲面面板,曲率分別為1,500mm及500mm。 厚度僅2.9mm的55吋、Full HD解析度超薄TV用面板。 大陸監視器品牌業者惠科(HKC)展出大尺寸透明AMOLED顯示器。 採Samsung Display AMOLED面板,但因其RGB 3色蒸鍍製程不利於生產大尺寸面板,而LG Display採用的白光AMOLED加彩色濾光片作法又不易製作透明顯示器,因此未來恐難大量出貨。 惠科55吋AMOLED透明顯示器,採Samsung Display蒸鍍製程,但因其良率較低、產量不大,難以大量出貨。
TFT LCD陣營欲挑戰AMOLED 亦推出曲面、高色飽及超薄面板 友達展出55吋、65吋及85吋3款4K解析度曲面面板,曲率半徑皆為4,000mm。 友達監視器用30吋曲面面板,解析度為WFHD (2,560×1,080),曲率半徑為1,800mm。 華星展出55吋4K曲面面板,曲率半徑為3,000mm。 LG Display展出採用4色彩色濾光片的高色飽和度面板,為sRGB 133%、DCI 95%,推測NTSC也在100%左右。 友達曲面面板(上)皆同時配備量子點背光模組,NTSC超越100%。 高色飽 友達及華星光電皆展出TV用曲面TFT LCD面板,且皆具備4K×2K解析度。 友達及華星產品曲率半徑分別為4,000mm及3,000mm,不及AMOLED的500mm。 友達及LG Display另展出曲面監視器用面板,曲率半徑分別為1,800mm及1,900mm。 LG Display及友達皆展出高色彩飽和度TV用TFT LCD面板,其中前者使用4色彩色濾光片,後者採用量子點技術。 友達及LG Display分別展出超薄TFT LCD面板,厚度分別為4.7mm及5.1mm,但仍不及AMOLED的2.9mm。 友達(左)和LGD(右)亦分別展出65吋4K解析度超薄面板,厚度分別為4.7mm和5.1mm,友達略勝一籌,但仍非AMOLED對手。 超薄
大陸面板廠競逐高解析度面板技術 京東方98吋8K面板已可量產,終端產品售價達人民幣100萬元,仍屬高端市場。 京東方又推出21:9的10K×4K面板,但應不適合家用。 華星展出32吋8K面板,精細度為280 ppi,高於京東方,但仍採傳統a-Si技術生產,並未導入氧化物半導體技術。 隨著4K×2K成為高階TV產品的標準規格,不少陸廠積極向更高規格挑戰。此次展出超越4K×2K解析度面板的業者包括京東方、華星以及天馬。 京東方展示98吋8K×4K (7,680×4,320)解析度及82吋10K×4K (10,240×4,320)超高解析度TV用面板,目前已具量產能力。 華星展出32吋8K×4K解析度面板,仍採傳統a-Si技術生產。 天馬展出10.4吋8K×4K解析度面板,採LTPS技術生產,但目前由於尚未克服散熱問題,暫時無法量產。 天馬展出10.4吋8K面板,採LTPS技術,精細度達847 ppi,創目前陸廠精細度最高紀錄。然由於面板易因過熱而斷電,暫無量產能力。
部分陸廠有意將4K×2K 高解析度面板由TV向PC應用發展 京東方對高解析度面板進展最為積極,同時展出12.5吋、15.6吋及23.8吋4K面板,意圖搶進高階PC市場。 12.5吋4K解析度面板精細度達352ppi,但京東方仍採傳統a-Si技術。 京東方及天馬皆展出PC用4K×2K解析度面板,意圖拓展高階市場。 京東方展品包括12.5吋、15.6吋以及23.8吋。 天馬展品為15.6吋。 京東方及天馬展品皆採傳統a-Si技術。 相較於京東方及天馬的積極,友達、熊貓、華星等其他參展業者多停留在Full HD或QHD (2,560×1,440)、WQXGA (2,560×1,600)等級,並未挑戰4K。 除解析度之外,反應速度及功耗亦為PC用面板的著重點,主要透過改變液晶達成。 4K內容不足是多數業者不看好PC應用解析度迅速提升的原因。 天馬僅展出15.6吋4K面板,其餘PC應用面板仍維持QXGA等級。
大陸終端業者爭相將曲面技術 導入高階產品 TFT LCD AMOLED (LG Display) 監視器應用 TCL展出65吋4K曲面TV,面板規格與友達展品一致。 TFT LCD 長虹展品規格亦為65吋4K,但曲率半徑為5,000mm,遜於TCL的4,000mm。 創維曲面電視為55吋Full HD,為各廠曲面電視展品中唯一未配備4K面板者。 AMOLED (LG Display) 大陸TV終端業者包括TCL、長虹、康佳、創維及海信,僅有海信並未展出曲面TV終端產品。 創維及康佳採用AMOLED面板,TCL及長虹則採用TFT LCD面板。 量產的TV產品面板曲率仍維持在4,000mm以下,顯示LG Display的超高曲率曲面面板技術宣示大於實質意義。 大陸監視器業者惠科亦展出採用曲面面板的電競用監視器。 康佳曲面OLED TV規格亦為65吋4K。 監視器應用 惠科監視器為31.5吋Full HD,曲率半徑1,800mm。
台韓業者在公用顯示器仍佔優勢 陸廠在展場中急起直追 友達(左)展出65吋FHD公用顯示器,標榜液晶可耐110度高溫,輝度達2,500 nits,適合室外應用。 京東方(右)65吋公用顯示器解析度達4K,但輝度僅為1,000 nits,不適合室外應用。 高輝度 友達、京東方及華星 (由左至右)皆展出解析度為1,920×540的長形面板。 長形 友達展出輝度達2,500 nits的65吋Full HD解析度公用顯示器,以及解析度1,920×540的長方形面板。 京東方展出65吋4K×2K公用顯示器,及28吋的長方形面板,但輝度為1,000 nits,恐不適合室外應用(其展示使用情境為機場登機門及捷運)。 華星展出50吋及29吋長方形面板,後者可雙面顯示,輝度為1,500 nits。 京東方及天馬皆展出透明TFT LCD面板,而已量產的友達此次則並未展出。 天馬(左)展出適用於展示盒的10.4吋、VGA (640×480)解析度透明面板,而京東方(右)則展出適用於自動販賣機的46吋FHD透明面板,且配備投射電容觸控。 透明
龍騰及LG Display展出 IT用大尺寸內嵌式觸控面板 Metalmesh On-cell 龍騰採用金屬網格取代傳統ITO作為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的導電材料,此次展出27吋QHD (2,560×1,440)及12.5吋HD (1,366×768)等2種規格,皆有搭配或不搭配保護玻璃的版本。 龍騰獨自研發以金屬網格為基礎的On-cell觸控面板,亦推廣至NB及監視器應用,最大尺寸為27吋。 為節省成本,部分機種未配備保護玻璃。 LG Display積極推廣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並從手機應用推廣至平板電腦、NB及監視器應用,最大尺寸達23吋。 LG Display大尺寸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採傳統a-Si技術,顯示其已克服a-Si開口率較差的技術障礙。 LG Display展出23吋FHD、15.6吋FHD、14吋FHD以及11.6吋HD等4種大尺寸In-cell觸控面板,皆採傳統a-Si技術。 In-cell
教育應用觸控面板 紅外線技術仍為主流 投射電容 紅外線 華星光電與南韓KAIST合作46吋觸控桌,觸控解決方案由韓方負責。 康佳是唯一展出65吋教育應用投射電容觸控面板業者 友達32吋自動販賣機用觸控面板,採傳統GG觸控技術。 觸控面板教育應用方面,華星光電展出其與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合作的投射式電容觸控桌。 展場內多數大尺寸觸控面板皆為教育應用,支援觸控筆書寫,並多採紅外線技術。 展出此類技術業者包括京東方、中電熊貓、康佳及惠科,其中僅康佳採用投射電容技術。 友達展出大尺寸公用觸控面板,採傳統GG(玻璃與玻璃全貼合)投射電容觸控技術。 紅外線 京東方強調大螢幕與小平板的互動功能 熊貓採84吋4K IGZO面板 惠科展出65吋及75吋2種規格
TV業者爭相引進體感人機互動功能 腳踏車 水果忍者 賽車 跑步 圖為TCL;另創維、海信及長虹皆有 圖為長虹;另創維也有 人機互動模式包括跑步、騎腳踏車、賽車、互動遊戲等。 展場內大陸TV終端業者僅有康佳並未展出人機互動功能。 圖為海信;另長虹也有,但無如海信一般的可3D動作的功能。 賽車 跑步 圖為海信;另長虹也有
雷射投影技術是大陸大尺寸TV 低成本的新興解決方案 海信與TCB皆展出雷射投影電視,技術基本一致,但海信的焦距是固定的,也固定了螢幕大小; TCB則可自由調整。海信展品有100吋及120吋2種。 海信及天津通廣集團展出雷射投影電視,標榜以相對低廉價格使消費者可享受超過100吋的大畫面。 傳統雷射投影機因干涉問題,導致畫面出現光斑,影響顯示效果;但此次兩家大陸業者皆已克服此問題,畫質與TFT LCD面板並無差異。 天津通廣集團產品可自由控制焦距,而海信產品的焦距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