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环聚合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 6.1 开环聚合概述 一、开环聚合的特点 二、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一、概述 二、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三、四元环醚的开环聚合 四、五元环醚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 http://staff.ustc.edu.cn/~sliu/PC/2.ppt
6.3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 一、概述 二、三聚甲醛的开环聚合 三、三聚甲醛的共聚 6.4 环酰胺的开环聚合 二、环酰胺的水解聚合 6.3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 一、概述 二、三聚甲醛的开环聚合 三、三聚甲醛的共聚 6.4 环酰胺的开环聚合 二、环酰胺的水解聚合 三、环酰胺的阴离子开环聚合
Commercially Important ROP Tg Tm -82 181 cationic cationic anionic -41 66 cationic PTMO -84 (57) 3
Commercially Important ROP cationic anionic Tg Tm -60 67 Poly(caprolactone) cationic anionic Poly(caprolactam) 53 230 cationic anionic D4, D3, Di -124 -50 4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kP kdp linear cyclic X = ; ; ; ; Heteroatom provide site for coordination w/ appropriate anionic, cationic or coordinating initiator (kinetic accessibility) Keq= kP / kdp = 1 / [Monomer]e G= - R T ln Keq= R T ln [M]e 5
开环聚合的单体聚合活性 开环聚合的活性: 热力学+ 动力学 热力学: 除六元环外,环烷烃聚合反应都是热力学有利的。 环烷烃开环聚合热力学参数 开环聚合的活性: 热力学+ 动力学 热力学: 环烷烃开环聚合热力学参数 (CH2)n中n值 3 113.0 69.1 92.5 4 105.1 55.4 90.0 5 21.8 42.7 9.2 6 -2.9 10.5 -5.9 7 21.4 15.9 16.3 8 34.8 3.3 34.3 除六元环外,环烷烃聚合反应都是热力学有利的。
3, 4元环 决定 角张力 5, 6元环 重叠构象张力 >7, 8元环 跨环张力 可见除环己烷外,其余环烷烃的开环聚合的ΔG 均小于0,反应在热力学上都是可行的,其热力学可行性顺序为: 三元环, 四元环> 八元环 > 五元环,七元环 如只从热力学因素考虑,除环己烷外,其余环烷烃的开环聚合都是可行的。可事实上只有环张力很大的环丙烷和环丁烷可以开环聚合,但通常也只能得到低聚物,这主要是动力学上的原因。 环烷烃的键极性小,不易受引发活性种进攻而开环。而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易受引发活性种进攻并引发开环,在动力学上比环烷烃更有利于开环聚合。 3, 4元环 决定 角张力 5, 6元环 重叠构象张力 >7, 8元环 跨环张力
Ring Strain of Cycloalkanes CYCLOALKANE (kcal/mole) (kJ/mole) Cyclopropane 27.6 115 Cyclobutane 26.4 110 Cyclopentane 6.5 27 Cyclohexane 0.0 0 Cycloheptane 6.4 27 Cyclooctane 10.0 42 Cyclononane 12.9 54 Cyclodecane 12.0 50 Cyclopentadecane 1.5 6 8
Ring Strain Ring Size 3,4 5,6,7 8 9
Similar to 3- and 4-membered rings Free Energy G= H -TS # atoms in Ring H S G [M]e ext. of pzn @ Equil 3,4 large, neg. small, neg. v. low ~complete 5,6,7 small or zero small, neg. or pos. 0.01-5 M Partial to no rxn 8,9,10 Similar to 3- and 4-membered rings v. large zero large, pos. large, neg low high 10
6.1 开环聚合(ROP)概述 目前, 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而制得的, 但由开环聚合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也为数不少, 所以开环聚合同样是很重要的一种聚合反应。 开环聚合是指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经引发聚合, 将环打开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类聚合反应。 开环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如下 在环状单体中, R为烷基, Z为杂原子O, S, N, P, Si或-CONH,-COO-,-CH=CH-基团等。 绝大多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有少数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是按水解聚合机理进行的。
开环聚合既不同于连锁聚合, 也不同于逐步聚合, 其特征为: 6.1 开环聚合概述 一、开环聚合的特征 开环聚合既不同于连锁聚合, 也不同于逐步聚合, 其特征为: ⒈ 聚合过程中只发生环的断裂, 基团或者杂原子由分子内连接变为分子间连接, 并没有新的化学键和新的基团产生。 ⒉ 与连锁聚合相比较 连锁聚合的推动力是化学键键型的改变,虽然大多数环状单体是按离子型聚合机理进行的, 但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 这一点与连锁聚合不同。 多数情况下,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这一点与连锁聚合相同。 ⒊ 与逐步聚合反应相比较 开环聚合虽然也是制备杂链聚合物的一种方法, 但聚合过程中并无小分子缩出。 开环聚合的推动力是单体的环张力, 聚合条件比较温和, 而逐步聚合的推动力是官能团性质的改变, 聚合条件比较苛刻. 所以, 用缩聚难以合成的聚合物, 用开环聚合较易合成。
除此之外, 开环聚合可自动地保持着官能团等当量, 容易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6.1 开环聚合概述 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中, 其基团是单体分子中固有的;而逐步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中, 其基团是在聚合反应中, 单体分子间官能团的相互反应而形成的。 除此之外, 开环聚合可自动地保持着官能团等当量, 容易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而缩聚反应只有在两种单体的官能团等当量时才能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 开环聚合所得的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逐步聚合反应相同。 二、环状单体的种类及其聚合能力 环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其结构有关。 环烷烃的聚合能力较低。 环烷烃中的碳原子被杂原子如O、S、N取代后, 则这些杂环化合物的聚合能力变大。 它们在适当的引发剂作用下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环中含一个杂原子的环状单体有环醚、环硫化合物和环亚胺等, 含有两个杂原子的有环缩醛, 含有一个杂原子和一个羰基的有环酯, 环酰胺和环脲等。 6.1 开环聚合概述 环中含一个杂原子的环状单体有环醚、环硫化合物和环亚胺等, 含有两个杂原子的有环缩醛, 含有一个杂原子和一个羰基的有环酯, 环酰胺和环脲等。 ⒈ 环醚 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三元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乙烯. 如环氧乙烷又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开环聚合中, 对环醚的研究比较详细, 尤其是对三元环和五元环环醚研究得最多, 按环的大小, 环醚单体主要有下列几种: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氧杂环丁烷 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
环氧化合物按引发剂不同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用配位聚合可得到结晶的高分子量聚合物。 6.1 开环聚合概述 氧杂环庚烷 氧杂环辛烷 四氢呋喃 环氧化合物按引发剂不同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用配位聚合可得到结晶的高分子量聚合物。 ⒉ 环亚胺和环硫化合物 环中含有亚胺基-NH-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亚胺, 而环中含有-S-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硫化合物。 环亚胺中三元环亚胺称为吖丙啶或氮杂环丙烷, 又称为乙撑亚胺。四元环亚胺称为吖丁啶或氮杂环丁烷。 环亚胺一般只能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
环硫化合物中,三元环环硫化合物称为硫化乙烯或噻丙环,四元环环硫化合物称为噻丁环。 6.1 开环聚合概述 环硫化合物中,三元环环硫化合物称为硫化乙烯或噻丙环,四元环环硫化合物称为噻丁环。 三元环硫化合物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 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按配位聚合可得到立构规整性聚合物。 重要的环硫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环亚胺主要有以下两种: 吖丙啶 吖丁啶 硫化乙烯 (噻丙环) 硫化丙烯 (甲基噻丙环) 噻丁环 3.3‘-二烷基噻丁环
在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缩醛。 环缩醛中有含三个或四个甲醛基团-CH2O-。 6.1 开环聚合概述 ⒊ 环缩醛 在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缩醛。 环缩醛中有含三个或四个甲醛基团-CH2O-。 三聚甲醛和四聚甲醛分别为甲醛的三聚体和四聚体。 三聚甲醛 四聚甲醛 环缩醛只能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而形成高聚物。 ⒋ 内酯和内酰胺 在环中含有酯基-CO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酯或环酯。 在环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环状化合物称为内酰胺或 环酰胺。
内酯中研究得最多的是β-丙内酯和ε-己内酯。 内酯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 6.1 开环聚合概述 内酯中研究得最多的是β-丙内酯和ε-己内酯。 内酯可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 内酰胺中已内酰胺研究得最多,工业上生产的尼龙-6即由己内酰胺单体开环聚合制备的。 内酰胺除可以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和阴离子开环聚合外,还可进行水解聚合. 工业上用水解聚合来生产尼龙-6合成纤维。 ⒌ 含膦和氮的环状化合物 由PCl5和NH3制得的环状二氯化氮化膦的三聚体(NPCl2)3加热到230℃以上发生开环聚合而形成线型高分子。
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6.1 开环聚合概述 聚氯化膦腈是线型聚合物,它是一种弹性体,由于它不含碳原子,属于无机高分子,是一种阻燃型高分子化合物,这种无机高分子遇水不稳定而易水解,以致无使用价值,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已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工作。 ⒍ 含硅和氧的环状单体 含硅的环状化合物中主要有以下两种: 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 2,2’,4,4’,6,6’,8,8’-八甲基-2,4,6,8-四硅氧杂环辛烷(D4) 由D4为单体开环聚合制备 的聚合物称为有机硅聚合物。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环醚在开环聚合中是研究得最早且最多的一种单体,其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为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一、概述 环醚在开环聚合中是研究得最早且最多的一种单体,其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为 x=2的环醚称为环氧化合物在工业上已大量生产的有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 用阳离子和阴离子开环聚合只能得到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用配位聚合则可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结晶聚合物。 EO用碱(NaOH)引发,制得相对分子质量在2万以下的称为聚乙二醇,有液态和腊状聚合物。 用Ca和Sr的碳酸盐或ZnEt-H2O引发EO聚合而制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几万~几百万的聚合物称为聚环氧乙烷(PEO)。
PO在二元醇或三元醇存在下用碱引发聚合,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千且末端为羟基的低聚物。其为制造聚氨酯的原料。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PO在二元醇或三元醇存在下用碱引发聚合,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几千且末端为羟基的低聚物。其为制造聚氨酯的原料。 ECH的均聚物和ECH-EO的共聚物都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热性,是一种特种橡胶,这些高聚物是用配位聚合制得的。 x=3的衍生物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BCMO)按阳离子开环聚合形成结晶的热塑性聚合物,称为氯化聚醚,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是一种工程塑料。 x=4的四氢呋喃(THF)工业上用FSO3H、发烟硫酸和醋酸酐-高氯酸来引发聚合,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3000的端羟基聚四氢呋喃(PTHF)。 THF是阳离子开环聚合研究中较合适的一种单体,由于其增长活性中心具有适当的反应性和稳定性,且若选择适宜的引发剂,可不发生链终止,所以适合于引发机理和增长反应动力学研究。
环氧化合物是指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二、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环氧化合物是指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 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开环聚合仅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 且副反应很多。 环氧化合物可以用醇盐、氢氧化物和碳负离子来引发聚合, 用碱引发聚合可制得端羟基聚醚,目前工业上采用此法。 ⒈ 环氧化合物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基元反应 环氧化合物的阴离子开环聚合是在二元醇或三元醇存在下用醇盐和氢氧化物作引发剂来进行的。 醇(作为起始剂)通常用来溶解引发剂形成均相聚合体系,同时能明显的提高聚合反应的速率,这可能是因为均相体系增加了自由离子的浓度以及使紧密离子对转变为松对的缘故。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⑴ 环氧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基元反应 链引发反应: 链增长反应: 链转移终止反应: 聚乙二醇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⑵ 环氧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基元反应 链引发反应: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其链增长反应:
在聚合结束后加入少量环氧乙烷继续聚合, 以提高聚醚大分子末端伯羟基的含量。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在聚合结束后加入少量环氧乙烷继续聚合, 以提高聚醚大分子末端伯羟基的含量。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链终止:
四元环醚氧杂环丁烷具有较大的聚合能力, 但只能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 其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为: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三、四元环醚的开环聚合 ⒈ 氧杂环丁烷的开环聚合 四元环醚氧杂环丁烷具有较大的聚合能力, 但只能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 其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为: ⑴ 阳离子开环聚合机理 用Lewis酸如BF3为引发剂, 以H2O为共引发剂, 聚合的全过程也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 链终止等四个基元反应。
链引发反应是单体与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形成三烷基氧鎓盐(b )的反应。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① 链引发: 链引发反应是单体与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形成三烷基氧鎓盐(b )的反应。 (a)二烷基氧鎓离子 (b )三烷基氧鎓盐 ② 链增长 链增长反应是三烷基氧鎓盐与单体加成形成含多个结构单元的活性增长链的反应;
链转移反应是活性增长链与水或质子性化合物的反应,通过链转移反应,活性增长链终止为聚合物大分子,同时引发剂再生;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③ 链转移 链转移反应是活性增长链与水或质子性化合物的反应,通过链转移反应,活性增长链终止为聚合物大分子,同时引发剂再生; ④ 链终止 通过形成无张力的16元环氧鎓离子而链终止。
16元环氧鎓离子在单体存在下可转变为反应能力高的4 元环氧鎓离子和环状四聚体。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16元环氧鎓离子在单体存在下可转变为反应能力高的4 元环氧鎓离子和环状四聚体。
⒉ 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BCMO)的开环聚合 BCMO聚合的引发剂有Lewis酸(BF3)和烷基铝(三乙基铝)体系。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⒉ 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BCMO)的开环聚合 BCMO聚合的引发剂有Lewis酸(BF3)和烷基铝(三乙基铝)体系。 用气体BF3 和BF3-EtOEt络合物引发时,由于聚合强烈,故在室温下采用溶液聚合方法。 BCMO的聚合物为非粘性固体,称为氯化聚醚树脂,其机械强度比氟树脂好,吸水性小,耐化学药品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目前已工业化,是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 用BF3引发BCMO的规律类似于氧杂环丁烷,其增长反应活性中心一般是三烷基氧鎓离子,其聚合机理可表示为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Need: Energetic Thermo Plastic Elastomer semi-crystalline 3,3-bis(azidomethyl)oxetane (BAMO) amorphous 3-azidomethyl-3-methyl oxetane (AMMO) Energetic TPE 35
选择适宜的引发剂可进行活性聚合,形成活性聚合物。 THF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引发剂较多,主要有: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四、五元环醚——四氢呋喃的开环聚合 四氢呋喃(THF)为五元环醚。五元环醚的开环聚合都是按照阳离子机理进行的。除了直接加入引发剂外,THF还可以发生电解开环聚合。电解开环聚合是在电解中形成阳离子引发THF的聚合过程,在所有温度下THF的开环聚合都为平衡聚合反应。 选择适宜的引发剂可进行活性聚合,形成活性聚合物。 THF阳离子开环聚合的引发剂较多,主要有: 质子酸, Lewis酸, 三苯甲烷正碳离子, 氧鎓离子等。 质子酸引发的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聚合: 用质子酸(如H2SO4, HClO4和FSO3H等)引发THF聚合, 一般所得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不太高。
质子酸的引发反应是首先质子酸与单体形成氢键络合物,然后转变为仲氧鎓离子(d), (d)再与单体反应进行链增长 6.2 环醚的开环聚合 质子酸的引发反应是首先质子酸与单体形成氢键络合物,然后转变为仲氧鎓离子(d), (d)再与单体反应进行链增长 THF经引发,增长形成仲氧鎓离子活性增长链,用H2O来终止,使链末端为羟基,形成端羟基聚四氢呋喃,其为聚氨酯的原料。
6.3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 一、 概述 大环中含有-CH2O-基团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缩醛。 环缩醛的开环聚合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R CH2O [ CH2OR ]n 这类单体中最小的环为五元环,即1,3-二氧五环,它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单体,它的聚合相当于氧亚甲基和氧乙烯基的交替共聚。近年来对大环缩醛和二环缩醛的研究也有很多报道。 环缩醛只能发生阳离子开环聚合, 聚合机理与单体引发剂的种类以及聚合条件有关。对二氧五环的聚合机理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但还未得到完全统一的认识。 三聚甲醛在工业上已用来生产聚甲醛。
二、 三聚甲醛的开环聚 ⒈ 引发剂 甲醛加成聚合和三聚甲醛开环聚合, 均可形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甲醛。 三聚甲醛在升华时发生聚合, 这是由于微量甲酸杂质的存在而引起的。 能释出质子的化合物以及缺电子的化合物或称亲电试剂都能引发三聚甲醛迅速聚合。 能释出质子的引发剂有H3PO4、H2SO4、HClO4和RSO3H等。作为引发剂的亲电试剂有BF3及其配合物、SnCl4、FeCl3、TiCl4、PCl5和PoCl3等。 上述引发剂中比较好的是三氟化硼配合物,特别是三氟化硼-乙醚配合物或三氟化硼-丁醚配合物, 不仅其活性高, 而且又易从聚合物中除去。
⒉ 三聚甲醛的聚合机理 BF3和甲醛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开环后产生碳阳离子,碳阳离子为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碳阳离子进攻单体的氧原子形成氧鎓离子, 氧鎓离子开环后又生成碳阳离子, 如此反复进行链增长:
Okamura等人用BF3.EtOEt引发剂详细地研究了三聚甲醛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和极性溶剂(二氯乙烷和硝基苯)中的聚合。 水对聚合速率影响不大。 在非极性溶剂中水起着助引发剂的作用,BF3·EtOEt和H2O存 在着下列离解平衡 上述反应中离解出的Et 和 H 可引发三聚甲醛聚合。 若设R = Et 或 H ; A 表示引发剂的阴离子。 三聚甲醛的聚合机理可表示如下: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链转移
三、 三聚甲醛的共聚 由上述知道,三聚甲醛经阳离子开环聚合所得到的聚甲醛其链末端为半缩醛结构,它对热不稳定,易发生分解而放出甲醛,以致使这类聚合物失去其实用价值。 为了提高聚甲醛的热稳定性,工业上采用酯化或共聚的方法 进行改进。 酯化的方法通常是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酸酐等一类物质,将活 性的半缩醛基转为不活泼的酯基,这样,即使在Tc温度以上,也不 会发生解聚。
在聚甲醛中含有百分之几的-OCH2CH2-结构单元,即可以达到热稳定的目的。 共聚物不仅提高了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成型加工性能。 另一方法是将三聚甲醛和二氧五环或环氧乙烷共聚,在共 聚物中引入热稳定性较好的-OCH2CH2-基团,可阻止聚合物链 进一步分解
6.4 环酰胺的开环聚合 一、 概述 环酰胺可以进行水解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阳离子开环聚合。 6.4 环酰胺的开环聚合 一、 概述 环酰胺可以进行水解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阳离子开环聚合。 1943年Schlack对己内酰胺的水解聚合进行了研究,并于1945年制得了具有工业意义的聚己酰胺。 20世纪50年代末期Herman等人详细地研究了己内酰胺水解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阴离子开环聚合的研究始于1941年,Joyce研究了环酰胺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情况。Sehenda,Reimschuessel对环酰胺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制得了浇铸尼龙。 1958年Wiloth提出了环酰胺的阳离子开环聚合;Rothe使环酰胺阳离子开环聚合成为可能。
二、 环酰胺的水解聚合 对于环酰胺单体,开环聚合研究最多的是己内酰胺。因此,以己内酰胺为例讲述其水解聚合的情况。 已知己内酰胺分子的酰胺键为顺式构型,二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因而在无水存在下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当有0.1%~10%的水或可放出水的物质(如醇酸)存在下可进行开环聚合,这种聚合过程叫水解聚合。 水解聚合是在250℃~270℃下,采用间歇或连续操作,经12 h~24 h, 可制得聚合物。其聚合反应简式可表示为 实际上此过程非常复杂,它包括开环、缩聚、加聚、交换、裂解等不同反应和互相作用,最后达到水、单体、环状齐聚物及线型链式分子各级分与聚合体之间一个总的平衡体系。
因为己内酰胺为七元环,在聚合过程中,聚合成链式分子或缩合成环状分子都可能发生,仅是几率不同。 所以反应条件不同,就会影响在反应平衡时的各组分的比例和反应速度,其中有些问题至今尚不清楚。 ⒈ 水解聚合平衡 环酰胺开环聚合尽管较复杂,但主要由三种平衡反应所组成,即开环、缩合和加成。 ⑴ 开环 己内酰胺首先水解开环成ω-氨基己酸: 此水解速度与水的浓度和水解条件有关。
⑵ 缩合 继之ω-氨基酸自身缩合: 此反应占的比例较小。 ⑶ 加成 主要是加成反应, 即己内酰胺加成到线型分子链的末端:
在线型分子达到一定聚合度时,主要是酰胺基间的交换反应而改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由于聚合过程和最后产物的性质均受此三个平衡反应的影响,而调节一定的聚合度是保证产品性能的重要方法。 一般采用保持聚合体系中一定的水的浓度或加入带有羧基或氨基的化合物,以改变聚合体系的官能团比例来达到调节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 进而是线型分子之间的缩合反应,此反应消耗端基且放出水:
⒉ 水解聚合机理 水解聚合开始可以看成是无催化反应过程。 其引发增长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再通过氨基酸自身的逐步聚合或通过氨基酸中的氮原子对 环酰胺羰基的亲核进攻而开环聚合 以同样的方式可以进行链增长。
一旦生成ω-氨基己酸后,就可以看成自动催化过程,聚合反应则是酸催化机理,增长反应就可以认为是环酰胺被质子化形成质子化的环酰胺: 增长链末端氨基对质子化的环酰胺进行亲核进攻而形成铵离 子(类似于阳离子聚合作用而进行链增长):
三、 环酰胺阴离子开环聚合 在强碱存在下环酰胺可形成阴离子。碱使环酰胺很快聚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万以上的聚合物。 这种阴离子开环聚合,由于聚合速率快,又称为快速聚合,此法已用于浇铸尼龙的生产。 ⒈ 引发剂 要使环酰胺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首先使环酰胺形成环酰胺阴离子。能使环酰胺形成阴离子的物质叫引发剂,如碱金属、碱金属的氢化物、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酰胺化物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Anionic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53
Anionic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54
⒉ 活化剂 为了提高聚酰胺的阴离子聚合速率,除加入引发剂外,还要加入一些活化剂如酰氯、异氰酸酯等。 活化剂不仅决定第一个酰胺分子加入的速度,同时还影响整个聚合过程。 由于活化剂残基结合到聚合物链的末端,影响聚合过程中的碱度, 从而降低了环酰胺阴离子的浓度, 使聚合速率降低。 ⒊ 聚合机理 活性较强的环酰胺如己内酰胺,用碱和活化剂酰氮的引发体系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不但无诱导期,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使之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聚合。
如己内酰胺同酰氯等活化剂反应很快地形成N-酰化己内酰胺 链引发
Anionic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aprolactone R- or RO- Acyl – oxygen cleavage High polymer 57
Polylactic Acid (PLA) PLA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aliphatic polyester, and it is considered biodegradable and compostable. (i.e. ability of degrading a material under the action of microorganism in a humid environment to produce biomass and carbon dioxide) PLA is a thermoplastic,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polymer which can be made from annually renewable resources to yield articles for use in either the industrial packaging field or the biocompatible / bioabsorbable medical device market. 58
Polylactides Derived from fermentation of carbohydrates Cyclic dimers 59
Method to produce High-Molecular-Weight (PLA). CH3 OH HO n Chain Coupling Agent Low Molecular Weight Prepolymer Mw=2,000 –10,000 O CH3 OH HO n OH HO O CH3 Lactic Acid Azeotropic Dehydration Condensation -H2O High Molecular Weight Prepolymer Mw>100,000 O CH3 OH HO n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 CH3 Low Molecular Weight Prepolymer Mw=1,000 – 5,000 Lactide 60
Polylactides 61
Ring Opening Lactide Polymerization 1)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Protic Acid (HBr, HCl, triflic acid, etc) Lewis acid (ZnCl2 AlCl3, etc) Alkilating or Acylating agents (Et3O+BF4, etc) 2) Anionic Polymerization Proceed by nucleophilic reaction of the anion with the carbonyl and the subsequent acyl-oxygen cleavage, this produces an alkoxide end group which continuous propagate. 3) Coordination / Insertion Polymerization Use less reactive metal carboxylates, oxides, and alkoxides. Polymerization by tin, zinc, aluminum, and other heavy metal catalysts with tin (II) and zinc yielding the purest polymers. 62
Anionic Polymerization CH3 O RO-M+ O-M+ H RO M. H. Hartmann, Biopolymer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1998) 63
Coordination / Insertion Polymerization CH3 O Sn H R Oct OH OR Int. Product Int. Product Int. Product Int. Product Reaction mechanism. Du et. al (1995) Macromolecules 64
** http://www.cdpoly.com/release.asp?id=87 Main Producers Producer 2000 Million lb/yr* 2001 Million lb/yr ** 2002 Million lb/yr** Cargill – Dow LLC 16 300 Mitsui Chemicals 1.3 Cost U$S / lb 1.5/2.0 1.0 0.5 * Chemical Week V162, 2000 & Plastics Week, Jan17, 2000 ** http://www.cdpoly.com/release.asp?id=87 65
Cargill-Dow LLC Plant. Blair, Nebraska. September 2001.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