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嬰兒期營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营养学基础知识 Chapter 1. 了解几个概念 营养 营养素 食品(区分:人参、当归、 红枣、枸杞)
Advertisements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 、人体内分泌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特 定的器官(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 是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却很大。
第四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如果有人将长青春痘和肥胖的原 因,归结于内分泌失调,你有什 么看法? 人体在生长、发育、 生殖、代谢等许多方 面受内分泌系统的激 素调节。内分泌失调 将导致多种病患,如 过度肥胖。
孕妇营养和孕期的几个问题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金明华. 妈 妈 与 宝 贝 宝宝是妈妈身上的肉 胎儿的完全来自母体 孕妇的营养与胎儿的发育 息息相关.
1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呢?  急性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 乳酸性酸中毒  低血糖.
糖尿病知多少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家庭醫學科 林儀蒂 醫師 什麼是糖尿病 ?(1) 正常情況下, 身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 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 做為身體的燃 料 。 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一種荷爾蒙, 它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 提供 熱能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演讲者:郭婷婷. 内容提要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的目的 糖尿病饮食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血糖的正常值.
1 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 蛇口人民医院内分泌 副主任医师郭奕鸿. 2 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 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 用而引起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紊 乱的一种综合症。糖尿病的基本特征 是长期高血糖。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主讲人 : 李 杰 ( 副主任医师 ) 朔 里 镇 卫 生 院朔 里 镇 卫 生 院.
苯 丙 酮 尿 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教研室.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脂肪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是影响人类生命力和寿命的主要 对手之一 是影响人类生命力和寿命的主要 对手之一 是全球性的第一位疾病和致死的 疾病 是全球性的第一位疾病和致死的 疾病.
1 shiyamin. 2 测试 健康生活方式 de 测试 1. 问:你最爱吃什么菜? 爱吃沙拉 答:爱吃沙拉。 将黄瓜、西红柿、生菜、西芹、洋葱、紫甘蓝等蔬菜切丝,放入 橄榄油、白醋、少量食盐,搅拌即可。 2. 问:你的饮食特点是什么? 油炸食品和腌制的基本不吃. 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和肥肉,油炸食品和腌制的基本不吃.
腸胃病. 常見的胃病有以下四種 : 胃食道逆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神經性消化不良 (Dyspepsia) 消化性潰瘍.
据卫生署数据显示, 自民国 71 年起, 癌症一直都是国 人死因第一位。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及印度《印 度时报》等外国媒体, 综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 症研究机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等近几年的研究指出, 以下有 7 种人罹 癌机率高, 应尽早防范。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btion). 消化是指食物经过消化道转变成易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 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的运 动, 将食物切割、磨碎, 与消化液混合, 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是指通过 消化液的作用, 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
零食的危害 三、吃零食的危害 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特殊时期, 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成 年人相对要多,吃零食,虽然满足 了 " 嘴 " 的要求,但到吃饭时却吃不 下去了,造成主次颠倒,影响食欲, 妨碍消化系统功能,结果损害了身 体健康。 第一、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 饮食制度,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
蛋白质与人类健康 曹春阳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生命有机化学应用. 报告内容 蛋白质分子结构 蛋白质样品制备 蛋白质结构测定.
糖尿病 小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五) 糖尿病相关的检查 及生存技巧掌握.
提升免疫力 對抗SARS SARS 之可怕是 1.沒有疫苗對抗SARS 2.沒有有效藥物對抗SARS
營養均衡的素食.
项目九 水产品活体贮运技术 项目九 活体贮运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氨基酸 顾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常見遺傳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醫學遺傳/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楊晨 醫師.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善待秀髮就是美.
抗癌新世紀飲食 桃園敏盛綜合醫院 腎臟中心 主治醫師 許尚文.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簡介新生兒篩檢 主講人:署東小兒科鐘國慶醫師.
蛋白质与维生素.
课前小视频——珠江路地铁站名称来源?.
大 埔 官 立 小 學 6E專題研習 第 二 組 蔬果.
第2章 健康照護 第一單元 健康青春向前行 第2章 健康照護.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指導教師:石燕鳳 組長:章懷升 組員:張功藝 林昀澍 陳品全
認識罕見疾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小兒醫學遺傳/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楊晨 醫師.
小寶寶家庭保健護理小常識 講師:郭洽利老師
儿童营养、教养和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徐 秀.
魚油對人體運動時的影響 四食四甲 潘旻鴻.
香鱼的养殖 一、概述 二、香鱼的洄游习性及地理分布 三、繁殖生物学与苗种人工培育 四、香鱼的人工养殖和增殖 五、香鱼的增养殖前景.
生物電化學短講 生物體能量 呼吸作用 生物電子傳遞系 糖與醣 葡萄糖 糖解作用 檸檬酸循環(TCA cycle) 電子傳遞鏈 傳導概論
纽崔莱产品知识问答.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健 康 大 课 堂.
食品中違法添加工業用澱粉(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 事件報告與未來因應措施
第五章 病因病机.
香蕉.
台灣民眾的營養誰該負責?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 孫璐西
七種人癌症風險最高.
心情驿站 四达时代 2004年9月24日.
婴幼儿腹泻 付伟.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大闸蟹反超标食鉴.
《恒定电流》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物理组 王月.
第二單元 食來運轉.
怎样生一个健康的鼠宝宝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蒋创 主任.
班級:二美三甲 學號: 姓名:林姵妏 報告日期:105/05/05
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 健康檢查 樂活健檢專案-公教人員及直系親屬, 或兩人同行每人健檢費6000元 標準 健檢 樂活 檢查項目/內容
婴幼儿潜能开发 -新生儿智护课程-.
防三高陷阱 慎選茶餐廳飲食.
运动与健康.
能量營養素 油脂營養與食物來源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疏通血管,保持生命航道的畅通 张世峰 2008年3月 整理 2013年4月修稿 2013年9月21日.
3.1 胺基酸─通式及三度空間結構 構成蛋白質之胺基酸只有20種,且全部屬於α-型 胺基酸之特性由側鏈(side chain group, R group)決定。→Fig.3.1.
第三章 氨基酸 四大生物大分子:? 其中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主要载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构件分子)
Authors: Saumil Mehta and Deendayal Dinakarpandian
第十四章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除甘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他均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不变部分 -氨基酸
養生之道 主講:陳旺全醫師 中醫師高考典試委員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主治醫師 2019/4/16 陳旺全醫師.
(Unit I: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新生兒篩檢 新增10項疾病介紹 2019/0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4 嬰兒期營養

第一節 嬰兒的生長發育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至 1 歲大的時期 出生後 28 天內又可稱為新生兒期 第一節 嬰兒的生長發育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至 1 歲大的時期 出生後 28 天內又可稱為新生兒期 嬰兒期是一生中成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但會受到環境、營養及遺傳影響而不同

一. 身高與體重 剛出生嬰兒的頭部比例較大,1 歲以後因手腳、軀幹生長加速,會愈來愈接近成人的比例(圖4-1)

圖4-1 人體比例之變化

嬰兒出生體重約為 3.2~3.4 公斤,4~6 個月時體重約為出生的 2 倍,週歲時達 3 倍(9 公斤左右) 嬰兒出生時的身高約為 50 公分,1 歲時可長至75 公分,4 歲時約為出生的 2 倍 嬰兒的頭圍在 1歲時較出生增加 40%,腦重量達出生時的 2 倍(表4-1)

表4-1 1歲以內嬰兒體重與身高增加情形

嬰兒出生體重受到母親懷孕週數、懷孕前體重、懷孕期間體重增加情形影響 一般嬰兒出生後體重會減輕 6%,7~10 天後因喝奶量增加,體重便回到出生時體重 體重是判斷嬰兒進食量是否足夠的最佳指標,建議定期監測,頻率約 2 週以上測量一次即可

定期測量嬰兒的體重、身高、頭圍(圖4-2),利用生長曲線圖來評估嬰兒的熱量攝取是否足夠及發育是否遲緩 一般落在 50 百分位(percentile)表示孩童的身體發育屬於普通體位 若嬰兒長期營養不良,會先造成體重減輕再影響身高發育,最後才是頭圍

圖4-2 監測嬰兒頭圍

以母乳哺育的嬰兒,平均體重低於餵食嬰兒配方奶者 為避免將哺餵母乳的嬰兒誤判為體重過輕者,因此 2006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新版嬰幼兒成長曲線圖,以跨國合作方式,調查 0~5 歲哺餵母乳且在健康環境下成長之兒童體位狀況所繪製而成,臺灣自 2009 年起亦使用新版的兒童生長曲線來評估嬰幼兒的生長情形

二. 尚未發育成熟的器官 有限的胃容積 出生時胃容積極小,只有 10~20 毫升,第三天可增加至約 30 毫升 隨著年紀增加,1 歲時可達200 毫升 約在 2 歲時,胃才算發育完成

消化酵素 嬰兒的舌脂酶(lingual)以及胃脂肪酶(gastric lipase)在胃中可以水解短鏈及中鏈的脂肪酸,大部分的三酸甘油酯在胃中不被水解,進入小腸後才被胰脂酶(pancreatic lipase)分解

在懷孕第 28~32 週時,消化雙醣的酵素活性已達成人的程度,乳糖酶(lactase)的活性則是在出生後才達成人標準 胰澱粉酶(pancreatic amylase)在出生後 6 個月內活性都較低,所以小於 6 個月的嬰兒若哺餵澱粉,通常可藉由增加唾液澱粉酶(salivary amylase)的活性來進行代償(compensate)

有限的腎臟濃縮尿液能力 新生兒的腎臟生理構造尚未成熟,因此腎臟濃縮尿液的能力也有限 新生兒在出生時尿液滲透壓約 700 mOsm/L,但也有新生兒可達 1,200~1,400 mOsm/L 大部分嬰兒在 6 週時已有大人濃縮尿液的能力

第二節 嬰兒期的營養需求 一. 熱量 新生兒每公斤體重所需熱量較高,隨著年紀增加(直至成年)會慢慢下降 一般出生時熱量需要 120大卡/公斤 第二節 嬰兒期的營養需求 一. 熱量 新生兒每公斤體重所需熱量較高,隨著年紀增加(直至成年)會慢慢下降 一般出生時熱量需要 120大卡/公斤 1 歲時為 100 大卡/公斤 嬰兒活動量差異大,熱量需求為 90~100 大卡/公斤(0~ 6 月 100 大卡/公斤, 7~12 月 90 大卡/公斤)

低出生體重嬰兒的熱量需求為 150 大卡/公斤 足月產的正常出生體重嬰兒熱量需求為 100~120大卡/公斤 嬰兒每天喝奶量要達到 840~960 毫升以上才能攝取足夠熱量 母乳及嬰兒配方奶中熱量密度為每30 毫升 20 大卡

二. 蛋白質 隨著月齡增加,攝入的蛋白質用在生長發育的量會降低:1 個月大時,約 64% 的蛋白質用於成長; 6~12 個月大時降低至 24%。 成長發育所需要之蛋白質量也受出生體重影響,出生體重較重的嬰兒因成長速度較慢,蛋白質需要量較低出生體重者低

嬰兒蛋白質 0~6 個月為每公斤體重 2.3 公克 7~12 個月為每公斤體重 2.1 公克 生長發育遲緩的嬰兒需要較快的生長追趕期(catch-up growth),因此需要較多的蛋白質攝取 只要進食量正常,不需要換成蛋白質含量較高之配方奶使用

當嬰兒因腹瀉而長期餵食稀釋配方奶,或是對多種食物過敏導致食物選擇受限時,會造成蛋白質攝取量不足 嬰兒比成人需要攝取較大比例的必需胺基酸,組胺酸(histidine)對嬰兒而言屬於必需胺基酸 酪胺酸(tyrosine)、胱胺酸(cystine)、牛磺酸(taurine)則是早產兒的必需胺基酸

三. 脂肪 1 歲以下嬰兒每日脂肪攝取至少應有 30 公克,母乳含有 4% 的脂肪,占總熱量約 50%,且以中鏈脂肪酸(MCT)與長鏈脂肪酸(LCT)方式存在,因此脂肪的消化吸收是非常有效的 使用脫脂奶,會造成總熱量不足 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腦部及視網膜發育相當重要,是母乳中的正常成分

亞麻油酸的攝取量應占總熱量的 3%,才能維持皮膚完整性與正常發育 母乳中亞麻油酸含量約占總熱量的 5%,大部分嬰兒配方占 10%,6 個月以下嬰兒建議量為 4.4 公克/天;7 個月到 1 歲為 4.6 公克/天 次亞麻油酸(ω-3脂肪酸)是 DHA 與 EPA 的前驅物,1 歲以內建議量為 0.5 公克/天

DHA 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RA)是神經組織最主要的 ω-3 與 ω-6 族脂肪酸,母乳中DHA 濃度依母親飲食內容而異,嬰兒配方奶粉中也有添加 DHA為視網膜中光接受器之主要脂肪酸成分,足夠的 DHA、EPA 有助於視力及精神運動(psychomotor)的發育,特別是早產兒

四. 醣類 嬰兒期的醣類攝取量應占熱量的30~60%,母乳含量占熱量的40%,嬰兒配方奶占40~50% 大部分母乳與嬰兒配方含有乳糖(lactose),只有少部分的嬰兒會有乳糖不耐症 蜂蜜含有肉毒桿菌(botulism)的孢子,可在腸道中產生毒性,1歲以下的嬰兒因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無法抵抗肉毒桿菌孢子的毒性,因此1歲以下嬰兒不建議餵食蜂蜜

五. 礦物質 鐵質 母乳的含鐵量低(0.2~0.4 mg/L),但含量相當穩定,母乳中鐵的吸收率較嬰兒配方奶高(母乳50~70%,配方奶 4~10%) 母親的鐵質儲存量足夠、母乳的鐵質含量足夠嬰兒所需,且足月產的健康嬰兒體內鐵質儲存量亦充足,只要喝奶量足夠,鐵質可供應到出生體重增加至 2 倍後(約在 4 個月)

4 個月後,隨著嬰兒快速成長,鐵質需求量顯著增加,需增加額外的鐵質來源 若 6~9 個月的嬰兒仍只有餵食母乳,不吃副食品,便會開始消耗鐵質儲存量並引起貧血,但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缺鐵時間會比較早,也較容易貧血

鐵質與心智、運動功能有關,一旦嬰兒期缺鐵,即使尚未出現貧血症狀,也會受到影響 嬰兒8個月大時血色素偏低會與 18 個月大時運動發展的損害有關,也可能與早期青春期行為發展有關 矯正缺鐵性貧血,可以預防生長發育與行為的遲緩 鐵同時也是微生物及惡性細胞生長的必需因子,過量補充鐵質除了會導致嬰兒便祕,也可能會增加腸道感染、敗血、癌症的發生,並降低鋅的吸收率

4~6 個月大純母乳哺育的嬰兒應開始增加鐵質的攝取(1 mg/kg/day),建議來源為副食品(強化鐵質的穀類食品、肉類)以及強化鐵質的嬰兒配方奶來補充母乳的不足,使用配方奶者亦同

鈣 鈣質的建議量為 0~6 個月 300 毫克/天 到了 7~12 個月可漸漸增加至 400 毫克/天 哺餵母乳會比嬰兒配方奶有較高的鈣吸收率,約 2/3 的攝入量可以被吸收

鋅 母乳及配方奶中的鋅含量約為 0.3~0.5 mg/100 kcal,但母乳中的鋅比較好吸收 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可由肉類及穀類來補充大部分所需的鋅

氟 氟的上限攝取量為 0~6 個月 0.7 毫克/天,7~12 個月漸漸增加至 0.9 毫克/天。 母乳氟含量低,含氟的水調製成的食物(穀類食品、果汁)是嬰兒氟的主要食物來源,長牙後仍持續哺餵母乳的嬰兒,應給予含氟飲用水 6 個月大內不建議使用氟補充劑,出生滿 6 個月後,若沖泡配方奶所使用的水含氟量低於 0.3 ppm時,可添加 0.25 mg/day

六. 維生素 維生素B12 素食者所分泌之母乳可能缺乏維生素 B12 母親有惡性貧血時,哺餵母乳的嬰兒亦可能缺乏維生素B12

維生素D 母乳維生素 D 含量低,只含 20~25 IU/L(0.5 mcg/L),嬰兒每日維生素 D 需要量為 400 IU 若嬰兒母乳或配方奶餵食量少於 1,000 毫升,可短期添加 400 IU/天,以預防佝僂症(rickets)的發生 早產兒、膚色暗、居住在高緯度或是高海拔地區之嬰幼兒,屬於佝僂症的高危險群,需要補充維生素 D 的攝取

維生素K 新生兒經由胎盤獲得的維生素 K 較少,且腸道缺乏合成維生素 K 的細菌,加上肝臟功能尚未發育完整,無法合成凝血酶原,使血液維生素 K 含量低(特別是出生前3天最明顯)、凝血時間延長 早產兒、母親使用抗凝血劑治療的嬰兒,是維生素K易缺乏族群缺乏維生素 K 會造成出血或是溶血性疾病(hemorrhagic disease)

母乳中維生素 K 含量較少,約 2.5 mcg/L,配方奶含量約為 4 mcg/100 kcal 維生素 K 之足夠攝取量為 0~6 個月 2 mcg/day 與 7~12 個月 2.5 mcg/day 出生後立即注射維生素 K,可預防新生兒出血性疾病

七. 水分 嬰兒身體水分含量約占體重 75~80%(成人為 60~65%),隨成長及發育會逐漸減少至 70%。 由於嬰兒腎臟尿液濃縮能力低於幼兒及成人,容易出現水分不平衡情形,勿將奶水(母乳、配方奶)再煮沸,以免造成水分蒸發、溶質濃縮,使得滲透壓改變

一般母乳的滲透壓約 285 mOsm/kg,配方奶為 150~380 mOsm/kg,若超過 400 mOsm/kg,會造成嬰兒腹瀉及嘔吐,嚴重者會產生脫水 新生兒體重減輕大於出生體重10%會出現高血鈉脫水(hypernatremic dehydration),造成抽搐、血管受損等問題 新生兒宜小心監測攝入液體量、體重及身體水分平衡狀況(可以溼尿布片數來判斷)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可能發生在以開水取代母乳、配方奶哺餵、過度稀釋的配方奶,或是用開水取代電解質液治療腹瀉時,會導致嬰兒低血鈉、焦慮、噁心、嘔吐、腹瀉、多尿或寡尿及抽搐等現象 嬰兒期水分需求如表4-2

表4-2 嬰兒期水分需求估算

第三節 嬰兒副食品 母乳哺育時間應達 6 個月,6~12 個月再搭配副食品(complementary food)使用 第三節 嬰兒副食品 母乳哺育時間應達 6 個月,6~12 個月再搭配副食品(complementary food)使用 只要副食品添加得宜,6 個月大後並不需要由一般嬰兒奶粉換成較大嬰兒配方奶,除非嬰兒攝食量或副食品添加量不足才需要調整 嬰兒副食品添加量及時間請參考表4-3

表4-3 嬰兒飲食建議量

表4-3 嬰兒飲食建議量(續)

一. 添加副食品的時機 一般在 4~6 個月大時,嬰兒已可控制頭的轉動及抬起,當給予支撐物時亦可坐穩,此時為副食品添加的適當時機 藉由副食品可補充蛋白質、鐵質及維生素,但太早開始添加不僅對嬰兒無益處,還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二.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1. 每次只選擇一種新的食物,由少量(1~2 茶匙)開始增加 1. 每次只選擇一種新的食物,由少量(1~2 茶匙)開始增加 2. 食物種類由簡而繁,以 3~5 天為 1 個單位來嚐試新食物

3. 剛開始應選擇較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嬰兒米粉、較稀的粥等穀類食物,之後再嚐試蔬菜(如:胡蘿蔔、敏豆)與水果。由於果汁甜度較高,剛開始可稀釋 1 倍,之後再逐漸增加濃度,但給予量不超過 120~180 毫升 4. 選擇新鮮、天然的食物,不額外加鹽、糖等調味品

5. 利用湯匙或杯子餵食副食品,訓練嬰兒的吞嚥及咀嚼能力 6. 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如:刀具、砧板應確實清潔、烹調人員需注意手部衛生、留意食物的保存日期 7. 不隨意餵食葡萄糖水、含糖飲料或咖啡因飲料,1歲以下不餵食蜂蜜(因含有肉毒桿菌孢子)

第四節 常見問題與先天代謝 異常疾病 一. 常見問題 (一)嬰兒腸絞痛 Infantile Colic 當嬰兒經常在固定時間(傍晚或深夜)突然出現無法控制的尖銳啼哭,且①年齡約 2~3 週大;②每天啼哭超過 3 小時,每週至少 3 天以上;③持續超過 3 週以上,即可稱為嬰兒腸絞痛 此現象可在嬰兒 5 個月大以前慢慢痊癒

腸絞痛可能與餵奶吞下大量空氣,導致腸道腹脹或腹痛有關,或是對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的成分不適應,母親抽菸或喝酒也有相關性 當嬰兒啼哭時,可以先確認是否饑餓、嬰兒配方奶的沖泡濃度是否正確、有無食物過敏、生病,通常腸絞痛可以藉由輕輕規律的搖動嬰兒、擁抱、少量多餐、餵奶後的拍背排氣動作(圖4-3)等獲得改善

圖4-3 拍背可幫助嬰兒排氣

當出現腸絞痛時可先調整嬰兒飲食內容,如:牛奶蛋白可能是造成腸絞痛的原因 餵食配方奶者可以考慮使用水解配方奶以減輕症狀

(二)腹瀉及腸胃炎 Diarrhea and Gastroenteritis 嬰兒的排便次數約 2~6 次/天,隨著月齡增加會逐漸減少, 3~4 個月大的嬰兒一天至少解 2~3 次鬆軟黃便 腹瀉與感染、食物不耐或液體攝取量的改變有關,嬰兒長牙期之疼痛緩解後,亦會出現 1~2 天大便鬆軟狀況,只要體重沒有減輕仍可持續餵食,但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液體,以避免脫水

純母乳哺餵的嬰兒少有腸胃炎發生,即使出現症狀仍可持續哺餵母乳 哺餵嬰兒配方奶者,需要暫停餵食 6~24 小時,並使用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流失的水分 已開始吃副食品者也應暫停食用 少部分嬰兒在急性腸胃炎後,仍會持續腹瀉一陣子,屬於短暫的乳糖不耐現象,哺餵配方奶者可暫時改成無乳糖嬰兒配方奶

(三)便祕 Constipation 哺餵配方奶者,可能因配方奶成分改變(乳清蛋白改成酪蛋白或大豆蛋白)、嬰兒配方奶沖泡太濃、攝入液體量不足等,而產生便祕 嬰兒開始吃副食品後,會改變大便的顏色與頻率,較易出現便祕問題 哺餵母乳的嬰兒少有便祕,當發生便祕時,可能與攝食量不足有關

便祕時應先確認整天的液體攝入量是否足夠,並針對可能原因加以處理 天氣熱時,不妨在 2 次餵食之間額外給予冷開水來補充留失的水分 使用黑棗汁(prune juice)需注意液體平衡以及隨之而來的腹瀉問題

(四)溢奶 Regurgitation 嬰兒溢奶與賁門(胃食道括約肌)發育不完全有關,會導致喝奶後奶水逆流至口腔,只要體重仍有增加,大部分的溢奶對嬰兒無太大影響 但嚴重的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除了口腔溢奶外,有時奶水也會從鼻腔流出,造成嬰兒疼痛、不舒服,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隨著嬰兒長大、食道變長、賁門擴約肌收縮力變強、開始添加副食品、可維持較長時間的直立姿勢及開始走路後,奶水逆流的情況會逐漸改善 餵奶後 30 分鐘維持 40~60° 的直立姿勢、幫嬰兒拍背排氣、避免過度餵食、少量多餐等,亦可改善奶水逆流情況

(五)食物過敏 Food Allergy 過敏可分為立即性與延遲性過敏反應 在攝食 1 小時後出現疹子(蕁麻疹)、發癢、嘔吐等症狀,屬於立即性過敏反應 在攝食數小時或數天後才出現症狀,如:溼疹、腹瀉、腸絞痛、腹痛、生長遲緩等,則屬於延遲性過敏反應

完整、未分解的蛋白質是引起過敏反應的主因 當腸道發育不完整或是腸道發炎情況下,較大分子的蛋白質分解物會通過黏膜層,且被身體當作是外來入侵的蛋白質,觸發局部免疫反應或發炎反應 建議可先做過敏原測試,一旦確認是引起過敏的食物應避免給予

哺餵嬰兒配方奶者,可將奶粉調整為水解蛋白質配方,但 6 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使用大豆蛋白配方奶粉,因為對牛奶蛋白過敏者也可能對大豆蛋白過敏 哺餵母乳的媽媽若有已知的過敏食物,除了避免食用外,也應注意自身的飲食均衡 大部分的過敏原來自環境因素(如:草、灰塵),若過於嚴格限制飲食反而會造成飲食不均衡,不利嬰兒的生長與發育

二. 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 (一)苯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苯酮尿症乃因身體缺乏苯丙胺酸羥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而無法將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Phe)羥化(hydroxylation)成酪胺酸(tyrosine; Tyr),造成苯丙胺酸在身體堆積、酪胺酸缺乏等問題(圖4-4)。

圖4-4 苯酮尿症致病機轉

由於缺乏酪胺酸,使得黑色素(melanin)生成受到影響 臨床發現病嬰之毛髮顏色偏淡(黃)、皮膚乾燥且較蒼白 苯丙胺酸代謝為苯丙酮酸,導致病嬰的呼吸、尿液、皮膚上帶有陳腐味道,若不及時處理,將導致腦部傷害,嚴重者甚至造成智能障礙

PKU診斷標準包括血中苯丙胺酸濃度持續超過 6~10 mg/dl(360~600 mmol/L),以及酪胺酸濃度<3 mg/dl(165 mmol/L)

病嬰無法有效代謝食物中的蛋白質,故自嬰兒期給予低苯丙胺酸或不含苯丙胺酸的特殊奶粉,來補充其他必需胺基酸,並搭配低蛋白食物,如:穀類、蔬菜、水果來提供其他營養素 定期評估蛋白質、熱量攝取是否足夠,以維持兒童的正常發育。

補充酪胺酸、指導家長準備低苯丙胺酸食物(low phenylalanine food)或無苯丙胺配方、指導閱讀食品標示、避免食用阿斯巴甜(aspartame)產品(因其含有56%苯丙胺酸),都是重要的課題

(二)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主要是因嬰兒體內缺乏甲狀腺素(圖4-5),而影響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造成「呆小症(cretinism)」(圖4-6) 剛出生幾乎無異狀,通常在出生 2~3 個月後出現症狀,如能及早發現,給予甲狀腺素治療,身體發育異常矮小及心智障礙的程度會較輕,若 6 個月以後才治療,將會影響智能、生長發育遲緩

圖4-5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致病機轉

圖4-6 呆小症症狀

(三)高胱胺酸尿症 Homocystinuria; HCU 高胱胺酸尿症主要是因在胱胺酸(cystine)的合成過程中缺乏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導致大量甲硫胺酸(methionine; Met)、高胱胺酸(homocysteine; Hcy)及有毒代謝產物堆積在血液中,並由尿液排出大量的高胱胺酸(圖4-7) 如果沒有早期治療,將導致智能障礙、全身骨骼畸形、眼球水晶體脫垂、血栓形成、抽筋、腦血管病變等問題

圖4-7 高胱胺酸尿症致病機轉

病嬰應限制甲硫胺酸類的蛋白質食物 如:在嬰兒期採用豆類配方之特殊奶粉或低甲硫胺酸食譜,並補充胱胺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等

(四)半乳糖血症 Galactosemia 新生兒體內缺乏半乳糖酶(galactokinase)、半乳糖-1-磷酸尿苷醯轉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 uridyltransferase),無法正常代謝乳糖,導致血中半乳糖-1-磷酸鹽(galactose-1-phosphate)濃度增加(圖4-8),合併半乳糖尿(galactosuria)

圖4-8 半乳糖血症致病機轉

通常出生後 2 週內會發病,症狀包括嘔吐、腹瀉、昏睡、黃疸、肝腫大、白內障、生長遲緩(failure to thrive)、容易低血糖及感染等問題 早期發現並給予豆類配方奶(soy-based formula)、不含乳糖及半乳糖之乳製品,才能降低疾病對身體的危害

(五)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G-6-PD Deficiency 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症,主要是缺乏紅血球表面的保護酵素─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酶(G-6-PD),使紅血球中的麩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氧化後無法生成還原態的麩胱甘肽,以保護細胞膜,造成紅血球抗氧化能力變差

當病嬰接觸奈丸(樟腦丸)、吃蠶豆或服用磺胺類藥物等具氧化性物質時,便會造成紅血球破裂,產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現象(圖4-9),若未及時處理,將會導致黃疸、智能障礙,危及生命 早期診斷確認才能在生活上避免接觸致病因素,減少傷害

圖4-9 G-6-PD缺乏症致病機轉

(六)楓糖漿尿症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MSUD, or Branched-Chain Ketoaciduria 楓糖漿尿症主要是因缺乏支鏈α型酮酸去氫酶(branched-chain α-keto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導致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BCAA),如: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纈胺酸(valine)及其代謝產物在體內堆積(圖4-10)

圖4-10 楓糖漿尿症致病機轉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時正常,但 4~5 天後會出現餵食減少、嘔吐、昏睡、週期性的肌肉高張力,一週內新生兒的尿液及汗液會出現楓糖漿、焦糖的味道,若不及時處理,將導致酸中毒、神經受損、抽搐、昏迷、死亡 早期診斷、長期控制,盡可能維持嬰兒及學齡前兒童血漿白胺酸濃度趨近於正常生理濃度,對智力發展而言是重要因素

飲食上通常給予病嬰特殊配方奶粉(低支鏈胺基酸)、維生素 B1,以及少量的嬰兒配方奶粉或牛奶,以提供支鏈胺基酸,避免腦細胞損傷 並藉由定期監控血中支鏈胺基酸適度調整飲食,維持生長發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