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通式 :RCOOH Carboxyl group 有机化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英才网 1. 可以说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CH 3 COOH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CH 3 COOH 能与 Na 2 CO 3 溶液反应,产生 CO 2 气体 C.1mol/L 的 CH 3 COONa 溶液的 pH 约为 9 D. 1mol/L 的 CH.
Advertisements

張筱珮 營養師 腎臟病之防治. 認識腎臟的重要性 骨頭可以斷裂,肌肉可以萎縮, 腺體可以腐爛,皆對生命沒有影響, 可是腎臟一旦衰竭,骨頭,肌肉與腺體都 無法繼續工作。 2.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 ——谈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拉伸和收缩包装技术 1. 简 介 2. 主要特点 3. 常见收缩包装设备 4. 常见拉伸包装设备.
第十章 羧 酸及其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s.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小学科学教师 之化学素养提升专题讲座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 锋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开心一分钟】 一到下午这个点就特么的困.
男性生殖系統.
苯酚的性质.
古典家具鉴赏 主讲-刘娜.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2011年高考考前指导(物理) 报告人:詹道友 (合肥八中).
5-2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2011/12/19 JHSNU 蔡顯仁老師.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作为有机化学向生命科学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近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发展。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前沿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10学时) 13.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法 13.2羧酸的制备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 13.4羧酸的化学性质(1)
Chapter 10 Alcohols and Phenols
5.1 数据的收集 版权声明 本资源盘由数学中国网站(
972學期性平教育輔導活動 『我的性平宣言』 兩性交往價值觀澄清活動.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邓俊 外教社2009年全国外语骨干教师暑期研修班.
关于优秀科技辅导员 综合知识问辩的思考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审专家组 天津师范大学杨书远主讲.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第十章 人力資源管理.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一讲 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研究.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第十二章 羧 酸 学习要求: 1、掌握羧基的结构和羧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愛的魚.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项目三气压制动系统 任务 气压制动系统.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取 代 羧 酸.
羧酸 制作:邓光耀 霍伟波.
第二章 有機化合物 2-1 烴類.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化学必修2(苏教版) 复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宜蘭員山 魚丸米粉.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中国梦 航天梦 太空梦” 科技展 XXX 太空探索 互动体验园 河南省中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從性格心理學看生涯發展 組員: 高嘉鴻 李冠廷 簡品卉 李雅芳 陳怡馨.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有机溶剂 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 氯仿等溶剂
Chapter 10 Alcohol, Phenol and Ether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018/12/8 第十一章 羧酸.
一、選擇題 (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彈弓射出的石子具有能量 (B)一物體具有作功的本領,則此物具有能 量 (C)被壓縮的彈簧具有能量,被拉長的彈簧 則不具有能量 (D)將地面的重物,吊到高處則此物具有能 量。 C.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浙江省温州中学 杨振华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 —— 从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黄酮类化合物 (flavanoids).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2下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第五章 环烃 【本章重点】 1. 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定位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必须掌握的内容】 1.苯的结构。
閱8-5 能剪輯整理資料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苯 酚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機車鎖.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與家庭工作〜 家訪技巧 方瓊聆社工師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实验目的】 【实验提要】 【仪器与试剂】 【实验内容与步骤】 【思考题】 【数据处理】 【讨论】 【参考文献】
Carboxylic acid and their derivative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餐旅籌備與規劃 授課老師: 陳怡慈.
課程名稱: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通式 :RCOOH Carboxyl group 有机化学 羧酸及其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通式 :RCOOH Carboxyl group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 一元酸 mono- 根据R的性质 芳香酸 饱和酸 二元酸 di- 多元酸 poly-  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 一元酸 mono- 二元酸 di- 多元酸 poly- 根据R的性质 芳香酸 饱和酸 脂肪酸 不饱和酸

2. 命名 a) 俗名

b) IUPAC命名法 选取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主链 从靠近羧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重键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 1. 分子中有两个部位可形成H-键,常以二聚体存在 1) b.p很高(比M相近的醇高) 例: M甲酸 = M乙醇, C1—C4 的酸与水混溶,R增大,水溶性↓

2. 波谱性质 IR:特征吸收: νC=O: 缔合 1710~1760cm-1 游离 共轭 1690~1720cm-1 νO-H:缔合 2500 3000~3550cm-1游离 辅助:ν C-O: 1210~1320cm-1 ~

NMR: δ: 2~3 10~13 MS: 饱和脂肪酸 M+小 芳香酸 M+ 大 最主要的裂解方式——麦氏重排 M/Z=60+14n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结构与反应性

OH氧上带孤对电子,与C=O的π键共轭 结果:O-H键极化加大,H 易离去 酸性 P-π共轭 C=O键增长:120 123 pm 使得羧基碳原子上的正电性削弱 亲核加成比醛酮难 α-H的酸性比醛酮弱 P-π共轭 C=O键增长:120 123 pm 的证据: C-O键缩短:143 136 pm +

1. 酸性 酸根负电荷平均分布在两个O原子上——稳定 酸性大小:   酸性大小: 大多无机酸> 羧酸 > H2CO3 > 苯酚 > ROH pKa(甲酸3.75) 4.75-5 6.37 9.98 16-17 溶于Na2CO3 不溶

电子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诱导效应:X-CH2COOH -I使酸性增强 X= F Cl Br I CHO NO2 N+(CH3)3 pKa 2.66 2.86 2.90 3.18 3.53 1.68 1.83 +I使酸性减弱 HCOOH CH3COOH (CH3)2CHCOOH pKa 3.75 4.76 4.86

共轭效应: 场效应: X= OH OCH3 CH3 H Cl NO2 pKa 4.57 4.47 4.38 4.20 3.97 3.42

2. 羧基中羟基被取代的反应

共同的反应历程:

1)酯化 使反应进行到底: 反应慢,H 催化 可逆,难进行完全 乙酸 + 乙醇 K=2/3 ①反应物之一过量 ②除去产物之一(常是H O)使平衡向左移动 2

例:

反应机理: 两种可能

实验事实: 说明反应是按a式进行的

下列羧酸与甲醇的酯化相对速度如下: 羧酸的pKa相近 与同种醇酯化速度相差很大 进一步支持按a反应机理 因为速控步骤是加成一步, CH3COOH 1 羧酸的pKa相近 与同种醇酯化速度相差很大 进一步支持按a反应机理 因为速控步骤是加成一步, 酰基体积大不利于醇的亲核进攻 CH3CH2COOH 0.84 (CH3)2CHCOOH 0.33 (CH3)3CCOOH 0.037 (C2H5)3CCOOH 0.00016

完整反应历程可以表示如下:

进一步研究发现: 1º、2º醇的酯化按a式进行: 亲核加成—消除,动力学上二级反应 3º醇的酯化按b式进行: 消除—加成,动力学上是一级反应

2)生成酰卤的反应 历程:

3)生成酸酐的反应 常用

4)生成酰胺的反应

5)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也属加成—消除反应) R'MgX不能进行上述反应 因为中间体 是不溶盐,不能继续反应!

3. α-H的取代反应 羧酸的α-H不如醛酮的活泼, 需红磷(光、碘、硫等)催化: α-卤代酸在合成上很有用: X NH2,CN,OH等 多功能基化合物

α(β)-C上有强吸电子基的羧酸不稳定: 4. 脱羧反应 汉斯狄克(Humsdiecker)反应: α(β)-C上有强吸电子基的羧酸不稳定:

5. 羧酸的还原反应

四、羧酸的制备 1. 氧化法 醇: 酮: 醛:

烃: 2. 由卤代烃制备

五、羧酸衍生物

1.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a) 酰氯和酰胺——根据酰基来命名 b) 酸酐和酯——根据水解后生成的酸(和醇)来命名 丙烯酰氯 苯甲酰胺 丙烯酰氯 苯甲酰胺 b) 酸酐和酯——根据水解后生成的酸(和醇)来命名 乙酐 乙丙酐 顺丁烯二酸酐 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酐) (混酐) (马来酸酐)

2. 物理性质 a) 不少挥发性酯具有花果香气——可作香料 香蕉香 菠萝香 b) 酰胺分子之间形成多个氢键,b.p.(m.p.)比相应羧酸还高。甲酰胺(b.p. 111℃/20mm),其余均为固体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c) 波谱性质 IR(cm-1 ) (VCN 2240~2260) VC-O(C-N VN-H 1800 1800~1860 链强 Δ60 1800~1860 链强 Δ60 1750~1800 环强 1045~1310 1735 1050~1300 缔合 游离 δ N-H 3180 3400 1600 3350 3520 1640 3300 3440 1640 1650~1690 1400 NH 2 NHR (VCN 2240~2260)

NMR: δ 2~3 3.7~4.1 5~8(宽) MS:

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结构与反应性: p-π共轭程度: p-π共轭使C+削弱,亲和核加成活性降低,对α-H活化作用降低。

羧酸衍生物都能进行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羰基亲核加成的活性顺序: L离去的难易顺序:Cl- > RCOO- > RO- > -NH2

历程: 碱催化: 酸催化: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The End of Chapter 12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