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 阳 修
示 范 朗 诵
环滁(chú) / 皆山也。其 / 西南诸峰,林壑(hè) / 尤美,望之 / 蔚 (wèi) 然 / 而深秀者,琅(láng)玡(yá)也。山行 / 六七里,渐闻 / 水声潺潺(chán) / 而泻出于 /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 / 翼(yì)然 / 临于 /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 谁? 山之僧 / 智仙也。名之者 / 谁?太守 / 自谓也。太守与客 / 来饮于此,饮少 / 辄(zhé)醉,而 / 年又最高,故 / 自号曰 / 醉翁也。醉翁之意 / 不在酒,在乎 /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 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 / 日出 / 而林霏(fēi)开,云归 / 而岩穴暝(míng),晦明 / 变化者,山间 / 之朝暮也。野芳 / 发而幽香,佳木 / 秀而繁阴,风霜 / 高洁,水落 /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 不同,而 /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yǔ) 偻 (lǚ) 提 携 (xié)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 野蔌(sù),杂然 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hān) 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 中(zhòng),弈 (yì) 者 胜, 觥 (gōng)筹(chóu)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 (tuí)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yì) ,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人之乐;人知 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 山中朝暮四时的景色 众人出游的情况 醉罢晚归的情景 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醉 醉翁之意在山水 醉于山间朝暮四时 醉于游人之乐 醉在自己的乐趣
乐 总写乐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醉归之乐
“醉翁”和“乐” 醉翁喜山水之乐 醉翁爱赏景之乐 醉翁乐游人之乐 醉翁醉自己之乐
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探讨文章主旨 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尽责最乐 尽得大的责任,便得大快乐; 尽得小的责任,便得小快乐。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醉翁亭记 点出亭 亭外景 亭中宴 离亭归 乐亦无穷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太守归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亭周环境:环滁皆山→琅玡山→酿泉→有亭翼然 亭之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朝:日出 乐亦无穷 朝暮之景 醉翁亭记 亭外景 暮:云归 四时之景: 春花、夏木、秋风、冬石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亭中宴 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郁闷 表现“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太守归 游人去 禽鸟乐 从人乐 太守乐 离亭归
理解性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