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Advertisements

作者 作者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 .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第 5 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生 活工具又是什 么呢? 青铜器.
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 药物学家。其父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继承家学,在长期的行 医过程中,他发现以往的本草 书有不少错误,于是立下了重 修本草书的宏愿。在近30年 的时间,他三易其稿,完成了 《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 的编定。
陈二军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 我很矛盾:生在 《水浒》的世界,却 长了一颗《红楼》的 心,在这个《三国》 纷争的年代,独自去 《 》
语文园地八. 我的发现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数不清呀! 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 式不同(反问句、陈述句、感叹 句),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概况  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为 曹雪芹著,后四十为高鹗续 写) 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 毛泽东  推荐读本 —— 《红楼梦》 198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 校注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 楼梦研究所校注.
林郁捷助理教授級.  壹、導言  貳、違法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類型  參、法律責任  肆、結語.
《菲律宾华语课本》第十二册 小学六年级 1 、复习 2 、生词学习 3 、语法学习 4 、课文讲解 5 、布置作业.
2015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咸阳市秦都中学 陈飞跃.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了解戚继光是一位抗击倭寇的民族 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 智谋。(重难点)
苏 轼.
屈 原 列 传 临武一中多媒体课件 设计制作:黄素娥 临 武 一 中 上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海伦·凯勒.
自我检测:不看书,你记住了吗? 1.东周分哪两段? 2.春秋时著名的霸主有哪三位? 3.辅佐商汤、周文王、齐桓公的分别是哪些贤人?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蒋永萍 2013年4月24日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研究进展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蒋永萍 2013年4月24日.
河中石兽 纪昀.
河中石兽 导学案 主备人:杨凤菊.
“乐圣”贝多芬用它的智慧谱写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向命运呐喊,向命运抗挣,我们会胜利的,前面就是美好和幸福。
窗 泰格特(澳大利亚).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南昌 --我的家乡 姓名:万欣 时间: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我國幼托整合政策 發展趨勢 教育部國教司 郭科長淑芳 97年4月10日.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 園藝科主任 鍾敏君
( ) 2、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语文园地八.
22 窗前的气球 李桂琳.
贴经: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将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遮盖住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它是古代科举考试“明经科”中的一种试题类型。
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学科研讨会议资料之八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 温庭筠.
高考诗歌鉴赏 复习系列(六) 按内容分类鉴赏.
语文 第三册 人教版上学期 黄荔娴.
2009年《语文中考说明》 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第二册 识 字 四 白蕉镇中心小学 一(4)班 主 页.
《大学语文》 俞晓红.
不可全抛一片心 逢人只说三分话 闲时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 言多语失 祸从口出 沉默是金 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秋声赋—-欧阳修 一、 作者简介 二、文体简介 三、《秋声赋》内容述评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孟子名言 1.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天时不如地利, 。 3. ,威武不能屈。 4.得道者多助, 。 5.穷则独善其身, 。 6.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华威先生.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猫.
夹 竹 桃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曹洁.
病家两要说.
对 联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圆又圆,像火球, 一大早,准时到。 花草树木,有了它, 生机勃勃,又一天。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1、小 雨 点 袁玉丽.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31 女娲补天.
芦 叶 船.
邓州市小杨营乡安众小学 李冬.
大自然的文字 江门实验中学 梁晓燕.
秦始皇 千古一帝.
咏雪.
15 画风.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库庄初级中学 王周瑜.
客舱安全案例分析共享 7.26机上纵火事件 报告人: 深圳航空客舱服务部 姜 波.
17、小壁虎借尾巴 授课班级:一年三班 授课人:马海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汉字概说 1.
二十四节气.
劝 学 《荀子》.
第四课 诗两首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未选择的路.
四时田园杂兴 麻丘中心小学 尚隆丹.
红树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2课 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 上古神话传说 魏晋志怪小说 明清小说 宋元话本 唐传奇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说一说 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 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 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 为三国。 老不读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战例,其虚实分合,攻守进退,以小打大,以少胜多,应战应和,应擒应纵,胜负得失,都有可鉴之处。毛泽东从中学到不少军事知识、战争知识。对此,他从不讳言。在井冈山时期,他没有读到《孙子兵法》,但读了《三国演义》。事实上,他在讲话和文章中,常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事例。一位老同志曾对我说起:“十年内战时期,‘左’倾教条主义者曾经攻击毛泽东的军事路线,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不过是‘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术,把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

2、施耐庵和《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祖籍是泰州海陵县或苏州吴县阊门(今江苏苏州)。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关于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其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水浒传》封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武松打虎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的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以“官逼民反”为主题,通过塑造的一百零八将形象,对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和梁山英雄的抗暴除恶,作了充分肯定和热情颂扬。 “少不读水浒”

3、吴承恩与《西游记》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其故里江苏淮安东南马甸乡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园,淮安市有其纪念馆。

《西游记》——美猴王 大闹天宫

4、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

4、曹雪芹和《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与红学 《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学成立于1980年7月,现有会员三百余人。 它是以曹雪芹与《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附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该会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国红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国内外业务交流活动,为推动我国《红楼梦》研究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曹雪芹在中国,红学研究在世界” “奥斯卡奖和《红楼梦》的国际地位相比,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裴钰

明清小说一览表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西游记》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吴承恩 明朝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红楼梦》 曹雪芹 高 鹗 清朝

二、戏剧的繁荣 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2、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牡丹亭〉 “家传户喻, 几令西厢减价”

3、京剧形成 ——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19世纪中期)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智勇刚毅; 黑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小百科 『四大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的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号称"十门角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的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剧文化。

本報綜合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6日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的會議中,將法國傳統美食、西班牙佛朗明哥舞、中國京劇和針炙等50項文化習俗,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2010-11-18泰国世界日报新闻网 京剧《大足》再现世界遗产辉煌

三、书画的成就 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 1、书法 徐渭(明末) 2、绘画 “扬州八怪”(清朝) 董其昌(“颜骨赵姿”) —— 明后期著名书法家 徐渭(明末) 2、绘画 “扬州八怪”(清朝)

行书帖(董其昌) 杜甫醉歌行诗

作品欣赏 徐渭创泼墨花卉,即把水墨倾倒在画面上,再用笔勾画,代表作有《墨葡萄》。

<<墨葡萄图>> <<青藤道士  >> <<蕉石图>> <<墨葡萄图>>

陈洪绶为《西厢记》画的插图 陈洪绶是明末的人物画家,所画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为屈原的《九歌》以及《西厢记》《水浒传》所作的插图,深受群众的喜爱。

唐伯虎及其作品

郑板桥《兰竹图》 郑燮,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成就最为突出点画家。他的画主要以兰、竹、石为对象,其中兰竹画的最出色,苍劲绝伦。

本课小结: 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 汤显祖《牡丹亭》(明) 戏剧 京剧(清) 董其昌(明) 书 书画 徐渭(明末) 画 扬州八怪(清)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 吴承恩《西游记》 (明朝中期) 曹雪芹《红楼梦》(清) 汤显祖《牡丹亭》(明) 戏剧 京剧(清) 董其昌(明) 书 书画 徐渭(明末) 画 扬州八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