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 电阻的串、并联; 3. Y— 变换; 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公務員申領小額款項專案法紀宣導 法務部廉政署 編製
Advertisements

五專醫護類科介紹 樹人醫專 職業教育組 李天豪 組長.
感恩 主题班会 初一(16)班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開創自己的天空 職業類科介紹 商管類.
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政治生活.
電路學 第二章 直流電路 2-1.
我班最喜愛的零食 黃行杰.
《计算机电子电路》 主 讲: 齐琦.
(2)通常,电阻的特性曲线是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绘制。
电阻电路习题课(二) 1. 熟练掌握回路法、节点法求解电路; 2 正确应用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2 基本定律 2.3 支路电流法 2.4 节点电压法 2.5 叠加原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一般分析法:选择变量、列方程、解方程的一种分析方法 说明: 线性电阻电路——列出方程为线性代数方程
第3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  问题的提出 3. 1 支路电流法 3. 2 节点电压法 3. 3 回路电流法
第二章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 独立电流、电压变量: 1、独立的、线性无关的: 2、完备的 选i1、i2、i3变量.
2.2.8解:US-5500U=11I U= —US+I, I=5501/5511=0.9981A
第三节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求解 一、R、L、C 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1. 电阻元件 R i(t) + u(t) - R I(s)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Chap. 4 Techniques of Circuit Analysis
学习要求 1、能力目标:熟练地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来解决电路的实际问题。 2、知识目标: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3 电路的三种状态
2017/4/10 电工基础 机电科 电子教研组 王宇浩.
第7讲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海南风光.
第 4 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实训4 简易电子门铃的制作与电路测试 4.1RC放电电路 4.2RC充电电路 4.3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 支路电流法 3.2 网孔电流法 3.3 节点电压法 3.4 回路分析法和割集分析法
内容要点: 目的与要求: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部分 电路模型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的基本定律 电源及其等效模型 电路参数的计算 支路电流法
电工技术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适应于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并应用相量法分析简单的正弦稳态电路,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讨论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4.4 矩阵分析法 标准支路 设每个标准支路共由一个电阻、一个独立电压源和一个独立电流源组成,其一般形式如图4-16所示。其中允许uSk = 0或iSk = 0。 图
第五节 分段矿房法 分段矿房法是在矿块的垂直方向在划分成若干个分段;在每个分段上布置矿房和矿柱,可以立即回采本分段的矿柱,并同时处理采空区。
友信不銹鋼工程有限公司 台北市康定路4號 工廠:台北縣三重市竹圍仔街22-3號
节点分析法 例:  4 取4为参考节点 记 U1 、U2 、U3 分别为独立节点1、2、3的电位 G5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5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5. 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5. 2 动态电路方程的列写 5. 3 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5. 4 一阶动态电路
第2章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2. 1 电阻 2. 2 电源 2. 3 MOSFET 2. 4 基尔霍夫定律 2. 5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压源是有差别的,它总有 内阻,其端电压不为定值,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 阻相串联的模型来表征实际电压源。如图所示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2.3 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之间的等效变换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 秦曾煌 主编 主讲:信息学院 薛亚茹 第0章 绪论——课程介绍.
1.9 Tellgen定理 i1 i2 即 [u1 u2````` ub ] = 0 ib  uk ik = 0
第1章 电路模型及电路定律.
第四章 电 路 定 理.
随堂测试.
Chap. 3 Simple Resistive Circuits
第8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8.1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8.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第6章 正弦电流电路 直流量: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U、I) 直流电路 交流量:随时间周期变化、且平均值为零(u、i)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学习要点 阻抗和导纳的定义及含义; 电路的相量图; 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电阻电路分析方法的推广;
线性网络及电路模型.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本章重点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四章 线性网络的基本定理 第一节 叠加定理 第二节 替代定理 第三节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第四节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電子工程概論 (第六章 分壓及分流定理).
第二章 用网络等效简化电路分析 当电路规模比较大时,建立和求解电路方程都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利用网络等效的概念将电路规模减小,从而简化电路分析。当我们对某个负载电阻或电阻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感兴趣,如图2-1(a)所示,可以用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来代替单口网络,得到图2-1(b)和(c)所示的电阻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从而简化电路的分析。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 4 章 非 线 性 直 流 电 路 非线性电路是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基于线性方程的电路定理不能用于非线性电路。作为基础,本章研究最简单的非线性电路即非线性直流电路。首先介绍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和非线性直流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然后依次介绍三种近似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分段线性近似法和图解法。 本章目次.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你知道下列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有多大吗? 约5 A 约1 A 约1 A 约2 A 约0.5 A 约0.2 A.
陳進祥 朱弘仁 陳曦照 譯 Irwin 原著 滄海書局 出版
第6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6-1 基本概念及换路定则 6-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经典法、三要素法 6-3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第4章 非线性直流电路 4.1 非线性二端电阻元件 I U.
3.10 不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不含独立源的单口网络 I N + U —.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本章重点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1 比例电路的分析 5.2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5.3
实用电工基础与测量 主编 陶 健 2008年10月.
推荐参考书 基本电路理论 C.A 狄苏尔,葛守仁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 电路分析基础(第3版) 李翰荪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电路分析基础 2019/6/22.
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3章 电路定理 电路定理描述电路的基本性质,是分析电路的重要依据 本章主要内容: (1)置换定理 (2)齐性定理 (3)叠加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 电阻的串、并联; 3. Y— 变换; 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1 引言 电阻电路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分析方法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 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2.1 引言 电阻电路 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分析方法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分 析电阻电路的依据; (2)等效变换的方法,也称化简的方法

2.2 电路的等效变换 1. 两端电路(网络)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路, 向外引出两个端钮,且从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则称这一电路为二端网络 (或一端口网络)。 无源一端口 i 无源

2. 两端电路等效的概念 + - u i + - u i 明确 两个两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则称它们是等效的电路。 B C (1)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 两电路具有相同的VCR 明确 (2)电路等效变换的目的 化简电路,方便计算

2.3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 1. 电阻串联( Series Connection of Resistors ) i u 2.3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 1. 电阻串联( Series Connection of Resistors ) (1) 电路特点 + _ R1 R n U k i u1 un u Rk (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 (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

(2) 等效电阻 u + _ R e q i + _ R1 R n U k i u1 un u Rk 等效 由欧姆定律

(3) 串联电阻的分压 例 + _ u R1 R2 - u1 u2 i º 说明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串连电阻电路可作分压电路 两个电阻的分压: + _ u R1 R2 - u1 u2 i º 注意方向 !

i = i1+ i2+ …+ ik+ …+in 2. 电阻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 in R1 R2 Rk Rn i u i1 i2 ik _ (1) 电路特点 (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 (KVL); (b)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KCL)。 i = i1+ i2+ …+ ik+ …+in

=u/R1 +u/R2 + …+u/Rn=u(1/R1+1/R2+…+1/Rn)=uGeq (2) 等效电阻 in R1 R2 Rk Rn i + u i1 i2 ik _ + u _ i Req 等效 由KCL: i = i1+ i2+ …+ ik+ …+in =u/R1 +u/R2 + …+u/Rn=u(1/R1+1/R2+…+1/Rn)=uGeq G =1 / R为电导 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

(3)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 电流分配与电导成正比 对于两电阻并联,有: R1 R2 i1 i2 i º

求: Rab 例 b a b a b a b a Rab=70 60 100 120 20 60 100 50 10 40 80 20 100 60 b a 40 20 100 b a 20 Rab=70

Trick1:以点代线 求: Rab b a c a b c d b a b a Rab=7 6 6 6 6 8 8 导线 点 4 b a 6 c 6 a 6 b 8 导线 点 8 c d 4 8 8 8 b a 3 4 8 b a 3 Rab=7

uc=ud iR’=0 Trick2:等势点等效 等电位的点可看成短路或是一个点 b a c d b a c d R R R’=0 R’

Trick3:结点重排 求Rab a R b c d f e b a c f R c f R R R a R c d R b f e R R

惠斯通电桥 当 R1 / R2= R3/ R4 时,有 b a c d R1 R4 R3 R2 + - i1 电桥平衡(i1=0)

2.4 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 等效变换 (—Y 变换) c 包含 a b d R1 R2 R3 R4 1. 电阻的 ,Y连接 三端网络  型网络 Y型网络

 ,Y 网络的变形:  型电路 ( 型) T 型电路 (Y、星 型)

2. —Y 变换的等效条件 R1 R2 R3 i1Y i2Y i3Y 1 2 3 + – u12Y u23Y u31Y u23 R12 R31 R23 i3  i2  i1 1 2 3 + – u12 u31 等效条件: i1 =i1Y , i2  =i2Y , i3  =i3Y , u12 =u12Y , u23 =u23Y , u31 =u31Y

u23 R12 R31 R23 i3  i2  i1 1 2 3 + – u12 u31 R1 R2 R3 i1Y i2Y u12Y u23Y u31Y Y接: 用电流表示电压 接: 用电压表示电流 i1 =u12 /R12 – u31 /R31 u12Y=R1i1Y–R2i2Y u23Y=R2i2Y – R3i3Y (2) i2 =u23 /R23 – u12 /R12 (1) u31Y=R3i3Y – R1i1Y i3 =u31 /R31 – u23 /R23 i1Y+i2Y+i3Y = 0

由式(2)解得: i1 =u12 /R12 – u31 /R31 i2 =u23 /R23 – u12 /R12 (1) (3) i3 =u31 /R31 – u23 /R23 根据等效条件,比较式(3)与式(1),得Y型型的变换条件: 或

类似可得到由型 Y型的变换条件: 或 简记方法: 或 Y变 变Y

R = 3RY 注意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31 R23 R12 R3 R2 R1 外大内小 (1)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 (2) 等效电路与外部电路无关。

例 桥 T 电路 1/3k 1k R E 1k R E 1k R E 3k i

例 求负载电阻RL消耗的功率。 2A 30 20 RL 10 40 2A 30 20 RL 40 2A 40 RL 10 IL

2.5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 º + uS1 _ uS uS _ uS2 º uS2 uS1 1. 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1. 理想电压源的串联和并联 注意参考方向 º + _ uS uS2 + _ uS1 º uS 串联 等效电路 并联 uS1 + _ I º uS2 等效电路 相同的电压源才能并联,电源中的电流不确定。

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并联 iS1 iS2 iSn º iS iS i iS2 iS1 注意参考方向 并联 º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 串联 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 每个电流源的端电压不能确定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u + us _ i i u 实际电压源 伏安特性 O 一个好的电压源要求 考虑内阻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实际电压源 i + _ u 伏安特性 us u i O 一个好的电压源要求 考虑内阻 实际电压源也不允许短路。因其内阻小,若短路,电流很大,可能烧毁电源。

+ u is _ i i u 实际电流源 伏安特性 O 一个好的电流源要求 考虑内阻 实际电流源也不允许开路。因其内阻大,若开路,电压很高,可能烧毁电源。

iS=uS /Ri Ri=Ri i + i uS iS + _ u Ri u Ri _ i =iS –u/ Ri u=uS – Ri i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之间等效变换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i + _ uS Ri u 实际电流源 实际电压源 i Ri + u _ iS i =iS –u/ Ri u=uS – Ri i 端口特性 i = uS/Ri – u/Ri iS=uS /Ri Ri=Ri 比较可得等效的条件:

i iS + i Ri u + _ uS _ u Ri i + uS _ i u iS + Ri Ri u _ 由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 转换 由电流源变换为电压源: i Ri + u _ iS 转换

i i + uS iS + _ i u Ri u _ Ri iS iS 注意 数值关系: (1) 变换关系 方向:电流源电流方向与电压源电压方向相反。 (1) 变换关系 数值关系: (2) 等效是对外部电路等效,对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 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 Ri; 表现在 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阻Ri 。  电压源短路时,电阻中Ri有电流; 电流源短路时, 并联电阻Ri中无电流。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

利用电源转换简化电路计算。 例1. + _ 15v 8v 7 I 5A 3 4 7 2A I=? I=0.5A 例2. U=? + _ U 5∥5 2A 6A 5 + _ U 5 + 10V 6A - U=20V

例3. ri1/R3 i1 i1 ri1 i1 R1 US + _ R2//R3 求电流i1 + _ US R3 R2 R1 R + _ (R2//R3)ri1/R3 注: 受控源和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转换;转换过程中注意不要丢失控制量。

2.7 输入电阻 + i u - 1. 定义 输入电阻 无 源 2. 计算方法 (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则应用电阻的串、 并联和 1. 定义 无 源 + - u i 输入电阻 2. 计算方法 (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则应用电阻的串、 并联和 —Y变换等方法求它的等效电阻; (2)对含有受控源和电阻的两端电路,用电压、电流法求输 入电阻,即在端口加电压源,求得电流,或在端口加电流 源,求得电压,得其比值。

有源网络先把独立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再求输入电阻 计算下例一端口电路的输入电阻 有源网络先把独立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再求输入电阻 例1. US + _ R3 R2 R1 i1 i2 R2 R3 R1 无源电阻网络

外加电压源 例2. US + _ 3 i1 6 - 6i1 U + _ 3 i1 6 - 6i1 i

例3. u1 + _ 15 0.1u1 5 + - i u i1 i2 等效 u1 + _ 15 5 10

求Rab和Rcd 例4. 2 u1 + _ 3 6u1 - d c a b + _ u i + _ u i 6

本章小结 一个概念:等效 几个等效公式 输入电阻:求端口VCR,

课后作业: P46:1,4,8,10,13,16

端钮 terminal 串联 series connection 分压 voltage division 并联 parallel connection 分流 current division 等效变换 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等效电阻 equivalent resistance 入端电阻 input resistance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Maximum power transfer theorem Y-Δ变换 Wye-Delta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