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 Plant Biology 陈学林 生命科学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菌类植物 主讲教师:布日额教授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第六章 菌类植物 第一节 菌类植物概述 第二节 放线菌的特征及常见的放线菌 第三节 真菌门.
Advertisements

第二节 细胞核和细胞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初步学会辩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列表描述细胞核和各种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关注鉴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6.5 真菌界 真菌为多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 具有细胞壁,但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寄生或腐生的异养方式生活; 分为真菌门和地衣门。
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有细胞结构: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基质 细胞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第六章 菌类植物(fungi) 主要教学内容 1 菌类的特征。 2 常见的药用菌类、菌类的分门。
第二章 植物界的类群 第一节 低等植物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第三节 植物界的进化.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常为单细胞多细胞的丝状或叶状体 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生活环境常为水生或阴湿地
第二章 菌类植物 教学目标与要求: ㈠概述 1. 识记:菌类的几种营养方式、菌类的分门依据; 2. 理解:菌类的概念;
第三章 真 菌(fungi).
第五节 担子菌亚门真菌 (Basidiomycotina)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第一节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情景1-2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分类.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2-1 真核生物概述 §2-2 酵母菌(yeast) §2-3 霉菌(Molds)
奇妙的蘑菇王国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 杨小兵 制作.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实验九 酵母菌的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形态
实 验 四 丝状真菌形态的观察.
病原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第三章 其他微生物.
第三十三章 真菌学概述 学习要求 1)掌握真菌的定义、形态结构与培养特性。
呼伦贝尔学院优秀课 第 二 章 真核微生物 Eucaryotic Microorganisms 高明华 呼伦贝尔学院 电子显微镜2400倍.
真菌(Fungus)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广泛存在自然界,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霉菌)
实验目的 仪器材料 实验十二 藻类植物和真菌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 讨论.
第三节 真菌 诏安一中 八年级.
实 验 二 放线菌和真菌形态 的观察.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第三节 霉菌 霉菌(mold)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
医学真菌总论.
真菌 讲课教师:张国香.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十二章 真核生物 (Eukaryotes)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第九章 苔藓植物.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生物病原物 本章的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点; 掌握:各类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一段时间后…….
第三章 地衣(Lichens).
复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六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任务二 识别药用低等植物.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和我们.
真 菌 神木职教中心 李姣.
必修1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有时不是你不够努力, 而是努力的方式不对.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第九节 红藻门(Rhodophyta) 一、形态、结构特征 植物体少数单细胞; 多细胞藻体 简单的丝状体; 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章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
第十五章 藻类.
第十九章真菌分类与命名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 真菌的现代分类有接合菌门、赤菌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等4个门。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College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卜宁. 教材与参考资料 1. 周德庆( 2011 ):微生物学教程(第 3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沈萍( 2000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闵航( 2005 ):微生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本章内容:第一节 酵母菌 第二节 霉菌 本章重点:第二节 霉菌 星空8538的个人中心
第十六章 真菌门.
5、霉菌 5.1 概念 霉菌(mould)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 5.2分布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霉菌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 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
第八章 原核藻类(Prokaryotic Algae)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真菌單元』 微 生 物 學 系 94學年度上學期.
第 二 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Chapter 1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karyotic
园林植物学 风景园林专业.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植物生物学 Plant Biology 陈学林 生命科学学院

菌类(Fungi) 异养有机体,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 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 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两门:黏菌门和真菌门

黏菌门(Myxomycota) 一类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 营养体:生长期或营养期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多核,无胞壁,可作变形运动,亦称变形体 无性生殖: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造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细胞壁的孢子 约500种,分三纲:黏菌纲(约450种)、集胞菌纲和根肿菌纲

粘菌生境和营养方式 粘菌生长在阴湿土壤、木块、腐朽植物体、粪便等上面,细胞没有壁,单核或多核。 粘菌:似绒泡菌,是一团象变形虫样运动的细胞质。吸收死亡的有机体、细菌和孢子。

粘菌繁殖期的变形体

粘菌繁殖期的孢子体

黏菌生活史

真菌门(Eumycota) 主要特征 营养体: 少数单细胞,多数由菌丝组成菌丝体 低等真菌菌丝无隔,仅受伤或生殖时产生全封闭式隔膜 高等真菌菌丝均有隔膜,隔膜上有各种类型小孔 某些真菌在环境不良或繁殖时,菌丝密结成菌丝组织体 根状菌索:细长如根,尖端可生长延伸,并产生子实体 子座:垫状 菌核:颜色深、质地坚硬的核状体,耐高低温及干旱,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营养方式 异养型 腐生:从动植物尸体或其它有机质取得营养 寄生:菌丝变态成吸器从活的有机体获取营养 共生:如菌根 专性腐生 专性寄生 兼性腐生 兼性寄生

细胞结构 细胞壁:几丁质,有些具纤维素或β—葡聚糖 原生质体:具真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此外还具有膜边体,伏鲁宁体等结构 有些真菌具9+2型鞭毛

繁殖 营养繁殖:细胞分裂、菌丝断裂、芽孢子、厚壁孢子等 无性生殖: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

有性生殖 配子配合:+、-配子融合(同配、异配、卵配) 配子囊配合:+、-配子囊接触融合 配子囊接触配合:+配子囊中配子的核移入-配子囊中 体配(体细胞配合):2个营养细胞或1个孢子与营养细胞进行配合

有性生殖 真菌通过有性过程产生4种有性孢子: 真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相变化: 卵孢子(2n):精子和卵配合形成,见于鞭毛菌亚门 质配核配相继进行:即2个配子先胞质融合→核融合→减数分裂,核相变化为:n→2n→n 质配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进行核配:即保持一个相当长的双核期,随后发生核配和减数分裂,核相变化为:n→n+n → 2n→n

分布 真菌的主要分类群 分布极广,水、气、土中无处不有 很多种类寄生于动物、植物和人体中 有些种类与藻类及微管植物共生 已知约10000属,120000种 分5个亚门: 鞭毛菌亚门——菌丝无隔 接合菌亚门——菌丝无隔 子囊菌亚门——菌丝具隔 担子菌亚门——菌丝具隔 半知菌亚门——菌丝具隔,尚未发现有性阶段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主要特征: 营养体:少数单细胞,大多是分枝的丝状体 菌丝无隔,多核,但繁殖时菌丝产生隔膜形成孢子或配子囊 细胞壁;纤维素或几丁质 无性生殖:游动孢子,1或2条鞭毛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配或配子囊接触配合,产生卵孢子;有性过程质配核配相继进行,无n+n阶段 大多水生、两栖生、少数陆生、腐生、寄生 代表种类: 水霉属(Saprolegnia):常生淡水池塘,腐生或寄生于鱼卵、鱼的鳃盖或破伤的皮部,对水产养殖有危害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主要特征: 代表种类: 营养体:无隔多核菌丝组成菌丝体 细胞壁:几丁质和壳聚糖 无性生殖:孢囊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 有性生殖:配子囊配合,产生接合孢子,有性过程质配核配相继进行,无n+n阶段 代表种类: 根霉属(Rhizopus):腐生菌。葡枝根霉能产生果胶酶,可发酵豆类和谷类食品;米根霉可用作糖化菌生产酒曲。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主要特征: 营养体:极少单细胞,多由菌丝组成菌丝体 菌丝:有隔,隔膜具孔 细胞壁:几丁质 无性生殖:分生孢子,也有节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生殖:配子囊接触配合,也有体配;有性过程形成子囊,子囊中产生子囊孢子;有性过程质配与核配有间隔,有明显的n+n阶段 大多存在子实体:产生和容纳有性孢子的组织结构 子实体也称子囊果,有三种类型—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

分生孢子

节 孢 子

子囊、子囊孢子和子囊果的形成过程

子 囊 孢 子

代表种类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单细胞,不产生子囊果;生水果表皮、发酵的果汁和土壤中。 青霉属(Penicilium):生于水果的伤口处,淀粉性食物及酿酒原料上。主要以分生孢子繁殖。 虫草属(Cordyceps):子囊孢子秋季侵入鳞翅目幼虫体内,发育成菌丝并充满虫体,次年春天从幼虫头部长出有柄的棒状子座,故称冬虫夏草。

酵母菌芽孢子

冬 虫 夏 草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主要特征: 营养体:有隔菌丝组成菌丝体 初生菌丝体: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单倍体菌丝体 次生菌丝体:质配后形成的双核(n+n)菌丝体,为营养体 三生菌丝体:由次生菌丝体特化形成,细胞双核,并形成各类子实体 双核细胞主要以锁状联合方式发育成次生菌丝体 无性生殖:节孢子、芽殖、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体配,n+n阶段长,有性孢子为担孢子 多产生子实体(担子果):形状多样

担 孢 子

代表种类——伞菌目(Agaricales)

蘑菇生活史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未发现有性阶段,故称半知菌 菌丝具隔 无性生殖:分生孢子

真菌的经济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真菌: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 药用真菌:灵芝、猪苓、虫草等 工业用途:广泛应用于酿酒、面包、化工、造纸、制革等工业,也用于提取生长素、抗生素等

草 菇

长 裙 竹 荪

猴 头 菌

金 针 菇

美味牛肝菌

蒙古口蘑

羊肝菌

银 耳

香 菇

冬 虫 夏 草

茯 苓

灵 芝

尖顶地星

地衣门(Lichenes) 由真菌类和某些真核或原核藻类形成的共生体

主要特征 地衣体的组成和营养关系 由1种真菌和1种藻类共生,少数为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 真菌: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 藻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 营养关系:互惠共生 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

地衣的形态 壳状:紧贴在岩石、树皮和土表等基质上,无下皮层结构,菌丝直接伸入基质,很难剥离;占全部地衣的80%,在岩石表面呈现不同色彩 叶状:下面有菌丝束形成的假根或脐,将地衣固着在基质上,易采下 枝状: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

地衣体的结构 异层地衣:上皮层(紧密菌丝)、藻胞层(藻类细胞)、髓层(疏松菌丝)、下皮层(紧密菌丝) 同层地衣:藻类细胞和菌丝混合交织,不集中排列为一层

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菌、藻共同进行;地衣体部分断离,产生粉芽、珊瑚芽等 无性生殖:菌、藻分别进行;菌类多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仅真菌进行;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地衣的分布 分布很广,裸露的岩石表面、树皮、地表、高山带、冻土带,南、北极等处 对SO2敏感,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

地衣的分类 子囊衣纲(Ascolichens):松萝属、梅衣属、石蕊属、文字衣属等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扇衣属等 不完全衣纲(Lichens imperfecti):地茶属等

地衣的经济价值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药用:松萝、石蕊、石耳等 饲料:石蕊、冰岛衣等为驯鹿的重要饲料 食用:柳花、鹿角菜等,石耳、地茶可作饮料 工业原料:提取香水、石蕊试剂、染料等 先锋植物(开拓者):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危害林业:生于云杉、柑橘、茶树上的地衣影响树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