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的起源 ─夏王朝的建立 歷史2A 陳一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歷史二 第一篇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體制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Advertisements

—— 以洞庭湖区为例. 河 流河 流 沼 泽 沼 泽 滩 涂滩 涂 湖泊 这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景观?
波斯希腊 波斯钱币 ( 绵羊 ) 马其顿钱币 ( 山羊 ). 波斯希腊 波斯希腊 亚历山大击败波斯王大利乌三世 (333BC)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 及案例簡介 內政部政風處 科長陳定隆 102年10月.
必修2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导 游 基 础 知 识.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 與利益衝突迴避法概述 內政部政風處 科長陳定隆 102年9月.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填写
芭蕾雨奥特莱斯项目 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規 及案例簡介 內政部政風處 科長陳定隆.
國中基本能力測驗 (基測) 報告人:魏麗琴老師.
〝奇異恩典〞~陳進成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 以為大喜樂;因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 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
耐人尋味的耶穌基督.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講:羅積勇教授.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七 情感.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纳税申报表填写指引 白银高新区国税局 纳税服务科 2016年5月.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第三章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第一節 大一統帝國的出現與皇帝制度的確立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内 容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操作 ● 项目会计核算中注意事项 ● 社会组织年检报告的填列 ● 社会组织评估中财务资产指标的解释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初探逻辑推理 提高思维水平 ——《逻辑和语文学习》
列王紀下8章 啟示錄12章 書念婦人 婦人 死裡復活的兒子 被提的男孩子 七年饑荒 三年半大災難 非利士地 曠野 歸還房屋田地
佛教既是外來宗教, 為何盛行於中國?.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天地有情 分享者:徐燦麗老師、 蘇娟玉老師 日期:2005年12月3日 P.1.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二節 時代劇變與學術教育的發達
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苏州分所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材培训 深圳市南山区北师大南山附中 熊菊珍 年 8 月 13 日.
桃園縣龜山鄉文欣國小 校園植物簡介 內庭區.
耶利米书.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志愿服务个案 张田吉
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列王紀概覽.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南亚、中亚 要点·疑点·考点 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大部分在10°N~30 °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
張騫、班超通西域.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铜山中学 李启强.
秦王该不该杀? 张艺谋把秦始皇描述为千古一帝的英雄,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传道书 12种虚空 9处不可知 23样价值观 7个小结论 人生是虚空的虚空! (没有神的人生)
朝代接龙(排一排,把下列朝代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10分)
会计电算化 录入期初余额 北京科技宏远有限公司总账系统启用日期有二种方案,一是2006年1月,二是2006年2月,其他初始设置完全一样,假定你是该公司会计主管,你选哪种方案?为什么?? ?
八桥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导学案之五---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海局势总是引起各方关注,特别是美国。为什么美国对台湾虎视眈眈?
第一單元 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 專題一 孔孟思想與儒家的發展.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斗兽场 万神殿 圣彼得大教堂 君士坦丁凯旋门.
回忆与思考: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1 室外装饰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室外装饰设计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外室外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况,室外装饰设计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装饰的细部设计以及店面装饰设计等内容。
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北京一师附小 韩玉娟.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異端與異教 基督信仰.
漢魏間的國際局勢與女性外交 -〈昭君怨〉與悲憤〈胡笳十八拍〉
耶利米书.
彌迦書 緒論.
《美国的两党制》选考复习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俞优红 2018年6月14日 1.
課程簡介.
南國被擄( BC共分三批) 巴比倫帝國 猶大 巴比倫 猶大人被擄巴比倫.
地震 在板塊交接處,因岩層受到外力作用,相互 擠壓或張裂,易造成斷層錯動,同時釋出巨 大的能量,此能量以波的型式並藉由岩層傳
北國 亞述 巴比倫 南國 那鴻 以利亞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約珥 約拿 俄巴底亞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賽亞 以西結 南 彌迦
北国 亚述 巴比伦 南国 那鸿 以利亚 西番雅 以利沙 哈巴谷 约珥 约拿 俄巴底亚 阿摩司 北 何西阿 耶利米 以赛亚 以西结 南 弥迦
緒論: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第一節:原始佛教概論 一、佛陀生平 二、原始佛學 第二節:佛教的發展與傳播 一、部派佛教略說 二、大乘佛教的發展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第2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啟示錄精要 第六講 撒但的結局、審判 ﹝第廿章﹞.
五萬人歸回 猶大 巴比倫帝國 波斯帝國 希 被 擄 (1) 被 擄 (2) 被 擄 (3) 歸 回 被擄70年 哈巴谷 俄巴底亞 耶利米
何西阿書.
以西結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文明的起源 ─夏王朝的建立 歷史2A 陳一中

大綱 大禹治水圖 1.夏朝存在的爭議 正方與反方 2.文字史料(三代橫的關係) 年代、地域、文化社會 3.考古史料(辨別朝代是夏或商) 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 3.考古史料(辨別朝代是夏或商) 社會階段、文明演進、社會對立 4.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古代國家與社會、青銅器時代 5.參考資料 大禹治水圖

夏朝存在存在的爭議 文本有記載:《竹書紀年》、《史記·夏本紀》 文物沒發現:商有甲骨文,夏目前沒有。 青銅器時代的孕育期 -殷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論語‧為政》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論語‧衛靈公》 文物沒發現:商有甲骨文,夏目前沒有。 -二里頭宮殿遺址(是商朝還是夏朝?) 青銅器時代的孕育期 補充:關於夏朝的文字實際上在陝西有挖掘到, 年代比殷商還要早上1200年,字型和殷商甲骨相 當相似,不過出土史料過少所以這裡並不納入。 可參見杜維運《中國史學史》。 B.C.2200-1750 夏 B.C.1750-1100 商 B.C.1100-250 周

文字史料(時間的重疊) 陳孟家:疑夏之十四世,即殷之十四世,而湯武之革命,不過親族間之爭奪而已。 傅斯年則認為夏史上除了最後一段 以外都沒有商人的直接紀錄。 三代的關係不是前仆後繼的朝代 繼承,而是列國之間的關係,朝 代的更替只是三國勢力的消長。 女媧與伏羲

文字史料(三代統治的範圍) 夏人在中、商人在東、周人在西。 丁山:山西省西南隅,渡河而南,起居新鄭密縣間,繼居洛陽,輾轉遷徙,東至於河南陳留,北至河北濮陽,西至于陝西東部,不越黃河兩岸。 三代地理位置重疊少。 -並列的關係。 夏朝疆域圖

夏朝位置圖

文字史料(文化社會)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禮記‧禮器》 -由此可見文化大同而小異。 1.社會組織:皆有城邑式的宗族統治機構。 2.君王的繼承制度大抵也相同。 3.城郭的建造也是相同的特徵。 嚴一萍:綜觀三代文化,縱有異同之處,未逾損益相同,尋其本則一脈相承,未嘗有變焉。

考古史料(夏代考古問題) 1.仰韶文化:與夏時間不合 2.河南龍山文化:比二里頭又早一些。 -可能由此逐漸發展成二里頭文化。 3.洛達廟(二里頭)文化:晚夏還是早商? -二里頭文化出土的地方和夏人活動地點吻合。 -碳14的衰變期大約是B.C.1605~1770年。

二里頭遺址 1.根據杜正勝推來推去的結果,夏朝約在B.C1994-1523和二里頭時間吻合。 2.一、二期屬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屬青銅和宮殿文化。 3.第三期顯示國家機構的 複雜性。 4.第四期發現大片 夯土臺基。 二里頭宮殿復原圖

國家的形成 村落社會階段 村群社會階段 國家政治階段 文明形成程序: 從孤島式→平行並進式。

社會的演變 Willian T.Sanders 與Barbara J.Price所提出的四個階段: 遊團 部落 酋邦 國家 小型地域性的狩獵採集團。通常由一群彼此有親屬關係的男女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所構成的親族。其政治組織、階級、和經濟上的分工都還尚未成形。 部落 遊團的的進一步發展。靠氏族、年齡階級、戰士、宗教和他們相交的團體而組合在一起的。部落內仍是平等的,而且與農業經濟相結合,市場、有組織的貿易、手工業的經濟制度尚未出現。 酋邦 地方群組織成一個金字塔形的分層的社會系統,在以階層的差異為社會結合的主要技術。以酋長為中心,每個人都依他與酋長的關係的遠近而決定其階層。但是酋長這個職位還缺乏權力和政治控制的強迫技術。生產的地方性分化,以及由此而來的將產品與勞役在整個社會中分配的需要,是酋邦的一項特徵。聯繫經濟、社會和宗教等各種活動中心的存在又是另一個特徵。 國家 認為一種與合法的武力有關的特殊機構作用所團結起來的。它依照法律組成;它把它使用武力的方式和條件說明,而依以從法律上對個人之間與社會的法團之間的爭執加以干涉這種方法來阻止武力的其他方式的使用。國家還延續酋邦裡已經有的特徵,不同單位的分級關係、限制性的法則、和構成團體的經濟分工。

文化與社會演化階段表 文化名稱 新進化論 中國常用分期 舊石器時代 遊團 原始社會 中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 部落 龍山文化 酋邦 三代(到春秋) 國家 奴隸社會 晚周、秦、漢 封建社會(之始)

社會對立 文明產生來自於「剩餘財富」,剩餘財富來自於不平等。 階層與階層對立 城鄉對立 國家與國家對立

參考資料 1.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中國青銅時代》。 2.張光直〈青銅器時代〉《中國青銅時代》。 3.張光直〈殷商文明起源研究上的上一個關鍵問題〉《中國青銅時代》。 4.杜正勝〈夏代考古與早期國家〉,《古代社會與國家》。 5.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的省思〉,《古代社會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