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偵測器電腦斷層對上半規管裂開之應用 Application of multi-detector CT in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主講人:陳文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全聋型突发性聋 医院: 海军总医院 参赛医生: 李航 科室: 高压氧科 职称: 主治医师.
耳部实习 指导教师 陈连有 第三章 头颈部. 由 锤骨、砧骨、 镫骨构成听 骨链。为人 体中最小的 小骨,借助 听骨韧带固 定于上鼓室 内。 听小骨: 由 锤骨、砧骨、 镫骨构成听 骨链。为人 体中最小的 小骨,借助 听骨韧带固 定于上鼓室 内。
第二十九章 医学原虫 一、教学目的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 性、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应用:疟疾的发作、复发、再燃及凶险型疟疾的发生 机制和临床表现;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的 红內期形态。 二、教学方法.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蕊蕊 2010 年 11 月. 一、何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又称群发性癔症,是一 种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的一种在临床上只 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 以检出的器质性病变。意识不丧失,易受心 理暗示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减轻。
CT 在人体各部位的临床应用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雷子乔.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周围型肺癌 CT 征象 分 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 系指发生于段及 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 1/4 ,以腺癌多见。 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 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 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
第四节 关 格 第四节 关 格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 高昌杰 病 名 关格首载于《内经》,或指脉象或言 病机。《伤寒论》将小便不通和吐逆 为主症者称为关格。巢元方等则以大 小便俱不通为关格。至南宋时期,张 锐综合仲景与巢氏之说,提出关格病 上有吐逆,下有大小便不通。近代对 本病的认识逐渐统一于仲景,故本书.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肺癌. 概述 w 定义 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 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阻结于 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 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恶 性肿瘤。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概 述 张华.
我国青少年题材邮票欣赏 一、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题材 二、青少年德、智、体题材 三、童话题材 四、少儿绘画创作题材 五、儿童附捐邮票
第五节 迈克尔逊干涉仪.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泸医附院外科 杨昌美.
指導老師 陳美利 夜二技 英三甲 697c0005林佳瑄 697c0011羅 琳 697c0036程鈴雄
報告人:亞洲大學 黃雅文講師 日本東京大學博士醫學院公共衛生保健學博士 專長:生命教育、衛生教育、健康促進
教学目标Course Objectives
谈 谈 科 技 创 新与科研论文 陈新石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肺隐球菌病的CT诊断 CT diagnosi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小寶寶家庭保健護理小常識 講師:郭洽利老師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中学生普法教育.
新北市鶯歌區建國國民小學104學年度上學期「家長日」親師懇談會宣導簡報
绪论课: 物理学和人类文明.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腰痛的针灸治疗 渤海镇卫生院 金永坤.
台灣電力公司南區施工處 執行統包經驗簡報 陳副處長文欣 報告.
第十章 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第五章 病因病机.
肺部大叶性肺炎 平山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康军.
痴呆 龙华医院 顾耘.
肺转移瘤与韦格肉芽肿的鉴别.
头晕/眩晕的 鉴别诊断与治疗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戚晓昆
针刀医学移位性颈椎病 的X线诊断 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 柴晓峰.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Schizophrenia and Allied Disorder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 医务科 张海良.
幼兒語 相關生理機能與構造概述 台灣首府大學 幼教系.
聽覺 耳分為: 外耳、中耳:與聲音傳遞有關 內耳:聽覺、平衡覺的受器.
耳朵 製作人:葉家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三讲 腹部损伤 铜仁职院医学院 杜开南.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弘ㄧ大師-李叔同.
哈尔滨市卫生统计 工作会议 哈尔滨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12月.
农村地区常见非法行医 的调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二处·陈罡
“落地”问题的探讨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冯博琴 ”
消化系统测试病例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
第十九單元.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真實個案 - 失去一隻門齒 Case Study - Missing Upper Right Central Incisor
災害性天氣之探究─ 颱風 文賢國小 李同立老師.
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技术.
前庭蜗器的组织结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杨友金.
颅底影像解剖.
最速就業職種養成! 護理、軍人、職人 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適性輔導組 游賀凱
長庚大學醫放系96級 物理影像所第二屆畢業生 蔡瑜嬫
面山近海-臺東.
Evolution of pediatric sudden deafness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项目1: 明沟排水 建筑工程系.
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在咯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Lermoyez syndrome revisited: 100-year mystery
CT CURVE PLANAR REFORMATION FUNCTION
打Mole不打Ladybug (IV): 讓使用者控制Ladybug移動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聲音的產生.
放射醫學概論 安泰區域教學醫院 放射診斷科 組長 程明義 95 年 11月 7 日.
洪偉誠 鄭博文 楊怡和*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多排偵測器電腦斷層對上半規管裂開之應用 Application of multi-detector CT in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主講人:陳文昌

前言 耳朵內的三半規管是平衡的感受器,當有裂開時,很容易因外在聲音及壓力而變得特別敏感。所以上半規管裂開(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SCD)的患者,很容易因外在聲音和壓力些許的改變,觸發前庭的感受器,使其變得異常敏感,進而誘發前庭的各種病變。而上半規管裂開在臨床是種少見的疾病,發生原因通常是先天性或外力所造成的。

耳朵的解剖與構造 人類聽音的頻率範圍是20~20000赫茲 ,一般而言,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鼓室 )、內耳。當外界有聲音產生時,音波會經聽管至鼓膜(tympanicmembrane),便振動鼓膜,此一振動,再出中耳內的三塊小骨鎚骨、砧骨及鐙骨。最後出鐙骨輕微而快速的擊動蓋於卵圓窗(ovalwindow)的膜。

耳朵的功能 外耳主要負責收集並傳送聲波,又可分為耳翼、外耳道及鼓膜等幾個部位。外耳道內的汗腺特化成為耳垢腺,或稱耵聹腺,可分泌耳垢;鼓膜為一纖維性的彈性纖維組織,是外耳與中耳的分界。當異物侵入,感染或壓力過大時,易使鼓膜破裂。 中耳又稱為鼓室。在中耳內有三塊聽小骨,分別為鎚骨,砧骨及鐙骨。在中耳前壁有一開口耳咽管,又稱歐氏管。歐氏管為中耳與鼻咽相交通處,功能為平衡鼓膜兩邊的壓力。小孩子感冒及發炎時易由歐氏管感染到鼻、咽及耳朵。 內耳因為形狀複雜,又稱為迷路。在構造上,內耳可分為骨性迷路(含前庭、耳蝸及半規管 )及膜性迷路(含橢圓囊、球狀囊、耳蝸管及膜性半規管 )兩部份。而半規管為由前庭凸出的三個相互垂直的管子,管內充滿內淋巴 ,位於顳骨岩部。

耳朵內部的構造

聽覺的傳遞過程

耳朵的生理平衡 耳內的平衡生理(Physiology of Equilibrium)有兩種,一種稱為靜態平衡(Static equilibrium),是指身體(主要是頭部)對於重力之方向定位。另一種稱為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是指為諸如旋轉、加速及減速等突然之運動而產生維持身體位置之反應。而平衡之感受器官前者為橢圓囊與球狀囊之斑(maculae),後者為半規管之壺腹脊( crista ampullaris )。

三個半規管的功能 耳朵內的三半規管是平衡的感受器,包括上半規管、後半規管與外側半規管,這種的排列方式,最主要是能偵測出三個平面之不平衡現象。由於三個各位於不同的平面,因此,不論頭部朝那一方向移動,至少其中一個半規管會受到刺激而覺察出來。人們習慣於平面的移動,而對垂直運動即與身體縱軸平行的方向移動則不習慣,例如乘坐電梯或在顛皺的海面航行,這種上下移動刺激的半規管與平時者不一樣,因而常會發生頭、嘔吐等現象。

(7)搏動性耳鳴 (pulsatile tinnitus ) 上半規管裂開(SCD)的臨床症狀 (1)平衡喪失(imbalance ) (2)眩暈( vertigo ) (3)振動幻視( oscillopsia ) (4)聽覺病變(auditory symptoms ) (5)傳導性聽覺過敏( conductive hyperacusis ) (6)自聲過強( autophony ) (7)搏動性耳鳴 (pulsatile tinnitus )

耳鼻喉科醫師可藉由問診時,做幾個簡單的測試: 上半規管裂開臨床檢查 耳鼻喉科醫師可藉由問診時,做幾個簡單的測試: (1)在病患耳朵外,大聲的講話,觀察 病人是否會引起暈眩和振動幻視(此種檢查法稱之Tullio phenomenon); (2)是在耳洞外,用手指輕壓顳骨位置,使內耳及頭顱內壓力改變(此種檢查法稱之Hennebert sign) (3)使用伐氏實驗(Valsalva manenuver),就是將口鼻閉住,努力作深吸氣,以行耳咽管之充氣,看是否也會引起相同症狀。

SCD的檢查儀器 94% (1)聽覺反射檢查 (2)聽力測驗 (3)耳鏡 (4)電子眼球震顫掃描儀 (5)前庭誘發肌性電位檢查 (6)放射科的顳骨部位高解析電腦斷層掃描 High-resolution temporal bone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 94%

利用CT檢查SCD的材料與方法 儀器方面使用GE Medical Systems Lightspeed Plus 4i (Wisconsin, Milwaukee, USA ) 影像處理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0) 掃描條件為140KV 200mAs,0.625/0.625mm切片厚度,不打顯影劑。 掃描範圍由顳骨之乳突(mastoid process of temporal bone)切至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es)止(如圖1) 。

此圖為35歲男性右側上半規管裂開之患者,是使用傳統軸位掃描方式後之Axial影像,由於無法在影像上做任何的上半規管的角度調整,使得上半規管裂開的情形沒辦法清楚呈現出。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SCD Right

此圖為35歲男性右側上半規管裂開之患者,是使用傳統軸位掃描方式後之Coronal影像,由於無法在影像上做任何的上半規管的角度調整,使得上半規管裂開的情形沒辦法清楚呈現出來。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SCD Right

B SCD Normal Right 此圖為正常人使用傳統CT與SCD病患使用MDCT兩者之Axial view的比較。(A)為正常人傳統CT的Axial view,上半規管並無裂開的情形。(B)為35歲男性病患用MDCT檢查後,使用MPR技術調整角度之SCD 的Axial view,箭頭處所示即為裂開的位置。 A

A B Normal SCD 此圖為正常人使用傳統CT與SCD病患使用MDCT兩者之Coronal view的比較。(A)為正常人傳統CT的 Coronal view,上半規管並無裂開的情形。(B)為35歲男性病患用MDCT檢查後,使用MPR技術調整角度之SCD 的 Coronal view,箭頭處所示即為裂開的位置。

圖6: A與P(A=an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兩點連線,為Oblique plane的基準線,沿此連線重組即可獲得上半規管Oblique的影像。 A P Right

A B Normal SCD CC M MC TM 此圖為上半規管裂開在Oblique的影像。(A)為正常人Oblique的CT影像,上半規管並無裂開的情形(CC=crus communis of superior and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TM=tympanic membrane;M=head of the malleus;MC=mandibular condyle)。(B)圖為用MDCT檢查後重組之SCD Oblique不同角度的CT影像。

C D SCD 此圖為上半規管裂開在Oblique的影像。(C)、(D)兩圖為用MDCT檢查後重組之SCD Oblique不同角度的CT影像,箭頭處所示為裂開的位置,裂開寬度為4﹒8 mm。

參考文獻 Carey JP, Minor LB, Nager GT. Dehiscence or thinning of bone overlying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in a temporal bone survey.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0;126:137 Tsunoda A. Arcuate eminence in Caucasian populations. J Laryng Otol, 2001;115:9-13 Robert A, Williamson MD, Jeffrey, et al. Cor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prevalence of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3;129:481-489 Halmagyi GM, FRACP MD, McGarvie LA, et al.The click-evoked vestibulo-ocular reflex in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Neurology, 2003;60:1172-1175 Minor L, Solomon D, Zinreich JS, Zee DS. Sound and pressure-induced vertigo due to bone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8;124:249-258 Minor LB, Cremer PD, Carey JP, et al. Symptoms and sign in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Ann N Y Acad Sci 2001;942:259 Belden CJ, Weg N, Minor LB, Zinreich SJ. CT evaluation of bone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s a cause of sound and pressure-induced vertigo. Radiology, 2003;226:337 Minor LB.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Am J Otol, 2000;21:9-19 Cremer PD, Minor LB, Carey JP, et al. Eye m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 align with the abnormal canal. Neurology, 2000;55:1833 Brantberg K, Bergenius J, Mendel L, et al. Symptoms, findings and treatment in patient with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cta Otolaryngol, 2001;121:68-75 Ostrowski VB, Byskosh A, Hain TC. Tullio phenomenon with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Otol Neurotol, 2001;22:61

12. Hirvonen TP, Carey JP, Liang CJ, et al 12. Hirvonen TP, Carey JP, Liang CJ, et al.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mechanisms of pressure sensitivity in a chinchilla model.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1;127:1331 13. Brantberg K, Bergenius J, Tribukait A.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in patients with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cta Otolaryngol, 1999;119:633 14. Cremer PD, Minor LB, Carey JP, Dellasantina CC. Eye m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align with the abnormal canal. Neurology, 2001;55:1833-1841 15. Watson SRD, Halmagyi GM, Colebatch JG. Vestibular hypersensitivity to sound(Tulli phenomeno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Neurology, 2000;54:722-728 16. Brantberg K, Bergenius J, Mendel L, Witt H, Tribukait A, Ygge J. Symptoms, findings and treatment in patient with dehiscence of the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Acta Otolaryngol, 2001;232:68-75 17. Streubel SO, Cremer PD, Carey JP, Weg N, Minor LB.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Acta Otolaryngol,2001;545:41-49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