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识名”到“比兴” ——《诗经》中的名物及其理解.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第三节 夏 、 商 、 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朝 (形成) 前 2070 年 商朝 (发展) 前 1600 年 西周 (强盛) 前 1064 年 春秋 (瓦解) 前 770 年 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怎 样一个过程 ?
第三节 夏 、 商 、 西周的社会经济 海南州中学 王烈平 夏朝 (形成) 约公元前 2070 年 商朝 (发展) 约公元前 1600 年 西周 (强盛) 约公元前 1046 年 春秋 (瓦解) 公元前 770 年 我国的奴隶社会经 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诗经诗经 日出而作兮, 日入而息兮, 耕田而食兮, 汲井而饮兮, 帝何力于我兮。 《击壤歌》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 《礼记 · 郊特牲》蜡辞 断 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 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 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 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 中有一个叫道 “ 杭育杭育 ” ,那么这就是创 作 …… 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 “ 杭育杭育派 ” 。 —— 鲁迅.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诗经》研究简介 《诗经》题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三百零五篇。当时人们只称它为“诗”,或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三百篇”,并没有尊之为“经”。到了汉代,武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政权,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原来经孔子整理过的几部经书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至此才确定了《诗经》的名称。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制作:单承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典: 诗经与楚辞 主讲人: 梅敬忠
诗经 • 氓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王福栋 TEL: 《诗经》思想内容 王福栋 TEL:
古风雅韵 百草欣欣 ——《诗经》本草与现代养生
《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创作手法有“赋”“比”“兴”。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古代汉语 绪 论 参考以下教材的绪论: 王力《古代汉语》 郭锡良《古代汉语》 汤可敬《新编古代汉语》 周秉均《古汉语纲要》
八 统计 第三课时 认识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拓展练习.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诗经》三首 关  雎 蒹  葭 君子于役.
第二章 诗 经.
蒹 葭 《诗经·秦风》 山阳中学 董永春.
蒹 葭 诗经·秦风.
蒹 葭 《诗经·秦风》.
先秦及汉魏诗歌 诗经(蒹葭·诗经之美)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温故知新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丰城市剑光中心小学 《年月日》说课稿 授课教师:熊乐仙.
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 年底只剩一张皮。 (打一物)
猜一猜 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天天都要脱一件, 等到年底剩张皮。 谜底( ) 日历.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 城关镇李家庄中心小学 吕登亮.
年 月 日.
九义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 月 年 日 马刚.
蒹葭 《诗经·秦风》.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 严怀军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校園裡的文學植物--- 詩經植物簡介 報告人:德化國小 廖姿婷 報告日期: (二)
生日快乐.
Q101 在701 SDX Linux上的標準安裝與使用程序v2
Unit 1 When is your birthday? Section B Period One.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 Lesson 8 First, Second, Third.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詩經 – 商頌與雅歌同時代 詩經 – 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Shift Happens
Welcome to Week 3.
卫风·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一去二三里.
Shī jīnɡ · fēnɡ · zhōu nán · ɡuān jū
Sān cūn yān jiǔ tái liù tíng.
一去二三里.
天干地支知多少.
POWERPOINT YOUR TITLE.
Dì qī kè 第 七 课 《HSK标准教程》第1册 Jīntiān jǐ hào 今 天几号.
臺中市106年度國小學生籃球聯賽國小男童甲組賽制表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logo POWERPOINT 适用于计划 / 汇报 / 总结等相关的ppt演示
《詩經》關雎.
中文科及中史科常見的素材 中文科課文涉及的年份 史料的年份/皇帝年號 例: 戊戌政變、甲午戰爭、辛亥革命
1 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旦 11/20 11/21 11/22 11/23 11/ /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2/ /2.
Rainbow Home Church 注目耶稣之170 以终为始.
大学语文.
福清市小学英语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Part A
POWERPOINT YOUR TITLE.
104年臺中市市長盃籃球錦標賽 國中男子組賽制表 預賽(21隊)(共21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从“识名”到“比兴” ——《诗经》中的名物及其理解

《诗经》的“识名”功能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对“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理解 博物之学 “鸟兽草木,所以贵多识者,人饮食之宜,医药之备,必当识别,匪可 妄施。故知其名,然后能知其形,知其性。《尔雅》于鸟兽草木,皆专 篇释之。而《神农本草》,亦详言其性之所宜用。可知博物之学,儒者 所甚重矣。” ——清·刘宝楠 《论语正义》 原始思维 比兴之用 诗意追求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篇》

《诗经》名物及其实用功能 清代徐鼎《毛诗名物图说》:鸟名有38种,兽名 有29种,虫名有27种,鱼名有19种,草名有88种, 木名有54种。 实用功能: 食用 药用 农时 祭祀

食用价值 稻 《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 《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水稻 黍 《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黄米 葑 《邶风·谷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唐风·采苓》“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春食苗,夏食心 秋食茎,冬食根 蕨 《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 叶芽可食用,根富含淀粉, 称厥粉,可食或是酿酒。 卷耳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幼苗嫩叶可食用,种子炒 制后去皮磨面,可以制作 饼来食用。 荼 《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豳风·七月》“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苦菜为著名的救荒本草, 自古即供作菜蔬。经霜后的 植株甜脆而美。

稻和粱

五谷:稻、黍、稷、麦、菽 黍:黍子,其子去皮后为黄米。 稷:百谷之长。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 麦: 菽:大豆

药用价值 芣苢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 薄言采之” 车前,全草入药,有清热消炎,医治腹泻 等疗效,妇科可以帮助孕妇转正胎位,有 益于怀孕与生产。 谖草 《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 树之背。” 忘忧草,全草及根均可入药,可用于治疗 湿热,胸隔烦热,黄疸和小便赤涩等症状。 艾 《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 日不见,如三岁兮。”” 叶和种子可供药用,治疗心腹冷痛,吐血, 月经不调,胎动不安,J漫性肝炎等多种 疾病,我国自古就有在室内悬艾草以辟邪 除病的习俗,或是制成艾绳,点燃以驱除 蚊蝇蛇毒,同时又可用于针灸来灸百病。 葑 《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 以下体。”《唐风·采苓》: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又称蔓菁或芜菁,入药可开胃下气,利 湿解毒。 葽 《幽风·七月》“四月秀葽,五 月鸣蜩。” 远志。《本草经》: “强志倍力,久 服轻身不老。”

祭祀作用:《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祭祀作用:《召南·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 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 也。”

名物、时序与农事:《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 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 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 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 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七月》中的名物

《七月》中的历法 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夏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商 12 1 3 4 5 6 7 8 9 10 11 周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节候 仲冬 季冬 孟春 仲春 季春 孟夏 仲夏 季夏 孟秋 仲秋 季秋 孟冬

获稻、为酒、纳禾稼、入执宫功、始播百谷、涤场 月 份 气候 农事活动(男) 农事活动(女) 生活 一之日(周) 十一月(夏) 觱發 于貉,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 二之日(周) 十二月(夏) 栗烈 载缵武功(打猎)凿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三之日(周) 正月(夏) 于耜、纳于凌阴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四之日(周) 二月(夏) 举趾、献祭 饁彼南亩 三月 载阳 条桑 采桑、采蘩 四月 秀葽 五月 鸣蜩、斯螽动股 六月 莎鸡振羽 食郁及薁 七月 流火、鸣鶪、(蟋蟀)在野 亨葵及菽、食瓜 八月 (蟋蟀)在宇 其获、剥枣 萑苇、载绩、为公子裳、 断壶 九月 (蟋蟀)在户、肃霜 筑场圃 授衣 叔苴、采荼薪樗 十月 陨蘀、(蟋蟀)入我床下 获稻、为酒、纳禾稼、入执宫功、始播百谷、涤场 改岁、乘屋、祝酒 《七月》农事生活

《七月》涉及的祭祀 凿冰冲冲,献羔及韭:进献羔羊以祭司寒,以韭助祭 采蘩与女性助祭(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敬授民时与历法歌 《尚书 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夏、商以来,按时节向农夫宣布农事及祭祀等事宜,后来成为历代常制。 凿冰冲冲,献羔及韭:进献羔羊以祭司寒,以韭助祭 《吕氏春秋·仲春》:“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周礼·天官·凌人》“春始治鉴”郑玄 注:“鉴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为二月将献羔而启冰。 采蘩与女性助祭(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周礼·春官宗伯》称:“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

《诗经》名物与赋比兴 赋: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孔颖达《毛诗正义》:“郑司农云:‘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 者,皆比。”刘勰《文心雕龙》:“且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 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孔颖达《毛诗正义》:“兴者,起也。取譬引类,发起己心,诗 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诗集传》:“兴者,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名物与赋:生动细腻,营造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名物与比:形象传神,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全篇用比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 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部分用比:《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比人的:《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有状物的:《卫风·伯兮》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起联想、比拟和象征的作用 名物与兴:联系象征,烘托抒情气氛 《关雎》以雌雄和鸣的雎鸠形容君子对淑女的倾慕之情。 《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 南 ·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烘托气氛,增加抒情感染力 《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 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 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