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吴佳俊 指导老师:邹冰松研究员 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5、23高一语文组集备.
蛋糕產品.
专题 评析“毛泽东热”.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P2P金融信用调查服务 2015年4月 诚信为先 中道厚德.
普 通 话.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 ( 基础知识部分) 牡丹区实验小学侯宪梅.
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6个英语字母 let's go!.
小学语文教学论 湖南第一师范文史系.
Chapter 2 汉英思维方式 和汉英语言的对比
2007年房地产建筑安装企业 税收自查方略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文国.
2017/3/16 上 (興) 櫃 公 司 僑外資持股情形申報作業.
旗山國中103學年度 美術藝才班新生術科鑑定 家長說明會
山东大学资产清查 山东大学 资产清查工作讲解 2016年3月.
网络游戏 对 大学生生活方式 影响 11影视动画2班 石天启组.
独特的建筑—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大 屯 中 学 王 伟 娜.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学习要点 一、《战国策》题解 二、长沙马王堆汉墓简介 三、《范雎说秦王》说明 四、《范雎说秦王》语言角度分析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汇报 卢 克 清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原子核质量相关物理量中的奇偶性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与天文系 赵玉民.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张沛老师带你玩转国际英标.
建國國小英語教學線上課程 字母拼讀篇(一) 製作者:秦翠虹老師、林玉川老師.
轻强子谱研究前沿简介 邹冰松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柯红卫 兰州大学 Hong-Wei Ke and Xue-Qian Li, arXiv: and  arXiv: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Modification of mass formula by considering isospin effects
强子谱研究前沿简介 邹冰松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Bs→ηcf0(980) 和Ds→f0(980)e+νe与 f0(980)的结构
Aa, Aa, Aa, Aa is for alligator. Aa is for apple. Aa, / /, alligator.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Highly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in Light-Harvesting Complex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语音 行唐县上方职中 乔志峰.
高红移耀变体的GeV-TeV能谱 闫大海 云南天文台 张鹏飞 紫金山天文台.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On behalf of the BESIII collaboration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Skyrme 能量密度泛函 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的应用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本节内容 进制运算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马海龙 (BES合作组) 第七届全国高能物理会议(桂林) Oct.28—Nov.1, 2006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衰变中的末态相互作用研究 梁伟红 宫昊 (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目的 衰变中的末态相互作用 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祝贺曾谨言先生80寿辰! 李祝霞、吴锡真.
PROBING TC2: Z’, TOP-PION, TOP-HIGGS
赝标量介子与重子八重态的相互作用 以及N(1535)的生成 北京工业大学 孙宝玺 第十八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
第十三届全国核结构研讨会 赤峰 He+p弹性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 刘 鑫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祝贺曾谨言先生80寿辰! 李祝霞、吴锡真.
一组新的核子耦合参数对PNS表面引力红移的计算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报告人:吴佳俊 指导老师:邹冰松研究员 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多夸克强子态研究 报告人:吴佳俊 指导老师:邹冰松研究员 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年6月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背景介绍 夸克 规范玻色子 轻子

L = 0 介子:(q`q) 重子:(q q q) Jp=0- Jp=1/2+ Jp=3/2+ Jp=1- K0 K+ + - K- n p - 0 0 + - 0 K0 K+  + 0 - ’ K- K0 Jp=0- Jp=1/2+ L = 0 △0 △- △+ △++ 0 *- *+ *- *0 - K*0 K*+ + 0  -  K*- K*0 Jp=3/2+ Jp=1-

背景 两夸克模型成功解释了赝标介子和矢量介子空间基态能谱;三夸克模型成功解释了重子八重态和十重态的空间基态能谱。 虽然三夸克模型对基态重子的质量描述很好,但是由实验得到的质子中正反夸克的分布,奇异磁矩却显示简单的三夸克模型不能准确描述质子的内部成分,海夸克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激发态能谱,简单的两夸克模型和三夸克模型都不能较好描述。即使是质量最低的激发态,都存在很多困难。 质量倒置问题;标量介子能谱…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质量倒置问题 三夸克模型 分子模型 五夸克模型 N*(1440) ~ uud (L=0,n=2) L*(1405) ~ uds (L=1,n=1) N. Kaiser, P. B. Siegel, and W. Weise, PLB 362,23 (1995). Jido, Oller, Oset, A. Ramos, Meissner, NPA725, 181 (2003). J. P. Liu Z. Phy. C 22 171(1984) 分子模型 `S N*(1440) ~ Ns N*(1535) ~ KS-KL L*(1405) ~ KN-Sp u S u d 五夸克模型 C. Helminen and D. O. Riska, NPA699, 624 2002. S. L. Zhu, etc. High Energy Phys. Nucl. Phys. 29, 250 2005. B. S. Zou, EPJA35, 325 2008. u S N*(1440) ~ [ud][uq]`q N*(1535) ~ [ud][us]`s L*(1405) ~ [ud][sq]`q `S u d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三夸克模型和五夸克模型的预言对比: Jp=1/2- L* [us][ds]`s ~ 1575 MeV S* [us][du]`d ~ 1360 MeV X* [us][ds]`u ~ 1520 MeV Jp=1/2- 9

寻找 五夸克模型预言的S*(1/2-) 70年代的实验数据: K-p→Lp+p- 新世纪的实验数据: γn → K+Σ*- (LEPS 2009) J. J. Wu, S. Dulat, B.S. Zou. PRD 80,017503(2009). PRC 81,045210(2010). Puze Gao, J. J. Wu, B.S. Zou PRC 81,055203(2010) 困难:来自确立非常好的Jp=3/2+的S*(1385)的干扰。 之前的实验分析中,在1380MeV附近只考虑这个粒子,而忽略了五夸克模型预言的S*(1/2-)。 在1380MeV附近用两个共振态描述实验数据是否会更好?

分析K- p →L p+ p- 实验数据 Pk=1.0-1.8 GeV p1 是 p+ 在质心系下的三动量。 J. J. Wu, S. Dulat and B. S. Zou PRD 80, 017503 93% S*(3/2+)+7% background (c2/ndf=10.1 / 9) D. O. Huwe, Phys. Rev. 181, 1824 (1969). p1 是 p+ 在质心系下的三动量。 p2 是p- 在 S* 静止系下的三动量。 58% S*(3/2+)+ 37% S*(1/2-)+ 5% background (c2/ndf=3.2 / 9)

Pk=0.3-0.6 GeV 59% S*(3/2+)+ 41% S*(1/2-) 100% S*(3/2+)

分析γn → K+Σ*- 光子极化数据 原有的理论可以很好的描述CLAS 合作组得到的 总截面和LEPS合作组得到的 反应的微分截面。 对于光子的极化观测量 Abeam 现有的模型无法描述。 和 分别表示光子束极化方向垂直和平行与反应平面时的总截面。 h=1.0 S(1380)1/2- h=1.11 Hicks, et.al. (LEPS), PRL102,012501(2009)

寻找 五夸克模型预言的S*(1/2-) 在 K- p→L p+ p- 和 γn → K+ S *- 的分析中,加入S*(1/2-) 都可以改善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能存在五夸克模型预言的质量在1380MeV附近,宽度在100MeV左右的S*(1/2-) 。 要确立该S*(1/2-) 存在,还需要更多的实验信息和理论分析。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p p g`p n p+ 研究动机 对于N*粒子的信息知之甚少。 比如对于已经确立的N*(1440),了解也非常有限。

`p p g`p n p+ 研究方法 我们主要考虑了质子极点,D(1232), N*(1440),N*(1520),和N*(1680)。因为在 pp g pnp+ 反应的分析中,这些粒子提供了主要贡献。 J. J. Wu, Zheng Ouyang, B.S. Zou Phys.Rev.C80:045211,2009. .

清晰的N*(1440) 峰 D++ 不存在

`p p g`p n p+的优势 1)在反质子入射动能为 1.55 GeV 附近时,可以细致研究 N*(1440) 共振态,并在该反应中可以寻找和研究与 Ns 耦合比较强的N*; 2)在`pp+ 不变质量谱中可以研究 N*Np 耦合,而在 np+ 不变质量谱中研究 N*Ns 耦合,两者比较可以清晰给出 N* 的衰变性质; 3)由于D++ 不能在该反应中出现,为研究 N* 排除了干扰。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超重N*和L*预言 三夸克?多夸克? 模型参数 动机: 方法:引入`cc 和`bb 成分,区分各种模型的预言。 三夸克激发态 u,d,s夸克 含五夸克的重子态 方法:引入`cc 和`bb 成分,区分各种模型的预言。 分子模型: `DSc - `DLc N*(`cc ) = uud +`cc 五夸克模型: [ ud ][ uc ]`c

T 超重N*和L*预言 极点 手征幺正模型 重子八重态,十重态的空间基态 共振态 束缚态 赝标介子,矢量介子的空间基态 这里主要涉及两种模型,Valencia模型和EBAC模型。

含`cc 或`bb 的介子重子的散射势能 SU(3) SU(4) E. Oset and A. Ramos Eur. Phys. J. A 44 445(2010) J. J. Wu, R. Molina, E. Oset and B. S. Zou, PRL105, 232001; PRC 84, 015202 J. J. Wu, Lu. Zhao, B. S. Zou, PLB 709, 70

含`cc 或`bb 的介子重子的散射势能 Valencia模型中: f=93MeV是 p 的衰变常数。Cab 由 SU(4) 的CG系数得到。 E. M. Haacke, J. W. Moffat and P. Savaria J. Math. Phys. 17, 2041.

介子重子散射G函数 自由参数,取为r的质量,0.8GeV m=1GeV 减除常数 am 取为自由参数。

介子重子 T 矩阵 根据势能 V 和 G 函数,由简化的Bethe-Salpeter方程可以得到满足幺正性的T矩阵: 这是一个代数方程。

超重N*和L*预言 可在质心能量的复平面中寻找 T 矩阵的极点,如果存在极点就对应于共振态或者束缚态。 The pole position:

两种衰变道 这些束缚态主要有两种可能的衰变道: 介子和重子都不含有`cc (`bb )成分的轻介子-轻重子耦合道:如 pN, hN, h’N, KN 等 介子含有`cc (`bb ) 成分,重子不含有 c(b) 成分的重介子-轻重子耦合道:J/y N, hc N, U N, hb L 这些耦合道和之前的重介子-重重子耦合道在 t 道交换中需要交换质量较重的D* 或 Ds* (B*或Bs*)介子,因此对于能谱的改变很小,仅提供这些束缚态的衰变宽度。

衰变宽度

超重N*和L*预言 可在质心能量的复平面中寻找 T 矩阵的极点,如果存在极点就对应于共振态或者束缚态。 The pole position:

EBAC 模型

EBAC 模型 在分波振幅下的势能:

EBAC模型 分波振幅 T 矩阵可以通过解简化到三维的BS方程来得到: J. J. Wu, T.-S. H. Lee and B. S. Zou, PRC 85,044002(2012)

Valencia 模型 VS EBAC 模型 `DSc 4269MeV 4301-4318MeV

各种模型的比较 现有五种模型来计算超重核子激发态。 Valencia 模型: J. -J.Wu, R. Molina, E. Oset and B. S. Zou, PRL 105, 232001 ; PRC 84, 015202 J. -J. Wu, Lu Zhao and B. S. Zou, PLB 709, 70 EBAC模型: J. -J. Wu, T. -S. H. Lee and B. S. Zou, PRC 85, 044002 手征夸克模型-共振群方法: W. L.Wang, F. Huang, Z. Y. Zhang, B. S. Zou, PRC 84, 015203 (2011). 薛定谔方程: Z. -C.Yang, Zhifeng Sun, J. He, X. Liu, S. -L. Zhu, [arXiv:1105.2901 [hep-ph]]. 五夸克态模型: S. G. Yuan, K. W. Wei, J. He, H. S. Xu and B. S. Zou, Eur.Phys.J. A48 (2012) 61.

各种模型的比较 所有模型都预言存在这种超重核子激发态,质量都在 4.3 GeV 左右。 五种模型都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只比较在PB系统含`cc 的核子激发态。 Valencia 模型: 4240 – 4290 MeV EBAC模型: 4301 – 4318 MeV (2.0 - 0.8 GeV) 手征夸克模型-共振群方法: 4279 – 4316 MeV 薛定谔方程: 4302 – 4318 MeV (2.2 - 1.6 GeV) 五夸克态模型: 4267, 4023 , 4089 MeV 色磁 , 味道自旋 , INST. 所有模型都预言存在这种超重核子激发态,质量都在 4.3 GeV 左右。

这些高质量,窄宽度的N*和L*的一定超越了传统的三夸克模型。 我们找到了 12 个共振态。 所有这些束缚态都含有`cc 和`bb 成分。质量在4.3 GeV和11 GeV 附近。形成了两个N*和L*的超重重子岛。 这些共振态有两种衰变道: 轻介子 含`cc /`bb 介子 轻重子 轻重子 `cc ~10 / ~0.1MeV ~20 / ~5MeV `bb ~0.2MeV ~0.5MeV 这些高质量,窄宽度的N*和L*的一定超越了传统的三夸克模型。

新实验数据 Bell 实验的反应 arXiv: 1105.4583 U(5s) g U(ns)p+p-􀀀PRL 108,122001 (2012) U(5s) g hb(mp)p+p- Zb(10610) 和Zb(10650) [`du ] [`bb ] [`ud ] [`bb ] 核子激发态 [ uud ] [`cc ] [ uud ] [`bb ]

在`pp 和 ep 散射中超重核子激发态产额的预言 强烈建议在实验中寻找含有`cc 或`bb 成分的核子和超子激发态! 在`pp 和 ep 散射中超重核子激发态产额的预言 德国 PANDA 实验组即将进行 15 GeV的反质子束流轰击质子实验,动力学可产生质量小于 4538 MeV 的重子。 美国 Jefferson 国家实验室即将升级 12 GeV 的电子轰击质子,可产生质量小于 4899 MeV 的重子

在`pp 超重核子激发态产额的预言 `pp g hc`pp 2—70nb L=1030cm-2s-1 ~ 9000/天 `pp g J/y`pp 0.01—2nb ~ 90/天

在 ep 超重核子激发态产额的预言 ep g J/y e p ~4 nb

我们预言了超重核子激发态在`pp 和 ep 散射中的产额: `p p g hc`p p 2 — 70nb `p p g J/y`p p 0.008 — 2 nb e p g J/y e p ~4 nb 期待实验中能够寻找到这些超重核子激发态和超子激发态。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最轻标量介子的各种模型解释 标量介子 [`u`d ][ u d ] s(600) `uu +`dd a0(980) `uu -`dd `q2q2 nonet 标量介子 `qq 3P1 nonet [`u`d ][ u d ] s(600) `uu +`dd a0(980) `uu -`dd [`u`s ][ u s ]-[`d`s ][ d s ] f0(980) `ss [`u`s ][ u s ]+[`d`s ][ d s ] `sd /`su [`s`u ][ u d ] k(800) `KK Molecule Model a0(980) `K K+K`K f0(980) `K K-K`K

a0(980)-f0(980) 混合的理论解释 宽度为8MeV的窄峰 a0(980)-f0(980) 混合的振幅: N.N.Achasov, G.N.Shestakov, PRL 92,182001 (2004) 宽度为8MeV的窄峰

两种混合 这里有两种混合类型: f0(980)aa0(980) 和 a0(980)af0(980)

xaf 和 xfa 比较 两个结论: 1. 两种混合的强度在同一组参数下值是不相同的。 2. 两组不同的参数可以得到相似的 xfa 而不同的xaf。两种混合强度对于参数的约束不同。 最好 能够同时测量 xaf 和 xfa。 Jia-Jun Wu, B.S. Zou Phys.Rev.D78:074017,2008

不同的模型和间接实验中的混合强度 四组间接实验 四种模型 直接测量a00(980)-f0(980)混合强度对于区分各种模型很有意义。

J/yga0(980)f 同位旋禁戒反应 J/yga0(980)f 的三种机制: 电磁衰变 : J/ygg*ga0(980)f 2.59*10-7 强衰变 : J/ygK*K+c.c.aa0(980)f 10-6~10-5 J/ygf0(980)faa0(980)f 2.0*10-6 J.J. Wu, Qiang Zhao and B. S. Zou PRD 75, 114012 (2007)

2.2*108J/yaa0(980)faphf 总分支比: 混合的贡献: Up limit of |x|: 1%

cc1aa0(980)p0af0(980)p0 CLEO: Br(cc1aa+0(980)p-)=2*10-3 可计算得到: Br(cc1aa0(980)p0af0(980)p0)=4.6*10-6 参数都选用CB 合作组的结果。 在BES3中约有2.8*108 个 cc1,假定混合探测效率是 30%, 可以得到约 300 个事例 。 8 MeV CLEO Collaboration, Phys. Rev. D75, 032002(2007) BES3, PRD 83,032003

目录 背景介绍 多夸克重子态研究 a.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 S*(1/2-) ; b. `p p a`p n p+ 研究; c. 超重N*和L*预言。 多夸克介子研究 a. a0(980)-f0(980) 混合; b.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小结

h(1295), h(1405), h(1475) 三个h粒子不可能都纳入两夸克模型中赝标介子的径向第一激发态中。 对于这三个粒子的内部成分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胶球,两夸克成分,四夸克成分都有可能在这里起作用,所以细致研究其衰变性质非常有必要。

h(1405)的同位旋破坏道 J/yggh(1405) g gp0 f0(980) g gp0 p p: 2.2 *10-5 BES3 collaboration PRL 108,182001 (2012) J/yggh(1405) g gp0 a0(980) g gp0 p0 h: 8.4 *10-5 (h(1405) g p a0(980) g p p h) / (h(1405) g p p h) = 0.56 CB collaboration PLB 358,389 (1995)

实验结果的三个理论困难 1. 同位旋禁戒道的衰变分支比很大。 2. 发现的pp的峰只有10MeV左右。 h(1405)的同位旋破坏道的实验结果 1. 同位旋禁戒道的衰变分支比很大。 2. 发现的pp的峰只有10MeV左右。 长期存在的疑问 3. “h(1405)/h(1475) 之谜”。 h(1405) 衰变以a0(980)p为主,而h(1475)衰变以 K*`K 为主。

J/yggh(1405/1475) g gp K`K : 2.8 *10-3 J/yggh(1405/1475) g gp+ p- h: 3.0 *10-4 J/yggh(1405/1475) g gp p p0: 2.2 *10-5

J/yggh(1440) g gp K`K 常数宽度 质量:1420 MeV 宽度:67 MeV 能量依赖宽度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 J/yggh(1405/1475) g gp+ p- h J/yggh(1405/1475) g gp p p0

J/yggh(1405/1475) g gp K`K J/yggh(1405/1475) g gp+ p- h 100 10 J/yggh(1405/1475) g gp K`K J/yggh(1405/1475) g gp+ p- h 1 10 MeV J/yggh(1405/1475) g gp p p0

“h(1405)/h(1475) 之谜”的一种解释 同一个共振态由于衰变机制不同,在不同的末态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谱形。我们怀疑h(1405) 和h(1475) 实际上是同一个粒子h(1440)在不同末态不同谱形的表现。 J. J. Wu, X. H. Liu, Q. Zhao and B. S. Zou, PRL 108,081803(2012)

小结及展望 寻找五夸克模型预言的量子数为 JP= 1/2- 、质量在1400 MeV附近的S*。 `p p g`p n p+ 研究表明其对测量N*性质和寻找失踪的N*有独到的优势。 运用两种介子重子分子模型预言在4.3 GeV和 11 GeV 存在一些宽度很窄的N*和L*。 还可以寻找同类的其他粒子,如 L*[us][ds]`s 1575 MeV X* [us][ds]`u 1520 MeV . 继续寻找类似的反应道,为实验提供方向。 为实验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估计,帮助实验寻找到这些奇特的重子。

小结及展望 a0-f0混合的研究。 Triangle Singularity(TS)机制以及“h(1405)/h(1475) 之谜”的一种解释 等待BES3更多的J/y 事例数。 寻找TS机制更多的应用。 进一步研究h(1405)/h(1475) 的性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