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 (Non-Deliverable Forward)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五讲 外汇与汇率 重点问题: 外汇 汇率 汇率分类.
17 國際金融.
結構型債券二(Structured Note)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實證 購買力平價偏離的原因 長期間影響匯率的因素 貨幣分析法的長期匯率模型.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六課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魏嘉美老師.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Chapter 20 國際收支及國際貨幣制度.
国际金融(第三版) 陈雨露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四章 外匯市場 國際金融的基本概念 最狹義的外匯是指外國貨幣。
Chapter 19 外匯市場. Chapter 19 外匯市場 了解匯率的意義 認識匯率升貶值的重要性 能分析影響匯率變動的長期因素 能分析影響匯率變動的短期因素 能用相對物價來解釋並預測匯率 能用相對利率來解釋並預測匯率.
第十二章 國際財務管理與匯率平價關係.
第20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 貨幣銀行學.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四章 外 匯 匯 率.
第九章 匯率的決定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企業金融的十二堂課 國際財務管理 資管所 劉育廷.
匯率與外匯市場概要(二) 有效匯率 外匯市場結構、特性與功能 主要外匯市場及其交易時間 外匯市場交易工具 外匯市場交易概況.
第5章 外匯市場 授課老師:.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基本觀念 瞭解匯率的決定 瞭解購買力平價說 瞭解國際收支平衡表 瞭解匯率制度
國際金融導論 第四章 國際匯率制度的沿革 4-1 外匯制度的沿革 4-2 台灣匯率制度的沿革 4-3 其它匯率制度 4-4 結論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遠期外匯市場 匯率風險 遠期外匯市場 無風險利率平價 風險利率平價 外匯期貨 境外金融中心.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四章 外 匯 匯 率.
第四章 資金成本.
11.1 外匯市場名詞解釋 11.2 長期匯率的決定:購買力平價說 11.3 短期匯率的決定:利率平價說 11.4 無本金遠期匯率
固定匯率與外匯干預 章節內容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外匯市場的干預與貨幣供給 中央銀行如何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
第六章 外 匯 交 易.
第十章 國際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1th Edition
第六章 外匯期貨.
第4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 授課教師: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4章 即期匯率的決定(I).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外匯報價實務 2013/10/4.
第一章 匯率、外匯市場與國際收支 許振明
換匯交易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Chapter 21 開放經濟體下的經濟政策.
選擇權 授課教師: 林志斌 博士.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I) 授課教師: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第五章 貨幣市場.
外汇与汇率.
外匯煉金術 外匯投資經理 Jim Chen.
授課老師:   教授 第6章 外匯期貨與外匯選擇權市場 ch6 外匯期貨與外匯選擇權市場 黃志典: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第十章 證券投資組合.
為何要維持匯率穩定? 固定匯率 v.s. 浮動匯率 貨幣為何升值與貶值?(供需、政治) 匯率與國家經濟自主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授課老師:   教授 第2章 匯率制度 ch2 匯率制度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授課老師:   教授 第2章 匯率制度 ch2 匯率制度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持有外匯風險 風險:報酬的變動程度 1/2 1/2 A B
第4章 遠期外匯理論.
11 國際金融 隨著經濟全球化, 國際間的貿易、 投資等往來發展極為快速。 各類國際經濟活動, 多涉及不同國家貨幣的移轉、
⇒ 以正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供給與匯率的關係 外匯需求與匯率呈反向關係 ⇒以負斜率的線來代表外匯需求與匯率的關係
授課老師:   教授 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ch5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 黃志典: 國際財務管理概論.
第六章 利率 Dr. Mei-Hua Chen.
國際收支帳 = 經常帳 + 金融帳 商品交易:購買力平價理論 金融投資:利率平價理論.
決定滙率的理論模型.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匯率報價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第5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I) 授課老師:.
第4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 授課老師:.
第2章 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 授課教師: 1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s

外匯市場 學 習 內 容 外匯的意義 匯率的概念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匯率、利率與利率平價 影響匯率的因素 匯率制度 外匯市場 外匯交易

外匯 外幣 狹義外匯 除外幣外,尚包括所有對外國通貨有請求權,而可用於國外支付的國外資產,如外國票據、外國有價證券等。 廣義外匯

外匯存底 外匯存底係指,一國貨幣當局(通常指中央銀行)所持有隨時可動用的外匯資產,又稱為「外匯準備」。 外匯存底的累積,主要來自: 經常帳盈餘,特別是貿易盈餘(出口-進口>0) 資本淨流入(資本流入-資本流出>0) 外匯存底運用的收益

圖9-1 我國外匯存底的變化

國際準備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類,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國際準備(international reserves)或國際準備資產,包含外匯存底、黃金、特別提款權 (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以及在基金的準備部位等四個項目。

關鍵貨幣的意義與功能 凡一種貨幣在國際上能作為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及價值儲藏工具等功能 ,即可稱之為關鍵貨幣或國際貨幣。 通貨用途 民 間 民 間 官 方 交易媒介 媒介貨幣 (vehicle currency) 干預貨幣 (intervention currency) 計價單位 報價貨幣 (invoice currency) 釘住貨幣 (pegging currency) 價值儲藏 銀行業務貨幣 (banking currency) 準備貨幣 (reserve currency) 凡一種貨幣在國際上能作為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及價值儲藏工具等功能 ,即可稱之為關鍵貨幣或國際貨幣。

圖9-2 外匯交易主要幣別

匯率的概念 匯率(exchange rate)是兩種貨幣買賣的價格或交換的比率,亦即兩種貨幣的兌換比率,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所以我們常將匯率稱為「雙邊匯率」(bilateral exchange rate)。

匯率的種類 匯率依分類標準的不同,可分為: 又稱為應付匯率,表示方式為一單位外國貨幣兌換多少本國貨幣,如1美元兌30元新台幣。 直接匯率 又稱為應收匯率,表示方式為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多少外國貨幣,如1英磅兌換1.8888美元。 間接匯率

表9-3 台北外匯市場美元(USD)匯價表 幣別及代號 2009/5/21匯率 報價方式 新台幣(NTD) 32.855(NTD/USD) 直接匯率 日圓(JPY) 94.750(JPY/USD) 港幣(HKD) 7.7513(HKD/USD) 人民幣(CNY) 6.8245(CNY/USD) 英鎊(GBP) 1.5746(USD/GBP) 間接匯率 歐元(EUR) 1.3767(USD/EUR) 加幣(CAD) 1.1410(CAD/USD) 澳幣(AUD) 0.7743(USD/AUD) 說明:除英鎊、歐元及澳幣為1英鎊、1歐元及1澳幣兌換多少美元之匯價外,其餘均為1美元兌換其他通貨之匯價。

匯率的種類(續) 單一匯率與複式匯率 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 各目匯率與實質匯率 有效匯率指數、實質有效匯率指數

升值與貶值 若以直接匯率的方式來表示匯率 一國貨幣相對於另一國貨幣,其價值上升。 升值 一國貨幣相對於另一國貨幣,其價值下降。 貶值 如25:1變成30:1,代表本國貨幣(新台幣)貶值,而外國貨幣(美元)升值。 當匯率上升時 如25:1變成20:1,代表本國貨幣升值,而外國貨幣貶值。 當匯率下降時

升、貶值幅度的計算 新台幣兌換美元升貶值幅度的計算: = 假設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從30(NT$/US$),變為34,請問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或貶值幅度為多少? = = -11.76%

匯率的重要性 匯率會影響國內外商品、勞務及金融商品的相對價格,因此對進出口商、消費者及投資人而言,匯率顯得十分重要。 表示本國商品變便宜,外國商品變貴了,因此,貶值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 當本國貨幣貶值(匯率上升)時 表示本國商品變貴了,外國商品變便宜,因此,升值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 當本國貨幣升值(匯率下降)時

物價與匯率: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說 購買力平價說是以二國相對的物價水準來說明匯率的決定,並以二國物價水準的變動來說明匯率變動的學說。 購買力平價說又可分為: 絕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均衡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亦即由兩國一般物價水準的相對比率來決定。

相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在一段期間,二種貨幣的匯率變動率等於二國物價水準變動率之差。我們可以用變動率的方式,將上式改為: 當Pd↑> Pf↑ E↑ 當Pd↑< Pf↑ E↓

圖9-3 通貨膨脹率差距與匯率

匯率、利率與利率平價 拋補的利率平價說 未拋補的利率平價說

拋補的利率平價說 有考慮在遠期外匯市場避險的兩國利率差距與即期匯率(E)、遠期匯率(F)間的關係,稱為無風險利率平價或拋補的利率平價。該理論指出,二國利率的差距會決定遠期匯率的升水(premium)或貼水(discount)。 有抛補的利率平價公式: 從上式可得: 若 id > if 時,F > E。 若 id < if 時,F < E 。 若 id = if 時,F = E 。

拋補利率平價說的三個意涵 (9-9)式為拋補利率平價理論的公式,表示利率的差距決定遠期外匯的升水或貼水。 說明國外投資有效報酬率的概念: 可用來計算遠期匯率: 參閱範例9.3(p.342) 參閱範例9.4(p.343)

未拋補的利率平價說 未考慮在遠期外匯市場避險的兩國利率差距與即期匯率(E)、預期匯率間的關係,又稱為風險利率平價。 本國資產的預期投資報酬率=外國資產的預期投資報酬率  本國利率 = 外國利率 + 預期匯率變動率

E↑ ↓(台灣商品的美國價格↓)  出口↑  FEs↑ 外匯需求與供給 E↓ (E  Pf)↓(美國商品的新台幣價格↓)  進口↑  FEd↑ E↑ ↓(台灣商品的美國價格↓)  出口↑  FEs↑ 圖9-4 外匯需求與供給曲線

(a)外匯需求增加 E E0 A EF S0 EF0 D0 (b)外匯供給增加 E E0 A EF S0 EF0 D0 D1 B E1 EF1 S1 E2 C EF2 圖9-5 外匯需求和供給增加對匯率的影響

影響匯率的因素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相對物價水準 對本國貨相較於外國貨的偏好(相對偏好) 生產力 國內外利率差距 預期心理 央行外匯政策

相對物價水準 當本國物價水準相對外國上升時,最後匯率會上升,表示本國貨幣貶值。 本國產品相對變貴,出口減少,外匯供給減少 S1 匯率(E) S0 D0 EF0 外匯數量(EF) 進口增加 D1 外國產品相對便宜,進口增加,外匯需求增加。 圖9-6 本國相對物價水準上升對匯率的影響

對本國貨相對偏好↑→出口↑→外匯供給↑→E↓ 對外國貨相對偏好↑→進口↑→外匯需求↑→E↑ 對本國貨相較於外國貨的偏好 (相對偏好) 對本國貨相對偏好↑→出口↑→外匯供給↑→E↓ 對外國貨相對偏好↑→進口↑→外匯需求↑→E↑

生產力 相對生產力↑→出口↑→外匯供給↑→E↓ 相對生產力↓→出口↓→外匯供給↓→E↑

(id  if)↑ → 資金流入增加→外匯供給↑→ E ↓ (id  if)↓ → 資金流出增加→ 外匯需求↑ → E↑ 國內外利率差距 (id  if)↑ → 資金流入增加→外匯供給↑→ E ↓ (id  if)↓ → 資金流出增加→ 外匯需求↑ → E↑

預期心理 預期本國貨幣貶值(Ee↑) →資金流出↑ →E↑(本國貨幣貶值) 預期本國貨幣升值→Ee↓ →資金流入↑ →E↓(本國貨幣升值)

固定匯率制度 所謂固定匯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係指一國的匯率是固定或變動在極小範圍內(如上下l%內)的一種匯率制度。 此制度以釘住某一通貨或一籃通貨的匯率為「中心」,維持一固定的匯率水準或以此基準作為微幅變動的基礎。

浮動匯率制度 所謂浮動匯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係指匯率由外匯市場供需來決定,政府原則上不予干預與限制。 依政府干預程度,可簡單分為「獨立浮動」與「管理浮動」。

世界各國現行匯率制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類,世界各國目前採行的匯率制度,可以分為8種類型,如下圖所示,越接近軸線左端者,表示該匯率制度的僵固性越高;越接近軸線右端者,表示該匯率制度的浮動程度越大。

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的結構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外匯市場的特性 外匯市場的功能

圖9-9 外匯市場的結構

表9-7 外匯顧客市場與銀行間市場的特色 項目 顧客市場 銀行間市場 匯率變動程度 通常一天一價 隨時變動 買賣價差 較大 較小 遠期匯率報價 直接報出遠期匯率 不是直接報出遠期匯率,而是報出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間的差額 即期交易交割日 當日交割 通常為成交後第2個營業日交割

外匯 經紀商 顧客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外匯銀行進行外匯交易的主因: 1.服務顧客 2.賺取匯率差價 3.管理外匯部位 中央銀行 外匯銀行

外匯市場的特性 外匯商品種類繁多 高度集中化市場 敏感而有效率的分散市場 價格互動的市場

外匯市場的功能 作為國際兌換與清算 融通國際交易 提高國際資金運用效率 穩定國際金融 規避匯率風險

圖9-10 外匯市場交易工具

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投機交易損益之計算公式為: 遠期外匯交易(forward FX)係指,外匯買賣雙方成交時約定,於未來特定日期,按照約定匯率進行的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投機交易損益之計算公式為: 買進遠期外匯投機之損益=(Et - Fo )×契約金額 賣出遠期外匯投機之損益=(Fo- Et )×契約金額 ) Et ︰到期日即期匯率; Fo ︰交易日遠期匯率。

遠期外匯交易主要功能 避險 。運用遠期外匯避險的基本原則為: 即期外匯有多頭部位者(如出口商),賣出遠期外匯來避險。 即期外匯有空頭部位者(如進口商),買進遠期外匯來避險。 投機 銀行管理外匯部位 參閱範例9.6(p.360)

圖9-11 全球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 換匯交易所占比重最高 BIS每隔3年調查統計 全球外匯交易量大幅成長的原因 : 圖9-11 全球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 BIS每隔3年調查統計 全球外匯交易量大幅成長的原因 : 1.跨國金融資產交易量增加 2.商品與勞務的貿易量增加 3.匯率波動性提高

圖9-12 我國外匯市場交易量(1998~2008) 外匯交易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為,台灣對外貿易持續增加、國際資金移動規模增加,以及主要貨幣波動幅度較大所引起的交易需求。

圖9-14 我國外匯市場外匯交易類別 我國外匯交易,依交易類別分,以即期外匯交易為主,其次依序為換匯交易、遠期交易及外匯選擇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