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三、方法与技巧 四、理论特点 第九章 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三) 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三、方法与技巧 四、理论特点
第一节 结构家庭治疗法 一、理论背景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在60年代是由米纽秦(Minuchin)创立的。 米纽琴早期在纽约的贫民窟帮助边缘青少年的经历。 费城儿童辅导中心
米纽秦的主要理论观点 1、以家庭作为治疗单位 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 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 4、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 5、治疗是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 6、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一)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由家庭成员组成。 在系统中,每个家庭成员有它特定的角色与功能,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影响。 每个家庭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家庭,而家庭的变化也对每个家庭成员发生影响。 家庭并不是单个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
(二)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包括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 次系统(subsystem):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还可划分成较小的系统,叫做次系统。 边界(boundary):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边界,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分隔开来。 角色(role)和责任分工: 角色是多重的,但应该是明确的。一个正常的家庭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权利架构:家庭的权利架构是指家庭中谁作决定,怎样作决定,谁是支配着,谁是被支配着等。
(三)病态的家庭结构 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 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 纠缠与梳理:是指各次系统之间的边界模糊或混淆,造成家庭成员的问题。 联合对抗:纠缠与梳理往往使家庭中某些成员结成同盟,而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对疏远乃至对立。 三角缠:三角缠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的。 倒三角:在核心家庭中权力一般操纵在父母手中,但是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不和或性格软弱,导致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这就是倒三角。
三、方法与技巧 (一)进入家庭 工作者在家庭治疗中的三种立场与角色 第一种是贴近的立场。工作者犹如家庭中的一个成员。 第二种是中间的立场。工作者作为家庭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者。 第三种是远离的立场。工作者作为专家对家庭进行指导语治疗。 工作者在进入工作阶段有如下几点必须注意: 一是入乡随俗,即接纳家庭的规则、习惯。 而是注重了解家庭交往的过程与关系而不是谈话内容。
(二)评估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根据其理论,提供了评估的基本框架。 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 2、家庭系统的弹性 3、家庭系统的回馈 4、家庭生命周期 5、家庭成员的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
(三)介入 1、改变家庭的看法 2、改善家庭的结构 3、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第二节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 联合家庭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也叫萨提亚模式(the Satir Model),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女士创立。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引入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的先驱人物之一,在家庭治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理论背景 1951年,萨提亚抛弃传统治疗方法,转而尝试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结果发现效果十分理想。 萨提亚的创新虽遭到很大的阻力和大量的批评,但最终赢得一席之地。 萨提亚是加州“心智研究学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早期著名成员之一。 1959年,她在MRI举办了历史上第一个家庭治疗的训练课程。 1964年出版了经典著作《联合家庭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这本书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圣经”
理论背景 萨提亚的治疗模式是建立在系统理论(Systems Theory)之上的。 个人本身是一个系统; 家庭是另一个系统; 个人和家庭所处的环境又是另一个系统。 萨提亚模式的主要创新在于,它认识到家庭在人的自我观念与行为模式形成中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对家庭历史的追溯与家庭沟通方式的理解,找出家庭成员问题的成因,在基础上通过家庭互动方式的改变达成个人的成长。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 (一)人性观 1、关于人的潜能 萨提亚相信人性是乐观的。 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协助案主重新发现与利用蕴含在他自己身上的潜力,去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 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拥有其内在资源与选择,而且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
2、关于人性 萨提亚相信普遍的人性,她认为: 每个人都有价值的感觉;问题是它们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沟通;问题是如何沟通和沟通的后果是什么? 每个人都遵循规则;问题是规则的种类和规则对他的影响如何? 每个人都与社会联系;问题是如何联系以及结果是什么?
3、关于家庭 一个有问题家庭中的人往往表现为: 自我价值观低 沟通是间接的、暧昧不清、不真实、不坦诚 规则是僵硬的、非人性的、不能协调,而且是一成不变 与社会的联系是惧怕的、讨好的和责备的 一个良好家庭塑造出来的人则是: 自我价值感高 沟通是直接的、清晰的、特定的和坦诚的 规则是弹性的、人性的、合适的、依情境改变的 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有期许的
(二)自我价值 萨提亚把有关自己的感觉和想法,称为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由四部分组成: 对自己的看法 对别人的看法 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一个缺乏自尊的人常常有一下的特征: 自我否定 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愿望 害怕错误与失败 倾向于让别人替自己作决定 用种种心理防卫方式保护自己
(三)人的基本需求 当人的基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被残酷地拒绝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最终结果就是人的自尊心的低落与丧失。 家庭在个人自我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的影响,特别对处于人格与自我形成中的孩子。 小孩子主要在四个方面受父母表现的影响: 父母是否能满足孩子生理上的需要? 父母和孩子是否能维持稳定的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有没有可预测性? 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好是坏?
(四)家庭规则 萨提亚把人们决定应该如何感觉、如何行动的规则,称为家庭规则。 家庭规则常常表达为“应该如何如何”或“不应该如何如何”,是掌管家庭互动关系中的强有力的讯息。 家庭可以分成开放与封闭的两类:开放式家庭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时,可以灵活地达到新的平衡;而封闭式家庭则用“奖励与惩罚”的方式处理家庭成员的冲突,这样即使达到了家庭的平衡,却以牺牲某些家庭成员的创造性与自由为代价,最终则导致其问题的产生。
(五)沟通形式 萨提亚把人们如何与人来往,称为沟通。 沟通不良归根结底是由个人的自我评价的高低,即自尊的高低决定的。 萨提亚认为,良好的沟通需要兼顾自我、对方以及情境三个方面。 常见的不良沟通方式是: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六)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 人是由身体、心灵、情绪、感觉、精神等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这些不同部分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 1、事件 2、图像 3、解释 4、感受 5、对感受的感受 6、行为
萨提亚向案主所提的问题都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2、你怎样解释所看到和所听到的? 3、你有什么感受? 4、你对原有的感受有什么感受? 其目的就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分析,找到案主问题之所在,并让案主了解其情绪与行为产生的原因。
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 1、错误的图像 2、歪曲的解释 3、感受 4、感受的感受
良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包含以下的特征 1、对现实有正确的评估 2、对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其他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3、能充分动用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4、处理方式有弹性,能按事情的变化而修改处理的方法。
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有以下的特征: 1、不能正确地评估现实 2、不觉察自己的身心状况和行为反应 3、只运用部分的资源 4、处理方法一成不变
三、方法与技巧 (一)原有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 萨提亚模式的真正贡献就是重视应用各种方法来达到个人的真正体悟。 主要技巧有:游戏沟通、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会谈、家庭塑像。 家庭重整是一种心理剧的形式,目的在于使当事人能够去探索家族三代的重大事件。 家庭重整首先需要准备家庭历史资料,如家庭图、家庭年表及影响轮。
(二)工作者的角色 1、解释者 2、示范者 3、引导者 在治疗的过程中,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是: 1、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可以无须害怕地看清楚自己和自己的行为; 2、与每个人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关系,使他们都感到个人的价值受到肯定; 3、使每个人觉得转变是可能的,并提供指导、提示、经验和技巧; 4、示范应如何去领会别人的意思; 5、引导每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