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債券評價及分析
21.1 債券評價 1. 固定利率債券價格的計算 ◎ 每期支付利息,期末支付本金。 ◎ 利息:年金 (ANNUITY),本金:期末單一金額。
INT 利息收入 = (票面利率債券面額) = (IC‧F), YTM 為殖利率, N 為目前至到期日之期數。 ◎固定利率債券是「票面利率」為固定,但「殖利率」 隨時間變動。
◎ 當期收益率 (CURRENT YIELD):
X 公司於 2000 年發行為期 5 年之債券,面額 $1,000,票面利率 6%,每年支付利息一次。 例、[債券價格之計算] X 公司於 2000 年發行為期 5 年之債券,面額 $1,000,票面利率 6%,每年支付利息一次。 2000 年 X 債券殖利率為 5.8%,則 發行價格為何?「當期收益率」為何?
假如 X 公司一年後發行同樣的債券,為期仍為5年,但殖利率變為 5%,則其所發行的債券價格為何?
假如 X 公司在2000年同時發行了為期 5年及10年的債券,其他條件皆相同,何者受殖利率的影響較大?
2. 半年付息固定利率債券價格的計算 ◎ 半年付息一次的債券價格: 例、 [債券價格之計算] 美國 A 公司三年前發行六年期債券,面額 $1,000,年利率 10%,每半年付息一次,三年前殖利 12%。 當年發行債券價格為何? 若目前殖利率為 8%,則現在債券價格為多少?
價格低於面值 折價債券 (DISCOUNT BOND)。 價格高於面值 溢價債券 (PREMIUM BOND)。
3. 零息債券價格的計算 以折現方式出售的債券為「零息債券 (DISCOUNT BOND)」,以面額折價發行、不付利息,發行價格: F 為債券面額,T 為零息債券之期數。 例、[零息債券價格之計算] 二年期、面額$100,000、利率 6.5% 的政府「零息債券」價格為何?
21.2 利率期間結構理論 ◎「利率期間結構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係指不同到期日債券的殖利率所顯示的型態,亦稱為「收益線 (YIELD CURVE)」。
例[收益線與利率因子] 美國 1 年期國庫券及 10 年期 例[收益線與利率因子] 美國 1 年期國庫券及 10 年期 政府債券利率: 美國利率走勢
1. 不偏預期假說 (1) 遠期利率之意義 「遠期利率」與「即期利率」之間的關係: ◎ 「不偏預期假說 (UUBIASED EXPECTATION HYPOTHESIS)」假設資人對未來即期利率的期望值等於遠期利率。 (1) 遠期利率之意義 「遠期利率」與「即期利率」之間的關係: 翻轉策略 (ROLLOVER STRATEGY):先投資於一年後到期的證券,再投資為期一年的證券。 (1 + i1)‧(1 + f1,2)。 到期策略 (MATURITY STRATEGY):投資人直接投資於兩年期的證券。 (1 + i2)‧(1 + i2)。
◎ 均衡狀態下,「翻轉策略」應等於「到期策略」:
◎ 不偏預期假說認為未來即期利率的期望值等於遠期利率: (2) 不偏預期假說之意義 ◎ 不偏預期假說認為未來即期利率的期望值等於遠期利率:
若實質利率 (if)為 4%,目前一年期名目利率(i1) 7%,兩年期名目利率 (i2) 8%。 例、[不偏預期假說] 若實質利率 (if)為 4%,目前一年期名目利率(i1) 7%,兩年期名目利率 (i2) 8%。 費雪效應:it if + pt, 預期未來一年的通貨膨脹率約為: p1 i1 - if = 7% - 4% = 3%。 根據「不偏預期假說」:
「費雪效應」隱喻市場預期第二年的通貨膨脹率為: E(p1,2) E(i1,2) - if = 9.01% - 4% = 5.01%。
2. 流動性偏好假說 流動性偏好假說 (LIQUIDITY PREFERENCE HYPOTHESIS) 認為投資人偏好購買短期證券,風險較低。 (1) 流動性溢酬 ◎ 遠期利率與未來即期利率之間的差額為「流動性溢酬 (LIQUIDITY PREMIUM)」: f1,2 = E(i1,2) + L1,2, L1,2 為自一年底到二年底的「流動性溢酬」。
例、 [流動性溢酬之計算] 假設市場預期第二年內利率E(I1,2) = 8.6%; 目前一年期名目利率 i1 = 7%,兩年期名目利率 i2 = 8%,「收益線」向上傾斜;則「流動性溢酬」 為多少? 遠期利率: 流動性溢酬:L1,2 = f1,2 - E(i1,2) = 9.01% - 8.6% =0.41%。
「流動性偏好假說」認為投資人偏好使用「翻轉策略」: (2) 流動性偏好假說之意義 「流動性偏好假說」認為投資人偏好使用「翻轉策略」: 假如 i1 < i2,「收益線」向上傾斜。 假如 i1 = i2,「收益線」為水平。 假如 i1 > i2,「收益線」向下傾斜。
3. 市場區隔假說 ◎「市場區隔 (MARKET SEGMENTATION HYPOTHESIS)」係指投資人和發行人對不同到期日的證券有不同的偏好。
21.3影響債券價格的經濟因素 ◎ 利率的決定因素: 名目利率 = 實質利率 + 通貨膨脹溢酬 + 違約風險溢酬 + 到期日風險溢酬 + 流動性溢酬 實質利率:無風險、確定情況下的利率,並無法觀察。 通貨膨脹:物價水準之變動狀況。 違約風險:發行公司的營運狀況。 到期日風險:債券到期時間愈久,所隱藏的風險愈高。 流動性溢酬:債券在市場的流通情況。
影響利率的總體經濟變數 變數名稱 相關性 說 明 國民所得 ? 所得對利率的影響有正、負兩種: 高所得使企業舉債意願提高,利率升高。 高所得會使存款增加,資金供給提高,促使利率下跌。 貨幣供給額 - 貨幣供給額增加,流入市場的資金提高,使利率下跌。反之,貨幣供給額減少,利率升高。 物價水準 + 物價水準升高代表通貨膨脹,借出資金的個人或法人要求較高的補償,促使利率升高。 油價 油價推升企業成本,易帶來成本面的通貨膨脹,促使利率升高。
21.4 債券評等及債券契約 1. 債券評等 ◎著名的評等機構:「慕迪 (MOODY‘S)」及 「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公司。 債券評等代號 評等機構 投資等級 垃圾債券 慕 迪 Aaa Aa A Baa Ba B Caa C 標準普爾 AAA AA A BBB BB B CCC D
◎ 慕迪公司以 1、2、3 來區別同等級的債券,例如「AA1」、「AA2」、「AA3」三種。
◎「債券評等」的標準可歸納如下: 公司的財務比率:公司的流動比率、負債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為債券評等的重要因素。 正面條件:發行公司提供抵押品、保證條款、償債基金等條件,將使公司違約風險變小,債券評等提高。 負面條件:到期時間愈長、順位愈後面、應付員工的退休金較高、公司可能遭反托拉斯法的控訴,將使債券評等降低。
2. 違約之評估 ◎ 奧特曼 (ALTMAN, 1968) Z-Score 模式: X1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總資產, Z = 1.2X1 + 1.4X2 + 3.3X3 + 0.6X4 + 0.99X5, X1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總資產, X2 = 保留盈餘/總資產, X3 = 稅金及利息前純益/總資產, X4 = 權益市價/債務帳面價, X5 = 銷售金額/總資產。
3. 債券契約 發行公司通常會委託信託人 (如銀行信託部) 處理相關事項,在債券契約中訂定相關條款 (PROVISIONS),明訂一些「約束事項 (COVENANTS)」,主要項目包括: 發放現金股利的規定 (CASH DIVIDENDS)。 發行其他債券的規定 (ISSUES OF BONDS)。 出售資產及租賃的限制 (SALES OF ASSETS AND LEASES)。 和其他公司合併的限制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