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動作電位與腦功能 第 13 單元 臺灣大學 潘建源 潘建源 動物學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 生科館 Rm730 照片為初級培養的大鼠的大腦皮質細胞,經轉殖後,表現綠螢光蛋白的螢光照片。右上方為神經細胞,本體呈現強烈螢光,延伸出去的突觸,呈現點狀螢光。一般認為這是此神經細胞與其他神經連接,形成膨大結構。 左下方則為膠狀細胞,綠螢光集中的地方為細胞核,旁邊較淡的部分則是細胞質。而其延伸則呈現連續均勻的螢光。 照片來源:潘建源實驗室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小小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for Kids) Outline: 左還是右? 訊息傳遞 – 動作電位 訊息傳遞 – 神經突觸 連結重建 延伸閱讀 小小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for Kids) 本次上課內容的重點 延伸閱讀則是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Dr. Eric Chudler的網站 (Neuroscience for Kids),請自行上網搜尋。目前陽明大學所執行的教育部計畫,已將此網站合法中文化。內容豐富,適合作為瞭解神經系統各種功能的起始閱讀。
左還是右? 順時針或逆時針 Video Clip 請注意影片中央部分,三個白色扇葉的風速儀。是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閉起眼睛,想像扇葉往另一個方向轉動,然後睜開眼睛,重新觀察,是否轉動方向有改變? 影片的轉動頻率是很重要的,此段影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而每個人都看成逆時針。而在此要強調的是看同樣的東西,每個人腦中所演繹出來的結果會有所不同。 長久以來,人們對腦的功能一直非常疑惑,不像心臟就負責跳動,腸胃負責吸收養分。不同人的腦,對相同的訊號,卻都有不同的演繹。 臺灣大學 潘建源
學習傾向 左腦 右腦 逆時針 順時針 邏輯 感覺 順序 隨機 直線 整體 語言 非語言 抽象 具體 真實 幻想 有人認為,前段影片的扇葉轉動方向,若是逆時針,暗示此人善用左腦;順時針則是善用右腦。也因此其學習與處理事情的方式,如表所列而有所不同。如善用右腦的人,主要依賴其”感覺”作為處理事情的標準;相對的人,則是以”邏輯”為依尋方向。 這樣的結果,是否表示不同的腦區負責不同的功能? 腦中不同的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嗎?
1809 Franz Joseph Gall, 骨相學(Phrenology) 不同的頭骨部位,對應不同的功能及人格特質 不同腦部區域的功能 1809 Franz Joseph Gall, 骨相學(Phrenology) 不同的頭骨部位,對應不同的功能及人格特質 海頓的頭顱 Joseph Haydn (1732-1809) 為研究腦是如何執行音樂相關功能,音樂家海頓的頭在其過世之後,就被偷走以進行骨相學的研究,直至1932年方回到其埋身之墓。 人類如何執行各種生理功能與表現各種人格特質,一向是科學家所感興趣的。骨相學則是希望透過對顱骨形狀的研究,進而瞭解腦的功能。然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與不解,此學說已被揚棄。
不同的腦區有不同的功能 前整合區 閱讀 視覺 味覺 語言 聽覺 嗅覺 小腦:運動 運動皮質區 體感皮質區 額葉 頂葉 枕葉 顳葉 大腦主要分做四大葉,而相關的研究已證實,在不同的腦區,有不同的功能。 小腦:運動 Original uploader was RobinH at en.wikibooks 顳葉
核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腦功能研究 腦損傷 非侵入性即時觀察腦部活動 核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正子放射圖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以往研究腦部功能,僅能利用腦部損傷病患,研究其與功能間的關連。 近年來,則可利用相關非侵入性儀器,以活體即時觀察各腦區與相關功能。
A voice region in the monkey brain Petkov et al., (2008) Nat Neurosci. 11(3): 367-374. 本實驗利用核磁共振影像探討猴子的聽覺區域,對不同猴子所發出的聲音的反應 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Functional MRI, fMRI):研究腦部各區域血液的流量,代表各區域的活動程度。 在聽覺區的右前方,對不同猴子所發出的相同聲音,有特別明顯的反應。 演化壓力(evolutionary pressure)及社交互動 猴子與人在演化上有其相似之處,而聲音的演化,讓人類能有更多的表達能力。 猴子族群有其階級性,因此對不同猴子所發出的聲音,必須特別注意,以免引起衝突。這與人類社會也是相關的。
1. 海馬迴(hippocampus)中有所謂的位置細胞(Placing cells)與空間位置的記憶有關 男女大不同!女性比較不會認路嗎?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human navigation: gender-different neural networks as substrate of performance Grön et al. (2000) Nat. Neuro. 3, 404 - 408 1. 海馬迴(hippocampus)中有所謂的位置細胞(Placing cells)與空間位置的記憶有關 2. 在空間的辨識上,海馬迴的損傷,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對女性的影響,顯示男女所使用的腦區可能不同。 3. 男與女處理空間資料的方式不同。 女性比較多路癡嗎?不是這樣的,只是分析環境指標的方式不同,應用的方式也不同。 此篇研究顯示,男性與女性,對相同的測試,腦中所活化的部位,會有所不同。
訊息傳遞 – 動作電位 有或無 40 mV 0.2 s 動作電位的發生,要不就是有形成,要不就是不發生,這樣的現象稱為”有或無”。 圖中所示為一隻神經細胞受刺激後,所發生的連續動作電位。潘建源實驗室。 臺灣大學 潘建源
動作電位的產生 鈉(Na+)鉀(K+)離子通透性的變化 - - - - - - - - - - - - - - + - - 休息態:內外離子分佈不平衡,通道未打開 + + + + + + - - - - - - 1 回到休息態,準備下一次刺激 + + + + + + - - - - - - 1 Na+ 部分鈉通道打開,那流入導致膜電位上升 + + + + + - - + - - 2 + 50 動作電位 3 4 不同的離子通道作用,使膜電位回到休息態 5 Na+ Membrane potential (mV) 膜電位 - 50 閥值 2 1 5 1 - 100 Na+ 更多鈉離子流入細胞,膜電位急遽上升 + + + + + - - + + - 3 時間 Time(msec) K+ 鈉通道關閉,鉀通道開啟,使膜電位下降 + + + + + - - - - - 4 動作電位的產生,只要是由於細胞膜上對Na+、K+離子的通透性改變而達成。而胞內鉀離子濃度高,胞外則是鈉離子濃度高。當細胞膜改變通透性時,離子就會順著濃度梯度,流過細胞膜。 在休息態時,離子濃度的不平衡分佈,造成細胞膜內側比外側有比較多的負電。 在受到刺激時,膜上部分鈉離子打開,讓鈉離子流入,使細胞膜內側正電增加(去極化,depolarization)。 當膜電位超過閥值(threshold)時,促使更多鈉離子通道打開。急遽的鈉離子湧入,讓電位迅速變成正值,而產生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 鈉離子通道的特性是打開後立刻關閉,相對的,鉀離子通道則是在比較正電位時才打開。因此讓鉀離子流出細胞,使細胞內側再呈負電狀態,此為再極化(reploarization)。 經過一些離子通道的開開關關,最後使膜電位再回到休息態,以準備接受下一次刺激。 Na+ K+ 臺灣大學 潘建源
動作電位傳遞 細胞核 訊息方向 細胞核 細胞本體 蘭氏結 髓鞘 軸突 許旺氏細胞 樹突 訊息方向 髓鞘 蘭氏結 突觸末稍 神經細胞由樹突(dendrite)接收其他神經細胞所傳來的訊息,在本體(soma)處進行訊號整合,再由軸突(axon)送出動作電位訊號,傳遞至神經末稍(synaptic terminal)。 軸突上有許旺氏細胞(Schwann cell)包覆,形成髓鞘(mylein sheath),沒有包覆的地方稱為蘭氏結(node of Ranvier)。 髓鞘的包覆對動作電位的傳遞速度與效率,有很重要的影響。在傳遞上是以跳躍的方式,由一個蘭氏結跳至另一個,如此可以加快其速度。同時增加軸突的表面電阻,使動作電位能更有效率且忠實地傳遞,而不至於中途消失。 蘭氏結 突觸末稍 臺灣大學 潘建源
由中央健保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截至至96年12月份止,約有769人領有多發性硬化症重大傷病證明卡。女:男 ~ 5:1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免疫細胞攻擊髓鞘細胞,影響神經傳導速率 由中央健保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截至至96年12月份止,約有769人領有多發性硬化症重大傷病證明卡。女:男 ~ 5:1 髓鞘細胞可增進神經傳導速率及確保動作電位可傳抵軸凸末稍,因此其損傷,會造成動作電位傳遞的失敗,進而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控制。 多發性硬化症就是因為髓鞘細胞被免疫系統受到攻擊,因而無法正確地傳遞動作電位至末稍。
訊息傳遞 – 神經突觸 當兩隻神經細胞突觸相遇時 突觸後 突觸前 潘建源實驗室 動作電位到達軸凸末稍時,會引起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因而引發突觸後神經的反應,而將此訊號由節前神經(突觸前),傳遞給節後神經(突觸後)。 此圖為初級培養的神經細胞明視野照片,模糊的影像為兩隻玻璃電極,分別控制記錄兩隻神經細胞。神經細胞比較凸起,而比較扁平的細胞為膠狀細胞。 臺灣大學 潘建源 潘建源實驗室
突觸連結 突觸後神經 興奮性突觸電流 突觸前神經 動作電位觸發 潘建源實驗室 動作電位傳至軸凸末稍時,會引起節後神經的反應。若節前神經膜電位上升(黑線),但未引發動作電位,則節後神經沒有反應。若產生動作電位,則幾乎同時在節後神經會記錄到反應(紅線)。若有連續動作電位,則節後神經也會有相對連續變化。 臺灣大學 潘建源 潘建源實驗室
突觸後電流有興奮性與抑制性,因而改變突觸後神性的可興奮性 神經傳導物質與突觸末稍上的受體結合 3 去極化打開突觸前神經的鈣離子通道 1 神經傳導物質儲存在分泌膜囊中 2 動作電位傳遞至神經末稍 神經傳導物質 Ca2+ 4 鈣離子觸發分泌膜囊與細胞膜結合 離子 神經傳導物質 分泌膜囊 5 神經傳導物質釋放至神經縫隙中 9 將分泌膜囊回收再予以利用 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儲存在突觸末稍(synaptic terminal)的分泌膜囊(secretary vesicle)中,當動作電位抵達突觸前神經(presynaptic terminal)時,引發末稍膜電位去極化(depolarization),打開對電位敏感的鈣離子通道(voltage-sensitive Ca2+ channel),讓鈣離子流入。因而觸發分泌膜囊與細胞膜結合,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到神經縫隙(synaptic cleft)中。擴散至突觸後神經(postsynaptic terminal)時,會與其膜上的受體蛋白(receptor)結合,根據傳導物質與受體的種類,決定打開或關閉相關離子通道,而不同的離子通道所造成的電流,可以是抑制性(inhibitory)或是興奮性(excitatory),因而改變突觸後神經的興奮性(excitability)。最後與細胞膜結合的分泌膜囊及其相關蛋白,會被回收再利用。 8 突觸後電流有興奮性與抑制性,因而改變突觸後神性的可興奮性 6 神經傳導物質與突觸末稍上的受體結合 7 打開或關閉相關離子通道 臺灣大學 潘建源 16 16
節前神經神經傳導物質,對節後神經膜電位的影響 興奮性;2. 抑制性 去極化 膜電位 更極化 不同的神經,會分泌不同的傳導物質,對節後神經的膜電位,則有不同的影響。 這不是動作電位,但每一個神經都接受許多興奮性與抑制性神經的調控。而神經細胞則根據這些的總和,決定要不要產生動作電位,傳至神經末稍,以刺激下游神經細胞。
肉毒桿菌毒素:抑制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控制 – 撫平歲月的痕跡 美國中情局古巴檔案:曾計畫利用肉毒桿菌污染的雪笳,刺殺卡斯楚。 在生物研究上,常利用許多毒素影響特定蛋白質,以進行實驗。 肉毒桿菌毒素有數種,可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機轉中,數個重要的蛋白,嚴重時,使橫隔膜失去功能,因而停止呼吸。然而少量地施用於肌肉神經,則可抑制其對肌肉的控制,而放鬆肌肉。 劑量大時,當然也會造成人員的死亡。
訊號處理 神經傳導 1. 接收訊號 2. 訊號組合 3. 動作電位編碼 4. 輸出 4 2 3 1 神經訊號並非都是一直以動作電位的方式,由一隻神經傳到另一隻細胞。 根據上游細胞的神經傳導物質釋放的頻率(與這隻細胞的動作電位頻率相關),在後神經神經突觸所引起的膜電位變化,可以是單一去極化,或是兩個連續相疊的變化。大小約在數個毫伏範圍(mV)。 在樹突的每個神經突觸,都會接受到不同的訊號,在本體的地方就會將這些訊號累加,組合出一個新的訊號結果。大寫約數十個毫伏。 若總和訊號強度高過閥值,在軸突前端就會產生動作電位,向末稍前進。 抵達末稍時,就會分泌傳導物質,繼續刺激下一隻神經。 臺灣大學 潘建源 1. 接收訊號 2. 訊號組合 3. 動作電位編碼 4. 輸出
修復連結 神經 “義肢” (Neural Prosthetics) 神經一旦連結中斷,尤其是中樞神經,則會喪失相對的功能,幾乎難以重新產生連結恢復。 利用現代電子技術,有一些狀況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繞過受損的區域,重新活化神經功能。
聲音 – 耳道 – 耳蝸 Cochlear – 大腦聽覺區 電子耳 聲音 – 耳道 – 耳蝸 Cochlear – 大腦聽覺區 直接刺激耳蝸,進而活化聽覺區域 這是一個成功的產品,用以協助耳道區域受損或退化的病人,重新獲得聽覺。然而價錢約需80萬含手術費用。 台塑王永慶曾捐贈數百套以嘉惠相關病人。
許多病人是視網膜退化,然視神經仍有功能。因此可利用電直接刺激視神經,進而在腦區產生影像。 電子眼 光線 – 視網膜 – 視神經 – 腦部視覺區 許多病人是視網膜退化,然視神經仍有功能。因此可利用電直接刺激視神經,進而在腦區產生影像。 目前已有相關產品以進入人體試驗。雖然所產生的影像品質不好,但對本來竟看不到的盲人來說,卻非常彌足珍貴。
可協助癱瘓病人獨立做一些事,並與社會重新連結。 駭客任務:神經與電腦連結 直入晶片於運動相關腦區 紀錄頭皮相關腦區電位 – 腦波 可協助癱瘓病人獨立做一些事,並與社會重新連結。 駭克任務:將晶片直入於運動腦區,紀錄特定腦活動模式,並將訊號連結至電腦,控制滑鼠移動。這已進入人體試驗。 冥想:直接記錄腦波,分析其模式,以控制電腦或機器人做出對應的反應。雖然不需手術,但人的雜念太多,不易分析。
Sensation vs. Perception 知覺與感知 Sensation vs. Perception 相同的環境訊息 感覺器官接收相同訊號 中樞神經不同的分析方式 知覺:每個人對接受到周遭環境相同的各種訊息,這些對感官的刺激,都以動作電位的型態,送至中樞神經,進行分析。刺激的強弱,則以動作電位的頻率來呈現。 感知:每個人雖然都接受到相同的訊息,但在中樞神經分析後的反應,卻大不相同。這與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以及先天大腦的發育,都有重要的影響。 不同的感知
版權聲明頁1
版權聲明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