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一) 邱皓政,2005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9 陳欣得 統計學 —e1 微積分基本概念 1 第 e 章 微積分基本概念 e.1 基本函數的性質 02 e.2 微分基本公式 08 e.3 積分基本公式 18 e.4 多重微分與多重積分 25 e.5 微積分在統計上的應用 32.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因果性研究設計:實驗 「研究人員做愈多實驗,愈能提升行銷研究與行 銷效益。精心設計的實驗必定是科學的鐵證。」 Larry Gibson, Senior Associate, Eric Marder and Associates, Minneapolis, MN.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實驗規劃--實驗因子設定, 效標選定與受測者選定
項目分析與信度估計 (Item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Estimation )
準實驗研究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 -林誠光 報告人:吳佳真 指導老師:任維廉 教授.
變異數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應用統計理論 編著:劉正夫教授 Reference:1) Wonnacott and Wonnacott. Introductory
行銷研究 單元二 行銷研究的程序.
應用統計學 授課大綱 – 暑期班 By: Dr. Tsung-Nan Tsai.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迴歸分析 主講人:童超塵 實驗室網址 永久: 實驗室網址 永久: 目前:
第五章 標準分數與常態分配 第一節 相對地位量數 第二節 常態分配 第三節 偏態與峰度 第四節 常態化標準分數 第五節 電腦習作.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第十四章 羅聖強 姜燕 調節變項與中介變項 報告學生:蘇世名 指導老師:任維廉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 2010/6/1.
第零章 統計學概論 0.1 統計學的定義 0.2 敘述統計學與推論統計學 0.3 測量尺度 0.4 資料、資訊與因果關係 ©2009 陳欣得
第六章 平均數比較 6-1 平均數比較(各種 T Test 的應用) 6-2 Means 平均數分析 6-3 單一樣本 T 檢定
Ch7:一般線性模式 GLM.
Using EXCEL for ANOVA.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Pull-down assay (His-Tag or GST-Tag)
第玖章 實驗研究法 一、實驗研究法的概念 二、實驗設計的類型 三、實驗設計範例.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CHAPTER 8 研究的一般性設計.
實驗設計 邱皓政,量化研究方法(一),2005,雙葉 任課教授 任維廉 教授
自我介紹  黃郁哲 (Jeff) (阿哲)  高雄人  求學經歷 逢甲大學運管系畢業 交通大學運管系碩一 交通大學逕博生  興趣 吃遍美食、看歷史劇  許巧鶯老師研究室(許lab)  未來研究方向 海運業產業結構動態變化 各產業結構貨運量預測.
Java 程式設計 講師:FrankLin.
第十一章 相關研究法.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第十四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4.1 前言 14.2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理論 14.3 功能視窗 14.4 範例
第十章 順序資料之假設檢定 10.1 順序資料檢定概論 10.2 符號檢定 10.3 符號秩檢定(成對樣本檢定)
小學數學科 二年級課程 — 統計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系 別:國企四乙 指導老師:蘇明俊 教授 學生姓名: 陳映雯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體育學系暨體育研究所 高明峰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CH1 我的第一個App與變數宣告.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田口方法應用於語音辨識 報告者:李建德.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小學數學科 方塊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實驗設計 出處:邱皓政,量化研究方法(一),2005 台師大管院,台灣統計方法學學會理事長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教育統計學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第13章 實驗研究法 指導教授:張淑怡 報告者:林慧美 1.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第十四章名義資料的數字 描述:關連測量 © Copyright 版權所有: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本光碟內容僅提供教師於教學上使用,非經本公司許可,禁止複製 (給學生)。感謝老師的配合。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楊志強博士 研究設計的重要概念 楊志強博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一 可靠度問題.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研 究 方 法 論 量化研究方法(二) 作者:邱皓政 非實驗設計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營運模式.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一) 邱皓政,2005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授課教授:任維廉 報告人:運管碩一 9832522 黃顯欽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作者簡介 邱皓政 Hawjeng Chiou,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sychometrics) Education 教育背景 June, 1988 輔仁大學心理學學士(企業管理輔系) June, 1990 輔仁大學心理學碩士(主修社會與組織心理學) April, 1995 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心理計量學)     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 (人力資源組)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自我介紹 姓名:黃顯欽 戶籍:高雄 綽號:manpower、阿欽、ㄟ 求學經歷:交通大學運管學士班 交通大學運管碩士班 論文研究題目:同商品買1送1與同商品第二件1元對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 最近最震撼的一件事:黃寬丞老師是當年的預官榜首 專長:減肥(花3個月從85公斤減到67公斤)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減肥示意圖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簡介 實驗研究是科學領域最重要的一種研究方法 實驗,是指實地的探索與檢驗。目的為「確認」某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或是「解釋」現實世界事物的關係與現象。 實驗是藉由研究者所進行的科學性的嘗試,來找到人類事物的因果關係的解釋證據,也就是一套科學的採取行動與觀察結果的客觀程序。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目錄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1/2)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是指將受試者安排入實驗情境與進行統計分析的計劃(Kirk, 1995)。 實驗設計是由一套用以檢驗科學假設的活動所組成,包含了: 統計假設的建立 實驗的情境與條件的設定 測量及實驗控制的方式的決定 受試者的選取條件的設計 統計分析方式的決定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2/2) 為了維持科學研究的客觀性,一個實驗必須具備三個基本原則: 可複製性 (replication) 隨機性 (randomization) 區組性 (blocking)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1 實驗設計中的變項(1/2) Y=f(X) 獨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1.1 實驗設計中的變項(1/2) Y=f(X) 獨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研究者所操弄的變項 造成依變項變化的主要因素 Ex:喝酒量的多寡(X) 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 實驗中被觀察、紀錄的變項 通常是研究者最關心的概念或現象 Ex:注意力的變化(Y)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1 實驗設計中的變項(2/2) 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1.1 實驗設計中的變項(2/2) 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要維持實驗的客觀性,除了獨變項與依變項外,要盡可能的使實驗的環境保持一致,但有些因素無法保持一致,只好加以記錄 Ex:距離吃完飯的時間點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2 實驗組與控制組 依據受測者本身狀況不同,而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用於對照比較受實驗操弄後所產生的影響。 1.2 實驗組與控制組 依據受測者本身狀況不同,而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用於對照比較受實驗操弄後所產生的影響。 實驗組:受實驗操弄影響,其獨變項為不同水準。 控制組:不受實驗操弄影響,其獨變項為最基本狀況。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3 兩個以上的獨變項(1/2) 多重因子設計(factorial design) :Y=f(X1,X2) 多因子設計的優點: 1.3 兩個以上的獨變項(1/2) 多重因子設計(factorial design) :Y=f(X1,X2) 包含了多重的獨立變項 同時處理多種實驗的操弄 Ex:注意力的變化(依變項,Y);喝酒量(獨變項A,X1)、酒的種類(獨變項B,X2) 多因子設計的優點: 提高研究的效能 得到更豐富的研究發現 (ex:A因子與B因子的交互效果)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3 兩個以上的獨變項(2/2) A 88,91 92,94 酒的種類 B 88,90 93,91 low high 喝酒的量 1.3 兩個以上的獨變項(2/2) A 88,91 92,94 酒的種類 B 88,90 93,91 low high 喝酒的量 喝酒量的(主)效應:(92+94+93+91)/4-(88+91+88+90)/4=3.25 酒種類與喝酒量的交互作用效應:(92+94+88+90)/4-(88+91+93+91)/4=0.25 (例子來源:Montgomer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6/e)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4 兩個以上的依變項(1/2) 多變量設計的特性: g(Y1 ,Y2)=f(X) 1.4 兩個以上的依變項(1/2) 多變量設計的特性: g(Y1 ,Y2)=f(X) 依變項本身無法從單一計量指標來反應所欲反應的內容時,必須使用多重的計量指標 必須使 用更高階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多變量共變數分析(MANCOVA) Ex:1個依變項:注意力的變化,Y 2個依變項:看到交通標誌燈號的時間(Y1)、採取剎車動作到 車輛停止的時間(Y2)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4 兩個以上的依變項(2/2) 多變量設計的優劣: 比較: 依變項多屬於潛在的或不可觀察的心理特質,測量時有信效度問題 1.4 兩個以上的依變項(2/2) 多變量設計的優劣: 依變項多屬於潛在的或不可觀察的心理特質,測量時有信效度問題 依變項之間的關係會造成因果關係混淆 統計分析上概念、技術的難度增加 把多重依變項拆成數個單一依變項進行統計分析 比較: 多重獨變項:只是測量數目的增加;共變異、交互作用較容易了解與解釋 多重依變項:涉及複雜的共變關係的釐清;變異、交互作用較不容易了解與解釋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不同的實驗設計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1前實驗設計(1/2) 這3種研究設計雖未能符合實驗設計的嚴格要求,但卻有簡單、易於實施的優點,常用於非正式、非專業的場合中。 × v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 對照 前測 控制 隨機 分派 前實驗研究設計(Pre-experimental design) Type 1. 單組後測設計 X →T2 × Type 2. 單組前後測設計 T1 → X →T2 v Type 3. 靜態組間比較 E X →T2 C →T2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1前實驗設計(2/2) Type1.單組後測設計,ex:接受某種自我成長課程訓練。 Type2.單組前後測設計,ex:與type1比多了自我肯定前測。 Type3.靜態組間比較,ex:與type1比多了對照組。 用這3種實驗設計所得到研究數據,立場過於薄弱,故不被視為正式的實驗研究設計。 但如果僅作為一概況瞭解或僅是進行初探性質的研究,則簡易便利,也能提供相當程度的資訊。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2真實驗設計(1/2) 具備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對照、前測與後側的對照、隨機分派三個要件,可視為一個標準的實驗研究。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對照 前測控制 隨機分派 真實驗研究設計(True-experimental design) Type 4.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 前後測設計 Er T1 → X →T2 Cr T1 → →T2 v Type 5.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 後測設計 Er X →T2 Cr →T2 × Type 6. 所羅門四組設計 Er T1 → X →T2 Er X →T2 Cr →T2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2真實驗設計(2/2) Type 4.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最為典型的實驗設計,找到一群受測者,隨機分派到Er與Cr,實驗前先測量他們的反應時間T1,接著施以一實驗狀況X,再測量實驗後的反應時間T2。 Type 5.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後測設計:缺乏前測的數據,使得實驗效果的後側得分缺乏前測的分數進行對照。 Type 6. 所羅門四組設計:同時包含Type4和Type5,此一設計的最大目的,在檢測前測對於後測的練習與記憶效果;也可得到前測T1與實驗處理X的交互作用影響。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3準實驗設計(1/3) 沒有隨機化的處理的實驗研究,稱之為準實驗研究設計。 v × - ─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對照 前測控制 隨機分派 準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Type 7. 非隨機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 E T1 → X →T2 C T1 → →T2 v × Type 8. 對抗平衡設計 (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 1 A B C D 2 B D A C 3 C A D B 4 D C B A - ─ Type 9. 單組時間序列分析 T1T2T3T4 X T5T6T7T8 Type 10. 實驗控制組時間序列分析 T1T2T3T4 X T5T6T7T8 T1T2T3T4 T5T6T7T8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3準實驗設計(2/3) Type8.拉丁方格設計:當研究者採用受試者內設計,讓同一組受試者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此時受試者的反應可能受到實驗順序影響,造成實驗效果混淆。 更甚者,可採用平衡性的拉丁方格設計,使實驗順序也能夠平衡。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3準實驗設計(3/3) 時間序列設計特色:對於某個測量指標進行週期性的追蹤測量,以了解該指標所反應的行為特質變動情形。在資料其中插入一個實驗處理X,便可觀察整個時間趨勢的變化。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實驗受試者的選擇與分派 研究者為達最佳的實驗控制,須考慮的因素,分為: 受試者選擇問題: 首先,必須要考量如何獲得適當的一群受試者。 受試者分派問題: 然後考慮如何將這一群參與研究的受試者安排到不同的實驗情境中。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1 受試者的選取(1/2) 實驗前受試選擇的影響: 為了解決樣本選擇的隨機性與代表性不足的問題,有三種策略來因應: 3.1 受試者的選取(1/2) 實驗前受試選擇的影響: 因為成本效率與機率問題使隨機變異的大小無法有效控制 當實驗使用小樣本時,樣本的代表性就會受到限制。便會有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出現 為了解決樣本選擇的隨機性與代表性不足的問題,有三種策略來因應: (1)統計的處理與控制 n<30→數據的常態性無法維持→t-test 干擾變項無法排除→共變數分析ANCOVA (2)樣本特性的檢驗程序 樣本的同質性檢驗,檢驗是否具本質上的差異→ANOVA、t-test (3)配對樣本或區組設計的使用 樣本重複使用來降低干擾變數的影響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1 受試者的選取(2/2) 實驗後受試選擇的影響: 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下結論 研究母體與所欲關心的母體是否有偏離 2010/3/09 3.1 受試者的選取(2/2) 實驗後受試選擇的影響: 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下結論 研究母體與所欲關心的母體是否有偏離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2 受試者的分派(1/4) 獨立樣本設計(受試者間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完全獨立 每位受試者只接受一種特定實驗處理 3.2 受試者的分派(1/4) 獨立樣本設計(受試者間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完全獨立 每位受試者只接受一種特定實驗處理 受試者之分派須做到隨機分派,讓不同組的受試者進入實驗前具有最小的差異 隨機分派的方式:亂數表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2 受試者的分派(2/4) 重複量數設計(受試者內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都是同一組人 3.2 受試者的分派(2/4) 重複量數設計(受試者內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都是同一組人 同一批人重複的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 樣本重複效率與經濟效益佳;操作簡單 統計上排除較多的測量誤差,統計檢定力較受試者間設計為高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2 受試者的分派(3/4) 樣本 水準1 水準2 1 7 6 2 3 3 看成受試者間設計,即二獨立樣本: 3 3 5 Sp=2.32 3.2 受試者的分派(3/4) 樣本 水準1 水準2 1 7 6 2 3 3 看成受試者間設計,即二獨立樣本: 3 3 5 Sp=2.32 4 4 3 5 8 8 看成受試者內設計,即相依樣本: 6 3 2 Sd=1.20 7 2 4 8 9 9 有對成對的動作,將使變異數的估計值 9 5 4 下降了近50%。 10 4 5 (例子來源:Montgomer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6/e)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3.2 受試者的分派(4/4) 前後測設計(pre-post test): 混合設計: 3.2 受試者的分派(4/4) 前後測設計(pre-post test): 如果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前測分數有顯著差異,代表研究者分組工作沒有隨機化 T1  X  T2 前側 實驗處理 後側 混合設計: 同時包含受試者間設計與受試者內設計 統計分析的策略上顯得異常複雜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各種實驗設計中,不論是否符合實驗設計的嚴格要求,所得到的研究數據仍有一定的分析價值,可搭配相關的統計技術來分析,來證明實驗效果的存在。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4.1 獨變項水準數與統計分析 K=1 (僅有一個實驗組): K=2 (一個實驗組,一為控制組): K≧3 (多個實驗組,一個控制組): 4.1 獨變項水準數與統計分析 K=1 (僅有一個實驗組): 僅有實驗組而無控制組,如前述之Type1、2、9 僅能做基本的敘述性統計 K=2 (一個實驗組,一為控制組):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t檢定 受試者內設計相依樣本t檢定 K≧3 (多個實驗組,一個控制組): 3個以上的平均數,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內設計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4.2 變項數目與統計分析 水準數越多,統計分析越複雜;獨變項增加會使獨變項間的交互效果數目增加,使統計分析難度高。 4.2 變項數目與統計分析 水準數越多,統計分析越複雜;獨變項增加會使獨變項間的交互效果數目增加,使統計分析難度高。 單因子實驗設計(只有一個獨變項): K=2:t-test;K≧3:one-way ANOVA。 多個因子的實驗設計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內設計:完全相依樣本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混合設計:混合設計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多重依變項的實驗設計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5. 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研究人員無法有效的控制研究環境與混淆干擾因素,使各種條件保持一致,研究成效必定不彰。 故研究人員的實際研究操作能力必須事前加以培養訓練。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5. 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表4.4列出了16種常見的影響實驗內外在效度的各種因素。 在這16種威脅因子當中,多數影響的是實驗的內在效度,ex:歷史、成熟、選擇偏誤、測量、工具、統計迴歸、受試者流失、實驗效果的散佈模仿、補償作用等。 如果一實驗設計能確實做到具備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對照、前測與後側的對照、隨機分派三個要件,則表4.4的問題大部分都可以避免掉。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6. 結語 因為實驗方法蓬勃流行,因此統計方法也相對發展。 實驗設計與實驗操弄都很容易上手,困難的部分在於如何將數據加以分析以過濾掉干擾因素。 數據的分析,干擾因素的排除等,皆是研究者需要去判斷與取捨的。 除了熟悉實驗設計原理外,好的實驗研究也必須要嚴謹的測量與統計程序相配合。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7.心得 整個概括來說,一個好的研究須具備4個條件:好的問題、好的時機、好的資料、好的方法: 好的問題:有創意或有貢獻的問題或別人論文中有gaps的部分 好的時機:天時、地利、人和,即好的背景環境的配合 好的資料:透過實驗設計來獲得 好的方法:搭配相關的統計方法或其他方法來對數據做合理的分析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謝謝大家 下次再會 Q&A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報告後課堂問題討論重點(1/3) (1)依變項2個以上便用多變量分析,不管獨變項只有1個或2個以上,因為獨變項的增加只是增加分析的困難度,但依變項一旦有2個以上就得用多變量這個方法來分析。 (2)前實驗設計、真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最大的不同在於:前實驗設計是最簡陋的設計,因為它實驗對照、前測控制、隨機分派這三個條件都只滿足一個或者都不滿足;而真實驗設計的話則是這三個條件幾乎都有滿足,且最重要的是都有做到隨機分派;準實驗設計的話則是雖然有實驗對照和前測控制,但是都沒做到隨機分派。 (3)要達到相同的顯著水準,真實驗設計因為有隨機分派,所需樣本數最少;而準實驗設計沒有隨機分派,所需樣本數次之;前實驗設計因為最簡陋,所需樣本數最多。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報告後課堂問題討論重點(2/3) (4)投影片第14頁,四個角的數字共8個,代表的是反應時間(將測量到的反應時間量化)。 (5)投影片第32頁,引申的意涵是,如果樣本是成對樣本,但在做統計檢定時,如果該作成對樣本t檢定沒作而作成獨立樣本t檢定,那麼變異數的估計值將會多出50%。 (6)投影片第24頁,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比拉丁方格設計更嚴謹的地方在於:因為拉丁方格設計的4組順序都是一樣的(即,C都在D的前面),這樣會擔心一個問題,怕每次C作完測驗後,D都會問C前面一個實驗在測試什麼,怕會有D被C影響到的缺點,所以就用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將4組的前後順序都打散。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

報告後課堂問題討論重點(3/3) (7)所羅門四組設計的前兩組目的在於檢測出實驗處理有多大的影響程度;而再加上後面兩組的目的是可以藉以檢測出前測是否會對後測產生學習與記憶效果。 2010/3/09 NCTU TTM 黃顯欽 98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