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Thyroid and Antithyroid drug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甲 亢 合 并 妊 娠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金明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 内分泌疾病 是体内甲状腺激素过高 --- 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 兴奋性增高性和代谢亢进的内分泌疾病 妊娠合并甲亢发病率 0.1 % % 属高危妊娠 妊娠期各种内分泌腺及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一节 概 述 一 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 总称。这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经 由血液的运输,对机体其它组织和 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特异性 高效能性 信息传递性.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1 32.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Thyroid Hormone and Antithyroid Drugs 毛一卿 Tel : :
医学检验报告中的化学生物学 10 化基 张贺. 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能 血型 血糖 4 血脂 5 甲状腺功能 6.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Thyroid Hormone and antithyroid Drugs)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药 理 教 学 课 件 一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二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讲授人:吴宜艳 职 称:教 授.
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常见问题.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Hypothyroidism.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李华珠.
甲状腺亢进的药物治疗 与药学监护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计 成.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及抗甲状腺药.
第二节 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病人的护理.
复习前节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 张彤.
第二十八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民勤县人民医院 赵伯元.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沃泰默的实验 (1)稀盐酸注入狗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2)稀盐酸注入狗血管 不分泌胰液
第3节 激素调节 城东中学 杜守花.
二、腺垂体的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促卵泡 FSH 黄体生成素 LH 生长素 GH 催乳素 PRL
病例分析: 28岁女性患者,心悸,怕热,多汗2个月。 体检:甲状腺轻度肿大 辅助检查:血中T3、T4增高 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相关激素的临床意义 王文金.
Graves病.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Thyroid hormones and Antithyroid drugs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 与抗甲状腺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三十一章 甲状腺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亢病人的护理 内儿科教研室 刘文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陈黎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
甲状腺激素.
甲 状 腺 危 象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院 急诊科李鸥.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锦 THANK YOU.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甲状腺肿 北京协和医院 陈永辉 2013年4月13日.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武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第二十一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7.3.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
第十章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形态学实验IV 内分泌系统 组织结构 Endocrine system 09年5月.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第四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一节 概述 激素: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活性物质, 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概 述 内分泌(endocrine) 指细胞分泌的物质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 体液的过程。 内分泌系统 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 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Thyroid and Antithyroid drugs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低下 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素Thyroxine(T4) 三碘甲状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 1. 碘的吸收:食物中碘 血循环 腺泡细胞 2. 碘的活化和酪氨酸的碘化: 1. 碘的吸收:食物中碘 血循环 腺泡细胞 2. 碘的活化和酪氨酸的碘化: 碘化物 活性碘 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 MIT、DIT 3. 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DIT + DIT T4 MIT+ DIT T3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

4. 分泌及贮存 贮存于腺泡腔内 蛋白水解酶作用 T4 、 T3释放入血 5.代谢 外周T4 T3 5‘-脱碘酶

甲 状 腺 激 素 的 调 节

TRH 下丘脑 TSH (-) 垂 体 (-) 甲 状 腺 甲状腺激素

【药理作用及机制】 维持 正常生长发育 促进代谢和产热 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①呆小病 ②粘液性水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不良反应】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包括硫脲类、碘化物、放射性碘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硫脲类(thioureas) 硫氧嘧啶类(thiouracils) 甲硫氧嘧啶(methylthiouracil,MTU) 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 咪唑类(imidazoles) 甲巯咪唑(thiamazole,tapazole,他巴唑) 卡比马唑(carbimazole,甲亢平)

【药理作用及机制】 主要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抑制过氧化物酶 丙硫氧嘧啶还能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为T3 免疫抑制作用:能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含量下降一定的病因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甲亢的内科治疗 适用于轻症和不宜手术或131I治疗者,如儿 童、青少年、术后复发及中、重度患者而年老 体弱或兼有心、肝、肾、出血性疾患等病人。 甲亢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甲状腺危象 诱因导致大剂量甲状腺激素突然释放入血,使患者发生高热、虚脱、心衰、肺水肿、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消化道反应 粒细胞缺乏症 甲状腺肿

碘(iodine)和碘化物(iodide) 【药理作用与机制】 小剂量的碘用于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大剂量碘抗甲状腺作用,作用迅速,呈自限性 机制: 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临床应用】 小剂量碘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大剂量碘的应用: ①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 ②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

放射性碘(radioiodine) 【药理作用与应用】 131I可被甲状腺摄取β射线(99%) 主要破坏甲状腺实质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机制: ①阻断心脏β1受体,降低心率。 ②适当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③某些药物能抑制5’-脱碘酶

作用特点: 不干扰硫脲类药物对甲状腺的作用 与硫脲类药物合用疗效迅速而显著。 对甲亢所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效。 单用其控制症状的作用有限。 临床应用: 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不宜手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

呆小病(克汀病) 新生儿中约4000~6000人中有一例。 造成原因为先天无甲状腺、甲状腺发育不全或自身免疫反应,孕母缺碘,母亲在孕期不适当进行各种甲状腺治疗等,致使胎儿甲状腺激素不足。 主要表现:最突出的症状——腹胀、便秘、脐疝、嗜睡、少哭、吃奶困难、生理黄疸延长、体温常在35℃以下等等 患儿出现“五迟”——发育延迟、站立迟、走路迟、出齿迟及说话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