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 U18-95A FTP No.: 22 Date: 2006/02/1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种应用于 PPAC 探测器的 多通道滤波成形芯片的设计 报告人: 蒲天磊 苏弘 千奕 单位: 中科院近物所 核电子学组 近物所 核电子学组 1.
Advertisements

旋毛虫病  旋毛虫为毛首目毛形科的线虫,是一种人 畜共患病。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它是多宿主 寄生虫。除猪、人以外,鼠类、狗、猫、 熊、狼等均可感染,目前已有 65 种哺乳动 物可感染此病。
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 環安組 實習成果報告 指導老師:李書安 副教授 輔導員 : 王啟嵩 技士 姓 名:張韶恩 學 校:逢甲大學 系 級: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班 級:四年乙班.
第 14 章:人人平等 艾比迪 ( 印度 ) :身心障礙的人權 吳岱融 江育勳.
新型电磁波演示装置 阶段总结 刘希 贾孟文.
拉伸和收缩包装技术 1. 简 介 2. 主要特点 3. 常见收缩包装设备 4. 常见拉伸包装设备.
业务学习课件——周艳 精索静脉曲张病人 健康教育.
申請赴大陸姊妹校 擔任交換學生 簡介及流程 朝陽科技大學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指導老師 陳美利 夜二技 英三甲 697c0005林佳瑄 697c0011羅 琳 697c0036程鈴雄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范例3.5} 悬挂小球与悬挂蹄状物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张角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法學緒論第三單元:立法程序 課程設計: 財經法律系 --楊東連 法學緒論-3.
有效學習計劃簡介 (學前).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文 书 学 陇东学院 文学院 计富祥.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邓俊 外教社2009年全国外语骨干教师暑期研修班.
第三章 果蔬贮藏技术 主讲:赵晨霞.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Mission & Core Strategy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第三章 版图设计.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相關子法規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105年1月 1.
浅谈吉林省建筑采暖用能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1041新生導師座談會 導師經驗分享 輔導心得經驗分享 生命科學院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 助理教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Meal-Assistance Robot
Surgical Electrotechnology
天線工程 Mimo Antenna 姓名:黃昱銘 學號:M98S0209 授課教授:陳文山.
以DSP為基礎之具能源回收數位式三相電子負載模擬器之研製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DSP Based Digital Three-Phase Electronic Load Emulator with Energy Recycling 研究生:謝佑定 指導教授:蔡明村.
從性格心理學看生涯發展 組員: 高嘉鴻 李冠廷 簡品卉 李雅芳 陳怡馨.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RAIL-to-RAIL OP AMPS 轨至轨运放的设计
下線申請相關注意事項 晶片實作技術課 2011/1/10 CIC CONFIDENTIAL /11/21 - P.1.
RF MEMS的新进展 赵正平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010年7月.
使用多級倍壓脈波產生器之新型電荷幫浦 半導體元件研究室 原理與分析 摘要
品質管理 月光圈 Cheng Shiu University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射頻微波電路專題 實驗一:微帶傳輸線之設計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 射頻微波實驗室 研究生:陳建勳 林明俊 謝昕峰
可溯源系统标识件的设计 报告人:赵金燕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陈莹梅 2006年.
射频系统知识 生产技术部:郑长瀚 2018/12/4.
緣由 由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製造技術的精進,系統設計已由運用個別積體電路功能整合的方式進步至系統晶片(System-on-a-Chip, SoC) 設計的世代。原本分屬不同設計範疇的類比(Analog)積體電路設計與數位(Digital)積體電路設計已經必須同時整合,而進入新的混合訊號(Mixed-Signal)積體電路設計的世代。
天線工程期中報告 論文研討: Chun-Yih Wu , Yen-Liang Kuo , Keng-Chih Lin
目录 ARES PCB Layout设计基本概念 PCB板层结构及术语 ARES PCB Layout界面
传 感 器 工业控制领域的五官.
GSM手机射频工作原理与电路分析 2019/1/11 RF DBTEL.
指導教授 張寶棣 助教 黃智穎 第十七組 B 物理三 李明哲 B 大氣三 吳宛真
天線工程期中報告 “Low-SAR Hexa-Band Antenna for Mobile
BroadGalaxy Electronics Ltd.
- Cellular Phone Content
製程服務注意事項說明 (含製程申請、晶片製作) 晶片實作組 2005/10/27.
Speaker: Wang,Song-Ferng Advisor: Dr. Ho-Ting Wu 2015/7/6
焊錫知識.
崑山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99學年度 學生實務專題成果展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 Lesson 13 Phase-Locked Loops 第13课 锁相环
機車鎖.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彰化師大藍光雷射實驗室 研究領域與實驗室設備簡介
LVS with Calibre 課程名稱:VLSI實驗 投影片原創:吳明蔚.
與家庭工作〜 家訪技巧 方瓊聆社工師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电子元器件基础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谢忠福.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餐旅籌備與規劃 授課老師: 陳怡慈.
Example for CIC Report CIS-I.
2013 届学士论文毕业答辩 微带交指带通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答辩人:XX 导 师:XX副教授 2013年6月8号.
Diode Circuits (二極體電路)
緣由 由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製造技術的精進,系統設計已由運用個別積體電路功能整合的方式進步至系統晶片(System-on-a-Chip, SoC) 設計的世代。原本分屬不同設計範疇的類比(Analog)積體電路設計與數位(Digital)積體電路設計已經必須同時整合,而進入新的混合訊號(Mixed-Signal)積體電路設計的世代。
Solid State System (3S) 鑫創科技: 第二季 投資人說明會 8/19/20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rocess: U18-95A FTP No.: 22 Date: 2006/02/18 5.8GHz,極低二倍頻和寬調變範圍之壓控震盪器 5.8GHz,Novel Extreme Low 2nd Harmonic Frequency and Wide Turning Range VCO Process: U18-95A FTP No.: 22 Date: 2006/02/18

Outline 簡介 電路架構 電路模擬結果 製程變異模擬 佈局與佈局驗證 預計規格表 量測考量 參考文獻

簡介 最近三次下線紀錄: 相關研究發展現況: Chip number Project Name Result/status none 相關研究發展現況: 隨著電信市場的爆炸性成長驅勢下,因此將體積小、低成本的互補式金氧半矽技術應用於無線通訊,受到眾人的注目。無線通訊中,為避免信號在升、降頻的過程中造成信號失真,通常需求穩定的本地振盪源。而本地振盪電路之中,最重要的電路之一為電壓控制振盪器(VCO),然而其訊號易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偏移,因此如何設計特性佳、高穩定性的電壓控制振盪器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簡介-研究動機 本地振盪器是無線通訊系統之關鍵組件,它經常被使用在無線收發機中作為可精確調控頻道頻率之選頻元件。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無線個人行動通訊之蓬勃發展,對於此一關鍵組件之量需求及品質要求與日俱增。然而為了符合通訊系統對於輕薄短小、省電耐用及物美價廉的要求,本地振盪器之研發趨勢已不僅是在電路設計的問題而已,如何發展縮小電路之尺寸而且又能保有寬調變、低相位雜訊之性能要求,是此研究所需著眼之處。 本設計將應用於IEEE 802.11a的直接降頻系統,因此設計中將考慮調變範圍,以及抑止二倍頻來降低相位雜訊。

電路架構-主要電路 主要電路: 傳統上使用單端輸出的Colpitts VCO有不錯的雜訊抑制能力,並使得Phase noise變得較好;但傳統單端輸出的Colpitts VCO需用較高的功率來完成起振,且其回授網路造成Tuning range變小。若使用差動對形式,其優點是較容易起振,且對於抑制偶次諧波項能力較佳。綜合兩者之優點,本電路設計的概念將採用Colpitts Differential VCO的架構,來達到起振容易、雜訊少之目標。 [2] Xiaoyong Li , Sudip Shekhar and David J. Allstot, “Gm-Boosted Common-Gate LNA and Differential Colpitts VCO/QVCO in 0.18-um CMO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0, NO. 12, DECEMBER 2005

電路架構-抑止二倍頻電路 抑止二倍頻電路: 在Current-Source端加入類似Noise filter的結構,去抑止二倍頻,並且提供Source端一個高阻抗。抑止二倍頻的LC-tank,其操作頻率設計在11.6GHz,也因為Colpitts Differential VCO的架構,比其他形式所產生的雜訊來得少,因此本電路所產生的二倍頻極低,對於輸出波形的振幅和完整性相當有幫助。 [7] Emad Hegazi, Henrik Sjöland, and Asad A. Abidi , “A Filtering Technique to Lower LC Oscillator Phase Noise ,”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6, NO. 12, DECEMBER 2001

電路架構 完整電路架構圖: LC-tank 類似Noise filter的 2倍頻LC-tank

電路架構-ADS 完整電路架構圖for ADS:

電路模擬結果-訊號強度圖 主頻、二倍頻、三倍頻之頻率對輸出訊號強度圖: 在11.65GHz處約-44.59dBm,與主頻相差-49 dBm,亦低於三倍頻-19 dBm。 (一般約主頻與二倍頻相差約-20dBm)

電路模擬結果-輸出波形和相位差 輸出波形和相位差: 在相同的時間點下,輸出振幅相差0.8mV;輸出波形完整,輸出端相位相差約180度。

電路模擬結果-Phase noise Phase noise: 在不改變Vtune電壓下,約-100.4dBc/Hz @100KHz。

電路模擬結果-Tuning range Tuning range: 在可變電容工作範圍+1.8 ~ -1.8V之間,改變Vtune電壓,頻率調變範圍可從6.089~4.475GHz,Tuning range約27.8%。

電路模擬結果-有無抑制二倍頻之比較 有無抑制二倍頻之比較: 未加二倍頻抑制電路 含二倍頻抑制電路

Phase noise (dBc/Hz) @100KHz 電路模擬結果-有無抑制二倍頻之比較 比較表: 未抑制二倍頻 抑制二倍頻 主頻(GHz) / 輸出功率(dBm) 5.822 / 5.02 5.825 / 5.00 二倍頻(GHz)/ 11.64 / -30.95 11.65 / -44.59 三倍頻(GHz)/ 17.04 / -25.08 17.47 / -25.58 Phase noise (dBc/Hz) @100KHz -93.79 -100.4 *由上表可知,加入二倍頻抑制電路對於輸出功率和頻率不會有影響,但由於抑制二倍頻的關係,進而使得Phase noise有更好的特性。

製程變異模擬-電感和電容 製程變異: a.電感、電容、電感和電容變異 原設計 電感值+5% 電感值+10% 主頻(GHz)/ 輸出功率(dBm) 5.825 / 5.00 5.68 / 5.184 5.54 / 5.34 二倍頻(GHz)/ 11.65 / -44.59 11.36 / -48.40 11.09 / -55.45 三倍頻(GHz)/ 17.47 / -25.58 17.04 / -24.80 16.63 / -24.09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100.4 -99.26 -99.57 Tuning range 27.8% 26.4% 25.4%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製程變異模擬-電感和電容 電容值+5% 電容值+10% 電感和電容+5% 電感和電容+10% 主頻(GHz) / 輸出功率(dBm) 5.74 / 4.86 5.659 / 4.7 5.59 / 5.05 5.387 / 5.09 二倍頻(GHz)/ 11.48 / -41.64 11.32 / -39.62 11.19 / -43.98 10.77 / -43.37 三倍頻(GHz)/ 17.22 / -26.19 16.98 / -26.82 16.79 / -25.37 16.16 / -25.19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98.67 -98.44 -99.14 -99.42 Tuning range 27.3% 26.1% 26.9% 26.2% *本電路設計所用的電感和電容已是製程中所提供的最小設計,所以不再做-10% 製程變異模擬,改做5% 和10%的製程變異模擬。 *可看出電感和電容變異對於主電路之製程變異對於各項特性,無太大影響。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製程變異模擬-電壓 b.電壓變異模擬 Vdd +10% Vdd -10% Vtune +10% Vtune -10% 主頻(GHz)/ 輸出功率(dBm) 5.84 / 5.8 5.81 / 3.86 5.825 / 5.00 二倍頻(GHz)/ 11.69 / -39.78 11.61 / -39.21 11.6 / -44.59 三倍頻(GHz)/ 17.54 / -22.36 17.41 / -29.46 17.47 / -25.58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99.63 -97.71 -100.4 Tuning range 25.2% 27.6% 28.2% 24.7% *Vdd(+10%)=+1.54V *Vdd(-10%)=+1.26V *Vtune +10%,範圍為-1.98 ~ +1.98V *Vtune -10% ,範圍為-1.782 ~ +1.782V *可看出電壓變異對於主電路之製程變異對於各項特性,無太大影響。

製程變異模擬-Buffer電路 Buffer電路之電壓變異模擬: Vbuffer (閘極) +10% (閘極) -10% (汲極) +10% (汲極) -10% 主頻(GHz)/ 輸出功率(dBm) 5.82 / 4.92 5.83 / 4.88 5.83 / 5.16 5.82 / 4.77 二倍頻(GHz)/ 11.65 / -27.87 -26.71 -39.47 -32.44 三倍頻(GHz)/ 17.47 / -26.55 17.48 / -23.97 -26.08 -24.69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98.84 -98.89 -98.88 -98.83 Tuning range 27.8% *Vbuffer(閘極+10%) = +1.65V *Vbuffer(閘極-10%) = +1.35V *Vbuffer(汲極+10%) = +1.76V *Vbuffer(汲極-10%) = +1.44V *可看出Buffer電路之製程變異對於各項特性,無太大影響。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製程變異模擬-溫度 溫度變異模擬: Model 25℃ 模擬 -25℃ 模擬 25℃ 模擬 75℃ 模擬 125℃ 主頻(GHz)/ 輸出功率(dBm) 5.82 / 6.32 5.825 / 5.00 5.83 / 3.54 5.83 / 1.89 二倍頻(GHz)/ 11.64 / -40.68 11.65 / -44.59 -48.13 11.66 / -45.62 三倍頻(GHz)/ 17.47 / -21.98 -25.58 17.49 / -29.25 -33.14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99.85 -100.4 -97.27 -95.33 Tuning range 26.7% 27.8% 24.8% 20.9% *可變電容隨溫度不同有不同的操作範圍: -25℃可調範圍 -1.8 ~ 1.8V 25℃可調範圍 -1.8 ~ 1.8V 75℃可調範圍 -1.8 ~ 1.5V 125℃可調範圍 -1.8 ~ 1.3V

製程變異模擬-寄生效應 寄生電容和電感模擬: 模擬A: 由於Vdd至LC-tank之間的線路較粗,所以模擬並聯500fF電容和串聯0.1nH。 模擬B: 由於LC-tank至差動對電晶體之間有較多線路,故模擬並聯50fF電容和串聯50pH。 模擬C: 線路在Pad和Buffer之間會有寄生效應,故考慮並聯500fF電容和串聯0.2nH。

製程變異模擬-寄生效應 寄生電容和電感模擬: 模擬 A 模擬B 模擬C 主頻(GHz)/ 輸出功率(dBm) 5.47 / 5.64 5.68 / 4.92 5.83 / 2.92 二倍頻(GHz)/ 10.93 / -46.84 11.35 / -39.63 11.66 / -34.72 三倍頻(GHz)/ 16.40 / -22.79 17.03 / -25.98 17.49 / -34.44 Phase noise (dBc/Hz)@100KHz -99.88 -99.33 -98.83 Tuning range 24.8% 26.2% 27.9%

本電路與現有技術之比較表 This Work Ref.[1] Ref.[4] Ref.[5] Technology UMC 0.18um TSMC 0.35um f0(GHz) 5.8 2 5 Vdd(V) 1.4 3 1.8 1.5 Power Diss.(mw) 14.5 22.62 8.1 Phase noise (dBc/Hz) @100KHz -100.4 -100 -85 -120.42 @1MHz Tuning range 27.8% 9.1% 2.86% 8.5% Output power(dBm) 5.00 2.33 -4 1~2

佈局與佈局驗證 晶片尺寸為0.721 X 0.754mm2

佈局與佈局驗證 DRC result: *11個DRC錯誤為1~6層的金屬面積無法使用到30%以上;但與CIC工程師 討論過後,這些錯誤為UMC合理的假錯誤。

佈局與佈局驗證 LVS result: *電路設計與Layout吻合,而出現於左方ERC Database之警告,這警告 佈局為電路中是否有違反到BJT or Diode of symbol標記的規定,與 CIC工程師們討論後,此警告可忽略。

預計規格表 Novel Extreme Low 2nd Harmonic Frequency and Wide Turning Range VCO Item Specification(unit) Vdd 1.4 V f0 5.825GHz Output power 5.00 dBm 2nd Harmonic Frequency Output power -44.59 dBm 3rd Harmonic Frequency Output power -25.98 dBm Phase noise -100.4 Tuning voltage -1.8 ~ 1.8 V Tuning Frequency 6.089 ~ 4.475 GHz Tuning Range 27.8% Power Consumption 14.5 mW Chip Area 0.721 X 0.754mm2

測試考量 本次量測是採取PCB的量測方式,將晶片與PCB上的電路經由鎊線完成連結,所使用的PCB是12mill的RO4003C板材,加上高頻小訊號流過輸出PAD和外部電路的Bond wire距離都要盡量減短,且要考量到經由PAD和Bond wire到PCB的寄生效應,所以訊號出晶片後要馬上接地,同時路徑長度越短越好。 由於Bond wire的寄生電感非常嚴重,我們也使用HFSS來模擬Bond wire的電感值,並納入量測時的考量,接著將電源和輸出信號線利用SMA接頭連接至實驗室的電源供應器與頻譜分析儀等儀器加以量測。

參考文獻 [1] Yao-Huang Kao and Meng-Ting Hsu,“Theoretical Analysis of Low Phase Noise Design of CMOS VCO,”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5, NO. 1, JANUARY 2005 [2] Xiaoyong Li , Sudip Shekhar and David J. Allstot, “Gm-Boosted Common-Gate LNA and Differential Colpitts VCO/QVCO in 0.18-um CMO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0, NO. 12, DECEMBER 2005 [3] Nam-Jin Oh and Sang-Gug Lee, “11-GHz CMOS Differential VCO With Back-Gate Transformer Feedback,”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5, NO. 11, NOVEMBER 2005 [4] Y. K. Chu and H. R. Chuang, “A fully integrated 5.8 GHz U-NII band 0.18-um CMOS VCO,”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3,no. 7, pp. 287–289, Jul. 2003. [5] Ming-Da Tsai, Yi-Hsien Cho ,and Huei Wang, “A 5-GHz Low Phase Noise Differential Colpitts CMOS VCO,”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 Lett., VOL. 15, NO. 5, MAY 2005

參考文獻 [6] J. Bhattacharjee, D. Mukherjee, E. Gebara, S. Nuttinck, and J. Laskar,“A 5.8 GHz fully integrated low power low phase noise CMOS LC VCOforWLANapplications,”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 Lett., Jun. 2002,pp. 585–588. [7] Emad Hegazi, Henrik Sjöland, and Asad A. Abidi , “A Filtering Technique to Lower LC Oscillator Phase Noise ,”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6, NO. 12, DECEMBER 2001 [8] Giuseppe De Astis , David Cordeau , Jean-Marie Paillot , and Lucian Dascalescu , “A 5-GHz Fully Integrated Full PMOS Low-Phase-Noise LC VCO,”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0, NO. 10, OCTOBER 2005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