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假使有世間  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  終不墮惡趣  ─雜阿含經 788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 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 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 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 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 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 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晕厥。严重 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Advertisements

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课堂第一语 医生的座右铭 医生的座右铭诚诚实实、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漳县职业中专 09 护理二班 何琴. 教学目标: 1. 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及不舒适的护理原则。 2. 熟悉卧位的性质 。 3. 掌握常用卧位的姿势与适用范围。 4. 掌握保护具、辅助器使用的目的及操作中的注 意事项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 保护具及辅助器具。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 衡量是否健 康的十项标准 )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食疗 禹建春. 一、健康与亚健康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 “ 健康是指 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 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 健康的 10 条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
釋開仁  佛法不是泛談因果, (1) 是要在 現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 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也 不能使它改變,成佛也只是悟 到這必然理則, (2) 依著清淨的 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
怀孕了 要注意什么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中心妇产科 蒋创.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可以孕育一个新生命并非是容易事。它是个 “ 系统工程 ” ,不能匆匆忙忙,更不能马马虎虎。 21 世纪已经来到,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观念也在飞速转变的时代。同样,在国际、国内的围产医 学也是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我校创建浙江省 “ 健康促进学校 ” 铜牌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河庄小学.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我校创建温州市 “ 健康促进校 ” 银牌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健康知识》 娄桥一小. 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好状态。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 基 本知识与技能》第 1.
健康 美丽 绿色生活 七点健康欢迎您. 家庭长寿村必备七要素 良好的心态平衡的饮食 合理的运动 绿色的环境 功能食品 七点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理疗 美容护肤.
各類肝硬化的中醫藥治療與調理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導師         黃賢樟.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张晓林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吴蓓雯.
僑泰高級中學 By: 高中部 三年四班 羅君瑛 資訊科 二年乙班 羅泰傑 電子科 二年甲班 許振崑.
歸敬本師釋迦牟尼佛.
常見民俗療法.
學務處衛保組關心您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大学生心理健康.
—壓力釋放心靈深呼吸— 薛凱仁 心理師 分享者成長中心 主辦: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
老年人家庭自我护理和保健 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 陈爱萍
青春花季, 拒绝香烟! ——禁烟主题班会 2014年3月.
第二章 环境.
卫生法学绪论 卫生法学绪论.
校園諮商 情緒控制 自傷行為 (CBT).
公共营养师职业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唐为萍.
保健的意义 亚健康概念 如何维护我们的健康? 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釋迦牟尼的原始說法.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解读 宁波市康宁医院 吴向平.
四聖諦十二因緣 後學陳靜莉 學講.
心灵探索— 认识精神症状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孙春云.
食字路口 飲食看燈行 營養姐姐廖澍君 1.
請和我們一同來關心~ 孩子在學校的健康照顧
無菸、拒檳防制宣導 服務單位:尖石衛生所 主講人:周玉英 護理長.
指導教授:林君憶老師 報告者:江秀英 日期: (三)
性健康教育的人本取向.
第四章 女性与健康 2009年 湖南女子大学女性学教研室.
体育保健学 楚雄师范学院 体育系.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铜陵三中 孙芳.
第5週 食品營養、養生保健餐飲 吃得好,吃得巧 Feel good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Look good
林安迪 2017/9/ /9/13 游泳C教.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Words and Music by Amy Sand
哲學概論 第一講.
神已聽見我的呼求 祂也明白我的渴望 God has heard the cry of my heart
H697 哦,完全的愛 O PERFECT LOVE (1/3)
(1) Meekness and Majesty 溫柔卻又威嚴
Remember the five simple rules to be happy 快樂的五個簡單常規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如何做簡報 Mark 2008/4/25.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Unit 7 Lesson 20 九中分校 刘秀芬.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第二-1章 生命尊嚴與品質   「太陽不會無為而照的。」 ---史懷哲 「未經檢驗的生命不值得生存。」 ---蘇格拉底.
Remember the five simple rules to be happy 快樂的五個簡單常規
Remember the five simple rules to be happy 快樂的五個簡單常規
最知心的朋友 The Dearest Friend.
Remember the five simple rules to be happy 快樂的五個簡單常規
如鷹展翅上騰 like an eagle soar.
寻找简单 寻找强大 寻找自由 寻找简单、强大、自由. 寻找简单 寻找强大 寻找自由 寻找简单、强大、自由.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三十七道品 Bodhipakkhiya 釋開仁.2011年6月15日 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羅8:2)
信仰與人生(三):教會是家 FAITH AND LIFE (3): CHURCH IS HOME
Kneels in humility and washes our feet
第七章: 類別之概要 Called cetasika bec it arises depend on citta , greed, anger, delusion .King and Minister.
第 7-8 章.
相續 ? 識 ?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 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成佛之道》 緣起支性 五取蘊 無明 愛取 六塵 取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假使有世間  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  終不墮惡趣  ─雜阿含經 788經

「緣起中道,是佛法 究竟的唯一正見。」 [3] pp.1 印順法師

大綱 離兩邊 正見 有 無 正見與八正道 緣起、中道(八正道) 有業力、有(相對)善惡、有凡聖、有苦集 無我、苦的可以還滅 最初之正見 (聞、思) 正定後正見 (修) 與真理合一

主觀的苦受 [1]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 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 此苦 生時生、 主觀的苦受 [1] 「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 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 此苦 生時生、 滅時滅。 ...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 ,是名正見如來說。... 」。

有、無 兩邊 「所以者何?…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 則不生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此…故彼…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謂緣無明有行,(…愛…取…)乃至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無明→ …愛、取…→ 憂苦

推論 有業力、輪迴 有(相對)善惡、 有凡聖、 有苦、有集(因): 四聖諦之苦諦、集諦 破「斷見」 無因果、身壞命無, Nihilism 斷滅論

此…故彼…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愛…取…) 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無明→ …愛、取…→ 憂苦

推論 苦的可以還滅(以三學八正道) 去「無明」 破「常見」 四聖諦之滅諦、道諦 苦樂不永久 只是生滅暫態 六根常與「明」相觸 五蘊假合 實無「正在受苦」的我 破「常見」 身壞命常、metaphysics 形上體論

印順法師: [4] 「無常無我的生死,從煩惱起業, 從業起苦果,又從苦果起惑業。 這緣起的生死,是否會永遠不斷的生死 流轉下去?」

印順法師: 「不! 生死是可以解脫的。 為什麼可以解脫? 就因為他是緣起法的緣故。 佛在開示了緣起的生死流轉以後, 接著就開示生死的還滅說:」

增上慧學者,即出世正見。 佛為阿難說:緣起義甚深──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無常空無我,惟世俗假有。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緣起空寂性,義倍復甚深。 此是佛所說,緣起中道義, 不著有無見,正見得解脫。

又復正見者 即是四諦慧  如實知四諦 應斷及應修 惑苦滅應證 由滅得涅槃  先得法住智 後得涅槃智 始則直其見 次則淨其行  足目兩相成 能達於彼岸 

印順法師: 從這如幻的緣起法中, 發見了生死解脫的可能性, 也由此而到達生死解脫的境地。怎麼能到達呢? 一切法是緣起的假名── 假法,假我,是如幻的, 是無常空無我的。而無明──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一切煩惱, 卻迷蒙了真相,把一切法──眾生, 看作真實的; 想像為有一永恒自在的我。

印順法師: 一切從自我中心去活動, 於是到處執著,造善惡(行)業而流轉了。 如正觀緣起,通達是無常無我的, 那自我中心的妄執,失去了對象, 煩惱也就不起了(煩惱也是緣起的生滅), 生死也就解脫了。 佛所以這樣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 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2] 「愚癡無聞凡夫, 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多聞聖弟子,亦 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諸比丘! 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凡夫 苦上加苦 「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 增諸苦痛,乃至奪命, 愁憂稱怨,啼哭號呼, 心生狂亂。當於爾時, 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

聖人 如實知苦樂 「為樂受觸,不染欲樂, 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 於苦觸受,不生瞋恚, 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 於彼二使, 集(起因)、滅、味(作用)、患、離 如實知, 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

如實知 離繫 「於彼樂受 解脫不繫, 苦受,不苦不樂受 解脫不繫。 於何不繫? 謂貪、恚、癡不繫,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

如實知生滅 得清涼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 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間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

兩千五百年前,人類文明幾乎同時有了 蘇格拉底、孔子、佛陀三位偉大的哲人 與心理治療師,他們不以救世主,神子 自稱,完全以平凡人類的一員自居, 不以討好一位高人一等的神為滿足, 而是在人性的悲天憫人裡, 為人類面對苦難的態度找到 自身無限精神成長的獨立尊嚴。

對待生命的動盪 我們都需要勇氣

勇氣 懦弱的勇敢 勇敢的懦弱 是來自憤怒、懼怕而升起的勇氣 由智慧因為見到真理,與真理合一而產生的堅忍不移 →「養氣」「止觀」而來 「浩然之氣」「持其志 無暴其氣」 孟子叫它「不動心」、 與「志」(仁義、浩然之氣)結合的「勇」

蘇格拉底 的遺言 Last words of his speech following the sentence of death. “Crito, I owe a cock to Asclepius; will you remember to pay the debt?” 死刑宣判以後,蘇格拉底的遺言是: 「小郭,我還欠阿西一隻雞, 請幫我清償他一隻。」 然後鎮靜的喝下了毒藥,不再說話…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沒有經過檢驗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 蘇格拉底

三層煩惱(defilements) [5] The stages of Latent tendency (隨眠煩惱、根本無明) Dormant Manifestation (mental 意) Unwholesome thought, emotion, volitions Transgression (body, language 身 口) Action

正見與八正道 最初之正見 (聞、思) 正思惟 正命、正業、正語 正精進、正念、正定 身、口 意 Renunciation(出離世間、離欲) Good Will(勇於為善) Harmlessness(無害惱眾生) 正命、正業、正語 正精進、正念、正定 身、口 意

正見與八正道 正定後正見 (修) 根本無明(隨眠煩惱)平常不現形 可是它隨時不斷扭曲六根對境的六識 distort cognition 產生辨識 常、樂、有我 錯覺 Delusion of permanence, satisfactory, self 明: 無常、苦、空無我

在外境與反應之間,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one has the freedom to choose. ─Stephen Covey

對於依靠感覺的人而言, 這世界看來是悲劇; 對於有能力思考的人來說, 卻是一個喜劇。 The world is a tragedy to those who feel, but a comedy to those who think ─ Horace Walpole (1717-1797)

若人之形者, 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其為樂可勝計邪 ?              (做人過程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有樂趣的經驗)   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                (胸懷眼光與萬物共存,當下當時同一悲喜)」                                       ─《莊子‧大宗師》

結論 正見與生活

每一時刻 我們有自由可以決定 是要 讓過往「無明」的 記憶、錯覺、概念 扭曲六根感受的當下「存在」 為繼續錯誤的認知 →「此有故彼有」: 回存入加強的渴望、抗拒、無明(行業) (有染識) 「有識身(苦)相續」

還是 對每一刻 五蘊 (前五根)身、(意根)心, (色→受→想→[思]→行) 正憶念與「明」觸 ─ 無常、苦(不圓滿)、(空)無我, →「此無故彼無」: 行 (業) 到此為止, 清涼涅槃─渴望、抗拒、無明的止息

(雜染)緣起支性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 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成佛之道》 五取蘊 無明 愛取 六塵 取識 老、病、死、苦 常、樂、我、淨

出處 [1]《雜阿含262經‧化迦旃延經》 [2]《雜阿含733經》 [3]《佛法概論》 印順法師 [4]《成佛之道》 印順法師 [3]《佛法概論》 印順法師 [4]《成佛之道》 印順法師 [5] 八正道 菩提比丘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odhi/waytoend.html#ch8 [6]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慧

不動心 孟子 公孫丑篇 北宮黝 孟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