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更新指南中的抗栓治疗 高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住院患者的 VTE 风险和防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呼吸科 汤葳. 2 概念 3 肺栓塞( PE ) 血栓或其他性质栓子(气体 、羊水、脂肪等)顺血流堵 塞肺动脉 多数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血栓( DVT ),肺栓塞 +DVT 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
Advertisements

房颤的规范及 “ 不规范 ” 治疗 —— 一例房颤患者的诊治 张 震 成都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急性 STEMI 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急性 STEMI 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中国 STEMI 现况 STEMI 估计年发生率 50/10 万 ( 直接 PCI-5%) 卫生部 STEMI 诊疗临床路径 (2008) 中国 STEMI 诊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8(8):675.
重症心力衰竭时 心律失常的诊治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谭慧琼. 几乎所有心衰者均可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 (Holter) 几乎所有心衰者均可记录到室性心律失常 (Holter) 多形、成对室早 87% (PVCs) 多形、成对室早 87% (PVCs) 非持续性室速 54% (NSVT) 非持续性室速 54%
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 现状与未来 武汉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向定成. 全球胸痛中心的发展历史 全球第一家 CPC 于1981年在美国建立,至今美 国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900余家已经通过 认证 英、法、加、澳、德国等在医院内设立 “ 胸痛 中心 ” ,其中德国总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重视血管外科的药物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 管 珩.  抗血栓的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抗凝,溶栓治疗  特殊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 危险因素 -- 降脂,降糖,降压的药物治疗.  血管相关疾病 — 心脑疾病的药物治疗.
急性胸痛诊治规范 - 《 “ 胸痛 中心 ” 建设暨 “ 急性胸痛 ” 诊治规范中国 专家共识 》 江西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刘传垠.
港口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罗 萍 2006 年 7 月. 主要内容 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正进入黄金发展 期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发 展现状 我国港城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
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右心衰竭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熊长明 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曲张手术, 创伤, 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右心或周围静脉系统内栓子脱落 突然阻塞主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主干 肺循环阻力急剧增高,心排量降低,右室急剧扩张 急性右心衰竭.
冠心病治疗进展.
冠心病药物治疗热点聚焦 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王勇 李宪伦.
杨树森 教授 有出血倾向的冠心病患者抗凝溶栓治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调脂指南与实践的热点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顼志敏 Xu Zhimin.
血栓性疾病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 尹博英.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UA/NSTEMI-ACS治疗新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 珏.
心房颤动使用抗凝治疗时如何 平衡抗栓效果和出血的风险
基层医院如何面对ACS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 杨承健.
国产氯吡格雷-泰嘉 临床应用新进展 谷涌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现代诊断与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栓治疗新进展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 张素荣.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 现状与未来.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高血压研究中心 袁洪
极晚期血栓 大庆油田总医院 心内科 温尚煜.
PPI的使用是否影响双联抗血小板疗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汤宝鹏教授.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病例分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 伍贵富.
冠心病抗栓治疗时消化道出血 风险评估与预防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王晓非 解放军第306医院.
不断优化AMI再灌注治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玉国
冠心病优化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吴伟康
关注高龄AF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 老年人联合抗栓治疗 -----心脑的矛盾之处 解放军总医院 李小鹰
窦律的药物控制: 2011指南 & 临床集粹 16th 届 西京医院-Mayo 峰会 Thomas M. Munger, MD
冠心病心绞痛(CHD,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病人的护理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 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王 营.
波立维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以预防缺血性事件再发的临床研究
ACS风险认识及规范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心血管病医院 高传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
特殊情况下 如何优化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李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冠心病药物治疗进展 ——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葵钠、比伐卢定
STEMI血运重建治疗原则与流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李建平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降脂治疗是否需要LDL-C目标值? 解放军总医院 叶平.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进展 张小勇 清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抗栓治疗新进展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陈岩.
相约健康 ——教师职业保健与健康讲座 乐成三中 尚晓珍
老年人房颤治疗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袁洪.
心 肌 梗 死.
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的 临床合理应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学社 主讲:王海
左主干PCI术后再发心绞痛 ——病因? 处理? 陈玉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ACS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 2009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南华大学附二院 曾高峰.
AMI再灌注治疗, 院前我们能做什么 张斌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 1897年,“阿司匹林”在拜耳科学家手中诞生,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经历。从尽人皆知的解热镇痛药物,到享誉学术界的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百年旅程中不断开拓新篇章,见证了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步,被誉为20世纪的医学奇迹。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策略 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临床病例分析 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及预防.
从2007年NSTE-ACS指南看 抗血小板治疗的进展.
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看ACS的抗栓治疗 高润霖 院士 2007年3月29日 北京.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 -策略与选择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乔树宾
GP2b/3a受体拮抗剂 的获益/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 勇.
从指南到临床实践 —药物治疗ACS患者的治疗
COMMIT/CCS-2:氯吡格雷75mg和美托洛尔用于心肌梗死的试验(COMMIT)1
ACS 抗栓治疗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纪林 教授.
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 戚文航.
2013ESC稳定性冠心病指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心内科 李公信
AMI规范化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 王丽霞.
中国PCI规范和发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 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CS更新指南中的抗栓治疗 高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ACS更新指南中的抗栓治疗 高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改变 肌钙蛋白升高 肌钙蛋白升高/正常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ACS的抗血栓治疗 血小板激活 黏附/聚集 富含血小板的血栓 凝血瀑布 纤维蛋白形成 斑块破裂 ASA 肝素 LMWH 抵克力得 氯吡格雷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ACS的抗血栓治疗 血小板激活 黏附/聚集 富含血小板的血栓 凝血瀑布 纤维蛋白形成 ASA 抵克力得 氯吡格雷 GP IIb/IIIa 抑制剂 肝素 LMWH 直接凝血酶 斑块破裂

2007最新推荐的关于ACS的指南 UA/NSTEMI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A/NSTEMI — 2007年8月,Circulation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STE-ACS — 2007年6月,European Heart Journal STEMI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MI — 2007年10月,Circulation

抗凝药物应用新观点 药物治疗 PCI时的抗凝治疗 荟萃分析表明伊诺肝素比UHF更有效且同样安全 ESC2007 抗凝药物应用新观点 药物治疗 荟萃分析表明伊诺肝素比UHF更有效且同样安全 OASIS 5 研究显示磺达肝癸钠的疗效不劣于伊诺肝素 OASIS 5 研究显示磺达肝癸钠降低出血发生率近50% 出血发生率降低可以显著降低死亡、MI和卒中的风险 PCI时的抗凝治疗 SYNERGY研究显示伊诺肝素不优于UHF ACUITY研究显示比伐卢定优于UHF/LMWH+ 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

新型抗凝药物 磺达肝癸钠 – 获益明确优于依诺肝素 – 出血和缺血的相对风险显著降低 – 填补原先治疗建议中的空白 – 导管血栓问题 – PCI 患者使用UFH发生出血的风险“高于”磺达肝癸钠 比伐卢定 – 非双盲试验 – 非劣效性界值问题 – 不同研究方案的比较存在偏倚 – 随访结果表明,出血风险的降低对转归无影响

抗凝治疗 A B UA / NSTEMI 患者应尽快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抗凝治疗 对选择侵入性治疗的患者,药物的有效性已经得到确认 伊诺肝素( Level of Evidence: A) UHF ( Level of Evidence: A) bivalirudin and fondaparinux (Level of Evidence: B ) I IIa IIb III B A New Drugs

随机试验 —— 伊诺肝素 vs. UHF NSTE-ACS的抗凝治疗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有效性和出血性并发症 — 伊诺肝素 vs. UHF 30天死亡或心肌梗死

SYNERGY设计 Enoxaparin IV Heparin 早期侵入治疗 AHA/ACC 指南建议的其他治疗 高危ACS患者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SYNERGY设计 高危ACS患者 以下3项至少具备2项: Age  60; ST  (transient) or ; (+) CK-MB or Troponin 60 U/kg  12 U/kg/hr (aPTT 50-70 s) 1 mg/kg SC Q12H Enoxaparin IV Heparin Randomize (n = 10,000) 早期侵入治疗 AHA/ACC 指南建议的其他治疗 (ASA, -blocker, ACE, clopidogrel, GP IIb/IIIa) 25% in Cath lab within 6h 主要终点: 30天死亡与MI The SYNERGY trial investigator, JAMA, 2004, 292:45-54.

伊诺肝素比UHF更有效且同样安全 降低死亡率或心肌梗死 SYNERGY JAMA 2004;292:45 Am Heart J 2005;149:581

INTERACT研究 ACS Patients (n= 746)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INTERACT研究 ACS Patients (n= 746) ST  >0.1mV, or Biomarker +ve (CKMB > 1x, Tn > 3x Ref) ASA + IV Eptifibatide for 48 hrs UFH Target aPTT 1.5-2.5 x Enoxaparin 1mg/kg q 12h Baseline 48, 96 hr 12-lead ECG 96 hr continuous 3 channel ST segment monitoring 30 day bleeding and ischemic events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INTERACT研究 非CABG大出血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INTERACT研究 非CABG大出血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INTERACT研究 连续心电监测心肌缺血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INTERACT研究 连续心电监测心肌缺血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INTERACT研究 30日无事件(死亡与心肌梗死 )生存率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INTERACT研究 30日无事件(死亡与心肌梗死 )生存率 Goodman, et al. Circulation, 2003, 107:238-44.

SYNERGY PCI 研究 依诺肝素不优于UHF 4687例接受PCI的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UFH和依诺肝素组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SYNERGY PCI 研究 依诺肝素不优于UHF 4687例接受PCI的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UFH和依诺肝素组 主要终点: 30d死亡与MI Presented at ACC, 2005.

SYNERGY PCI 研究 依诺肝素不优于UHF 出血风险 Presented at ACC, 2005.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SYNERGY PCI 研究 出血风险 Presented at ACC, 2005.

随机试验 — 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与肝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LMWH/UHF

Xa因子抑制剂 在结构上与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同凝血酶的结合部位相似-五糖衍生物 选择性、迅速、可预测地抑制Xa因子 璜达肝癸钠 (戊糖) Arixtra(fondaparinux sodium)戊聚糖钠 分子量为1728d, 是第一个发现 / 人工合成的选择性 Xa 因子抑制剂 2-3 h 达峰值,半衰期 15 h 固定剂量 (2.5mg/d) , 不需要监测 在结构上与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同凝血酶的结合部位相似-五糖衍生物 选择性、迅速、可预测地抑制Xa因子 不引起凝血因子Ⅱa失活,对血小板功能也无作用 1 Xa因子 ---- 50凝血酶

在ACS后9天戊聚糖钠与伊诺肝素同样有效 戊聚糖钠 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2 3 伊诺肝素 累 计 OASIS 5 在ACS后9天戊聚糖钠与伊诺肝素同样有效 1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2 3 伊诺肝素 累 计 事 件 率 时间 (days) 戊聚糖钠 4 5 6 7 8 9 HR 1.01 (0.90-1.13)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安全性:显著降低严重出血并发症 严重出血事件 累 计 事 件 率 风险比(HR) 0.52 (95% CI, 0.44 ~0.61) OASIS 5 严重出血事件 0.06 伊诺肝素 累 计 事 件 率 0.04 HR 0.52 (0.44-0.61) P < 0.001 0.03 0.02 0.01 戊聚糖钠 1 2 3 4 5 6 7 8 9 Time (days) 风险比(HR) 0.52 (95% CI, 0.44 ~0.61) P<0.001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OASIS-5: 临床获益 9天 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严重出血事件 累 计 事 件 率 0.08 伊诺肝素 0.06 戊聚糖钠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严重出血事件 9天 HR 0.81 (0.73-0.89) 0.08 P < 0.001 累 计 事 件 率 伊诺肝素 0.06 戊聚糖钠 0.04 0.02 1 2 3 4 5 6 7 8 9 Time (days)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明显降低ACS后1个月的死亡率 Death/MI/RI* Death/MI Death† MI RI 8.0 6.2 2.9 3.9 2.2 OASIS 5 明显降低ACS后1个月的死亡率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0.6 0.8 1 1.2 Death/MI/RI* Death/MI Death† MI RI Hazard ratio 8.0 6.2 2.9 3.9 2.2 戊聚糖钠 (n = 10,057) 8.6 6.8 3.5 4.1 伊诺肝素 (n = 10,021) % 戊聚糖钠 better 伊诺肝素 better *P = 0.13 †P = 0.02 Death at 30 days Day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OASIS-5: 180 天的临床净效益 戊聚糖钠优于伊诺肝素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严重出血事件 20 0.10 0.05 0.15 40 60 伊诺肝素 Time (days) 戊聚糖钠 80 100 120 140 160 180 HR 0.86 (0.81-0.93) P < 0.001 Cumulative event rate 0.20 0.6 0.8 1 1.2 Hazard ratio (95% CI) 戊聚糖钠 better 伊诺肝素 better Death/MI/RI* 死亡/心梗I† 死亡† MI RI *P = 0.06 †P = 0.05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OASIS-5: 180 天的严重出血事件 戊聚糖钠少于伊诺肝素 累计风险 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HR 0.72 95% CI 0.63-0.82 p<<0.00001 伊诺肝素 戊聚糖钠 时间(天)

严重出血患者30/180天死亡率 0.2 0.15 0.1 0.05 30 60 90 120 150 180 天数 累计风险

出血性并发症减少可改善远期预后 出血及远期死亡率降低 OASIS 5 出血性并发症减少可改善远期预后 出血及远期死亡率降低

(戊聚糖钠)在ACS病人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和安全性 OASIS 5 OASIS-5: 临床获益 戊聚糖钠替代伊诺肝素治疗 1000 ACS 病人,可以预防: - 10 死亡或心肌梗死 - 4 卒中 - 25 严重出血事件 OASIS 5 研究明确证实了Xa 因子抑制剂 (戊聚糖钠)在ACS病人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和安全性

OASIS 5 OASIS-5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戊聚糖钠与伊诺肝素相比的有益作用(明显降低死亡、心肌梗死或顽固性缺血的趋势、严重出血事件)在治疗的初期即可显现,并且这种作用可持续到研究的结束(6个月,P = 0.06 ) 6 个月的临床净效益(效益/风险比): 联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严重出血事件)戊聚糖钠优于伊诺肝素( P < 0.001) OASIS-5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06;354:1464-76.

指南新观点 出血会增加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 NSTE-ACS的急性期,严重出血发生率与死亡率同样高 ESC 2007 指南新观点 出血会增加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 NSTE-ACS的急性期,严重出血发生率与死亡率同样高 预防出血与预防缺血事件同等重要,并且可显著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 出血的风险分层应当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部分

ACUITY TRIAL 复合事件率 天数

ACUITY Clinical Outcomes at 30 d UFH or Enoxaparin + GP IIb/IIIa Bivalirudin + GP IIb/IIIa 14 12 11.7 11.8 10 8 7.7 7.3 6 5.7 5.3 4 2 复合事件 主要缺血事件 临床获益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0.4 0.4 -0.1 Hazard Ratio 1.07 0.93 1.01 95% CI 0.92–1.23 0.78–1.10 0.90–1.12 p 0.007* < 0.001* < 0.001* *p for noninferiority. Stone GW,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203–16.

指南抗凝治疗建议 除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外,建议对所有患者进行抗凝治疗(I-A) 应根据缺血和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选择抗凝药物(I-B) 可供选择的抗凝药物:UFH、LMWH、磺达肝癸钠、比伐卢定 具体应用取决于所采取的策略:紧急侵入性治疗、早期侵入性治疗或保守治疗( I-B ) 采取紧急侵入性治疗策略时,应该立即开始使用UFH ( I-C )或依诺肝素( IIa-B )或比伐卢定( I-B )

抗凝治疗建议 非紧急情况下, 只要尚未决定采取早期侵入性治疗亦或保守治疗策略: 基于疗效/安全性,建议使用磺达肝癸钠( I-A) 依诺肝素的疗效/安全性低于磺达肝癸钠,仅当出血风险较低时才应该考虑使用(IIa-B) LMWH(依诺肝素除外)或UFH相对于磺达肝癸钠的疗效/安全性尚不明确,故不建议这些抗凝药优先于磺达肝癸钠使用(IIa--B)

抗凝治疗建议 行PCI时,若最初使用的抗凝药物是UFH ( I-C)、依诺肝素( IIa-B)或比伐卢定( I-B),应在术中继续使用;若使用磺达肝癸钠,必须加用标准剂量的UFH( 50~100IU/kg,单次注射)( IIa-C) 侵入性治疗后24h内可以停用抗凝药物( IIa-C)。采取保守治疗时,磺达肝癸钠、依诺肝素或其他LMWH可继续使用至患者出院( I-B)

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的负荷剂量是600 mg还是300 mg,尚无定论 新型ADP 受体拮抗剂正在研发中(正在进行的试验有TRITON, PLATO, CHAMPION) 糖蛋白IIb/IIIa 受体抑制剂 预先使用或延期使用 ACUITY Timing试验无明确结果

抗血小板治疗 建议阿司匹林用于所有无禁忌证的NSTE-ACS患者,起始负荷剂量为160~325 mg(非肠溶型) ( I-A) ,长期维持剂量为75~100 mg ( I-A) 建议所有患者立即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以后每日75 mg ( I-A )。除非有极高的出血风险,氯吡格雷应该持续应用12个月( I-A ) 有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均应该给予氯吡格雷替代 ( I- B)

抗血小板治疗 进行侵入性干预/PCI的患者,为了能更迅速地抑制血小板功能,可以使用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IIa-B) 已服用氯吡格雷又需要进行CABG的患者,在临床情况允许时,外科手术应推迟至停用氯吡格雷5天后进行(IIa-C)

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的应用建议 中高危患者,尤其是有肌钙蛋白升高、ST 段压低、或糖尿病者,建议在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作为早期初始治疗(IIa-A) 应该根据缺血和出血的风险来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联合应用(I-B) 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接受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初始治疗的患者,PCI术中和术后应该维持使用原来的药物(IIa-B)

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的应用建议 未预先使用GPIIb/IIIa受体抑制剂而计划行PCI的高危患者,建议在血管造影后立即使用阿昔单抗(I-A) 。依替巴肽或替罗非班的使用效果尚未确定(IIa-B) 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必须与1种抗凝药物联合应用(I-A) 比伐卢定可以作为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UFH / LMWH的替代药物(IIa-B) 当病变解剖已确定且计划24小时内行PCI时,应用的糖蛋白IIb/IIIa受体抑制剂中,阿昔单抗最为安全(IIa-B)

2007年国际权威指南推荐对所有NSTE-ACS患者都应从急性期到长期持续使用氯吡格雷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4时33分20秒 I IIa IIb III 2007年ESC NSTE-ACS指南对氯吡格雷的推荐 所有患者立即给予3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再以每天75mg维持剂量 治疗。 除非有极高出血风险,否则应维持使用12个月 阿司匹林禁忌,改用氯吡格雷 考虑进行介入或PCI治疗的患者,可采用600mg负荷剂量以更快达到 抑制血小板功能 A A B I IIa IIb III 2007年AHA/ACC NSTE-ACS 指南对氯吡格雷的推荐 如对阿司匹林过敏或胃肠道不耐受,应服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 300~600mg,维持剂量75mg/天) 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冠脉造影诊断之前应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600mg,维持剂量75mg/天) 或静脉GP IIb/IIIa受体抑制剂。 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应在其入院后尽早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负荷 剂量300~600mg,维持剂量75mg/天)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至 少持续1个月,最好持续1年 A A A B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