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生产者行为理论 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生产与成本.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初级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产量决策与供给 主讲人:陈煜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四章 生产论 1、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规模经济.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微观经济学部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弘 2010年3月13日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金属成型室 2013年5月 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西方经济学 廊坊电大 宋万生.
第四章 企业和生产理论 企业及其目标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扩张与规模报酬.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问题: 我要建个工厂,或租地种植麻,生产要素投入多少是适合的? 是否投入越多效率就越高? 土地、劳动、资本要素如何配搭,投入比例是多少?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本讲主要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节 生产理论 第二节 成本理论 第三节 产业组织(市场理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 第一节 厂商及其技术和投入 第二节 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 具有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五章 成本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二.
第五讲 成本理论 本讲共分四节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宏微观经济学 主 讲:郭 然 Tel: 、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类型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五章 成本论.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经济学原理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成本理论.
第四章生产函数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运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来确定短期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说明长期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另外说明了规模报酬的概念。
第三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第四章、生产论.
厂商理论(一)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经济问题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规模报酬变动
第七章 技术、要素投入与 生产者行为.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第7章 生产成本 1.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厂商是指能够独立做出统一的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14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经济学学位课考试复习.
内 容 框 架 第一讲 概论 第二讲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讲 生产理论 第五讲 成本理论 第六讲 市场理论
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论) [Theory of Producer Behavior]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或称之为“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一、边际的概念 二、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 三、弹性的概念 四、经济学中常见的弹性函数 五、小结 思考题.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三篇 生产者理论 第六章 生产理论.
第八章 生产要素 价格的决定.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投资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制作人: 制作日期: mp2_v_styleguide_ ppt 1.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 2019/1/1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学习目标 本章在假设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前提下,通过考察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厂商短期生产的特点与基本特征;借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分析厂商长期生产决策。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厂商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和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长期生产的均衡条件及生产扩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学习重点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及其推导,规模经济的形成与原因。厂商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和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生产者均衡条件。 2019/1/1

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的目标被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设是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当厂商在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问题时,它们被假定为始终抱有利润最大化动机。 以∏表示总利润,TR表示总收入或总收益,TC表示总成本,则厂商的利润可以表示为: ∏=TR-TC 2019/1/1

4.2 生产与生产函数 4.2.1生产函数 4.2.2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2019/1/1

4.2.1生产函数 生产:投入与产出 厂商的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生产。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生产要素主要有以下四类: (1)劳动。 (2)土地。 (3)资本。 (4)企业家才能 2019/1/1

4.2.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个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 Q=f(X1,X2,X3,…,Xn) 经济学中常用的生产函数的简化形式是只有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 Q=F(L,K) 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 2019/1/1

4.2.2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 可变生产要素是指那些随着产量的变动可以变动的投入,不变生产要素是指那些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投入。 在区分一种要素是可变或不变生产要素的关键是时间。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短期 短期指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 长期 长期指在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于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2019/1/1

4.3 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3.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4.3.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3.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2019/1/1

4.3.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表示一定的投入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表示平均每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AP=TP/L 边际产量(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MP=△TP/△L 2019/1/1

4.3.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 某劳动投入量的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过该点切线的斜率。当边际产量为正值的时候,总产量曲线是上升的,此时增加劳动就能增加产量;当边际产量为负值的时候,总产量曲线是下降的,此时增加劳动就会使总产量减少;而当边际产量为零的时候,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是曲线的最高点,此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总产量曲线上某劳动投入数量点的劳动平均产量是该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2019/1/1

4.3.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投入的总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是逐渐减少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条件下得到的,如果这些前提条件发生改变,收益递减规律可能不起作用。 2019/1/1

4.3.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生产的三阶段(图4-1) 在只有一种要素变动,其他要素固定不变的短期生产函数中,整个生产过程根据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原点到平均产量极大之间的区域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平均产量递增。 从平均产量极大到边际产量为零之间的区域是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 边际产量小于零的区域为第三阶段。 2019/1/1

4.3.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图 4-1 2019/1/1

4.3.3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首先,理性厂商的决策不会考虑第三阶段,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第三阶段,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零,意味着增加变动投入将减少总产量,而减少变动投入反而增加总产量。 其次,厂商也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由于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这就意味着厂商增加变动投入能增加平均产量,如果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既定不变,并且产品总可以销售出去,厂商的利润就会增加。所以厂商的可变要素投入至少要增加到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即平均产量不再增加时为止。 因此,理性的厂商总是将一种变动要素投在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第二阶段上。这个阶段就是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 当然,在这个阶段上,有许多可供厂商选择的变动要素投入点。厂商事实上会投入多少变动要素与既定的固定要素相结合,不仅取决于具体的生产函数,而且还取决于成本函数和市场需求状况。 2019/1/1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1等产量曲线 4.4.2等成本线 4.4.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4.4.4生产扩展线 4.4.5规模报酬 4.4.6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019/1/1

4.4.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生产同一产量水平所使用的两种要素各种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K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每一条 代表一个产量,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 (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 LL L 图 4-2 2019/1/1

4.4.1等产量曲线 要素的边际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可以替代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MRTS=-△K/△L 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替代的资本数量逐渐减少,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 2019/1/1

4.4.2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C=wL十rK,其中C表示既定成本,w和r分别为已知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和资本的价格(利息率) K C/r 等成本线 C/w L 图 4-3 2019/1/1

4.4.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给定产量的要素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简单的说,最优要素组合就是能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厂商判定最优要素组合的标准是: MPL/PL=MPK/PK 2019/1/1

4.4.3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图4-4 图 4-5 2019/1/1 c1 c2 c3 F E G K L Q C Q1 G E F K L Q333 Q2 图4-4 图 4-5 2019/1/1

4.4.4生产扩展线 扩展线就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 图 4-6 2019/1/1

4.4.5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的三种形式: 1. 规模收益递增 2. 规模收益不变 3. 规模收益递减 图 4-7 2019/1/1 Q 增加 1. 规模收益递增 2. 规模收益不变 3. 规模收益递减 Q L,K 增加 不变 递减 图 4-7 2019/1/1

4.4.6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所谓内在经济(Internal Economies)是指一个厂商从自身工厂规模扩大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引起内在经济的因素或原因主要有: (1)技术。生产规模扩大,可以购置和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还有利于实行资源的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生产要素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2)管理。巨大的工厂规模能使厂商内部管理系统高度专门化,使各个部门管理者容易成为某一方面专家,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购销。大厂商从大宗产品的销售和原料购买中获得更大好处。订购大批原料可获得各种优惠条件,大宗产品的销售能节约销售成本。 (4)融资。在为企业扩展筹措资金时,大厂商具备一切有利条件。它能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大的财产担保;它能比小厂商以更低的费用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因为它更能取得投资者的信任。 但是,如果一个厂商不断地扩大工厂规模,到了一定程度,会因管理越来越复杂,管理效率下降;因增加生产要素供给和产品销售困难,使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从而规模收益将会出现递减的趋势。这种情况就叫做内在不经济(Internal Diseconomies)。 2019/1/1

4.4.6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一个厂商除了从自己工厂规模扩大中获得利益外,还可以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好处。这种因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引起外在经济的因素或原因是: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设立专业技术学校培养熟练劳动力和工程技术人员,提高整个待业的劳动力素质;可以建立共同的服务组织,如市场推销机构、信息机构和科研机构等,从而提高整个待业的经济效益;可以建立较便利的物流体系和通讯网络。此外,行业规模的扩大如同厂商规模扩大一样,能够在行业内部实行更好的专业化协作,提高各个厂商的生产效率。 但是,这不是说行业规模越大越好。若行业规模过大,厂商之间互相争购原料和劳动力,从而导致要素价格上升,成本的增加。其次,行业规模过大,也会加重环境污染,交通紧张,个别厂商要为此承担更高代价。因此,行业规模过大将会导致外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使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减。 2019/1/1

4.4.6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 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有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认为同时生产两种或更多产品是有效率的。范围经济就是扩大经营范围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第一,使企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一种产品的增加总要受技术或市场条件的限制。生产多种产品就可以打破这种限制。第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第三,各种不同行业产品可以互相承担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第四,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便于从以一个行业为主转向以另一个行业为主。 当然,范围经济并不是说企业生产所跨的行业越多越好。企业盲目扩大,同时进军若干行业往往会面临灭顶之灾。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