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執業院所名稱) (醫師姓名) 疥 瘡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執業院所名稱) (醫師姓名) 長庚醫院皮膚科 許仲瑤醫師 提供
疥瘡 是一種因皮膚感染到疥蟲所造成的皮膚病。 疥蟲為一種寄生在人體皮膚表面的寄生蟲 寄生在人體皮膚的角質層,在寄生時會挖掘皮下 隧道(Burrow),穴長為1-10mm ,且在此留下卵和 糞便而引起皮膚的劇癢。 疥瘡是由人疥蟎所引起,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乳白色,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每天可在角質層產1至3粒卵,產卵期約4至6週
發病症狀: 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為嚴重。 皮膚上會出現 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 紅斑、丘疹、水皰等症狀 疥隧道 厚痂皮的疹子 輕微隆起的線狀病變,長2-15mm,呈直線、彎曲狀 或點線狀,色灰,深端有周圍稍暗的小白點。 厚痂皮的疹子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 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疥瘡的感染後通常不會馬上發病,約潛伏二至四星期後才慢慢的癢起來。 (一)發癢是由於疥蟲的糞便 (scybala) 成為過敏原而引起局部組織的過敏性反應。 (二)通常在夜間特別癢。 疥隧道(Burrow),是本疾病特有的變化,輕微隆起的線狀病變,長2-15mm,呈直線、彎曲狀或點線狀,色灰,深端有周圍稍暗的小白點。
致病原:人疥蟎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 肉眼幾乎看不見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 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每天可在角質層產1至3粒卵,產卵期約4至6週。 另外動物也會罹患疥瘡,雖然動物的疥蟲與人類的疥蟲不同,但也可以傳染給人類。 疥蟲不會飛不會跳,為圓扁的蟲體,有四對腳,兩對較粗,可見關節的在前;另兩對稍退化呈絲狀尾的在腹部下方向後面伸出,有雌雄蟲體之分,雌蟲體長300-450mm,寬250-400mm,雄蟲體形稍小。
傳染窩 疥蟎通常只有10 ~ 15隻,所以不易發現。主要在 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 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 等。 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 但 嬰幼兒感染時可能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 會感染較嚴重的結痂型疥瘡(挪威疥) 內含大量的蟎及卵,上千隻至百萬隻,傳染力較強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所以不易發現。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2y/o、免疫不全者會侵犯頭或顏面 結痂型疥瘡致命性不會比一般疥瘡高, 身上的蟎會掉落在衣服、床鋪及傢俱上,因此感染挪威疥的患者必須盡速進行治療,避免造成流行。
傳染方式 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 能被傳染。 疥瘡傳染性很高, 患者應格外注重個人清潔衛生。 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同衾共寢,或共用毛巾、被單、棉被、內衣褲等 疥瘡傳染性很高, 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患者應格外注重個人清潔衛生。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個人的清潔衛生。 疥蟲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直接接觸為主要的感染途徑,例如同衾共寢,或共用毛巾、被單、棉被、內衣褲等,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流行病學 分布全世界,任何人皆可能被傳染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家庭、學校、宿舍、工廠、 醫院、安養院、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 軍營、監獄等群居生活場所。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 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感受性及抵抗力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傳染。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診斷疥瘡 確定診斷: 疑似診斷: (1)有斑丘疹(maculopapular)與(或)有會癢的疹子 (2)由醫師診斷或實驗檢查確認。 (1)有斑丘疹與(或)有會癢的疹子。 (2)由醫師診斷疑似疥瘡。
疥瘡治療照護. 滅疥藥物 (1) 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塗到, 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 腳趾縫、指甲縫等不易塗敷部位 均須徹底塗遍,不應只塗抹發癢部位 若皮膚角質層較厚,可先以熱水泡軟後以 較粗之毛巾或軟毛刷去除角質層後再擦藥。 初次感染疥瘡約2 ~ 8週才會出現症狀, 然而無症狀時也具有傳染力, 因此若疑似感染,可先塗抹治療藥物。 潛伏期:人第一次感染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若為二次感染,症狀約1到4天就會出現。
滅疥藥物 使用硫磺藥膏或利蝨洗液benzyl benzoate 或使用悠力素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 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悠力素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 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 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的藥物, 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 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長期照護機構滅疥藥物 (一)利蝨洗液BB Lotion: 25% benzyl benzoate lotion 1. 每天淋浴後,自頸部以下全身塗擦一次,連續一個星期 2. 有神經毒性,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時或有癲癇病史者不宜 使用。 (二)悠力素乳膏 Ulex Cream:10% crotamiton 1.刺激性小,適於孩童、嬰幼兒及孕婦。 2.塗擦方式:自頸部以下全身塗擦一次。 3.但因無法殺死蟲卵,使用期間請依醫師建議為之。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防疫措施(2): 治療開始前3天內, 患者使用的床被單、衣服均須用60℃以上的熱 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 疥蟎離開身體2至4天後即會死亡 患者使用的床被單、衣服均須用60℃以上的熱 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 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密封於塑膠袋兩週。 患者衣物要與未患病者分開處理,並持續高溫 處理至患者藥物停止使用為止。
1 照護一般住民防護原則: 加強疥瘡高危險群住民之皮膚檢視與評估 (發癢及 皮疹) ,以儘早發現病例 高危險群: 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 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 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遊民等 若情況許可,新住民建議可先入住隔離病房或單人房 觀察一週。 照護一般住民時須採行標準防護措施,加強接觸 住民前、後洗手。 有疑似疥瘡的住民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2 照護疥瘡住民防護原則 同類住民最好住同一間,限制患者、訪客、家屬 或主要照顧者到處串門子,以免交互傳染。 若為挪威型【結痂型】疥瘡的住民,應住單獨房 間隔離。 照護疥瘡住民時採接觸隔離措施,需戴手套、穿 隔離衣並每次更換,脫掉手套後務必確實執行手 部衛生。 住民使用之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口表)、 止血帶等須單獨一套,不可與其他人共用。 確定為疥瘡患者,則住民及其親密接觸者須同時 接受治療。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個人防護裝備 在進入病室或隔間時應穿戴好手套與隔離衣。 於離開病人照護環境前卸除隔離衣與手套,並 執行手部衛生。 卸除隔離衣後,確保衣物及皮膚不接觸污染環 境表面,以免造成病原傳播至其他病人或環境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病人運送 除非醫療必要,病人在隔離期間,應限制病人於病 室外的活動及轉送。主要照顧者也應限制不必要的 病室外的活動,以避免交互傳染 當必須要在機構內移動及運送病人時,送達之部門 必須先被提前告知,應採取接觸傳播防護措施。 照護需採取接觸傳染防護措施病人的工作人員,於 運送病人前應執行手部衛生並卸除和丟棄受污染的 個人防護裝備 轉送人員或護送人員在運送的過程中,若與病人有 直接接觸,須穿著手套和隔離衣。 抵達病人運送的目的地,再穿戴上乾淨的個人防護 裝備處置病人 運送病人後,使用過的推床或輪椅需合適的清潔消 毒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污布服、床墊處理 3 疥蟲離開身體2 ~ 4天後即會死亡,故治療開始 前3天內,住民使用的床被單、衣服均須用60℃ 以上的熱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 無法清洗或乾洗的布單,被服,應密封於塑膠 袋內靜置至少一週後再處理。 住民衣物要與未患病者分開處理,並持續高溫 處理至藥物停止使用為止。 感染疥瘡住民使用過的床墊,依廠商建議使用 之清潔液,徹底擦拭塑料床墊表面後,置於單 獨空間,至少一週。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4 環境清潔 負責清潔的人員應被告知清潔時需穿戴好手套與隔離衣,並經過適當的訓 練。 負責清潔的人員應依建議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在清理完住房的其他區域之後,再進行隔離室清消。 隔離室週遭區域避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及設備,以利於每日之清潔工作, 隔離室至少每天清潔一次,住民轉出時要徹底清消。 清潔住民經常接觸的表面 (如: 床頭櫃、床旁桌、床欄、及其他隔離室內 家具等)及隔離室地板應每日使用清潔劑或1:100的稀釋漂白水(500ppm)清 潔。清潔浴室或馬桶表面應每日使用清潔劑或1:10的稀釋漂白水 (5000ppm)清潔。 執行清消工作時,應先以清潔劑或肥皂和清水移除髒污與有機物質,再使 用濕抹布及合適的消毒劑執行有效的環境清消。但是,當有小範圍(< 10ml)的血液或有機物質時,應先以低濃度(500ppm)的漂白水覆蓋在其表 面進行去污作用,若血液或有機物質的範圍大於10ml以上,則需以高濃度 (5000ppm) 的漂白水進行去污,再以清潔劑或肥皂和清水移除髒污與有機 物質,並接續使用濕抹布及合適的消毒劑執行有效的環境清消。 隔離室清潔時應使用該室專用或拋棄式用具;清潔用具於使用完畢後應清 消。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5 人員教育及其他注意事項 針對住民、家屬、主要照顧者提供疥瘡衛教單 張,指導照護及防治注意事項。 單位確定有疥瘡個案時,宜加強在職教育,並 進行接觸者造冊列管追蹤。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訪客 6 應限制訪客人數。 教導進入隔離室的訪客如何正確使用個人防護 裝備與執行手部衛生,並要求訪客依建議穿著 各項個人防護裝備後才能進入隔離室。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群聚感染之處理 (1) 7 除住民及主要照顧者外,其他住民及工作人員 若有發癢或起皮疹時須儘快請醫師評估並通知 感染控制單位協助進行調查及處理。 確定為群聚感染時,該單位全體醫療人員應接 受評估是否需進行預防性抗疥藥物治療。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7 群聚感染之處理 (2) 照護疥瘡住民 徹底清潔疥瘡住民活動接觸範圍, 提供衛教單並宣導 採接觸隔離措施,落實手部衛生。 接觸住民需戴手套及穿隔離衣。 徹底清潔疥瘡住民活動接觸範圍, 如整間病室(含浴廁)、相關活動空間及護理站、 配膳室、休息室等公共區域。 提供衛教單並宣導 儘可能限制疥瘡住民及曾與疥瘡住民有接觸者勿到 處串門子; 團衛活動可考慮暫停或分散坐,避免群聚交互傳染。 長期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手冊 [103年12月11日修訂] 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2014年7月2日訂]
再次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 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 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到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 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預防方法 注重個人清潔衛生。 避免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及床鋪,患者的房間必 須徹底清理。 患者及接觸者[尤其親密接觸者]都必須接受治療 外宿時選擇每天會更換床單及被單的旅館,尤其在 環境衛生不良的地區。 最好一人一張床,若有不同人使用同一張床,最好 更換床單及被單。 不要讓別人睡自己的床或使用自己的寢具,衣服也 不要互相借穿。
參考資料: http://www.cdc.gov.tw/
疥瘡是由人疥蟎所引起,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會感染較嚴重的結痂型疥瘡(挪威疥;Crusted / Norwegian Scabies),患者身上會出現厚痂皮的疹子,內含大量的蟎及卵;致命性不會比一般疥瘡高,但因疥蟎寄生的數量較多,可能多達上千隻,甚至百萬隻,傳染力較強;患者身上的蟎會掉落在衣服、床鋪及傢俱上,因此感染挪威疥的患者必須盡速進行治療,避免造成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