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黃郁哲 (Jeff) (阿哲) 高雄人 求學經歷 逢甲大學運管系畢業 交通大學運管系碩一 交通大學逕博生 興趣 吃遍美食、看歷史劇 許巧鶯老師研究室(許lab) 未來研究方向 海運業產業結構動態變化 各產業結構貨運量預測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量化研究方法(一) 任課老師:任維廉 教授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報告人:黃郁哲
Introduction 實驗 進行的科學性的嘗試,來找到人類事物的因果關係的解釋證據,也就是一套科學的採取行動與觀察結果的客觀程序。 確認某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 實驗 解釋現實世界事物的關係與現象
Outline 1.實驗設計的概念 2.不同的實驗設計 3.實驗受試的選擇與分派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 6.結語 7.心得 8. 課本勘誤表
1.實驗設計的概念(1/2) 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 將受試者安排入實驗情境與進行統計分析的計劃(Kirk, 1995) 實驗設計是由一套用以檢驗科學假設的活動所組成 統計分析方式的決定 受試者的選取條件的設計 測量及實驗控制的方式的決定 實驗的情境與條件的設定 統計假設的建立
1.實驗設計的概念(2/2) 維持科學研究的客觀性,一個實驗 必須具備三個基本原則 區組性 (blocking) 隨機性 (randomization) 可複製性 (replication) 協助研究者分離不同操作程序,以便進行比較。 一個實驗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操作多次,獲致相同的結果。 即使條件不盡相同,實驗的誤差也須在的合理範圍內。 讓實驗的進行在客觀的基礎上,確保除研究者的實驗操弄之下,無特定因素影響我們所關心的效果變動。
1.1實驗設計中的變項 獨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研究者所操弄的變項 造成依變項變化的主要因素 Ex:喝酒量的多寡(X) 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為維持實驗的客觀性,盡可能的使實驗的環境保持一致,但有些因素無法保持一致,只好加以記錄 Ex:距離吃完飯的時間點 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 實驗中被觀察、紀錄的變項 通常是研究者最關心的概念或現象 Ex:注意力的變化(Y)
1.2實驗組與控制組 依據受測者本身狀況不同,而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用 於對照比較受實驗操弄後所產生的影響。 實驗組:受實驗操弄影響,其獨變項為不同水準。 控制組:不受實驗操弄影響,其獨變項為最基本狀況。 不同水準
1.3兩個以上的獨變項 四個角的8個數字,代表的是喝酒後反應 時間(主要將測量到的反應時間量化) Montgomer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6/e) 88,91 92,94 A 酒的種類 B 88,90 93,91 low high 喝酒的量 喝酒量的(主)效應: (92+94+93+91)/4[high]-(88+91+88+90)/4[low]=3.25 酒種類與喝酒量的交互作用效應: (92+94+88+90)/4-(88+91+93+91)/4=0.25
1.4兩個以上的依變項(1/2) 依變項本身無法從單一計量指標來反應所欲反應的內 容時,必須使用多重的計量指標 多變量設計的特性: g(Y1 ,Y2)= f(X) 依變項本身無法從單一計量指標來反應所欲反應的內 容時,必須使用多重的計量指標 必須使 用更高階的統計分析方法,如多變量變異數分 析(MANOVA)、多變量共變數分析(MANCOVA) Ex:中學生採用三種不同教學方法 (民主、 權威及自 由),對學生國、英、數成績的影響。
1.4兩個以上的依變項(2/2) 依變項之間的關係會造成因果關係混淆 統計分析上概念、技術的難度增加 比較組別 平均數差量 標準誤 95%下限 95%上限 差異方向 國語 民主─權威 3.25 0.965 1.068 5.432 民主>自由 權威─自由 2.75 0.568 4.932 權威>自由 社會 6.50 0.736 4.835 8.165 -4.25 -5.915 -2.585 權威<自由 數學 5.25 2.242 0.178 10.322 6.25 1.178 11.322 多變量設計的優劣: 依變項之間的關係會造成因果關係混淆 統計分析上概念、技術的難度增加 多重依變項涉及複雜的共變關係的釐清
2.不同的實驗設計
2.1前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對照 前測控制 隨機分派 Type 1. 單組後測設計 X →T2 × Type 2. 單組前後測設計 T1 → X →T2 v Type 3. 靜態組間比較 E X →T2 C →T2 Type1.單組後測設計,ex:接受某種自我成長課程訓練(X),其自 我肯定程度(T2) Type2.單組前後測設計,ex:較type1多了自我肯定前測(T1) , 計 算前後測(T1與T2)之改變量。 Type3.靜態組間比較,ex:與type1比多了對照組。比較有無接受 自我成長課程訓練(X)之差異。 用這3種實驗設計所得到研究數據,不是缺乏實驗對照抑或缺少前 測控制,且未經隨機化分配仍就缺少客觀的基礎立場過於薄弱, 故不被視為正式的實驗研究設計。
2.2真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對照 前測控制 隨機分派 Type 4.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 Er T1 → X →T2 Cr T1 → →T2 v Type 5.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後測設計 Er X →T2 Cr →T2 × Type 6. 所羅門四組設計 Er T1 → X →T2 (a) Cr T1 → →T2 (b) Er X →T2 (c) Cr →T2 (d) V Type 4.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最為典型的實驗設計,找到 一群受測者,隨機分派到Er與Cr,實驗前先測量他們的反應時間 (T1) ,接著施以一實驗狀況(X),再測量實驗後的反應時間(T2) 。 Type 5. 隨機化實驗控制組後測設計:缺乏前測的數據(T1) ,使得實 驗效果的後測(T2)得分缺乏前測的分數進行對照。 Type 6. 所羅門四組設計:同時包含Type4和Type5,此一設計的最大 目的,在檢測前測對於後測的練習與記憶效果[(a) v.s. (c)];也可得 到前測(T1)與實驗處理(X)的交互作用影響。
2.3準實驗設計(1/2) 實驗設計名稱 實驗處理模式 實驗對照 前測控制 隨機分派 Type 7. 非隨機實驗控制組前後測設計 E T1 → X →T2 C T1 → →T2 v × Type 8. 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 1 A B C D 2 B D A C 3 C A D B 4 D C B A - ─ Type 9. 單組時間序列分析 T1T2T3T4 X T5T6T7T8 Type 10. 實驗控制組時間序列分析 E T1T2T3T4 X T5T6T7T8 C T1T2T3T4 T5T6T7T8 Type 9. 單組時間序列分析:對於某個測量指標進行週期性的追蹤測 量,以了解該指標所反應的行為特質變動情形。在資料其中插入一 個實驗處理(X),便可觀察整個時間趨勢的變化。 Type 10.實驗控制組時間序列分析:在利用時間數列設計做研究 時 ,有時也可另找一組樣本做為控制組。
2.3準實驗設計(2/2) Type 8. 拉丁方格設計:當研究者採用完全對抗平衡設計,如讓同 一組受試者接受四種(A,B,C,D)不同的實驗處理,總計可產生96(= 4*4!)實驗順序組合,不僅使實驗過程更加繁複,亦受試者的反應 可能實驗順序影響,造成實驗效果混淆。 [如圖(a)] 研究者可先使用一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驗不同的四組實驗設計 對依變數的影響是否有明顯差異 若檢驗結果有明顯差異,則表某些組合存在痕跡效應,應另設計 一套拉丁方格以除去痕跡效應。 [如圖(b)] 新組合 痕跡效應 A (a) (b)
3.實驗受試者的選擇與分派 研究者為達最佳的實驗控制,須考慮的因素 受試者選擇問題: 首先必須要考量如何獲得適當的一群受試者。 受試者分派問題: 然後考慮如何將這一群參與研究的受試者安排到不同的 實驗情境中。
3.1受試者選擇問題 機率 成本 問題 效率 實驗後受試選擇 的影響: 隨機變異的大小 無法有效控制 解決辦法 實驗後 實驗前 最重要的問題是 如何下結論 研究母體與所欲 關心的母體是 否有偏離 隨機變異的大小 無法有效控制 樣本代表性不足? 解決辦法 統計的處理與控制 n < 30→數據的常態性無法維持 → t-test 干擾變項無法排除 → 共變數分析ANCOVA 樣本特性的檢驗程序 樣本的同質性檢驗,檢驗是否具本質上的差異 →ANOVA、t-test 配對樣本或區組設計的使用 樣本重複使用來降低干擾變數的影響
3.2受試者的分派 獨立樣本設計(受試者間設計) 重複量數設計(受試者內設計) 前後測設計(pre-post test) 混合設計
3.2受試者的分派(1/3) 獨立樣本設計(受試者間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完全獨立 每位受試者只接受一種特定實驗處理 受試者之分派須做到隨機分派,讓不同組的受試者進入實驗 前具有最小的差異 隨機分派的方式:亂數表 重複量數設計(受試者內設計) 獨變項的每一個水準所使用的受試者都是同一組人 同一批人重複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可排除較多的測量誤差, 統計檢定力較受試者間設計為高。[易獲致顯著統計結果] 樣本重複效率與經濟效益佳;操作簡單
3.2受試者的分派(2/3) 獨立樣本設計(受試者間設計) 看成受試者間設計,即二獨立樣本: Sp=2.32 S2=5.3824 重複量數設計(受試者內設計) 看成受試者內設計,即相依樣本: Sp=1.20 S2=1.44 有對成對的動作,將使變異數的估計 值下降。 樣本 水準1 水準2 1 7 6 2 3 5 4 8 9 10 資料來源:Montgomer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6/e
3.2受試者的分派(3/3) 同時包含受試者間設計與受試者內設計 前後測設計(pre-post test) 混合設計 首先界定出獨變項與依變項,再按獨立樣本設計原理將 樣本隨機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 為了確保依變項的變化乃受獨變項影響,一般會先進 行前測,於實驗操弄執行完成後,再測量一次(後測) 如果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前測分數有顯著差異,代表 研究者分組工作沒有隨機化 T1 (前測) X (實驗處理) T2 (後測) 混合設計 同時包含受試者間設計與受試者內設計 統計分析的策略上顯得異常複雜
4.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各種實驗設計中,不論是否符合實驗設計的嚴格要求, 所得到的研究數據仍有一定的分析價值,可搭配相關的 統計技術來分析,來證明實驗效果的存在。 獨變項水準數與統計分析 變項數目與統計分析
4.1實驗設計的計量原理 K=1 (僅有一個實驗組) 僅有實驗組而無控制組,如前述之Type1、2、9 僅能做基本的敘述性統計 K=2 (一個實驗組,一為控制組)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t檢定 受試者內設計相依樣本t檢定 K≧3 (多個實驗組,一個控制組) 3個以上的平均數,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內設計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4.2變項數目與統計分析 變數項目越多,統計分析越複雜 獨變項增加會使獨變項間的交互效果數目增加,使統計 分析難度高。 獨變項增加會使獨變項間的交互效果數目增加,使統計 分析難度高。 單因子實驗設計(只有一個獨變項): K=2:t-test;K≧3:one-way ANOVA。 多個因子的實驗設計 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間設計:獨立樣本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受試者內設計:完全相依樣本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混合設計:混合設計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多重依變項的實驗設計 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MANOVA)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1/2) 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研究人員無法有效的控制研究 環境與混淆干擾因素,使各種條件保持一致,研究 成效必定不彰。 研究人員實際研究操作能力必須事前加以培養訓 練。 下表為16種常見的影響實驗內外在效度的各種因素。
5.實驗設計的混淆與干擾(2/2) 在這16種威脅因子當中,多數影響的是實驗的 內在效度,ex:歷史、成熟、選擇偏誤、測量、 工具、統計迴歸、受試者流失、實驗效果的散 佈模仿、補償作用等。 如果一實驗設計能確實做到具備實驗組與控制 組的對照、前測與後測的對照、隨機分派三個 要件,則上表的問題大抵上均可以避免。
6. 結語 因為實驗方法蓬勃流行,因此統計方法也相對發展。 因為實驗方法蓬勃流行,因此統計方法也相對發展。 實驗設計與實驗操弄都很容易上手,困難的部分在於如 何將數據加以分析以過濾掉干擾因素。 數據的分析,干擾因素的排除等,皆是研究者需要去判 斷與取捨的。 除了熟悉實驗設計原理外,好的實驗研究也必須要嚴謹 的測量與統計程序相配合。
7.心得 整體而言,一個好的研究須具備4個條件 好的問題:有創意或有貢獻的問題或別人論文中有遺漏的 部分 整體而言,一個好的研究須具備4個條件 好的問題:有創意或有貢獻的問題或別人論文中有遺漏的 部分 好的時機:天時、地利、人和,即好的背景環境的配合 好的資料:透過實驗設計來獲得 好的方法:搭配相關的統計方法或其他方法來對數據做合 理的分析 雖然現已有統計工具處理多重依變數問題,但變異、交互 作 用較不容易了解與解釋,導致研究結果撰寫面臨頗大瓶頸, 宜將多重依變項拆成數個單一依變項再進行統計分析,方 能 獲致預期探討問題之結果。
8. 勘誤表 Type8. 課本舉的例子應為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 平衡性拉丁方格設計右下表應為 A A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