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颅 部 局 部 解 剖 第一节 颅 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颅 脑 损 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1. 分类 按组织层次: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 损伤 ) 颅内损伤 ( 脑损伤 ) 按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按致伤因素: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Advertisements

6 .颅前面观 (1) 额区:额鳞、额结节、 眉弓、眉间 (2) 眶:四棱锥体形深腔,底 朝向前外,尖向后内, 有上、下、内、外四 壁,容纳眼球及附属 结构。 第一章 骨学 — 颅骨.
解剖学实验 实验四 颅骨及其连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 和上面观的结构 3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 眶腔的位置、毗邻;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二、实验器材 : 1 、全身真骨骨架 2 、头颅骨真骨散骨 3 、头颅骨骨模型.
颅脑损伤合并颅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十二对颅神经 颅神经损伤多 系颅底骨折所 致,或因脑干 损伤累及颅神 经核,或继发 于颅内高压.
Skull 颅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李振华. Skull 颅 The skull is composed of 23 bones, which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cerebral cranium 脑颅 and facial cranium 面颅.
运动系统-骨学 骨 学 颅骨 23+6 脑颅骨 8 面颅骨 15 听小骨 3 x 2 = 6 躯干骨 51 椎骨 26 胸骨 1 肋骨 24 上肢骨 32X2 = 64 下肢骨 31X2 = 62 合计 206 块占人体重约五分之一.
1 人体解剖学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2 运动系统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骨和骨连结 第三章 肌 3 运动系统 王存午制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 骨骼分类及结构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 12 对  一嗅二视三动眼  四滑五叉六外展  七面八听九舌咽  十迷一副舌下全.
1 人体解剖学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供三年制使用) 2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1 、定义: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 、地位:医学基础课的基础,医学临床课的基础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根据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 解剖学、应用解剖学、断面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正常人体结构及应用精品课程 第五节 颅 骨 FUJIAN COLLEGE OF MEDDICAL OCCUPATION AND TECHNOLOGY.
第一章 骨 学 颅 The Skull 滨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 颅的分部 借眶上缘与外耳门上 缘的连线分为 脑颅 cerebral cranium 面颅 facial cranium.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致谢 本课件中的部分视频、图片资料引自暨南医学 院相关材料,特此声明,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 一 章 头 部 齐齐哈尔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脑 神 经 检 查 诊 断 学诊 断 学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郭 艳 芹.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口腔颌面部感染 邵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刘吉平.
周围神经系统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The skull 颅 刘朝晖 教授,博士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第一篇 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颈部肿块 颈部应用解剖学及症状学 颈部肿块 2017/3/4.
M I R T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正常人体结构 王存午制作 2001年8月 供三年制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高职高专医科类精品课程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神经 主讲教师 滕树成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五章 颞下颌关节 主讲: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 黄海云.
1.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无牙颌组织结构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神经系统 (脑神经二)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申社林.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甲状腺激素.
牙周组织/牙龈/表面解剖 游离龈(free gingiva)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课件 王德贵.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牙槽外科基本手术.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颅底影像解剖.
Chapter 4 The skull Section 1 Bones of the skull Cerebral cranium脑颅 (8) Cranium(23) Facial cranium面颅(15)
第四节 颌面部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一.常用的检查器械和方法 常用检查器械 1. 口镜 2. 牙用镊子 3. 牙用探针.
鼻咽喉解剖 生物及解剖學科 黃雍協.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涎腺(salivary gland) 学习要求: 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颅底影像解剖.
开颅取脑及脑片制作实验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六 章 颅 部 局 部 解 剖 第一节 颅 顶

分界:眶上缘、颞下嵴、乳突基层、上项线和枕外隆突的连线 组成: 软组织(头皮) 颅顶骨

一 额、顶、枕区 境界 层次、内容及解剖特点 1 、皮肤 血管、淋巴管丰富,再生能力强 切取表层皮片不影响头发生长是良好的供皮区 皮肤内含皮肤附件,疖和痈好发部位

2、皮下组织 ※ (1)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形成纤维格,血管壁固定 感染时,局限,疼痛;外伤时,出血剧烈,只能压迫缝合 (2)头皮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主要位于此层内, 走行有规律:辐轴状行程 头皮动脉:吻合丰富,压迫不能完全止血 组织再生及抗感染能力强,窄蒂皮瓣不易坏死 头皮静脉:与颅内相通,感染的相互蔓延 头皮神经:相邻区域重叠,阻滞麻醉与 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 头皮内没有淋巴结, 淋巴管吻合丰富

3、颅顶肌及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属于SMAS,能承受较大张力 头皮裂伤 未伤及帽状腱膜:伤口不裂开 伤及帽状腱膜:伤口裂开,尤其是横向 ※头皮:皮肤、皮下组织、颅顶肌及帽状腱膜 4、 腱膜下蜂窝组织(腱膜下间隙) 疏松:积血,积脓 蔓延全颅顶 颅内静脉窦 颅顶骨坏死(危险区) 头皮扩张器,修复脱发区

5、 颅顶骨外膜 仅骨缝处与骨结合紧密 骨膜下积液局限 6、颅顶骨 组成 额、顶、枕骨的一部分 层次 外板:有弹性 内板:玻璃样板,易发骨折 板障: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穿行的管道 临床应用 颅骨移植

二、 颞 区 境界 层次 1、 皮肤 2、 皮下组织(浅筋膜)※ 内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开颅手术,皮瓣蒂向下,保证血供及感觉 二、 颞 区 境界 层次 1、 皮肤 2、 皮下组织(浅筋膜)※ 内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开颅手术,皮瓣蒂向下,保证血供及感觉 位置表浅:压迫止血、测脉、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 3 、颞浅筋膜 帽状腱膜的延续部分,属于SMAS的腱膜区 4 、颞深筋膜 致密坚韧似骨

5、颞肌 肥厚强大,保护作用 6、颅顶骨外膜 与骨质结合紧密 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7、 颅顶骨 组成: 颞鳞及蝶骨大翼、额骨和顶骨的一部分 重要结构※ ①脑膜中动脉沟前支临近中央前回,压迫对侧面肌、上肢肌瘫痪甚至对侧下肢瘫痪 ②翼点(顶骨、蝶骨大翼、额骨、颞鳞)

第 二 节 颅 底

一、颅底内面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base of the skull) (一)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1 大脑额叶 脑脊液鼻漏 2 筛板位于中央,筛孔,嗅神经根丝 嗅觉障碍 3 鼻腔及眼眶 鼻腔和眼周围出血 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及枕骨等

(二)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 1两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 2 蝶鞍、垂体窝、脑下垂体、视神经交叉沟、视神经孔 3 海绵窦※ 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 向前达眶上裂的内侧,向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海绵窦的前端 眼静脉 翼丛 面静脉 两侧海绵窦交通 经鞍隔的前、后海绵间窦向交通 感染可相互蔓延

穿经海绵窦的血管、神经 外侧壁: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 的眼神经与上颌神经通过 窦内: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损伤症状 海绵窦综合征:病人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全眼瘫痪 , 额感觉减退或消失 , 角膜反射消失。 阻塞眼静脉出现眼结膜水肿、淤血及眼球突出等 垂体相邻 垂体肿瘤 动眼神经和展神经 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开大及眼球突出

4、孔、裂、压迹 1) 视神经孔(optic canal) 2) 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动眼,滑车,外展,眼神经损伤 同侧眼球完全固定、上睑下垂,瞳孔散大, 额部皮肤感觉和角膜反射消失 眶上裂综合征 3) 圆孔(foramen rotundum) 4)卵圆孔(foramen ovale) 5)棘孔(foramen spinosum) 6)三叉神经压迹(trigeminal impression) 7)破裂孔 (foramen lacerum) 脑脊液鼻、耳漏 颅中窝骨折 眩晕平衡障碍 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三)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 1 舌下神经管内口(hupoglossal canal) 2 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 颈静脉孔综合征 3 内耳门 (internal acoustic pore)

4 颅底各孔、裂、管内穿行的重要神经血管 5 颅底特点及临床意义 ※ (1 )骨质厚薄悬殊 蝶骨体好发骨折 (2) 硬脑膜结合紧密 脑脊液漏 (3)颅底多孔 炎症,肿瘤,损伤

二、颅底外面(ex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the skull) (一)前部 1、硬腭 上颌骨腭突:切牙孔、牙槽骨弓 腭骨水平板:腭大孔、腭小孔 2 、蝶骨翼突 内板:翼突钩,腭裂手术 外板:翼肌附着 翼突窝 3、颞下窝顶部

(二)后部 茎突是解剖标志,长约25mm 1、茎突位于乳突前方 2、浅面:面神经主干及颈外动脉 深面:颈内动、静脉和Ⅸ-Ⅻ对脑神经 出颅时:在颈内动静脉之间 舌咽神经:在颈内动静脉之间 向前 迷走神经: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之间 副神经:颈内静脉的浅面 向下后

3、茎突舌骨链 组成 茎突、茎突舌骨韧带、舌骨小角和舌骨体 茎突舌骨链骨化 ①头旋转时压迫 颈内动脉:眼、颅底疼痛、视力模糊、眩晕、晕厥 颈外动脉:眶下部、颞部、耳部和枕部疼痛 以上:颈动脉综合征 ②茎突过长或茎突舌骨链压迫 舌咽神经:咽部异物感 舌下神经: 吞咽困难 发音困难 迷走神经:声嘶 ③下颌骨后退手术:术前拍片茎突舌骨链是否骨化

第 七 章 口 腔 功 能 第一节 下颌运动

一 、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 传出路径 传入路径 中央后回下部 舌、唇、口腔粘膜与周围组织的感受器(浅感觉) 皮质脑干束 内囊、中脑、脑桥 三叉神经运动核 传入路径 舌、唇、口腔粘膜与周围组织的感受器(浅感觉) 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感觉核 对侧丘脑外侧核 中央后回下部

二 、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双侧TMJ 牙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人为地修改 神经肌肉

三 、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 (一)下颌运动的形式 开闭口运动 前后运动 侧方运动 (二)下颌运动的范围 1 、边缘运动:各个方向最大范围运动 2 、习惯性开闭运动(叩齿运动) 3 、功能运动 咀嚼,吞咽,和言语功能

四 、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直接观测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 髁状突运动轨迹描记 1、髁突铰链轴(hinge axis)的确定 2、髁突前伸运动的矢状面观 3、下颌侧方边缘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在水平面与矢状面上的投影 4、下颌作侧方及前伸边缘运动时髁突的运动轨迹

第二节 咀嚼功能

咀嚼(mastication):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 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的运动。 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咀嚼肌、TMJ、 颌骨、牙、 牙周组织和相关的神经血管 机械加工,初步消化 咀嚼的重要作用 刺激唾液分泌 局部按摩,促进正常发育

一 、咀嚼的神经控制

二 、咀嚼运动过程 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 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前牙的牙合运循环 第Ⅲ类杠杆

捣碎、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后牙的牙合运循环 第Ⅱ类杠杆

三 、咀嚼周期 1 运动轨迹图形似泪水形态 2 有时间变化 四、 咀嚼运动的类型 双侧咀嚼:双侧交替咀嚼和双侧同时咀嚼 单侧咀嚼 五、 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 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肌肉兴奋时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极导入肌电图仪(electromyograph)将肌电信号放大后,所描记的图像。

六、 咀嚼肌力、牙合力及牙周潜力 ※ 咀嚼肌力 提颌肌收缩最大力,也叫咀嚼力,有个体差异 牙合力 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的力 最大牙合力 牙周组织所承受的最大力 牙周潜力

七、 咀嚼效率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 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 1 称重法 2 吸光度法 3比色法 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1 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 2牙周组织 3 颞下颌关节疾患 4全身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外伤后遗症 5 其它因素

八 、咀嚼时的牙齿运动 九、 咀嚼与牙齿的磨耗※ 轻微的生理运动,调节出入牙髓的血液循环 磨耗与磨损 磨耗(attrition):食物或牙面摩擦; 常发生于牙合面、切嵴及邻面 磨损(abrasion):外物机械磨擦 九、 咀嚼与牙齿的磨耗※

磨耗的生理意义 1 、生理性磨耗 2 、病理性磨耗 十 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十一 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消除早接触点 降低牙尖高度 减少临床牙冠长度 邻面磨耗代偿牙弓向前移动 2 、病理性磨耗 反横牙合曲线 邻面过度磨耗 十 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十一 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 三 节 吞 咽 功 能

吞咽(deglutition,swallowing)是复杂的反射活动 吞咽过程迅速 从吞咽开始到贲门所需的时间 液体:3-5秒 糊状:5秒 固体:6-8秒,不超过15秒

一 吞咽的反射控制 吞咽中枢:位于延髓 高级脑中枢 三叉神经 软腭 传入冲动 舌咽神经 咽后壁 迷走神经 会厌 (喉上、喉返神经) 三叉神经 软腭 传入冲动 舌咽神经 咽后壁 迷走神经 会厌 (喉上、喉返神经)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 传出途径 面神经核 面神经 疑 核 迷走神经咽支 舌下神经核 舌下神经

二 吞咽过程 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咽 牙尖交错位、负压 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管上段 急性反射动作、呼吸暂停 第三起:食团由食管下行至胃 蠕动波:6-7秒

三 吞咽对牙合、颌、面 生长发育的影响※ 1、正常吞咽 牙弓内外压力平衡 2、提颌肌群 刺激下颌生长发育 3、口腔、咽腔与鼻腔的交通隔绝口腔暂时负压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 有助于鼻腔的发育

第 四 节 言 语 功 能

言语(soeech)是包括声音产生的一系列活动。 一、言语与呼吸 言语时 , 有规律的呼吸受到阻碍 在句末和句首,吸气迅速产生,呼气则延续在言语进行之中 二、发音 发声带振动是发音的基础 三、语音 清音和浊音;元音和辅音 四、共鸣(resonance) 五、言语的神经控制

六、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 对语音的影响 1、牙缺失 前牙缺失,尤其上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 六、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 对语音的影响 1、牙缺失 前牙缺失,尤其上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 发齿音(s、z) 和唇齿音 (f、v) 都受影响 2、唇裂或唇缺损 发双唇音时常夹杂有s音。 3、舌缺失或畸形 发元音和辅音中的舌齿音受影响 4、腭裂 腭裂者口鼻腔相通 , 一切语音均混有鼻音 5、下颌后缩或过小 难以发双唇音 6、下颌前突或过大 难以发齿音和唇音 7、戴修复体 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第 五 节 唾 液 功 能

唾液(Saliva)是口腔三对大唾液腺和众多的小唾液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 一、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比重 1-1.009 pH 6.0-7.9 在无剌激状态下,如睡眠或晨起床时多呈弱酸性, 餐后可呈碱性

二 、唾液的分泌和调节 (一)每日1000-1500ml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三)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唾液的正常刺激,包括食物 对口腔的机械、化学和温度等刺激。 引起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为后天所获得,即通过视、 昕、嗅觉等产生。

三 唾液的作用※ 1、消化作用 淀粉酶(amylase) 5、保护和润滑作用 2、溶媒作用 ①唾液的粘蛋白吸附至口腔粘膜表面形成 有味的溶液可直接刺激味蕾 3、清洁作用 机械性 4、杀菌和抗菌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 (lysozyme) 乳铁蛋白 (lactoferrin) 过氧化物酶 -硫氨酸盐抗菌系统 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SIgA) 其他 5、保护和润滑作用 ①唾液的粘蛋白吸附至口腔粘膜表面形成 ②保护组织对抗脱水 ③阻止外源性刺激物进入粘膜内 ④使口腔粘膜润滑,使唇、颊、舌能自由运动,有助于咀嚼、吞咽、言语等活动顺利进行。 ⑤获得性膜 (acquired pellicle): 具有修复和保护釉质表面 菌斑微生物的营养底物

9、排泄作用 ①过量的汞、铅等重金属元素 ②碘 ③肾功能弱而少尿时的部分尿素 ④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 ⑤病毒,如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染 10、其他作用 下颌下腺分泌唾液腺激素 腮腺分泌腮腺素 维持下颌下腺与腮腺的正常分泌活动 调节钙的代谢 促进骨和牙齿硬组织的发育 6、稀释和缓冲作用 ①刺激性强的物质 ②过冷过热的刺激 ③直接中和食物中的酸 7、粘附与固位作用 将食物粘成食团 全口义齿的固位 8、缩短凝血时间 血液与唾液之比为1:2时 凝血时间缩短最多

第六节 感 觉 功 能

一 、味觉 能刺激唾液分泌和促进食欲 有助于咀嚼、吞咽等功能的进行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传导 味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是昧蕾 45岁左右,数量减少

味觉传导 舌前 2/3 面神经之鼓索 舌后1/3 舌咽神经 舌后 1/3的中部及软腭、咽和会厌 迷走神经 舌前 2/3 面神经之鼓索 舌后1/3 舌咽神经 舌后 1/3的中部及软腭、咽和会厌 迷走神经 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 脑干孤束核 轴突

基本味觉 ※ 1、酸、甜、苦、咸 2、不同部位敏感性不同 舌尖:甜 舌侧:酸 舌根:苦 舌各部位:咸 3、味觉适应;交叉反应

影响味觉的因素 1、 嗅觉 外部化学感受器 2、年龄 3、内分泌 4、神经和心理因素 5、消化系统或全身疾患 6、局部因素 咽、喉部及口腔粘膜、舌粘膜急慢性炎症和牙源性疾病 7、修复体 8、遗传性味盲 9、温度:20-30度味觉的敏感

二 触觉和压觉 粘膜触压觉的感受器 Meissner 触觉小体 : 散布在舌尖及唇部 Meekel 环形小体 : 主要分布在口腔粘膜及唇部 使人能确定某物体持续性的接触 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 分布在牙周膜内,能感受牙体 受力的大小、方向等。 游离神经末梢 : 不仅能感受疼痛剌激,也参与接受 触觉和本体感觉等刺激。

三 温度觉 1、热觉和冷觉 2、口腔粘膜对冷、热的耐受力※ 经常接触温度较高的食物 唾液的缓冲功能 口腔粘膜痛阈高 四 痛觉 ※无痛区:颊侧粘膜中央至口角的一段带状区 牙周膜及牙髓的痛阈,前牙低于后牙

第七节 口腔与呼吸

一 喉(larynx)的结构和功能 二 呼吸功能的检查 三 呼吸与咀嚼、吞咽的关系 四 呼吸方式与颅面、颌、牙合的发育 五 呼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