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构研究法 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NMR 基础理论及解谱. 本次培训的目的 1 ,简要了解核磁共振的原理 2 ,简要熟悉核磁仪的工作原理 3 ,掌握一维谱图的几个重要信息,以及利用 这些信息进行简单谱图解析 4 ,二维谱图的简介及实例解析.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十八章 四谱简介 第一节 电磁波 第二节 红外光谱(I R) 第三节 核磁共振(NMR) 第四节 紫外光谱(UR) 第五节 质谱(MS)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国培班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和发展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鉴定有机物结构的优势
天然药物化学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谱学导论》课程 任课教师:孙国英 副教授 授课班级: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NMR波谱解析要点 沈月毛 山东大学 2014年12月11日.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 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红外光谱分析 高素君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2.碱提取酸沉淀法 有机溶剂 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 氯仿等溶剂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脉冲核磁共振弛豫时间的测量 彭欢 指导老师 俞熹.
第八章 红外与核磁共振 exit.
第四章 核磁共振氢谱 洛阳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第二章 红 外 光 谱 红外光谱 第一节 基本知识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 重要区段 第三节 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4-4 核磁共振碳谱 引言 12C 98.9% 磁矩=0, 没有NMR 13C 1.1% 有磁矩(I=1/2), 有NMR
第六章 多谱综合解析 6.1 各种图谱解析的主要着眼点 1. 质谱(MS) (1)从M.+--分子量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检查自己的电脑是否已安装ACD/NMR processor, 没有请下载安装(默认设置)。
12.1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um.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七节 结构测定 1、化学法 用Liebemman-Burchard反应和Molish反应鉴定三萜皂苷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五章 质谱 §5.1 质谱基本原理 运用电磁学原理 对荷电分子、亚稳分子碎片进行分离、分析  正离子自由基 正离子.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八章 现代物理方法的应用.
欢迎光临指导 执教者:吕承洲(马站高中).
第四章 磁共振 原子核 带正电荷的粒子 §4-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分子的磁性质 当它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有一个是奇数时,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 诱导效应 X, : X, 电子云密度, 屏蔽效应, 共振在较低磁场发生,  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4.3.5 自旋体系分类和复杂裂分 1. 自旋体系 相互耦合的核组成一个自旋体系。 体系内部的核相互耦合但不和体系外的任何 一个核耦合。
第七章 核磁共振谱 共振(resonance)是指具有相同频率的两个振子所发生的强的有效偶合条件.
位似.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红豆杉.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结构研究法 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化和物的纯度测定 方法: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敏锐的熔点(熔距一般为1~2℃)及色谱法。其中色谱法包括:TLC、PC、GC、HPLC。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文献检索、调研工作贯穿结构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 利用中、外文主题索引按中药拉丁文学名进行检索,来获得已分出化合物的种类、个数、性质、用到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剂、色谱的溶剂系统、生物活性等信息。

获得文献后,最好整理成一览表以方便检索比较。 已知化合物,还需做混合熔点测定和混合的IR光谱;未知化合物,需按测定程序进行,如有不对称中心,还需测定绝对构型。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1.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 元素定性分析,如钠融法,分析化合物中含有几种元素。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各元素百分含量,根据倍比定律确定分子中的原子比 分子量测定:冰点下降法、沸点上升法、粘度法、凝胶滤过法及质谱法。

刺果甘草中分离的一白色结晶 元素定性分析:含有C,H,O 元素定量分析: C 79.35%,H 10.21%,O 10.44% 原子比为10.16:15.58:1,约化为10:16:1 质谱得到其分子量为456 所以最后确定其分子式为C30H48O3

b.同位素丰度比法 c.高分辨质谱(HR-MS)法 HR-MS还可以给出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 从氢核磁共振波谱和碳核磁共振波谱中可直接获得碳氢的个数,再结合质谱给出的分子量的信息,就可以得到氧的个数,用这种方法也能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d.不饱和度 u=Ⅳ - Ⅰ/2 + Ⅲ/2 +1 Ⅰ、Ⅲ、Ⅳ分别代表一、三、四价原子的数目。

2.质谱法 常用的质谱有:电子轰击质谱( EI - MS)、场解析电离质谱(FD-MS)、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等。 质谱常用于确定分子量,并可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它结构信息。

3.红外光谱 利用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在4000~625cm-1红外区域引起的吸收,而测得的吸收图谱。 包括特征频率区和指纹区 可用于鉴别羟基、氨基、双键、芳环等特征官能团以及芳环取代类型。

特征区 指纹区 羟基 羰基

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图谱,在200~700nm范围内 含有共轭双键、发色团及具有共轭体系的助色团分子的化合物具有紫外-可见吸收。 主要用来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5.核磁共振波谱(NMR) 核磁共振波谱是化合物分子在磁场中受到另一射频磁场的照射,当照射场的频率等于原子核在外磁场的回旋频率时,有磁距的原子核就会吸收一定的能量产生能级的跃迁,即发生核磁共振,以吸收峰的频率对吸收强度作图所得到的图谱。

1H–NMR和13C-NMR,能提供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等结构信息。在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时,NMR谱与其它光谱相比其作用更为重要。

(1) 1H-核磁共振(1H –NMR) 1H –NMR通过测定化学位移(δ)、 质子数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可以得出分子中1H 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

化学位移(δ):是指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质子数: 过去是根据氢谱的上峰的积分面积并结合已知的分子式求得每个信号所相当的氢的个数,现在1H–NMR可以直接给出每个信号代表的质子的个数,并可以直接获得分子中总的质子数。

信号的裂分及偶合常数: 磁不等同的两个或两组1H核在一定距离内会因相互自旋偶合干扰而使信号发生裂分,而出现单峰,双峰,多重峰等。裂分间的距离称为偶合常数。其大小取决于间隔键的距离。按间隔键的多少可分为偕偶、邻偶及远程偶合。

此外还有同核去偶、重氢交换,加入反应试剂、及各种双照射技术等许多帮助结构分析的辅助技术。

(2) 13C-核磁共振(13C-NMR) 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技术及计算机的引入,才使13C-NMR得以投入实际应用。 13C-NMR在确定化合物结构时比1H–NMR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13C-NMR中常应用的参数是碳核的化学位移,异核偶合常数(JCH)及弛豫时间(T1),其中我们常应用的是化学位移。 13C-NMR谱中13C- 13C之间的偶合很弱,一般不予考虑,而1H-13C之间的偶合作用却很强。

常见的13C-NMR谱类型及其特征 a.噪音去偶谱(全氢去偶或宽带去偶) 采用宽频电磁辐射照射1H,使其对13C偶合全部消除,13C信号以单峰形式出现,对于判断其化学位移十分方便。

b.选择氢核去偶及远程选择氢核去偶: 对某个氢核进行选择性照射,以消除其偶合影响,与之相关联的13C信号发生改变,根据峰的裂分变化情况,结合化学位移,可以推断分子中存在的片段结构。

c.DEPT谱: 通过改变照射1H核的脉冲宽度(θ)或设定不同的弛豫时间,使不同类型的13C在图谱上呈现单峰并分别呈现正向峰或倒置峰。

θ= 45˚ 时 季C信号消失,其它都向上 θ= 90˚ 时 季C信号消失 CH3 , CH2信号消失 CH↑ θ= 135˚ 时 季C信号消失 CH3, CH ↑ CH2 ↓

2D-NMR技术使一维核磁共振谱中复杂和堆积难于分辨的信号得以识别。 包括:同核的 1H- 1H化学位移相关( 1H- 1HCOSY)谱,异核的13C- 1HCOSY谱、以及NOESY(示氢核之间的NOE关系)谱等。

同核的1H-1H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COSY),是同一个偶合体系中质子之间的偶合相关谱。可以用来确定质子的化学位移以及质子之间的偶合关系和连接顺序。

1H检测的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特别是13C-1H化学位移相关谱,对于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它包括HMQC谱和HMBC谱。 HMQC谱是通过1H检测的异核多量子相关谱,此谱反映1H核和与其直接相连的13C的关联关系。

HMBC谱是通过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反映1H核和与其远程偶合的13C的关联关系。

4 .NOESY谱(1H 核之间NOE相关) NOE效应:选择照射一种质子使其饱和,则与该质子在立体空间位置上接近的另一个或数个质子信号强度增高的效应称为核的Overhauser效应,简称NOE。 NOE主要用来确定两种质子在分子立体空间结构中是否距离相近,若存在NOE,则表示相近; NOE 越大,则两者在空间的距离就越近。NOE是确定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位置,立体构型和优势构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NOESY谱是为了在二维图谱上观察NOE效应而开发 出来的新技术。在其谱中,空间相近的质子间NOE效应可以观测到,并能作为相关峰出现在图谱上。

6.旋光光谱(ORD) 用不同波长的偏振光照射光学活性化合物,并用波长对比旋[α]× 10-2 或分子比旋[φ]×10-2作图,得到的曲线即为旋光光谱。

主要有三种谱线类型: (1)平坦谱线 (2)单纯Cotton效应谱线 (3)复合Cotton效应谱线

旋光光谱及其Cotton效应谱线特征与分子的立体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于推断非对称分子的构型与构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结 第一节 绪论:要求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生物合成:要求熟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重点掌握提取分离的各种方法和原理。 第四节 结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波谱法测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