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10.1 突变的分子基础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Advertisements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3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株洲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试行)》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庞力娟 2009 年 7 月.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古田一中 生物教研组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 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一).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第二关:练规范 强素质 第一关:测基础 判正误 1. 病毒是一种生物,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 ) 2.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 3. 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 ) 4. 蓝藻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基因突变及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Gene Mutation
了解病毒,关爱健康 ——从狂犬病说起 上海市上南中学 张 正 国.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第十四章 基因与疾病 DNA结构改变导致分子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欢 迎.
认识AIDS 远离AIDS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8月28日.
实验案例探究(四) 预测结果结论类实验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防禦系統 防禦系統: 由一系列特化的分子、細胞、組織、器官所組成,用以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及有毒物質的入侵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時間:8:40-9:20 地點:文心國民小學 演講者:四民衛生所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第十章 儿童社会工作.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人体的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备课组.
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   母爱是撒哈沙漠中,母骆驼为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水纵身跳进深潭的壮举;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宣導報告 製作人:劉育瑄.
用科学方法进行高三生物学复习.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产后血晕.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复习课 细胞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徐沟中学.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4月1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意,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3年3月17日.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第七讲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基因突变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菌种选育和保藏.
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
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获得 第一节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或cDNA 第二节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基因分离 第三节 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基 因 突 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分类 第三节        随机突变 第四节        DNA的定位诱变及点突变技术.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合成
园艺专业《园艺植物遗传与良种繁育》 基因的表达 平凉市电大庄浪工作站 苏显扬.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第十二章 基因重组与转座遗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10.1 突变的分子基础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10.1 突变的分子基础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 替换。包括转换(transtion)和颠换(transversion)。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 个碱基对。 §10.1.1 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 Base analogues 可以在DNA复制中代替某种碱基,引 起配对错误,从而由一种碱基对代替另一种碱基对。

· · · · · · · · · · · · · · 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 A A G T T C T A · G · A · BU BU BU G · G · A · G · C C T C G · A · A · BU BU BU

2-氨基嘌呤(2-aminopurine)可取代腺嘌呤与T配对 AP · T A AP · · G C T · C A AP A · · · T T T

叠氮胸苷(AZT, azidothymidine):T的类似物 是用于治疗爱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一种药物。 RNA cDNA HIV-1 反转录 整合入宿主DNA 新病毒 人的细胞 AZT在病毒RNA→DNA的阶段是反转录酶的底物,但 在细胞中却不是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这样AZT的 作用是一种选择性的毒物,可以抑制病毒cDNA的产物 ,阻断新的病毒的合成。

§10.1.2 改变DNA化学结构的诱变剂 亚硝酸(nitrous acid,HNO2):具有氧化脱氨作用。 NA HNO2 C U T A H · · · G A A HNO2 C U NA H A G HNO2 X G · · · T C C 发生碱基转换

烷化剂 烷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而有效的诱变剂。最常用的有 甲基磺酸乙酯(EMS)、甲基磺酸甲酯(MMS)、亚硝酸胍等。 它们都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这些烷基能够移到 其他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中去,是碱基许多位置上增加 了烷基,从而多方面改变氢键的结合能力。 烷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碱基的N1、N3、N7位置上。最容易发生 在G的N7位置上,形成7-烷基鸟嘌呤。 7-烷基鸟嘌呤可与胸 腺嘧啶配对,从而产生GC→AT的转换。 烷化作用可使DNA的碱基容易受到水解而从DNA上裂解下来, 造成碱基的缺失。从而引起碱基的转换与颠换及移码突变。

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插入突变剂) (Intercalating mutagents) 包括原黄素(proflavin)、acridine orange等。 它们通过插入到DNA双螺旋双链或单链的两个相 邻的碱基之间,起到插入诱变的作用,这种突变 往往是移码突变。 Acridine类诱发突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cridine 化合物所诱发的突变型能用acridine来使之回复, 但不能有碱基类似物使之回复

移码突变 TACGA ATCGGGTATT ATGCT TAGCCCATAA TACGA ATCGGGTATT C G 染料分 子嵌入 TACGA ATCGGGTATT ATGCT TAGCCCATAA 复制 TACGA ATCGGGTATT C G ATGCT TAGCCCATAA 插入一个碱基对 移码突变

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UV):能使DNA产生两种 光生成物--环丁烷嘧啶光二聚体和6-4光生成物。 辐射的诱变作用 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UV):能使DNA产生两种 光生成物--环丁烷嘧啶光二聚体和6-4光生成物。 胸腺嘧啶二聚体通常发生在同一DNA链上两个相临 的胸腺嘧啶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单链之间,这种 二聚体是很稳定的。 阻碍单链分开,影响复制 复制 在胸腺嘧啶对应处随意渗入碱基, 引起突变。

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 无嘌呤位点。它要求SOS系统参与,SOS越过这些 无嘌呤位点并在其对应处选择性插入腺嘌呤。 A C G T A AFB1 A C T A 复制 T G C A T T G C A T A C G T A A C T A 复制 A C T T A + T G C A T T G A A T T G A A T

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密码子发生改变, 但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变。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DNA中碱基对替换, 使mRNA的某一密码子改变,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 不同。很多错义突变造成蛋白质的部分或完全失活, 从而表现出突变性状。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碱基替换改变了 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成为3个密码子UAG, UAA和UGA中的一个时,就出现无义突变。

突变热点(hot spots of mutation) 和增变基因(mutator genes) 突变位点在基因内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某些位点 上突变型很多,其突变率大大高于平均数。这些位 点就称为突变位点。 形成突变位点的最主要原因是5-甲基胞嘧啶(MeC)的 存在。 诱变剂 MeC T 氧化脱氨 短的重复序列也容易形成突变热点。因为这些地方 容易发生插入或缺失,这是由于DNA复制时发生模 板链与新生链之间碱基配对的滑动造成的。

增变基因(mutator genes):基因组中某些基因的 突变可使整个基因组的突变率明显上升,这类基因 称为增变基因。 增变基因主要有两类:DNA多聚酶的各个基因和 Dam基因。 DNA多聚酶基因突变 多聚酶的3′→5′ 校对功能丧失或降低 dam基因突变 错配修复功能丧失

§10.2.1 非相互重组(non-reciprocal recombination) §10.2 重组的分子基础 §10.2.1 非相互重组(non-reciprocal recombination) 特点:1. 重组的产物不互补,遗传信息不对称交流。 2. 等位基因严重偏离孟德尔比率。 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 Neurospora 的+ × - 杂交子囊类型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子囊类型 — + + — — + + — — + + — 分裂类型 MI MI MII MII MII MII 非交换型 交换型

子囊 Neurospora 中+ pdxp ×pdx + 杂交,其中4个子囊的结果 孢子对 1 2 3 4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第四对 1     2     3      4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第四对 + pdxp pdx + + + pdx + + + pdx + + pdxp + pdxp + pdxp + + pdx + + + pdx + + pdxp pdx + pdx +

pdx + pdxp + × pdx + + pdxp pdx + pdx + pdx ⊕ pdx pdxp + + + + + pdxp + pdxp

基因转变: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等位基因转变为 另一等位基因的现象。      另一等位基因的现象。 特征:⑴ 具高保真性,即转换后的等位基因      与转换者完全相同。    ⑵ 转换事件往往与邻位的交换事件相      伴而生。交换频率比转换频率高好      几倍,且涉及到相同的染色单体。    ⑶ 转换会提高相邻交换的负干涉系数。    ⑷ 极性化分离。 减数后分离(post-meiotic segregation):其异常分离在重组过 程中形成的杂合双链DNA分子没有得到及时较正,在随后 有丝分裂中随着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裂所致。

g+A × g-a 分离。 Olive等对粪生粪壳菌 (soxdoria fimicola)的研究: 如果染色体中每一条双 链都是纯合互补,则减 数分裂产生的 4 个子囊 孢子再经一次有丝分裂 产生的 8 个孢子不论是 否发生重组都应当是相 同的基因型成对排列。 因此异常分离一定是有 异源上链的存在。这种 异常分离是有丝分裂的 产物,故称为减数后 分离。 g+A × g-a + - + - + - + -

遗传重组的机制 5.3.1 交叉型学说(chiasmatype theory) 1909年由Janssens 提出 交换是断裂、 再接的过程 遗传重组的机制 5.3.1 交叉型学说(chiasmatype theory) 1909年由Janssens 提出 5.3.2 模板选择假说(copy choice hypothesis) 1955年由Lederberg提出 特点:不主张交换是断裂、再接过程

13C 和 15N 重标记 噬菌体DNA A品系 c mi 复感染 轻培养 + + B品系 裂解,密度 梯度离心 c mi+个体必定 是通过两个标 记基因之间发 生交换而产生 的。由于mi+位于标记轻链 的末端所以重组后代的染色体大部分是是重标记。 12C 和 14N 轻标记 c +

Holliday 模型(hybrid DNA model) Robin Holliday于1964年提出了重组的杂合DNA模型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A B B 横切 b b b a a a 纵切 A B A B a b b A b a a B

A g+ A g+ 4︰4 正常分离 未重组,无 异源双链 a g Half-chromatid conversion a g A g+ A g+ a g a g+ 部分 校正 a g+ 5︰3 异常分离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6︰2 异常分离 A g+ A g+ 全部校正 a g Chromatid conversion a g a g+ A g+ A g+ A g 未校正 a g a g a g+ 4︰4 异常分离 A g+ A g a g

基因转变实质上是异源双链DNA错配的核苷酸 对在修复校正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基因转变为 他的等位基因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