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一年级组家长会. 一、考试成绩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 三、给家长的建议 四、科任教师交流 表扬 1 、 年级组语数外成绩优异同学 ( 年级排名 ) 李 芮第 1 名 吕明洋第 2 名 王 越第 3 名 杨天宇第 4 名 张凯燕第 5 名 李 曦第 7 名 魏书静第 8 名 项春怡第 10 名 郑明明第.
Advertisements

沟通交流 活动有序 内容轻松 文明守纪 团结共进 1. 成立家长委员会, 通知 15 人明天下午 3-5 点五楼报告厅 “ 全面育人教育论坛 ” 2. 介绍附中、年级、班级的规范和要求 日常行为规范,高中学习特点,考试、作业要求 3. 开学以来年级、班级开展的工作及安排 开学以来年级、班级开展的工作及安排.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城北派出所 陶燕雄.
远 方 宽厚肩膀,手指干净而修长。 笑声像大海,眼睛里有阳光。 我想象你,一定就是这样。 还没出现,就已对你爱恋;还没遇见,就先有了思念。
王同学的苦恼﹗ MC 4.1 诚可贵﹗.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欢迎各位家长 同样的心情 一样的期待 初二(2)班家长会.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2013年二手车市场环境分析.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第四章 生产论 1、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4、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规模经济.
热烈欢迎您 参加家长会!.
第十三章 有效资本市场 有效资本市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是一个证券价格能根据新信息的出现迅速调整的市场,即现行的证券价格能够反映有关证券的全部信息。 研究意义:第一,对投资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观点相差很大,有很多未知问题需要研究。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大地醫療團隊- 微生物製劑環保與農業應用.
第四章 生产论 Theory of the Firm and Production
令我后悔的一件事.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01.1 經濟學的定義 人類慾望無窮,所以產生了經濟問題。 可利用的資源無法滿足所有的 慾望稱為稀少性(scarcity)。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CHAPTER 4 微 分.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成本函数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四节 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本章小结
第12 章 生產函數 th Edition.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生產者決策的基本概念 瞭解生產理論 瞭解短期成本曲線 瞭解長期成本曲線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赵 俊 平 2018/11/19 微观经济学.
第五章成本 本章在剖析几种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角度讨论了厂商的生产成本问题,以揭示厂商产出变动与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的成本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供求理论 核心内容: 供求均衡 拓展内容: 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第四章生产函数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运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来确定短期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说明长期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另外说明了规模报酬的概念。
第3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Utility) 2、偏好(Preference)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海南大学余升国.
成本與成本極小 6.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3課 生產與經濟發展 校長兼撞鐘 ── 廠商組織 清水變雞湯,垃圾變黃金 ── 企業家精神.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5.1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生產的意義 生產:生產者結合各種生產要素,並將投入轉換 為產出,以創造或增加消費者的效用,並 使生產者獲利的經濟行為。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四年級 中 文 科.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与生产函数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第3課 生產與經濟發展 校長兼撞鐘 ── 廠商組織 清水變雞湯,垃圾變黃金 ── 企業家精神.
生產與成本 5. 生產與成本 5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生產函數及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分析短期生產函數與長期生產函數。 分辨長期生產成本與短期生產成本。 說明規模報酬與規模經濟。
第七章 分配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四位一体”的公式: 劳动 ---工资 资本 ---利息 土地 ---地租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獨占及反獨占政策.
第 5 章 廠商的生產與成本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第五篇 分配理论 第十一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2019/4/25.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Part5 The Theory of Cost 本讲共分四节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經濟學100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
完全競爭的供給: 市場的成本端.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百艳图.
經濟學100 第六章 市場結構.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第四讲: 生产理论与成本分析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利潤 = 總收益 – 總成本, = TR(q) – TC(q) TR/q = TC/q,即MR = MC 6.3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廠商生產的目的是在既定投入條件下,達成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利潤 = 總收益 – 總成本, = TR(q) – TC(q) 利潤極大之邊際原則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 MR) 等於邊際成本 (marginal cost, MC) TR/q = TC/q,即MR = MC

6.4 生產函數 假定廠商生產時使用n 種投入,我們可將產量與各種投入使用量(x1 , x2 , x3 ,…)之間的關係,以生產函數表示 q = (x1 , x2 , x3 ,…) 生產要素簡化為勞動(labor)與資本(capital) q = f (L, K) 亦即將特定時間所投入的生產要素L、K與最大產出Q之間的技術關係以函數的型態表達之,稱之生產函數。 短期與長期 以廠商調整產量時,生產要素的使用量能否調整,做為劃分的根據

6.4 生產函數 短期與長期(續) 短期(short run):廠商欲調整產量時,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無法調整 長期(long run):廠商欲調整產量時,所有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皆可調整 固定生產要素(fixed production factor):短期無法調整使用量的生產要素 變動生產要素(variable production factor):短期可調整使用量的生產要素 市場期間(market period):廠商欲調整產量時,所有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皆無法調整 市場期間 短期 長期 生產要素是否可變 都不可 至少一種不可變 全部都可以 廠商可否自由進出 否 可 廠商可否改變規模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短期生產函數 由於固定要素使用量無法改變,產量只取決於變動要素使用量,因此,可簡化為: q = f (L) 短期的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總產量(TP )指在給定變動要素使用量(L )可達成的產出總量,表示產量與變動要素使用量之間的對應關係,係指在短期內,使用特定量勞動L與固定量資本K相結合所產生的產量。以TP = q = f (L)表示之。稱之為勞動的總產量。 平均產量(AP )指總產量與變動要素使用量之比值,即平均每一單位變動要素的產出量 。係指短期內,平均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產出的產量。以APL = q / L表之。為TP線上任一點與原點連接線的斜率。 邊際產量(MP )指增加一單位變動要素使用量所引起總產量的變動量,可表示為總產量的變動量和變動要素變動量之比值。係指短期內,每增加一單位勞動的投入所引起總產量的增量。以MPL =  TP /  L表示之。為TP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斜率。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例)勞動使用量與稻米產量之關係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 平均產量為連接原點和總產量曲線上一點的割線斜率值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邊際產量為總產量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值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量愈來愈大 ,MP 線為正斜率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量愈來愈小, MP 線為負斜率 總產量達到最大時, MP 線斜率為零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減少, MP 線為負斜率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生產三階段 第 I 階段:相對於固定資本而言,勞動量不足,增加勞動的使用量,可以使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 第 II 階段:邊際產量雖小於平均產量,但仍呈現正值,即廠商應在第II階段從事生產,可以達到最大化的產量。 第 III 階段:相對於固定資本要素,廠商投入過多的勞動量,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廠商無法從生產中得到利益。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生產三階段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報酬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hysical retures) 意義:在技術水準及其他要素投入量不變之下,隨著某項生產要素﹝例如勞動﹞投入單獨增加,其邊際產量剛開始遞增,而後逐漸遞減甚至為負的現象,稱之。邊際產量遞增稱為報酬遞增,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時稱之報酬遞減,邊際產量為負時,稱為負報酬。 圖示: 原因:報酬遞減產生的原因,是短期內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以致於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無法維持最適。因此報酬遞減法則僅適用於短期分析。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長期生產函數 q = f (L, K) 長期時,所有生產要素之使用量皆可調整,所有的生產要素皆為變動要素 最低成本組合 等產量曲線(isoquant): 在技術不變下,能生產某一給定產量之各要素使用量組合(K,L)所形成的軌跡 特性: 無限多條且任意兩條不相交 無限多條且離原點越遠表示產量越多 在經濟區域內,負斜率且凸向原點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例) 生產稻米之勞動和資本兩要素組合 等產量曲線與 邊際技術替代率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邊際技術替代率(MRTSLK) 廠商為完成某一特定產量,可增加某要素使用量,減少另一要素使用量,亦即為增加一單位L所必須放棄生產要素K之數量的比值。以MRTSLK表之。 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法則 當勞動不斷增加時,勞動邊際產量(MPL)會不斷地減少,但資本不斷減少,資本的邊際產量(MPK)就會不斷地增加。等產量線的斜率,亦即邊際技術替代率,一般會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逐漸遞減,MRTS遞減說明等產量線凸向原點的特性。 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異同 1.等產量線:為生產相同的產量,僱用兩種生產投入的曲線。 2.無異曲線:為得到相同的滿足,消費兩種財貨的曲線。 3.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相同點 (1)任兩條不相交;(2)離原點越遠代表產量﹝或滿足程度﹞越大;(3)負斜率且凸向原點。 4.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相異點 (1)每一條等產量線都以一基數的產量表示之,無異曲線則以序列表之;(2)受限制於技術水準及要素投入量有限,所以等產量線無法無限制的右移,儘管無限制的增加K若L。(3)生產要素不可能全替代;(4)等產量線旨在分析生產行為,其斜率為MRTSLK=MPL/MPK,而無異曲線則在分析消費者行為,其斜率為MRSXY=MUX/MUY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等成本曲線(isocost) :如同預算線 1.意義:生產者在特定成本支出及生產要素價格為已知的情況下,對於兩種生產要素各種僱用量組合的軌跡。以C=PLL+PKK表之。 2.圖示: 3.斜率=-dK/dL=(C/PK)/(C/PL)=PL/PK 生產者均衡﹝如同消費者均衡﹞ 1.意義:特定時間內,生產者在既定產量限制下的最低成本組合。 2.條件:MRTSLK= -dK/dL=MPL/MPK=PL/PK C=PLL+PKK或Q=F(K,L) 3.說明:平均一元在L所得到的MP (1)若MPL/PL>MPK/PK,則多用L,少用K,會使的Q增加。 (2)若MPL/PL<MPK/PK,則多用K,少用L,會使的Q增加。 (3)若MPL/PL=MPK/PK,則維持L,K不變,可以得到均衡的要素僱用量。 4.圖示: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意義:所有生產要素都呈同一比例變動 時,產量變動的情形。 種類:若以Q=f(K,L)表示一生產函數,且當K與L都增加n倍,而有f(nK,nL)=n*f(K,L)=n*Q的關係存在時,稱Q=f(K,L)為一*階齊次性生產函數。令*=t (1)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增加大於n倍。 (2)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不變。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也增加n倍。 (3)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遞減。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增加小於n倍。

6.7 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 重新組合生產要素,以獲取利潤極大化的過程 技術創新可促使等產量曲線向內移動

6.7 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續) 消費者對產品認知與需求情況的變化,構成了產品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 管理創新 經由創新管理制度以提高組織的經營效益: 全面品質管理、六個標準差、組織再造或流程再造、目標管理、標竿制度、即時生產系統、品管圈、平衡計分卡、激勵制度、價值工程、策略聯盟、全方位績效評估、學習型組織、工作團隊、專案矩陣組織、外包等